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創新在大學生創新創業實踐中的應用探究

2021-09-10 07:22于凡淼
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 2021年6期
關鍵詞:當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

摘 ?要:創新創業教育的提出為高等教育改革發展提供了新的方向,應積極探索可行的實踐路徑,培養學生的創新創業核心素養。因此,本文對大學生思政教育方法創新在創新創業教育實踐中的應用進行研究,并提出明確教育目標、創新實踐形式、加強師資建設、完善保障體系的應用策略。

關鍵詞:當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創新創業實踐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9052(2021)06-00-02

當前國家提出了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為了積極響應這一戰略,高校對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給予了高度重視。只有做好創新創業改革工作才能更好地推動高校教育的改革,確保畢業生畢業之后能夠進行高質量的創業和就業。在創新創業教育中,高??梢詫⑵浜退枷胝谓逃行诤?,發揮兩者協同育人的作用,更好地引導學生形成更加先進、科學的創新創業的理念。

一、當代大學生思政教育創新與創新創業實踐融合的必要性

當代大學生思政教育創新與創新創業實踐的融合非常必要。一是構建協同育人模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教學改革背景下也在積極探索教育方法創新路徑,已經形成了較為完善的教育體系。而創新創業教育的實踐時間尚短,仍存在許多有待改進之處,將兩者結合,構建協同育人模式,可以促進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水平快速提升。二是任何教育和實踐都需要有先進的思想和理念作為引導,創新創業也是一樣,要通過有效的思想引導方法,使學生產生創新創業動力和勇氣,思政教育創新方法能夠為此提供有力支持。三是補充思政教育內容。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創新是教學發展的必然要求,而創新創業教育的融入可以豐富思政教育內容,對原有思政教育體系加以補充和完善。在培養學生的過程中,以發展角度看待問題,及時引進新的教育內容,能為學生個性化發展提供支撐。

二、當代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面臨的挑戰

從目前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開展情況來看,雖然國家陸續出臺了多項指導政策,不斷強調創新創業教育在高校人才培養中的地位。但是客觀而言,傳統高校教學模式的改變需要經過一個緩慢的過程,真正做到在教育實踐中落實創新創業要求并不容易。根據李克強總理提出的創新創業教育理念,在現階段大學生培養過程中,應提高對學生創新意識、思維、技能、品質等各方面素質能力培養的重視,使其經過在校學習,能夠產生創新創業意向,并具備實現理想的基本能力。從近幾年來的高校畢業生創新創業實踐情況來看,還難以達到這一效果。

目前當代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面臨的挑戰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缺乏實際可借鑒的經驗,在創新創業教育目標設計、課程設計等方面,仍未突出創新創業教育的特點,難以與傳統就業教育區分開來。二是創新創業教育實踐較為分散,未形成系統化的實踐教育體系,而且與相關理論教育缺乏聯系,會對實際教育成效產生較大影響。三是缺乏創新創業師資力量,目前大學生創新創業指導教師通常由管理專業或經濟專業教師兼任,大部分沒有創業經驗,在為學生提供指導時,也難以與當下的創業環境聯系起來。四是創新創業教育的保障體系有待完善,由于缺乏實踐教育平臺以及相關資金投入,許多高校創新創業教育實踐活動難以正常開展[1]。

三、思政教育和創新創業教育融合的可行性

一是思想政治教育和創新創業教育在目標上具有一致性。創新創業最終的目標是培養學生的創業意識、創業精神和創業能力,引導更多學生畢業之后投入創業實踐中。思政教育注重的是對學生的思想引導,從思想道德素質層面來加強教育,最終目標也是讓學生認識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得到提升。從中國的國情來看,加強高等教育中的思政教育是為了讓學生積極投入國家建設中,借助教育內容和形式讓學生成為符合社會發展需求的人才。從這個方面來看,創新創業和思政的教學目標具有一致性。思政教育可以讓學生的政治素養得以提升,創新創業重在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業能力,兩者都能夠為祖國發展培養高質量的人才。二是從教育理念來看,兩者的理念共生互促。我國創新創業發展起步比較晚,經驗有所缺乏,理論基礎整體而言比較薄弱,當前還沒有形成科學、系統的體系。而我國思政教育實踐的時間比較長,在實踐過程中已經探索出比較完善的體系,形成了比較先進的理念。如果將思政教育的思想和理念應用到創新創業教育中,能夠更好地為創新創業教育指引方向。在具體實踐中,可以借助思政理念整體把控創新創業課程的教學方向,并實現對相關課程內容的調整和優化,對于后續考核以及評價工作等都可以提供一定指導。三是思政和創新創業的作用能夠互相補充。思政的理論性比較強,而創新創業課程的性質決定了其實踐性比較強,如果促進兩者融合則能夠增強思政的實踐性,思政又能夠為創新創業提供理論上的引領。兩者的融合能夠互相彌補不足,達到互相補充的教育價值和作用,能夠對大學生從理論和實踐兩個方面起到引導和教育的作用。

四、思政教育方法創新在創新創業教育實踐的應用對策

(一)明確教育目標

目前我國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已經進入深化實施階段,應以思政教育方法創新的理念為指導,對創新創業教育目標加以明確,構建更加完善的教學實踐體系。在創新創業教育中,以立德樹人理念為總體指導,切實將思政教育擺在創新創業教育的首要位置,通過提升學生的內在素養,激發其上進動力,使其具備抗挫折能力、自我調節能力等創新創業實踐必備的素質。在具體的人才培養過程中,則應從學生個體特點出發,凸顯個性化的教學特征,讓教學針對性更強,使學生更容易掌握各項創新創業基本技能,并讓學生產生創業意向,獲得創業成功。創新創業教育要體現出現實性和實踐性,可從就業能力進行針對性培養,讓學生畢業以后能夠有更多職業選擇。創新創業教育離不開思想政治教育,如果學生熟練掌握了先進的技術和金融資本,但是缺乏職業道德,那么也將會給國家及社會帶來巨大的危害,所以在教育目標中要強化思想政治教育,引進兩者互相促進的教育理念。

(二)創新實踐形式

目前大學生創新創業實踐形式仍然較為單一,而且學生能夠得到的實踐機會有限,難以滿足其創新創業素質能力的發展需求。在現階段人才培養模式改進過程中,應加深學校與企業之間的合作,同時改變以往學校教學與企業實訓分割的情況,在企業實訓過程中,注意滲透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在校企合作模式下開展創新創業教育實踐,能夠幫助學生了解實際行業的發展狀況,加深對企業內部運行機制的認識,同時掌握自己所需要的專業知識和技能。在實踐過程中滲透思政教育內容,則可以培養學生的馬克思主義哲學素養,讓學生辯證的思維對待各種實際問題,從多角度尋找解決方法。在較為成熟的思政理論體系引導下自然能夠達到更好的效果。此外,在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實踐過程中,也應積極構建“互聯網+”教育模式,利用網絡搭建實踐和交流平臺,分享創新創業經驗,彌補課堂教學的局限性[2]。

(三)加強師資建設

針對目前各大高校普遍缺乏創新創業師資力量的問題,必須加快教師專業化發展速度,基于協同育人教育實踐要求,培養同時具備思政教育經驗和創新創業教育能力的復合型教育人才。從開展創新創業教育的實際需求來看,教師自身需要具備良好的創新意識,具有一定的項目實戰經驗和能力,從而為學生提供更加有效的指導。因此,在深入開展校企合作的過程中,學校也應為本校教師提供更多外出學習和深造的機會,每年安排1到2次企業項目實踐,幫助教師累積項目經驗,從而在教學實踐中,結合行業創新創業背景,為學生提供更有力的指導。另外,學校也應積極引進企業骨干技術人才,以知識講座、行業創新技術展覽會等形式,進入校園向學生宣傳行業的最新動態。在此情況下,可以解決以往因師資力量不足對創新創業教育產生的影響[3]。

(四)完善保障體系

協同育人體系的構建及實施過程中,也需要完善相關保障制度,確保各方面資源的合理配置和持續性投入,從而為創新創業教育實踐活動的開展提供支持。校企雙方應共同搭建校內實訓平臺,模擬企業實際環境,加深與各學科教學的融合;將具體教學要求編入各學科教育計劃中,并作為課程結構調整及教材編寫的依據。此外,高校應確保創新創業教育充足的資金投入,并根據實踐平臺軟硬件建設、師資隊伍培養等方面的具體需求,合理制訂學校財務計劃,避免因資金問題影響創新創業教育實踐。這樣,可在更加完善的教育保障體系下,確保創新創業教育要求的有效落實[4]。

參考文獻:

[1]王耀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重視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J].農家參謀,2019(13):255+294.

[2]李晚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中的重要價值分析[J].花炮科技與市場,2019(2):108-109.

[3]王峰.新形勢下思想政治教育與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優勢互補[J].課程教育研究,2019(19):76.

[4]王萃,李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在創新創業教育中的滲透[J].江西電力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9,32(4):105-106.

(責任編輯:張詠梅)

收稿日期:2021-03-25 修改日期:2021-04-14

作者簡介:于凡淼(1992—),女,遼寧朝陽人,助教,碩士,主要從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猜你喜歡
當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
淺析微信對當代大學生的影響
當代高校大學生誠信缺失的原因與對策分析
當代大學生人際交往的特點
當代大學生正義觀培育的路徑探析
《一見鐘情》現實意義簡析
當代大學生的科學人生價值觀念探析
優化國有企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路徑研究
高職學院大學生信仰迷失的原因及對策
加強思想政治課在大學慕課開放課程的地位研究
淺析紅色文化與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