?

交通運輸與區域經濟發展的適應性分析

2021-09-10 21:54李軒
交通科技與管理 2021年8期
關鍵詞:區域經濟發展交通運輸適應性

李軒

摘 要:交通運輸是區域發展的命脈,區域的發展推動國家經濟的增速。交通運輸承擔著聯系城市與城市之間,區域與區域之間,甚至是國家與國家之間經濟利益等往來的重要責任,發展好交通運輸是發展經濟的首要前提。本文立足交通運輸發展建設現狀,通過區域經濟發展中出現的問題,分析如何確保交通運輸與區域經濟平衡發展,并給出相應的解決措施。

關鍵詞:交通運輸;區域經濟發展;適應性

0 引言

交通運輸與經濟發展有著必然的聯系。一個地區的經濟發展程度一定意義上會通過交通運輸網絡的完善與否來進行判斷。當前我國交通運輸的發展受限于地理環境、能源等,只能區域性,地段性推進。在這一條件背景下,分析交通運輸與區域經濟發展的適應性非常有必要。

1 交通運輸與區域經濟發展之間的聯系

1.1 交通運輸推進區域經濟增長

交通運輸網絡是區域產品遠銷的關鍵。完善的交通信息網能夠快速連接原產地與市場,在短時間內將經濟利益最大化,有效地為區域經濟發展賦能。一方面,交通運輸行業所耗費的資金多且回收周期長,能夠通過產業關聯來拉動區域經濟的增長。另一方面,交通運輸網絡的完善可以有效降低交通運輸成本,提高運輸的安全性與時效性,為經濟產品打開更為廣闊的空間。經濟區可以靈活選擇水運、鐵路與公路,擇優選擇,降低成本。

1.2 交通運輸優化區域產業結構

區域的經濟結構與區域各經濟要素相關聯。完善交通運輸網絡的落成,能夠促進區域資源的合理配置,加快現代化發展水平,促進經濟結構的調整。交通運輸網絡建設能夠促進沿線農業資源、礦產資源、油氣資源等的合理開發利用,使得區域形成更加合理的分工。同時,交通網絡的便利會加劇區域的產業競爭,能夠很好地淘汰落后產能,推進高新技術以及新興產業的發展。

1.3 區域發展水平影響交通運輸設施的數量

區域的經濟發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區域對于公共基礎設施的資金投入。經濟的發展必然伴隨著交通運輸網絡的不斷發展。在我國經濟迅速發展的同時,我國的交通運輸網絡不斷發展。和諧號、復興號高鐵等不斷增速;高速公路、鐵路網不斷延伸,西藏、青海等地區交通設施建設不斷得到完善。交通運輸方面的收益不斷提升,為政府加大交通運輸建設方面提供更為充足的資金支持。同時,高質量的經濟發展水平會給交通運輸提出更高的要求。高新技術產品對于運輸的安全性提出更高的要求,側面推動交通運輸的發展[1]。

2 交通運輸發展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2.1 資金難以得到保障

交通運輸網絡的建設是一項長期的發展過程,耗費資金數量較大。一般情況下,交通運輸網絡的建設由政府出資,但由于交通建設工程的發展,交通建設規模擴大,工程造價高,容易導致收支在短時間內難以平衡。加之,各地經濟發展水平的不同,對于交通建設投入的資金數量不同,各地交通運輸網絡的建設都存在差異。反過來,限制了區域經濟的發展。同時,由于銀行貸款形式政策的變化,交通建設的資金來源減少,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交通運輸網絡的完善與發展。

2.2 運輸安全問題頻發,運輸成本高

當前區域經濟交通網絡連接地區多,長途運輸占極大比例,很大一部分長途運輸要求時效快,例如快遞行業的速度競爭,省內次日達,其余地區三到五天送達的宣傳內容,容易使得運輸司機極易出現疲勞駕駛的情況,導致交通事故頻發,不僅對自身安全是極大的威脅,也損失了巨大的經濟利益,潛在之中會造成客戶的損失??瓦\站安全管理不到位以及運輸司機安全意識薄弱,往往都會帶來嚴重的交通事故。同時,交通運輸的時效性往往與價格成正比。水運以及海運價格較低,但時效性差,往往適用于大宗物品且不急需物品的運輸。藥物、骨髓等急需物品往往會選擇空運的方式,時效性強,但價格較為高昂,具有完全性價比的交通運輸方式仍有待發掘[2]。

2.3 污染性較為嚴重,影響群眾生活

在交通運輸過程中,車輛產生的廢氣會影響空氣質量,噪音污染,交通堵塞等問題越來越嚴重,嚴重影響了環境的保護,與綠色可持續發展理念相悖。但由于新型環保燃料價格較為高昂,導致清潔燃料推廣程度不高,環境污染問題仍較為嚴重。同時,交通運輸方式的不恰當選擇會給特定交通運輸網絡帶來巨大的運輸壓力,破壞交通運輸網絡的流通。加之,當前對車輛產生噪音處理方式較為單一,通過安裝隔音板等很難消除噪音,對于沿線人民的生活影響較大。

3 交通運輸與區域經濟發展的適應性

3.1 交通運輸與經濟相適應

經濟發展推動交通運輸建設朝高質量,寬范圍方向發展,交通運輸網絡建設要與地區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超前發展模式下,交通運輸網絡會出現閑置現象,地區經濟發展水平較為低下,難以對交通資源進行合理利用。但滯后的交通建設會極大程度上限制區域經濟的發展。以西藏地區為例,西藏地區擁有豐富的旅游資源、礦產資源以及牧業資源,但由于前期技術的障礙,西藏地區的交通網絡建設難以得到完善,西藏地區的經濟發展受到限制。隨著對凍土、高寒缺氧等苦難的逐步克服,西藏地區交通建設逐步完善,為經濟發展提供了基礎設施保障。因此,在交通運輸網絡的建設要努力做到與經濟發展水平的同步發展,利用高新技術的轉化,實現交通建設的高水平程度。

3.2 交通運輸與資源配置相適應

交通運輸與資源配置相適應,能夠為經濟發展的專業化以及區域間的經濟利益聯系提供保障。交通運輸網絡能夠有效地將沿線地區的資源進行合理的整合,聯動多個經濟區域進行協同發展。通過建設交通網絡,可以將西部的油氣資源、林業資源等運輸到東部地區,也可以將東部的工業產品運輸到各地,實現資源與商品的流動。交通運輸的建設在一定程度上要對沿線資源進行合理的勘探與價值評估,選擇合適的建造地段,實現資源配置以及經濟利益的最大化程度。同時,交通設施的建設往往會占據大量的土地資源,相關部門要充分考慮當地土地資源的長期利用問題,根據發展需求,合理批準交通設施用地量[3]。

3.3 交通運輸與環境保護相適應

交通運輸中產生的多種環境問題逐步引起重視。在交通網絡建設的過程中,要充分考慮區域經濟的生態承受能力,尤其是生態環境脆弱的地區,要最大程度上保護生態環境。生態環境的破壞,生物多樣性的減少都是在短時間內難以得到恢復的破壞。清潔能源的開發隨著技術水平的提高以及原料的增多,在成本上有所降低,相關部門要積極探討對于新型能源的市場管控,將價格控制在合理的范圍之內,推進清潔能源的使用,降低車輛尾氣對于環境的污染。同時,對于道路揚塵等問題,要積極配備道路清潔隊伍,及時對道路進行灑水,以保持道路的清潔,降低環境污染[4]。

4 結束語

交通運輸與經濟發展的適應性問題將伴隨著經濟發展水平的提升而存在。不同的經濟發展水平,差異化的區域經濟發展規劃,都會在不同程度上影響地區交通運輸網絡的建設。因此,各地區要根據不同各自的經濟發展框架,建立起與之相適應的交通運輸體系,來促進區域經濟的可持續高水平發展。

參考文獻:

[1]李俊聰.港口深水航道與區域經濟適應性的相關分析[J].廣西城鎮建設,2021(2):107-109.

[2]鄧薈.基于站城融合模式的大型鐵路客站選址適應性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19.

[3]樊校.鐵路運輸網絡的區域經濟適應性評價方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18.

[4]徐鳳,吳曉鵬.江蘇省交通運輸與區域經濟的適應性分析[J].物流工程與管理,2017,39(9):103-105.

猜你喜歡
區域經濟發展交通運輸適應性
國內外適應性學習的研究熱點、演進路徑與發展建議
新常態下區域經濟發展的動力機制探討
我國創意產業集群與區域經濟發展研究
高職院校的素質教育如何服務于汽車經濟發展
針對數字化變電站繼電保護適應性的相關探究
新形勢下交通運輸行業干部思想政治工作創新研究
公路交通運輸節能降耗經濟分析研究
區域經濟發展戰略轉變與中國宏觀經濟波動
從《孫子兵法》中的“奇正相生”聯想到雕塑與環境的適應性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