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動機原理及應用》課程創新實踐教學分析

2021-09-10 04:40汪美桃
內燃機與配件 2021年5期
關鍵詞:課程創新實踐教學

汪美桃

摘要:《發動機原理及應用》課程作為電子類專業基礎課程,也是一門必修課,能夠幫助學生正確認識發動機的理論基礎知識,確保學生對發動機的相關內容進行全面分析,強化學習效果。在《發動機原理及應用》課程教學中,必須要打破傳統教學以理論為主的思想真正提高學生實踐操作能力,增強課堂教學的整體質量。本文通過對《發動機原理及應用》課程教學實踐模式的改革思路進行分析,總結實踐教學的方法,全面提高課堂教學的整體質量。

關鍵詞:《發動機原理及應用》;課程創新;實踐教學

中圖分類號:G712?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1674-957X(2021)05-0238-02

0? 引言

很多高職院校紛紛開設《發動機原理及應用》課程,幫助廣大學生對發動機的原理和實際應用進行深入研究,為我國機電一體化專業培養大量優秀人才。但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由于缺乏完善的理念創新指導,使得《發動機原理及應用》課程教學無法提高學生的實踐探究能力,具體的應用效果也并不理想。為此必須要高度重視對《發動機原理及應用》課堂教學模式的改革與創新,全面推動課堂教學的整體質量。

1? 《發動機原理及應用》的課程特點

目前《發動機原理及應用》課程涉及的知識領域廣泛,而且概念比較復雜,工作理論非常的抽象,經常會出現教師解釋困難學生理解不到位等情況。在課程教學中,包括程序設計、微機原理、自動控制電子技術等相關內容。如果學生無法掌握復雜的電路以及各種芯片元器件的具體功能,也會導致學生的學習非常的困難,在發動機原理與應用教學中具有較強的實踐性,學生如果只掌握發動機的原理,忽視了發動機的具體應用,這也無法真正理解學習的內容,導致教學達不到預期要求。在課程教學中,教師需要系統的講解,發動機工作的基本理論,包括工程熱力學、發動機性能指標、發動機的換氣過程、發動機排放控制發動機特性以及排氣渦輪增壓等相關內容進行分析。

2? 《發動機原理及應用》教學的主要問題

2.1 注重理論教學,缺乏實踐操作

目前在大多數教師課堂教學中,通過運用多媒體課件的方式,對教材知識進行梳理,幫助學生了解發動機的基本原理和構成。通過這種方法可以使學生對發動機產生濃厚的興趣,但是如果教師只按照課件內容進行單純的復述,學生會感覺走馬觀花,無法對所學內容進行深刻記憶和了解,導致學生缺乏學習的效果。在實踐課堂中,由于實驗教學多以驗證性實驗為主,通過先講解理論開展實驗探究,很難通過實驗數據來支持理論依據[2]。

2.2 課程評價方式單一

《發動機原理及應用》課堂教學評價方法都以閉卷考試的方法為主,目的是對學生的原理把握情況進行分析,而很多學生在平時不注重實踐操作,在考前臨時抱佛腳死記硬背,在考試后對所學的知識和內容很快忘卻。很容易導致學生無法掌握基本的內容,在日后的學習和工作中很容易忽視基礎,導致學習效率不高。

2.3 缺乏創新能力的培養

《發動機原理及應用》課程教學目的是讓學生掌握發動機的開發能力,幫助學生與時俱進不斷發展,但在實際課堂教學中,由于教師和學生都忽略了創新意識的培養,這樣也就使得發動機理論知識研究發展陷于停滯,無法培養出符合社會實際發展需要的專業性人才[3]。

3? 《發動機原理及應用》課程創新實踐的教學策略

3.1 以學生為中心,創新教學理念

在課堂教學中如果以教師為中心,學生被動聽講,很難促進師生之間的互相交流。在教師操作演示的過程中,學生也并不能夠真正對發動機項目的原理進行全面掌握。為此必須要打破課堂教學常規,真正樹立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由教師作為輔助和引導,幫助學生明確發動機教學的相關內容和重點。通過堅持不懈的努力去解決實際的問題,也可以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實踐機會,使學生在實踐操作中加強對發動機理論知識的理解,提高學習的整體效果。

例如:在講解第1課《發動機的性能》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課前導入相關發動機知識,動力強勁馬力大,加速性能等,日常生活中常說的口語進行書面語的轉化,通過這樣的方式來增強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同樣也可以使學生對發動機的基本原理有著更清楚的認識。為了讓學生更好地了解發動機,教師也可以通過多媒體的形式來向學生展示出汽車發動機的結構示意圖,如圖1。

3.2 構建模擬與實驗平臺

在發動機原理與應用課程實驗中,需要充分運用現代化的教學技術,對《發動機原理及應用》知識進行分析,學校需要通過利用各種仿真軟件和硬件搭建虛擬化的電子實驗平臺,既可以有效彌補學校實驗操作資源不豐富的問題,也可以對實驗儀器或設備進行操控,幫助學生的學習效果全面增強,而且利用仿真技術進行分析,可以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除了對虛擬教學平臺應用之外,教師還要加大對發動機實驗設計的整體效果。真正幫助學生對發動機系統有著深入的了解,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在講解《發動機換氣過程》這一課時,教師需要明確汽油與柴油燃料的區別,并且對燃料性質以及發動機的影響進行分析,增強汽油與柴油,燃料分析的整體效果,在課堂導入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問,汽車發動機與人一樣,必須要不斷吸收新鮮氧氣,排出廢氣,那么汽車發動機又該如何工作呢?通過對汽車四沖程發動機的換氣過程,利用多媒體課件進行演示,明確四沖程發動機的充量系數,提高學生對發動機充量系數整體認知水平[4]。

具體教學中,教師也可以通過給出一些參數的方式來引導學生進行相應系數的計算(如表1)。比如:在某四缸四沖程形式的汽油機中,假設對接氣循環非常小,可忽略不計,已知汽油摩爾質量是98kg/kmol,低熱值是45MJ/kg,密度是0.76kg/L,便可引導學生根據給定的四沖量參數來計算出該發動機的充量系數。

通過這樣的方式,不僅可以讓學生有效掌握所學知識,同時也可以實現知識的靈活運用。

3.3 講訓結合

目前在發動機原理及實踐應用中,由于教學時間,教學內容,教學儀器設備都比較固定,所以學生在學習中會出現按部就班操作的問題,而在教學實踐開展中,需要根據不同學生學習能力進行分析,開展形式多樣的教學訓練方式,從多個層次加強對學生的科學指導,通過開展課外電子協會等方式,促進興趣愛好相同的學生共同組成探究小組,對發動機的專業技術進行創新項目活動,培養學生的綜合競賽實力[5]。比如,可以鼓勵學生對發動機的工作原理圖進行繪制,如圖2。

3.4 綜合性實驗改革

在實驗教學中,需要將基礎實驗、研究性實驗和創新性實驗相互融合,從而有效克服傳統實驗教學模式存在的弊端。增強學生主動學習的創造能力,提高教學的整體效果?;A實驗必須與理論課程教學進度保持一致,通過以單元實驗作為基礎,幫助學生快速掌握計算機軟硬件的具體工作原理,學會正確的調試方法,從而實現簡單高效的理論控制。將理論知識與實踐相結合,增強學生對基礎理論知識的準確理解。研究型實驗則是在演化理論研究過程中,對學生所不理解的問題進行探究的實驗最主要的目的是讓學生獨立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在研究性實驗開展中,教師應該對學生加以指導,針對存在的問題進行深入的分析與了解,增強學習的整體效果,也可以使各種問題答案變得更加淺顯易懂,從而有效幫助學生解決問題。在創新性實驗設計中,可以讓學生進行小組實驗的方式,共同完成簡單的課題實驗,對于發動機交通控制系統的項目進行深入研究,增進學生之間有效配合,并且對目前交通系統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提出相應的改進整體的學習效果,提高學生學習操作的技能,激發學生想象力和創造力。發動機作為具有非常強的實用性的技術,只掌握理論知識,不掌握實際操作,很難幫助學生對相關的信息進行合理應用,所以要高度重視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培養模式,轉變課堂教學的策略,使課堂教學水平全面提高。

4? 結束語

在發動機管理及應用課堂教學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能夠對人們的社會生活具有非常重要的影響,在實際課堂教學中,必須要積極將學生對知識的綜合應用和實踐能力進行有機融合,幫助學生對發動機的相關理論知識全面把握,并且在理論指導下正確開展實踐,提高教學的整體效果,增強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促進學生的學習水平全面增強。

參考文獻:

[1]朱智民.淺析高職《汽車發動機電控技術原理與維修》課程教學改革[J].商情,2014(39):255.

[2]王鳳軍,李效春,王甲聚.《汽車發動機構造與維修》課程改革的研究與實踐[J].職教研究,2005.

[3]楊海.《汽車發動機原理》課程教學改革的探索與實踐[J].農機使用與維修,2019(08):89-90.

[4]甄旭東.計算機仿真技術在發動機原理教學中的應用與探討[J].科教文匯(上旬刊),2016.

[5]陳釗.《發動機原理及構造》課程教學方法的探討[J].高教論壇,2006(05):116-117.

猜你喜歡
課程創新實踐教學
基于就業能力提升的大學生就業指導課程創新途徑探索
獨立學院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的改革與創新
創新幼兒教育課程模式的幾點思考
茶學專業校企合作實踐教學探索
《電氣工程畢業設計》 課程的教學設計
研究型學習在傳熱學實踐教學中的應用
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研究述評
高職院校商務禮儀課程教學改革探索芻議
《數據庫高級應用》教學創新方法研究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程創新性的思考與探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