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究后腹腔鏡腎囊腫去除術對腎囊腫患者的臨床療效

2021-09-10 03:40郭鵬
客聯 2021年5期
關鍵詞:腎囊腫

郭鵬

摘 要:目的:分析后腹腔鏡腎囊腫去除術對腎囊腫患者的臨床療效。方法 本次研究于2020年1月-2021年4月本院收治的腎囊腫患者30例進行,所有患者均接受后腹腔鏡腎囊腫去除術治療,觀察治療的效果。結果:記錄患者手術各項指標可見,其術中出血量較少、手術用時較低,患者術后出院較快?;颊咴谑中g后出現并發癥的幾率較低,且相應癥狀較輕,妥善處理后未造成嚴重不良影響。手術后患者的C-反應蛋白和血清白細胞介素均發生了較大的變化,差異性顯著(P<0.05)。手術后患者的血糖發生了較為顯著的變化,有上升的趨勢,差別明顯(P<0.05)。結論:后腹腔鏡腎囊腫去除術在腎囊腫患者治療中的應用,能夠在較大限度上減少患者受到的損傷,降低其總出血量,縮短手術操作用時,減少感染等情況發生的幾率,有利于患者在術后的快速恢復,有應用價值。

關鍵詞:后腹腔鏡;腎囊腫去除術;腎囊腫

腎囊腫是一種腎臟常見的結構異常,在成年人中發病幾率較高,病變以良性為主,直徑在2-10厘米左右,患者通常沒有明顯的癥狀,在進行健康體檢或其他疾病篩查過程中意外檢出,也有些患者腎囊腫體積較大,對血管和尿路產生壓迫而產生癥狀,若病情持續發展,嚴重的會影響患者腎功能,需要及時采取有效的措施進行治療。臨床上通常對較小且無癥狀的囊腫進行觀察,對較大的囊腫采取手術方式進行切除,而不同的手術形式對于患者的術后恢復有較大的影響,常用的手術方案主要包括開放手術、腎囊腫去除術等,隨著腹腔鏡技術的發展,為臨床手術操作提供了極大的保證[1],有效的提高了手術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而近年來,泌尿外科的手術更以后入路腹腔鏡為主。本次研究即分析后腹腔鏡腎囊腫去除術對腎囊腫患者的臨床療效,內容如下。

一、資料和方法

(一)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于2020年1月-2021年4月本院收治的腎囊腫患者30例進行,其中患者男女比例為20:10;患者年齡在44-61歲之間,平均年齡為(52.36±8.51)歲;患者囊腫直徑在6-10厘米;其中左側囊腫18例,右側囊腫12例。所選患者就診時均有不同程度的腰部疼痛等癥狀,經相關檢查確診為腎囊腫,符合手術指征。

排除標準:排除存在嚴重的心肺等器官疾病,及凝血功能障礙患者;排除肝腎等器官存在功能衰竭的患者;排除在3個月以內接受過糖皮質激素治療的患者;排除存在免疫系統疾病,或全身合并嚴重感染的患者;排除確診為雙側囊腫的患者。

(二)方法

本組所選30例患者均接受后腹腔鏡腎臟囊腫去除術。手術前一晚對患者進行灌腸,術中采取全麻方式,調整患者側臥、腰部抬高,手術切口選擇肋緣下,長度約2厘米,將腰背筋膜分開后對腹膜后間隙進行分離,將自制水囊放入并充水至500-800毫升,擴張5分鐘后取出。由該點以手指探入,穿刺于腋中線髂嵴及肋緣下進行,將Trocar置入后,分別于A、B口完成切口密閉、腹腔鏡置入及氣體充盈。對患者內部情況進行全面觀察后,將脂肪囊打開,于腎臟中游離確定囊腫位置并以超聲刀進行切除,于髂嵴切口取出手術標本,同時進行引流管留置。

(三)觀察指標

記錄患者在手術過程中的出血量、手術過程的總時間及患者住院時間,分析后腹腔鏡腎臟囊腫去除術的療效[2]。

(四)統計學分析

使用Excel表格對手術中的各項數據進行記錄,計算手術治療的出血量、手術用時及住院治療時間等各項均值,得出研究結果。

于術后統計患者出現并發癥的幾率,分析治療的安全性。

監測患者在手術前后的應激反應指標變化,主要包括C-反應蛋白和血清白細胞介素等。

記錄患者在手術前后血糖指標的變化。

二、結果

(一)統計患者的手術指標

記錄患者手術各項指標可見,其術中出血量較少、手術用時較低,患者術后出院較快。具體數據如下表1所示。

(二)統計患者在手術治療后的并發癥情況

患者在手術后出現并發癥的幾率較低,且相應癥狀較輕,妥善處理后未造成嚴重不良影響。具體數據如下表2所示。

(三)對比手術前后患者應激反應的變化

手術后患者的C-反應蛋白和血清白細胞介素均發生了較大的變化,差異性顯著(P<0.05)。如下表3所示。

(四)對比手術前后患者的血糖變化情況

手術后患者的血糖發生了較為顯著的變化,有上升的趨勢,差別明顯(P<0.05)。如下表4所示。

三、討論

在成年患者中,腎囊腫有著較高的發病幾率,其本質是一種腎臟結構的異常,以良性病變居多,通常情況下沒有明顯的癥狀,但隨著病情的發展,囊腫的體積不斷增大,會對尿路、血管及周圍器官等造成壓迫和牽連,導致其出現腰部疼痛、不適、高血壓、蛋白尿等,嚴重的會對腎臟的正常功能產生影響,需要積極的進行治療[3]。

腎囊腫的疾病可以簡單分為4類:單純性腎囊腫、多囊腎、獲得性腎囊腫以及發育不良性多囊腎病。其中,單純性腎囊腫最為常見,患者的腎臟單側或是雙側出現單個或者多個囊腔,這些囊腔呈圓形,大小不等,且與外界并不相通,于腎皮質的發病較多,且患者的腎臟會受到影響出現形狀上的變化;多囊腎患者的囊腫一般發生于患者的髓質和皮質,在囊腫緩慢生長的過程中對腎臟組織造成積壓,損害其腎實質,進而影響腎臟的正常功能,當患者腎臟代謝和排毒能力逐漸喪失后,毒素就會在患者體內積累,最后發展發成尿毒癥,導致患者死亡;所謂獲得性腎囊腫,多是由于尿毒癥,或者血液透析治療引起的。有些患者的腎臟原本沒有發生囊腫,但在接受長期的透析治療后,有較高的幾率發生囊腫,并引起癌變;發育不良性多囊腎病則屬于新生兒疾病,是導致兒童腹部腫塊的主要原因之一。

大多數腎囊腫的患者在早期是沒有明顯的癥狀的,隨著囊腫體積的不斷增大,以及感染等情況的發生,有些患者會出現腰部和腹部的疼痛及不適感。而病情的發展會進一步導致囊壁位置的動脈受壓增高,以致出血,在鏡下可見血尿,這種癥狀的發作有周期性的特點,在感染、劇烈運動以及創傷后會加重。有些患者腹部會出現可觸及的腫塊,這也是多數患者到醫院就診的主要原因。同時,患者還可能會出現蛋白尿、高血壓及腎功能減退等情況。當腎囊腫由于各種因素影響破裂、結石鈣化等情況發生時,還會出現感染性腹膜炎、腎內鈣化等并發癥,或有一定的幾率發生癌變,表現為惡心嘔吐、腰腹部絞痛、體重下降發熱、貧血等。

目前對于腎囊腫的病因研究和發病機制探索尚未有確切的結論,考慮和腎臟受損、藥物應用不當、勞累過度、感染等因素有關,因此臨床上并未出現治療腎囊腫的藥物,因此對于無癥狀的小腫塊,只需定期復診,確定其發展情況即可,而對于已有癥狀的、較大的腫塊,需要采取手術的方式進行切除。臨床常用于腎囊腫的手術方式包括超聲引導下穿刺抽液+硬化劑治療、超聲引導下穿刺抽液+抗生素治療、經腹腔鏡行囊腫去頂減壓術等。超聲引導下的手術治療方式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適合在有臨床癥狀表現、囊腫直徑在4厘米以上的患者,對于其中無感染的患者加以硬化劑治療,對于有感染的患者則予以抗生素治療,這種手術方式最大的優勢就是操作簡單,但在治療后也容易復發,且出血傾向嚴重、皮膚局部存在感染的患者不能采取這種方式治療。

囊腫去除術是治療腎囊腫的常用措施,對于絕大多數腎囊腫患者都有較高的適用性,尤其是囊腫合并感染的患者,或是經過穿刺抽液治療無效的患者以及囊腫合并惡變的患者療效較好,在以往的治療過程中,傳統開放手術雖然能夠達到較高的切除率,但手術會對患者造成較大的切口,患者術后會留下較大的傷痕,且需要較長的時間住院接受后期治療。而隨著腹腔鏡技術的發展,將其與切除手術結合,在腹腔鏡下進行微創手術,能夠避免對患者產生較大的機械性損傷,減少術中的出血量及手術用時,對促進患者的術后恢復、減少并發癥發生很有優勢[4]。腹腔鏡在腎囊腫疾病中的治療最早見于1992年,經過近30年的發展以日臻完善,由于其符合外科手術的經典原則,且相對于開放手術等方式具有明顯的有點,因此在臨床中廣受好評。目前腹腔鏡手術多選擇后入路進行,通過操作孔置入腹腔鏡及Trocar,對囊腫進行游離切除,術后留置引流管,觀察患者恢復情況,選擇合適的時間撤管,確定患者恢復情況達標后即可出院。后腹腔鏡腎囊腫去除術的主要治療目的在于對囊腫的大小和部位有清晰的判斷,并徹底將囊壁進行剪除,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減少囊腫對于腎臟和腎功能的影響,避免其他并發癥及惡變等的發生。在當前的臨床反饋中可以發現,采用后腹腔鏡腎囊腫去除術治療腎囊腫,具有患者痛苦性低、術后預后好、治療安全性高等優點。

根據研究結果顯示,患者在術中出血量較少、手術用時較短,患者術后出院較快。所選30例患者中僅5例于術后出現了并發癥,占比為(16.67%),總體看來發生率較低,且相應癥狀較輕,妥善處理后未造成嚴重不良影響。手術后患者的C-反應蛋白和血清白細胞介素均發生了較大的變化,差異性顯著(P<0.05)。手術后患者的血糖發生了較為顯著的變化,有上升的趨勢,差別明顯(P<0.05)。表明在腹腔鏡指導下對腎囊腫患者進行囊腫去除術治療,不僅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對腹腔的其他臟器進行保護,且其微創治療的效果明顯,患者的手術切口較小,在術中出血量不大,不需要額外進行輸血,且手術時間較短,基本在半小時到一小時即可完成,患者切口和外界接觸時間較短,減少了感染等情況發生的可能,在術后能夠盡快恢復出院,總體上來說是具有較大優勢性的。但是也有研究顯示,經腹腔途徑和經后腹腔鏡途徑手術相比各有優劣:經腹腔途徑的操作優勢在于有較大的操作空間,手術有足夠、清晰的視野,能夠準確的確定解剖標志,對于雙側腎囊腫的情況亦能夠較好的進行處理;但缺點在于需要建立氣腹,會對患者的呼吸和循環等造成干擾,同時有可能導致腹腔中感染及其他臟器的損傷,并且對于存在外傷史、感染史和腹腔手術史的患者無法進行良好的操作。而作為目前泌尿外科手術應用最多的手術方式,最大的有點在于能夠很好的暴露腎臟,對于腹腔不會造成明顯的干擾,因此腸麻痹等手術并發癥的發生幾率非常小。后腹腔鏡手術雖然有創傷小、出血少、影響低、恢復快等優點,但在具體的應用過程中,后腹腔鏡腎囊腫去除術需要較大的空間進行腹膜后操作,對于雙側囊腫無法進行有效的處理,且在操作過程中需要嚴防對其他器官及腹膜等造成損傷,因此,對于操作者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時,也要對手術適應證進行嚴格的把控,最大限度保證患者的安全性。腹腔鏡下的手術雖然有較為廣泛的適用性,但在具體應用過程中也存在一些禁忌情況。首先,接受手術治療的患者腎囊腫直徑應該在4厘米以上;患者無急性腹膜炎的癥狀表現;經檢查確定沒有嚴重的肝、腎、心等疾病和功能異常,且凝血功能無障礙等。而此前也有學者提出,體重嚴重超標的患者、腎囊腫的局部存在或可能存在粘連的患者、腎囊腫直徑過大的患者、腎盂旁囊腫和腎盂周圍囊腫的患者,都不適合采取腹腔鏡腎囊腫切除術治療。

而在手術結束后我們也發現,患者經過手術后應激反應和血糖的水平都出現了升高的情況。應急反應是患者在受到較大刺激后全身表現出的反應,這也說明,雖然腹腔鏡下手術屬于微創手術,但其仍屬于侵入性操作,也會導致患者的體液和細胞等出現一系列的變化,而這些變化的幅度,和手術操作的用時、手術的部位、造成創傷的大小是有關的。而根據醫學報告顯示,患者在手術治療后的安全性,和其應激反應的嚴重程度有著直接的關系。所以,我們在手術過程前還是需要對患者的總體情況進行準確的判定,做好手術醫療器械、藥品、設備等的準備和檢查,嚴格落實手術室衛生管理消毒工作,做好手術的無菌化操作和管理,并評估手術可能帶來的風險,以便提前制定針對性的應急處理計劃。在手術過程中密切觀察患者的各項體征數據,發現異常情況及時進行處理。

另外,后腹腔鏡腎囊腫去除術治療后患者的恢復情況、并發癥的發生情況及囊腫的復發情況,在極大程度上和術后的護理工作存在密切的相關性。我們可以把術后護理看作是手術的延續治療部分,要采取合理的措施對患者進行干預,以保證患者術后的傷口能夠盡快愈合,腰腹部的疼痛等不適癥狀能夠盡早消失,并對腎囊腫的并發癥進行預防。那么首先,要注意患者的飲食安排,術后的第一周患者需要吃一些米湯、粥等流質食物,這樣有助于患者的營養吸收和消化,如果患者沒有異常和明顯的不適感,就可以逐步恢復正常的飲食,在食材的選擇上注重對維生素、蛋白質以及纖維的補充,適當的使用一些低脂肪和含糖食物,同時多吃雞鴨鵝等禽畜肉、豆制品和新鮮果蔬等。而在飲水上,如果患者沒有出現心衰、水腫和高血壓的情況,是不需要過分限水的,但飲水過度也可能會對腎臟的負擔進行加重,需要控制好量。另外,腎囊腫手術后,患者要禁食過咸的食物,燒烤等也應避免。術后在患者情況允許的前提下,要盡早鼓勵患者嘗試下床活動,這樣能夠避免出現血栓,但要注意活動的時間和幅度,不能進行劇烈運動,注意對腹部進行保護,避免受到創傷。平時要注意對血壓、尿液等的情況進行監測,養成規律的作息習慣,提高自身的身體素質,這對于術后恢復是很重要的。

綜上所述,后腹腔鏡腎囊腫去除術在腎囊腫患者治療中的應用,能夠讓患者受到的手術損傷大大降低,降低其總出血量,縮短手術操作用時,減少感染等情況發生的幾率,有利于患者在術后的快速恢復,有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樊曉昌、吉振帥、謝程、張鵬程、支運來、蔡成寬、張志剛、孫方滸.人工標記導引法單孔單通道后腹腔鏡下腎囊腫去頂減壓術的療效分析[J].東南國防醫藥,2020,v.22;No.247(6):93-95.

[2]李伯全,康勝虎,王蕊,等.后腹腔鏡腎囊腫去頂術與預留囊壁周邊脂肪固定術臨床對照觀察[J].中國中西醫結合外科雜志,2019,25(5):802-805.

[3]鄭燕深,麥惠洪,李劍峰,等.后腹腔鏡腎囊腫去頂減壓術后患者應激相關指標水平變化及臨床意義分析[J].河北醫學,2019,25(2):307-313.

[4]馬仲順.比較腹膜后與經腹腔行腹腔鏡腎囊腫去頂減壓術治療腎囊腫[J].實用中西醫結合臨床,2019,19(5):26-28.

猜你喜歡
腎囊腫
腎囊腫和多囊腎是一回事嗎?
腎囊腫的危害與治療
腎囊腫如何調治
發現腎囊腫怎么辦
體檢查出腎囊腫, 一定要治療嗎?
體檢報告上有“腎囊腫”怎么辦
腎囊腫,需要治療嗎
穿刺硬化術“趕走”腎囊腫
什么樣的腎囊腫需要治療
什么樣的腎囊腫需要治?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