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學習方法

2021-09-10 03:10張蓉
客聯 2021年5期
關鍵詞: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笛卡爾培根

張蓉

摘 要:當前,我國高校都開展了思想政治理論課。其中,《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這門課對學生的哲學思維、邏輯思維能力要求較高。對于大學生來講,我們怎樣才能學好這門課程呢?本文通過學習培根、笛卡爾的認識論,探究學習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切入點,轉變思維方法。

關鍵詞: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培根;笛卡爾

馬克思主義自誕生以來,其理論與實踐翻天覆地的改變了整個人類的社會生活。當代中國的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是在中國面臨的廣泛而深刻的國內外形勢和嚴峻的時代背景下的必然要求。特別是對于我們當代大學生來說,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堅定馬克思主義信仰、抵制各種錯誤和腐朽社會思潮,用中國特色社會理論體系武裝頭腦,主動地投身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當中。

一、關于哲學

(一)什么是哲學

談到哲學,總是免不了提起“神秘”、“深奧”這些字眼。這是對哲學的一種錯誤印象。哲學究竟是什么?一番令人深省的話,會令我們感到充滿了智慧,富有深刻道理。由此可見,哲學是一種智慧,是對智慧的一種態度。這種態度就是對智慧本身的強烈的、無私的熱愛,即“愛智”?!皭壑恰钡恼軐W所探求的問題,是研究和反思人們視之為平常、視之為理所當然、經常面對的問題。也就是對不言自明問題的分析。

電視劇《武林外傳》中呂秀才有這樣一段臺詞:“你是誰?姬無命嗎?不,這只是個名字,一個代號。你可以叫姬無命,我也可以叫姬無命,他們都可以。把代號拿掉之后呢,你又是誰?……當我用我這個代號來進行對話的同時,你的代號也是我,這意味著什么呢?這是否意味著你就是我,而我也就是你……我和宇宙之間有必然的聯系嗎?宇宙是否有盡頭?時間是否有長短?過去的時間在哪里消失?未來的時間又在何處停止?我在這一刻提出的問題還是你剛才提到的問題嗎?” i如果從非哲學的角度來看,這些問題荒誕、可笑、無聊至極。然而在這些追問中,卻蘊含著許多的哲學問題。黑格爾說:“哲學思維無論與一般思維如何相同,無論本質上與一般思維同是一個思維,但總是與活動于人類一切行為里的思維,與使人類的一切活動具有人性的思維有了區別?!?ii也就是說,哲學思維就是對思想的思想,對認識的認識。

(二)哲學思維方式

哲學是一種獨特的思維方式。恩格斯說:“世界不是一成不變的事物的集合體,而是過程的集合體,其中各個似乎穩定的事物以及它們在我們頭腦中的思想映像及概念,都處在生成和滅亡的不斷變化中?!?iii我們在觀察和分析事物時,要學會從事物自身的一般聯系和動態發展中去思考,抵制孤立的、靜態的、片面的觀點;要學會突破事物的內在框架,從熟悉的思維中跳出去,從生成論的思維方式出發。

二、弗朗西斯·培根的認識論

培根的認識論主要是為科學提供哲學的方法論基礎,解決人與自然的關系問題。他認為科學知識是對自然的原因和規律的了解,了解這個原因之后,就可以支配和命令它,使自然規律為人類的利益服務。

(一)歸納法

培根認為發展新科學的關鍵是要有科學的歸納法。培根的歸納法與亞里士多德的先驗的三段論的不同首先在于出發點的不同,他是建立在對感官事物的廣泛的收集上的。培根認為,亞里士多德的演繹法既沒有充分證據,又沒有考慮思想與具體環境的符合性,因此演繹的步驟越多,結論越脫離實際,越沒有實用價值。

培根認為感性經驗是手段也是源泉。他極度推崇歸納法在科學發現和證明中的實際應用,認為一切科學理論都源于經驗和實踐,同時也要接受經驗和實踐的檢驗。從感覺經驗到科學知識,不用預先定義任何天賦的觀念,用經驗就可以證明一般原理的真實性,并且通過觀察和實驗收集廣泛的正面材料和反面材料,按照正確的規定和方法進行加工處理,從而在許多共同的事物中找出它們的共同規律,最后循序漸進的穩步上升到普遍原理。培根還引入了排除法,以改善枚舉歸納中缺少示例的缺點,使我們通過偶然關聯和本質關聯現象之間不可避免的聯系,了解事物的客觀規律。

為了克服感性缺陷,理性也需要通過實驗來證明。培根注重實踐的應用,并且注重實驗方法的作用。實驗的重要作用在于其探索事物比用工具更準確、更真實。與偶然不同的是,實驗通常是在人類創造的特殊環境中進行的,在相同或不同的條件下,能使同一現象反復出現。因此,實驗的方法比一般的觀察方法更準確、更有說服力。實驗不僅是發展科學知識的途徑,也是證明真理的重要途徑。他不關注感官的直接感知,只是讓感官在實驗中負責判斷,并使實驗做好判斷事實的工作。所有對自然的真實解釋都來自于精確而嚴謹的實驗和恰當的例子。只有通過實驗的方法,才能驗證和分析被感官所證實的東西,才能真正觸及事物的本質及規律。

(二)“四假相”說

培根重新定義歸納法的必不可少過程的是要將頭腦中的一切偏見驅逐出去。培根認為,傳統哲學和經院哲學只能夠談論、爭辯,只在思辨領域中展開,注重邏輯,卻沒有實效。人們的思想固步自封,只為迎合世俗需求和判斷。

他用“四假相”說批判阻礙人類認識發展的思想障礙,提出無偏見的、科學的、客觀的認識世界的新方法。(1)“種族假相”指人性的缺陷,科學需要客觀,不能把人的感性和理性作為衡量外部世界的標準;(2)“洞穴假相”指個體差異造成的缺陷,因個體地位、視角觀點和思維方式所造成的主觀局限,構成了每個人的“洞穴”;(3)“市場假相”指語言交際中的偏差,某些語言因定義不準確和誤用而產生語義迷失;(4)“劇場假相”指繁雜的哲學思想理論造成的錯誤,歷史上的哲學思想就像舞臺上的一場場戲劇,你方唱罷我登場。

三、勒內·笛卡爾的認識論

(一)普遍懷疑

笛卡爾認為懷疑是普遍的。被人們普遍接受的不可質疑的確定性,都是他懷疑的對象?!兜谝徽軐W沉思集》中闡述了他的懷疑三部曲。

首先,對感官的懷疑。我們周圍的世界都是感覺到的現象,如海市蜃樓般被感覺欺騙的事情常有發生,所以感覺是不可靠的,具有不確定性。其次,我們能確定自己的身體活動,也能在夢中感覺到自己。但我們無法確切區分覺醒和夢寐的界限。夢中所見皆為幻象,都可以在外物并不存在時發生,或者說,外物是否存在本身就是值得懷疑的。最后,數學觀念是永恒正確的?!耙驗?,不管我醒著還是睡著,二和三加起來總是形成五的數目,正方形總不會有四條以上的邊;像這樣明顯的一些真理,看起來不會讓人懷疑有什么錯誤或者不靠譜的可能?!?iv數學作為思考的結果,是一種未經論證的印象,也是可以質疑的。笛卡爾并沒有懷疑理智力本身,沒有懷疑那些數學真理本身,而是懷疑這些真理是否能夠被應用于外物。

笛卡爾懷疑的出發點是中世紀經院哲學中的各種觀點及論證方法。笛卡爾認為,“經院哲學的三段論,只能不加判斷地講些不知道的東西,頂多只能證明已知的東西。但任何真理性的認識,都必須首先在人的認識中找到一個最確定、最可靠的(清楚明白的)支點,才能保證由此推出來的知識也是確定可靠的?!?v

笛卡爾并不是簡單的懷疑一切,他懷疑的目的是為了消除一切偏見,找到能夠用來建立一切知識的基礎,找到前人包括他自己之前產生錯誤的原因。拋棄自己以前曾經贊同的那些紛紛擾擾、相互矛盾的觀念,將頭腦清空,經過理智的檢驗,重新容納新的、正確的思想。

(二)“我思故我在”

由懷疑出發,思想能否懷疑自身?笛卡爾認為,思想可懷疑思想的對象,但卻不能懷疑“懷疑”這一活動本身。當思想在懷疑時,思想可以懷疑思想的一切對象和內容,但卻不能懷疑“我在懷疑”這一活動?!拔摇弊鳛閼岩傻闹黧w,進行懷疑這一活動,就可以確定“我”是存在的。

“我思”是自我意識,即反思的意識。一切思想活動的核心是反思的“自我”。笛卡爾首先是意識到自我的存在之后,通過自我的存在進一步發現上帝和外部世界的存在。因此,最關鍵的一步是發現和認識自我。如果我們想了解外部世界和自我,必須要有自我意識。主體是擁有自我意識的一個東西,主體是一個能動的東西,主體認識客體的能力與主體本身是分不開的。笛卡爾的懷疑是在理性之下的懷疑,它的目的是發現真相和獲得準確的知識,在懷疑之后,使人們作為理性的人而存在。根據自己的理性評價,遵循正確的方法去認識事物,建立起科學完備的知識體系。

四、啟示

亞里士多德和經院哲學,幾千年來一直被視為經典。培根和笛卡爾批判古人留下的知識和“權威”的思想理論,讓他們跌落神壇。馬克思作為無產階級運動的偉大導師,本人就是一位具有一定反叛精神和徹底的批判精神的人。他徹底劃清了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的原則界限,創立了唯物史觀。因此,我們學習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首要原則就是要有批判的精神。

我們在學習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實踐中要充分利用和創新培根的科學知識和實踐方法。培根歸納法的當代價值不僅適用于探索新知識的過程,還要堅持實踐出真知。并且在發現或證明某一特定的知識或理論的不斷深化和與時俱進的創新。只有這樣,科學歸納法才能在實踐中證明其理論的正確性。我們要基于對自然規律的尊重,通過不斷實踐、積累經驗、獲取自然知識理論,逐步深化提升,最終運用實踐理論指導實踐,促進理論的不斷創新發展。

“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無論從東方到西方,哲學家們對于“世界的本源是什么?”的問題的討論也從來沒有停止過。培根的“四假相”說要求人們在思想中進行改革,克服人性在認識和判斷事物時的主觀強加的意識和思想,要從先入為主的錯誤思想概念中掙脫,在尊重事實的基礎上認識世界,既要做到符合事物的規律,又要客觀地看待自身的立場和知識結構,逐步形成科學的哲學思想。自馬克思主義誕生以來,人們對馬克思主義及其發展的態度,從不同的角度出發會有不同的理解。人們面臨著不同的歷史任務和現實問題,解決這些任務和問題的方式也不盡相同。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研究某個地方的實際問題,得出的結論應當根據時間和地點作出改變。

“第二國際的馬克思主義”“后馬克思主義者”等試圖對馬克思主義進行誤讀和曲解。以笛卡爾的普遍懷疑的角度來看,我們在解讀馬克思主義時所持有的懷疑的態度,是要充分發揮主體的主觀能動性和反思意識。我們進行反思的目的,不是為了懷疑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科學性,而是借助這種方式,試圖尋找馬克思曾經在這條道路上探索的路徑,以便在此基礎上實現對馬克思主義的創造性發展。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是永恒的真理,絕不允許把自身概括為幾個簡單的公式,它的本質和生命力在于它是一種永恒發展的理論,“而不是必須背的滾瓜爛熟并機械的加以重復的教條” vi。正是由于世界各國杰出思想家的創造性闡釋,馬克思主義才永葆生機。

注釋:

i 尚敬導演、寧財神編劇,電視劇《武林外傳》部分臺詞

ii 黑格爾:《小邏輯》,商務印書館,1980年版,第38、39頁

iii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40頁

iv 【法】笛卡爾:《第一哲學沉思集》,龐景仁譯,商務印書館1986年版,第18頁

v 陳修齋等: 《歐洲哲學史上的經驗主義和理性主義》,北京 人民出版社,1986 年

vi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5年版,第681頁

參考文獻:

[1]葉斌:《笛卡爾與認識論轉向》,世界哲學,2018年,第六期;

[2]邵廣文、崔唯航:《從現成到生成一論哲學思維方式的現代轉換》,《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期。

[3]汪洪章∶《戴震學術的目的和方法———兼論其與笛卡爾哲學的相通性》,東與西

[4]池元吉:《對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認識》,《東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年版

[5]李蜀人:《論弗蘭西斯·培根科學主義認識論的作用和意義(上)》,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03年版

[6]李其瑞,馮旭 :《培根的“新工具”、法律格言與普通法的近代化》,蘇州大學學報法學版,2018年版

猜你喜歡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笛卡爾培根
笛卡爾的解釋
蔬果們的七七八八
笛卡爾浮沉子
極坐標系中的奇妙曲線
數學
火腿培根,吃還是不吃?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念淺析
評價視角下的《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課堂語篇分析
大學生責任意識教育探析
開封后的培根該如何保存?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