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屬礦山土壤重金屬污染及其修復路徑淺述

2021-09-10 21:43陳陽波
科技研究·理論版 2021年6期
關鍵詞:重金屬污染土壤

摘要:本文對金屬礦山土壤重金屬污染特征及危害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修復技術及路徑,以供參考。

關鍵詞:金屬礦山;土壤;重金屬污染;修復路徑

前言

金屬礦山的開發、選冶,讓礦物的化學性質、物理狀態發生了很大的改變,增加了金屬元素向周圍釋放量,污染環境。特別是很多的有色金屬礦產的開發會產生很多的尾礦、廢石,這些物質暴露于環境中,其中一些有害元素侵入到土壤中,造成土壤重金屬污染,使周圍的環境受到破壞,威脅著人體健康。所以,必須要采用有效的手段修復污染土壤。

1 金屬礦山土壤重金屬污染特征及危害

金屬礦山的重金屬污染物種類是很多的,對周圍環境的危害形式、污染程度都是不同的,污染范圍也是圍繞廢棄物朝四周擴散。對于礦山土壤來說,其最突出的特征就是無法分解土壤中的生物,無法以焚燒的手段將其從土壤中燒毀,反而能夠在生物體中富集,有時還會轉變成毒性很強的甲基化合物。同時,土壤重金屬污染一般都是復合型污染,具有蓄積性、不可逆性特征[1]。

土壤重金屬污染是以如下方式危害環境的:第一,在雨水天氣,土壤中含有的重金屬元素經過雨水的沖淋向地下滲透,污染地下水源;第二,被污染的土壤暴露在空氣下,以顆粒物形式被人體或其他生物吸收;第三,外界的因素,如,土壤中加入了一些添加劑等,導致重金屬被植物吸收,當人體食用后,會影響健康[2]。

土壤被污染后,所帶來的危害要遠超大氣、水源污染。污染土壤中的一些有害物質吸附在土壤中,很難消除,尤其是重金屬化合物,能夠殘留很長的一段時間,危害性很大。相關研究顯示:重金屬污染可以對污染微生物群落帶來影響,讓土壤中的活性細菌量大量減少。從土壤重金屬污染的綜合指數看,土壤受污染小,土壤中的微生物含量就越高,但隨著污染指數的上升,微生物多樣性會持續下降[3]。

2 金屬礦山土壤重金屬污染修復技術及路徑分析

2.1 修復技術

現在關于土壤重金屬污染的修復技術很多,如,植物修復、化學修復等等。在實際修復時可在污染源處進行原位修復或者是進行異位修復。在眾多修復技術中,物理修復也就是利用物理手段解決土壤污染問題的一項技術,其涉及到電動修復、土壤淋洗等等技術[4]。其中,電動修復主要是讓重金屬經過電遷移、電滲流等方式被帶至處在電解池兩邊的處理室內,并在一系列的處理之后,達到減污效果。電動修復屬于一種經濟型的修復技術,在修復時不會破壞突出,還能節省修復時間,經濟效益高、處理方便,近些年發展速度非常塊,在歐美等發達國家已步入商業化。土壤淋洗也就是借助淋洗液將土壤中的重金屬向液相中進行轉移,再對重金屬含量高的污水做回收處理。這項技術有效應用的重點是淋洗液的選取,要既可以提取出重金屬,又不影響土壤結構,若是選取不合理,淋洗液或許會讓土壤面臨二次污染;生物修復是通過土壤中的微生物來分解有害物直至去除,其包含植物、微生生物修復等;植物修復也就是通過植物原本吸收到的污染物在氧化還原等過程中,降解土壤中的有機污染物。同時,還可以通過植物根際圈的生態優勢促使土壤微生物的生長,以提升分解污染物的能力;動物修復也就是借助土壤中的一些動物可以吸收重金屬的這一特征,以達到降污的目的;化學修復是向土壤中添加化學修復劑,讓其和有害物產生化學反應,達到降解有害物的作用[5]。

2.2 修復路徑

2.2.1 指導思想

要嚴格實施“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指導思想。礦區土壤修復有關人員要依據污染程度持續加重的特征,在綜合治污過程中采用科學的土壤污染修復技術,控制污染源,以免污染物大面積的遷移,將污染降到最小。

2.2.2 遵循的原則

第一,生產發展與土壤修復并重原則。在開發和建設礦區時,要嚴格實施“三同時”制度,采用清潔生產手段,落實好“三廢”的綜合利用,控制污染排放。要把控治理重點,采用有利的手段和各種修復技術,讓污染治理工作有效推進。

第二,可持續原則。所謂的可持續也就是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的協調統一,既要發展經濟,也要重視環境的保護,讓子孫后代可以在這片土地上安居樂業。礦區污染土壤的修復也就是對尾礦庫及附近受污的土地的綜合治理,維持生態系統的平衡,提高土地資源的利用率。因此,在具體修復時,要綜合對經濟、生態問題進行考慮,采用更加合理的方式和技術,構建于礦區經濟發展相協調的生態系統,優化生態環境[6]。

第三,統籌規劃,科學治理原則。要做好污染治理工作的前提就是要進行統籌規劃,從污染的具體情況出發,規劃重點,分步進行。依據礦區的具體狀況,使用取材方便、操作簡單、成本相對較低的修復技術,并將各項技術結合起來,優勢互補。在修復土壤時,既不能破壞植被,又不能影響附近生物群的生活,在減少重金屬含量的同時,防止礦物中的有害物進入水源等。

2.2.3 重視對污染源頭的管控,構建專項治理資金鏈

構建重金屬污染預警機制,重視對重點區域土壤重金屬的監控,從源頭上管控污染物。同時,做好對重金屬礦藏、開采過程的管控,廢物的排放必須要達到國家排放標準。此外,要做好污染治理工作,還需要構建專門的治理資金鏈。土壤修復要投入很多的資金,專項資金鏈的構建尤為重要。但因為污染主體很多,讓資金鏈中“誰出錢”成為重點問題。實質上,修復受污土壤所要投入的資金是很多的,單單依靠政府是難以取得好的效果的。需要找準有效融資方式,調動社會各界的力量,才可以使這一問題得到一定程度的解決。而對于土壤的治污現在我國還沒有能夠去遵循的融資體質,各區域的做法也存在差異。但不管怎樣都需要構建專項治理資金鏈,解決土壤重金屬污染問題。

2.2.4 根據礦山的特征及污染程度分階段修復

對于礦山來說,其在各區域的特征及污染程度是不同的,在實際修復時,要分階段實施。依據礦山自然狀況及污染情況,可以將其分成二類污染修復區,并分兩個階段進行修復。修復內容有:一是礦山開發與采礦坑、廢棄區的修復;二是礦山選冶廢棄堆積物的修復。

礦區廢棄地理化性很差,植物存活困難。所以,復墾修復需要基于改善土地條件再移栽抗病性好、速生的植被或選擇具備自然定居優勢的雜草等。有需要的情況下施入有機肥,促進土壤微生物的快速生長,提升其活力。雜草的抗逆性一般都很強,生長速度塊,能夠改善土壤肥力及土層結構,縮短修復用時。此外,在優化土壤生態條件的條件下,結合土壤特點及植物生長特點選擇菌根類植物,以使基質結構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加快廢石風化等,尤其是廢石中的氮等元素的缺乏,需要人為加肥來恢復。當礦區的土壤生產功能恢復后,土質結構也會隨之變好。

3 結束語

綜上所述,隨著我國金屬礦業的持續發展,所帶來的重金屬污染也越來越嚴重。為了保護生態環境,維持生態平衡,就需要治理重金屬污染,有效利用各種修復技術和手段來治污,改善人們的生活環境,提高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

參考文獻:

[1]王鶴亭.土壤重金屬污染現狀與修復技術應用[J].南方農機,2021,52(13):64-66.

[2]顧維,高連東.我國工業污染場地土壤與地下水重金屬修復技術綜述[J].世界有色金屬,2020(23):200-201.

[3]楊國棟,張夢竹,馮濤,李明,張惠靈,鄧雅茜,閆晶.土壤重金屬污染修復技術研究現狀及展望[J].現代化工,2020,40(12):50-54+58.

姓名:陳陽波 ?性別:男 ?民族:漢 ?出生年月:1981.09.29 ?學歷:本科 ?職稱:環境保護工程中級職稱 ?單位:湖南愛一環??萍加邢薰??郵編:413000 ?研究方向:重金屬污染治理、土壤修復 ?籍貫:湖南省岳陽市湘陰

猜你喜歡
重金屬污染土壤
土壤
改造土壤小能手
為什么土壤中的微生物豐富?
土壤的平行宇宙
土壤里的秘密王國
土壤來之不易
重金屬污染環境監管中的問題探討
重金屬土壤污染的植物修復技術研究進展
十堰市畜禽養殖場周邊土壤重金屬污染評價
農田土壤重金屬污染現狀及生物修復防治對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