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RI聯合CT在復發性鼻咽癌中的診斷效能

2021-09-10 06:11林崇雷
健康體檢與管理 2021年5期
關鍵詞:復發鼻咽癌診斷

林崇雷

【摘要】目的:分析MRI聯合CT在復發性鼻咽癌中的診斷效能,為復發性鼻咽癌診治提供參考依據。方法:選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20年9月復查鼻咽癌患者5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MRI、CT檢查以及病理活檢,將病理活檢作為金標準,比較MRI、CT單獨檢查以及聯合檢查在復發性鼻咽癌中的診斷效能,并與病理結果進行一致性分析。結果:共18例復發患者,經CT檢出復發12例(66.67%),經MRI檢出復發15例(83.33%),CT聯合MRI檢出復發17例(94.44%),CT聯合MRI對鼻咽癌復發檢出率高于CT單獨檢出率(χ2=4.433,P<0.05)。CT聯合MRI診斷復發性鼻咽癌的敏感度、特異度、陰性預測值及準確度高于CT、MRI單獨診斷。CT、MRI診斷以及與兩者聯合診斷與病理均在一致性(Kappa值=0.645、0.703和0.876)。結論:在復發性鼻咽癌診斷中,MRI與CT檢查的診斷效能相當,但二者聯合檢查可進一步提高診斷效能。

【關鍵詞】鼻咽癌;復發;CT;MRI;診斷

鼻咽癌是常見頭頸部惡性腫瘤,多見于中年男性。由于鼻咽癌發病部位隱蔽,手術治療難度大,目前以放射治療為主,但治療后具有較高的復發率,嚴重影響患者預后。因此,早期診斷、明確病情并給予針對性的規范治療,對改善復發性鼻咽癌患者預后具有重要意義。臨床上影像學是診斷鼻咽癌的重要手段,包括X線、CT以及MRI檢查等,由于不同檢查方式的原理不同,可能診斷效能存在差異?;诖?,本研究分析了MRI、CT單獨檢查及聯合檢查在復發性鼻咽癌中的診斷效能,為復發性鼻咽癌診治提供參考依據?,F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20年9月進行復查的鼻咽癌患者50例,其中經病理活檢確診復發18例。復發患者中男性15例,女性3例;年齡24-79歲,平均年齡(46.07±8.14)歲;病理類型:腺癌4例,鱗癌14例;隨訪時間為8個月-6年,平均(3.59±1.68)年;TNM分期:Ⅰ期5例,Ⅱ期14例,Ⅲ期12例,Ⅳ期9例。

病例入選標準:(1)年齡在18歲以上;(2)均接受CT、MRI檢查以及病理活檢;(3)患者均自愿參加本次研究;(4)臨床資料齊整。病例排除標準:(1)存在凝血功能障礙者;(2)伴有惡性腫瘤者;(3)存在造影劑過敏者;(4)心、肝腎等嚴重臟器功能不全者;(5)哺乳期或者妊娠期女性;(6)存在精神障礙等無法主動配合檢測者;(7)伴有其他惡性腫瘤;(8)正在參與其他臨床研究者。

1.2 方法

1.2.1 CT檢查

采用荷蘭飛利浦公司生產的Ingenuity v3 16排CT機進行檢查,常規掃描患者病變關節以及對稱關節,間距為0.5 mm,層距為1.0 mm,掃描結束之后,影像科醫生重建圖像,包括軸位、矢狀位以及冠狀位。

1.2.2 MRI檢查

采用德國西門子公司生產的Avanto 1.5T磁共振儀進行MRI檢查,標準關節線圈,取仰臥位,掃描序列為,矩陣256×256,FS PDWI序列:TR為3 000 ms,TE為22 ms;T2WI序列:TR為3 400 ms,TE為62 ms;T1WI序列:TR為420 ms,TE為16 ms;冠狀位以及矢狀位掃描序列為FS PDWI序列和T2WI序列,軸位掃描序列為FS PDWI序列和T1WI序列。

1.2.3 圖像分析

所有患者檢查操作均由經驗豐富的醫師進行,采用雙盲法由2名醫師對檢查情況進行分析,給出詳細診斷結果。

1.3 觀察指標

分析CT、MRI單獨檢查以及聯合檢查對鼻咽癌復發檢出情況,并比較對復發性鼻咽癌的診斷效果,包括敏感度、特異度、準確度、陽性預測值和陰性預測值,并與病理結果進行一致性分析。

1.4 統計學處理

通過SPSS22.0對數據進行處理,計數資料以構成比和(%)表示,采用χ2檢驗,通過四格表法計算CT和MRI診斷的靈敏度、特異度、陽性預測值、陰性預測值以及準確度;與病理結果進行一致性分析,Kappa值>0.8表示幾乎完全一致,0.61-0.80之間表示存在高度一致性,0.41-0.60之間表示存在中等一致性,≤0.40表示一致性一般或者極低。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復發性鼻咽癌患者CT和MRI檢查表現

CT平掃可見咽壁明顯增厚,且呈不規則的浸潤生長,主要侵犯咽旁間隙以及咽旁軟組織;CT強化掃描明顯可見增厚軟組織,腫塊向周邊組織侵犯,不均勻強化,通過動態觀察可見達到強化最高值的時間比較短,在100-135 s之間(圖1A、B)。MRI平掃可見增厚軟組織影,呈浸潤性生長,T2加權像為略高信號或者等高信號,T1加權像為低信號,MRI增強可以見到中高度強化(圖2C、D)。

2.2 3種檢查方法的復發性鼻咽癌檢出情況觀察

病理活檢報告顯示,50例患者中共有18例患者復發,其中經CT檢出復發12例(66.67%),經MRI檢出復發15例(83.33%),CT聯合MRI檢出復發17例(94.44%);CT聯合MRI對鼻咽癌復發檢出率高于CT單獨檢出率(χ2=4.433,P<0.05);CT聯合MRI對鼻咽癌復發檢出率與MRI單獨檢出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1.125,P>0.05);CT單獨檢出率與MRI單獨檢出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1.333,P>0.05)。(表1)

2.3 3種檢查方法對復發性鼻咽癌診斷的診斷效能觀察

CT聯合MRI診斷復發性鼻咽癌的敏感度、特異度、陰性預測值及準確度高于CT、MRI單獨診斷。(表2)

2.4 3種檢查方法與病理結果的一致性觀察

經Kappa一致性檢驗分析,CT、MRI、CT聯合MRI均與病理結果存在一致性,Kappa值分別為0.645、0.703和0.876。

3 討論

雖然鼻咽癌治療已經取得明顯進步,但是仍有部分患者在治療后出現復發轉移,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及預后。因此,對于復發性鼻咽癌患者,早期明確診斷是控制患者病情進展,改善預后的關鍵。臨床上鼻咽癌患者復發部位多以顱底、咽旁間隙等為主,臨床檢出難度較大,此時多需要通過影像學檢查以明確診斷。不過鼻咽癌患者在接受放射治療之后存在一定局部改變,增加了鑒別診斷難度。

目前,超聲、MRI、CT以及X線均在鼻咽癌的臨床診斷中得到應用。在放射治療之前,顱底受侵犯的鼻咽癌患者其骨組織表現為皮質腐爛或者持續性去礦化,治療后隨訪過程中,骨組織修復主要表現為骨組織的重構,此時經MRI檢查可見多種信號,如果患者MRI檢查出現進行性發展骨髓替換或者新的組織陰影,要考慮患者復發的可能。本研究結果顯示,CT單獨檢出率與MRI單獨檢出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CT聯合MRI對鼻咽癌復發檢出率高于CT單獨檢出率,MRI聯合CT診斷可以提高復發性鼻咽癌的檢出率。進一步分析發現,CT聯合MRI診斷復發性鼻咽癌的敏感度、特異度、陰性預測值及準確度高于CT、MRI單獨診斷,表明CT聯合MRI診斷可進一步提高復發性鼻咽癌的診斷效能。

MRI具有較高的分辨率,可清晰觀察軟組織情況,能夠清晰分辨患者顱底侵犯、鼻咽癌軟組織、鼻咽癌累及范圍以及神經周圍浸潤情況等表現。臨床研究顯示,鼻咽癌患者接受放射治療之后,原發病灶出現明顯纖維化,比較典型的表現是T1、T2低信號,在增強之后無明顯的強化表現,復發病灶T2W1是高信號,在在增強之后可見明顯的強化表現。不過有研究發現,放療后6個月內假陽性率比較高。其原因可能為鼻咽癌患者放射治療之后,MRI的信號強度會隨著組織細胞數、血管形成、纖維組織成熟以及放射治療劑量等情況出現較大變化,放療后出現感染或者水腫,纖維組織未成熟時,也可出現T2WI高信號,在增強之后出現強化,此時這種信號高低變化難以作為有效鑒別的主要依據。

在CT平掃檢查中,復發病灶與纖維化都可表現出現雙側不對稱、鼻咽部黏膜增厚以及軟組織腫脹等變化,無明顯特征性。在進行CT增強掃描后發現,復發病灶增強較明顯,邊緣模糊,這與局部水腫及炎癥有關;纖維化多表現為周邊正常,邊緣光滑,無明顯增強表現。同時,復發病灶到達強化最高值時間相對較短,纖維化為180-220 s,而復發病灶為100-135 s。此外,CT強化檢查周圍血管表現清晰,可發現頸動脈鞘區、咽旁間隙移位、擠壓或者受侵,周圍淋巴結腫大等。本研究中,經Kappa一致性檢驗分析,CT、MRI均與病理結果存在高度一致性,Kappa值分別為0.645、0.703,而CT聯合MRI診斷的Kappa值為0.876,基本完全一致。因此,在臨床中應當聯合CT和MRI進行檢查,以降低漏誤診率,提高鑒別診斷效果。

綜上所述,在復發性鼻咽癌診斷中,MRI與CT檢查的診斷效能相當,但二者聯合檢查可進一步提高診斷效能。

參考文獻

[1]周媛媛,張思杏,羅展雄, 等.椎前間隙侵犯對鼻咽癌預后影響的回顧性分析[J].安徽醫藥,2020,24(1):103-106,后插1.

[2]王秀娟,胡婷婷,宣偉玲, 等.CT多平面重建技術在鼻咽癌早期診斷及復發診斷中的應用價值研究[J].中國耳鼻咽喉頭頸外科,2020,27(8):473-475.

[3]陳少卿,黎軍和,余永春,等.吉西他濱聯合阿帕替尼二線治療復發轉移性鼻咽癌療效及安全性分析[J].中華腫瘤防治雜志,2019,26(20):1547-1550.

[4]劉麗娟,劉露,蘇丹柯, 等.18F-FDG PET/CT與DWI-MRI判斷鼻咽癌放療后殘留/復發價值的Meta分析[J].重慶醫學,2019,48(12):2081-2086.

[5]凌鑫,張培棟,汪娟.MRI聯合CT診斷鼻咽癌患者早期顱底骨侵犯的價值及其對臨床決策的影響[J].中國耳鼻咽喉頭頸外科,2019,26(4):187-190

[6]顧大勇,黃生富,宗丹, 等.磁共振彌散加權成像對鼻咽癌放療后頸部淋巴結復發早期診療的臨床價值[J].中華放射腫瘤學雜志,2019,(8):571-574.

[7]梁兆堅,葉裕豐,何卓南.EB病毒抗體聯合應用CT及MRI對鼻咽癌診斷價值[J].醫學影像學雜志,2019,29(8):1288-1291.

[8]唐爽,林燦潔,潘志格, 等.MRI表觀擴散系數在診斷鼻咽癌頸部小淋巴結轉移瘤及勾畫放療靶區中的應用效果[J].廣西醫學,2018,40(17):1949-1951,1954.

[9]楊春李,吳偉莉,金風, 等.動態增強磁共振參數與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預后相關性的前瞻性長期隨訪研究[J].中華放射醫學與防護雜志,2020,40(6):446-453.

[10]曾卓輝,林崗,梁德賢.鼻咽癌頸部淋巴結轉移的CT表現及放療后局部復發的CT特點研究[J].中國CT和MRI雜志,2016,14(3):14-17.

猜你喜歡
復發鼻咽癌診斷
鼻咽癌高發,該如何預防
警惕:這些癥狀不引起重視,小心鼻咽癌找上身!
引發鼻咽癌的四種因素,小心鼻咽癌侵襲!
完整結腸系膜切除治療老年肥胖患者結腸癌的療效及復發情況觀察
腫瘤標志物CA199和CEA與大便潛血聯合檢測對腸癌復發的診斷價值
69例再發腦梗死患者臨床特點及危險因素分析
紅外線測溫儀在汽車診斷中的應用
窄帶成像聯合放大內鏡在胃黏膜早期病變診斷中的應用
鼻咽癌有哪些癥狀?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