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業新型學徒制培養模式探究

2021-09-10 04:40李超崔廣磊沈盛軍
內燃機與配件 2021年5期
關鍵詞:新型學徒制專業群校企合作

李超 崔廣磊 沈盛軍

摘要:以包頭市為立足點,輻射“呼包鄂”城市經濟群,根據本區域智能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現狀以及人才培養需要,以智能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群為例創新開展企業新型學徒制技能人才培養模式。通過產教融合、工學交替、校企合作和產學研合作等方式,從人才培養模式、“雙導師”建設、教學方式改革、創新評價機制等方面提出了實施企業新型學徒制人才培養的具體方案。為企業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為區域經濟發展和地方建設做出貢獻。

關鍵詞:新型學徒制;智能新能源汽車;專業群;校企合作

中圖分類號:G710? ?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1674-957X(2021)05-0164-02

0? 引言

隨著汽車工業正向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的方向發展,孕育出很多汽車新技術、新材料和新工藝。包頭及周邊區域新能源汽車越來越多,新能源汽車產業不斷壯大,相應的新能源汽車技術人才缺口越來越大,對人才的技術要求也越來越高。對于從事新能源汽車制造、銷售和維修等崗位的技術人員,應當掌握相應專業基礎理論知識和基本操作技能,還要具備一定的研究創新能力、知識遷移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F有的企業員工很少接受過專業的新能源汽車技術相關學習和培訓,員工能力急需提高?,F在國家推行的企業新型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能很好的解決這一問題,需要校企雙方構建全新的企校合作模式,提升人才培養質量。

1? 企業新型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概述

為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加快建設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勞動者大軍。2019年7月22日,包頭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和包頭市財政局共同印發《包頭市推行企業新型學徒制實施方案》,為部署全面推進新型學徒制工作做出解答。新型學徒制以服務本土就業和經濟社會發展為宗旨,適應培育壯大包頭產業轉型升級和本土企業發展需要,大力推進技能人才培養工作,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創新技能人才培養模式。

企業新型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在實施過程中,企業可以結合生產實際需要自主確定培養學院。企業是學徒培養的主體,培養符合企業崗位需求的中、高級技術技能型工人為主,培養期限為1-2年,特殊情況可延長到3年。培養內容主要包括專業知識、操作技能、安全生產規范和職業素質養,特別是工匠精神的培育。

2? 包頭市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概況

2.1 包頭市新能源汽車制造產業概況

2014年2月,包頭市列入全國第二批新能源汽車示范城市。當年4月,青山區與上海申沃客車、哈飛汽車、上海眾聯能創科技公司等合作,形成公司資本與研究院技術聯合、共同打造包頭市新能源汽車項目。

2016年,由寧波杉杉股份有限公司、內蒙古一機集團、北奔重型汽車集團3方共同出資組建的內蒙古青杉汽車有限公司新能源汽車生產項目在包頭裝備制造產業園區建成。

在2020年包頭市重點招商項目中還有:高新區2億只鎳氫動力電池生產項目、青山區新能源電池產業鏈項目、青山區燃料電池項目、高新區氫燃料電池項目等,計劃投資超百億元。繼續升級打造包頭新能源汽車工業全產業鏈,也為呼包鄂城市群及沿黃經濟帶服務。

2.2 包頭市新能源汽車服務產業概況

我市新一輪的市區巡游出租汽車更新工作將在2021年1月開始,市區5827臺巡游出租汽車將在2021—2023年陸續更新完畢。目前包頭市一共有70多條公交線路,近2000臺公交車,其中新能源公交車已經超過了50%。出租車和公交車的升級換代,也助推了駕駛員及維修人員的轉型升級速度。

包頭有幾十家汽車4S店和近2000家汽車修理廠、修理店以及二手車服務公司,從業人員有數萬人。隨著我市新能源汽車逐漸增多,再加上2020年9月,內蒙古工信廳發布關于《內蒙古自治區關于加快重點領域新能源車輛推廣應用實施方案》(送審稿)中指出力爭到2025年,全區重點領域累計推廣新能源車輛17萬輛,其中公共領域新能源汽車保有量達到6萬輛;新能源重卡保有量達到10萬輛。進一步擴大了新能源汽車技術相關人才的需求。

2.3 包頭市新能源汽車技術人才概況

通過對包頭市汽車行業、產業和院校的調研分析,了解到我市的汽車行業從業人員基本上還是傳統燃油車的學歷背景。對新能源汽車的學習和培訓比較少,對于新能源汽車技術不能很好的掌握,員工能力急需提升。

我市已有3所高職院校開設了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開展新能源汽車技術學生的培養工作,每年可以培養出200-300名畢業生。但是存在以下問題:首先,培養的學生數量不多,達不到行業對于專業學生的需求量;其次,大部分畢業生受高薪和工作環境的影響,去到我國沿海區域或南方地區等新能源汽車產業發達的城市工作,對我市新能源汽車技術人才缺口補充不足。我市有2所中職學校開展新能源汽車技術學生的培養工作,每年可以培養100名左右的新能源汽車技術畢業生,但是絕大多數畢業生選擇升學,只有極少部分的學生選擇就業。且中職畢業生年齡偏小,基礎理論知識薄弱,技術掌握不扎實,不能馬上上手工作,還需后期長期培養。

3? 智能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群開展企業新型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的緊迫性和重要性

2020年我市招商引資中的近百億資金投到了智能新能源汽車產業中,專業人才缺口進一步加大,企業技能人才不足,會嚴重制約企業的發展和產業的提升。企業短期培訓,還不能滿足技能人才培養的需求。

我市是傳統工業城市,傳統技術工人隊伍龐大,讓這部分人進行技術轉型升級,不但可以滿足智能新能源汽車產業大量的用工需求,也能解決城市產業轉型升級所帶來的下崗再就業問題。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及時解決退伍軍人、農民和牧民中貧困人口、下崗再就業人員的培訓和就業工作,教授他們技術技能,防止再度返貧,助力國家脫貧攻堅。目前我市汽車行業從業人員有數萬人之多,基本上都缺乏智能新能源汽車知識的學習,在工作中存在較大安全隱患。這一部分人急需進行系統的智能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知識學習和培訓,不能讓他們在汽車新技術的發展浪潮中掉隊。

職業培訓方式相對靈活,但大多數培訓都流于形式。很多企業采用上崗前或員工下班后集中培訓,培訓內容多,員工很疲勞,培訓效果很差。企業培訓還存在缺乏系統性和持續性的弊端,無法滿足技能人才培養的需求。

4? 智能新能源汽車專業群新型學徒制人才培養研究

為使智能新能源汽車專業群人才培養更加符合企業要求和產業升級的需要,進一步提升社會服務能力,促進生源實現多樣化,推動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進一步調動行業企業參與高職教育校企合作的積極性,拓展校企合作領域,提升職業教育辦學競爭力和社會吸引力,在智能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群嘗試開展新型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試點工作。

4.1 創新技能人才培養模式

按照“招工即招生、入企即入校、校企共同體”的思路,以提高員工的綜合能力水平為目標。通過“十個共同”實現“六個對接”,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養方案,確定相應的教學內容和合作形式。實現企校深度融合,形成雙主體協同育人長效機制。組織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教學委員會成員共同編制智能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新型學徒制專業教學標準。

4.2 創新教育教學模式

企業自主選拔參訓學員,建立校企雙導師共同體模式,即采取校企雙師帶徒、工學輪訓學習、脫產或半脫產培訓等模式共同培養新型學徒。學員在崗位上積累的技能、知識和相關工作經驗,通過認證將學習結果量化為學分,記錄進學分銀行。

4.3 校企共建教學資源

編制便于學習和教學的活頁式教材和實訓指導書,把互聯網+等富媒體資源融入到教材中去,讓學員更直觀更快速的學習。依據學員培養目標,按照“企業用人需求與崗位資格標準”來制定智能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群新型學徒制教學標準和培訓課程標準,將創新創業內容融入專業群學員培養方案中。根據企業生產的特點和需求,可以把課堂搬到企業,并利用現代信息化技術(職教信息平臺、云課堂、雨課堂、微信公眾號)改革教學方法和手段,擴展教學資源。

4.4 加強“雙師”隊伍建設

為繼續提升專業教師的職教、課程改革和技術服務能力,努力打造優秀教學團隊,制定師資隊伍建設發展規劃和教師個人發展規劃。積極參與各種技能比賽、進修學習和企業實踐鍛煉。企業師傅參與院校組織的教學能力培訓,并積極聯合學校專任教師參與教學能力比賽,提升教學能力水平。校企雙導師聯合進行科研項目、產品研發、工藝改進、教具開發、專利申請等活動,逐步提升“雙師”隊伍的綜合水平。

4.5 完善學徒制管理制度

為確保新型學徒制教學的順利實施,建立健全與新型學徒制相適應的教學管理制度,根據教學需要結合實際生產,科學安排學徒崗位、分配工作任務,校企制定《新型學徒制人才培養日常教學管理辦法》。在教學管理、學員管理、考核評定等方面進行了規定和約束。

4.6 改革考核評價模式

創新考核評價與督查制度,基于工作崗位制訂了以育人為目標的學徒考核評價標準,建立師傅評價、企業評價、第三方評價等多方參與的考核評價機制。建立定期檢查、及時反饋等多渠道、多形式的教學質量監控機制。落實學徒的責任保險、工傷保險,確保人身安全。

總之,通過對智能新能源汽車專業群實施企業新型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發現企業新型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是高效的人才培養模式,是培養工匠精神、振興制造業的重要途徑,是解決企業用工困難的重要舉措,是幫助下崗人員、退伍軍人、困難人員提升技能的重要抓手,是推動區域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力量,是助推區域經濟穩定發展的有力保障。在此基礎之上,校企可以進一步加深合作,共建產業學院,構筑校企命運共同體,形成長效合作機制。

參考文獻:

[1]張永飚,曹娟,張微微.基于新能源汽車檢測與維修專業企業新型學徒制培養模式的探究——以如皋市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技能人才培養為例[J].中國培訓,2020(01):68-69.

[2]陳嵩,韓保磊.關于“現代學徒制”與“新型學徒制”的比較[J]. 職教論語,2015(28):67-71.

[3]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辦公廳、財政部辦公廳關于開展企業新型學徒制試點工作的通知.http://www.mohrss.gov.cn/zynljss/ZYNLJSSzhengcewenjian/201508/t20150803_216721.htm,2015-08-03.

[4]劉永鳳.基于“專業集群”的技工院校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與實踐[J]. 中國培訓,2020(10):24-25.

[5]柳岸敏,朱江,岳東海.基于企業新型學徒制的智能制造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職業,2020(02):44-45.

猜你喜歡
新型學徒制專業群校企合作
阿根廷庇隆時期新型學徒制的發展背景、特點及影響
王欽峰 完善并擴大“新型學徒制”試點
淺談基于“互聯網+”的“新型學徒制”教學問題及對策
高職專業群建設的機理、理論、動力和機制
基于地方產業結構的高職院校專業群的建設
關于構建職業院?!靶滦蛯W徒制”模式的思考與探索
高職院校專業群課程體系建設研究
基于專業群建設背景下高職國際貿易專業發展的探討
芻議職業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就業視域下卓越工程師校企合作培養模式探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