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情感體驗在高中音樂欣賞教學中的滲透研究

2021-09-10 05:12田詩琦
教學博覽 2021年3期
關鍵詞:音樂欣賞情感體驗高中教學

田詩琦

摘要:在長期的高中音樂欣賞教學實踐中,由于受到傳統的應試教育的影響,高中音樂欣賞教學沒有得到來自學校與學生的重視,教學地位長期邊緣化,教學質量也難以令人滿意,學生在高中音樂欣賞教學中也難以獲得良好的情感體驗。這種情況已經不能滿足新時期推進高中素質教育的發展要求,因此,教師應該制定科學高效的高中音樂教學策略,加強情感體驗在高中音樂欣賞教學中的滲透,促進學生的綜合素質發展提高。本文就情感體驗在高中音樂欣賞教學中的滲透做相關的研究分析,為高中音樂教師的教學提供一些參考意見。

關鍵詞:高中教學;音樂欣賞;情感體驗;滲透

前言:

高中生正處在人生當中關鍵的青春期發展階段,受到生理、心理等多種因素的影響,情感情緒具有一定的波動性,會對他們的生活學習、身心發展產生重要的影響,而音樂欣賞教學蘊含了豐富的藝術化的情感表達,加強情感體驗在高中音樂欣賞教學中的滲透,達到“以情感人,以美育人”的高中音樂欣賞教學效果,對于陶冶高中學生的音樂情操,提高他們的審美鑒賞能力,幫助他們獲得正面良好的情感體驗,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本文將從以下三個方面對情感體驗在高中音樂欣賞教學中的滲透展開論述。

一、運用情景化的高中音樂欣賞教學模式,激發學生的情感體驗

音樂是人類情感表達的重要載體,具有強烈的情感渲染力和吸引力,在高中音樂欣賞教學中,應該是教師與學生一同挖掘、體驗、創造和享受音樂之美的過程,其中英高包含豐富良好的情感體驗,對于提高學生的審美鑒賞能力、陶冶學生的情操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在一般的高中音樂欣賞教學中,由于受到教學條件、教學策略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很多情況下都是按照“導語引入—教師范唱—學生練譜—學生跟唱”的模式展開教學,這個過程當中教師與學生之間缺乏情感的互動交流,音樂中的情感因素也沒有得到挖掘,更談不上情感體驗的滲透。為了改善這種情況,教師可以運用情景化的高中音樂欣賞教學模式,創建與課堂中音樂作品相匹配的氛圍,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達到“情景交融、融情于景”的音樂欣賞課堂效果,使得學生能夠從中收獲良好的情感體驗。

例如,在湖南文藝出版社出版的高中音樂《我愛你,中國》這一課的教學中,本課的教學目標旨在讓學生是用優美和諧、富有感情的聲音歌唱這首歌,激發學生強烈的愛國之情和幸福感、民族自豪感。在教學之前,教師可以事先在網上下載中國山川河海、城市發展、工業進步相關的動畫、視頻品等,制作成圖文并茂的幻燈片,在課堂上向學生放映,讓學生通過豐富多姿的祖國美景展示,更加直觀地體驗到這首歌曲表達的對祖國強烈的熱愛之情,激發學生對這首歌的情感共鳴,加強了情感體驗的滲透。通過這種方式,既豐富了高中音樂欣賞課堂的形式和內容,又強化了教學效果。

二、在高中音樂欣賞的教學中,深入挖掘教材音樂作品中的情感因素

音樂是人類抒情達意的重要工具,音樂作品的歌詞、樂譜、旋律與節奏當中往往蘊含了作詞人、作曲人以及演唱者的情感表達,這些是加強情感體驗在高中音樂欣賞教學中的滲透的重要載體。而在高中音樂欣賞的教材中,里面的音樂作品都是教材專家編寫組們精挑細選的優秀經典作品,其中就蘊含了非常豐富的藝術化的情感表現。因此,為加強情感體驗在高中音樂欣賞教學中的滲透,教師應該深入挖掘教材的音樂作品中的感情,在課堂教學中從創作的時代背景、作詞人和作曲人的生平經歷等角度引入對音樂作品情感的解析,讓學生加深對于音樂作品的情感理解,不斷加強學生在進行音樂欣賞過程中的情感體驗,提升高中音樂欣賞教學的質量和效率。

例如,在湖南文藝出版社出版的高中音樂《春天的故事》這一課的教學中,本課的教學目標旨在通過讓學生朗讀、品味和理解歌詞中的含義,從歌曲中體會祖國建設突飛猛進的步伐,認識到社會的進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激發學生的民族認同感和自豪感。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先引入改革開放的時代背景介紹,向學生講解歌曲的創作背景以及創作者的生平經歷等,繼而對這首歌曲蘊含的思想情感和風格進行淺要剖析。之后在教師的范唱以及學生的跟唱階段,教師應該適時地引導學生從局部到整體地體驗歌曲的情感表達,尤其是歌曲高潮片段的情感表現方式。通過深入挖掘音樂作品中思想情感的方式,有助于學生在音樂欣賞的過程中加深對音樂情感的感悟理解,進而加強情感體驗在高中音樂欣賞教學中的滲透。

三、在高中音樂欣賞的教學中,積極開展音樂情感體驗交流活動

隨著新課標改革的不斷深化,傳統的“教師在臺上向學生講解知識、學生在臺下被動聽講”的教學模式已經不能適應新時期推進高中素質教育的發展要求。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處于被動學習狀態的學生往往學習熱情不高,更談不上從中獲得良好的情感體驗。因此,在高中音樂欣賞的教學中,教師應該加強學上在課堂學習中的主體地位,積極開展音樂情感體驗交流活動,使得學生從被動的接受知識灌輸轉變為積極主動地探究享受音樂之美,提高學生對于音樂的審美鑒賞能力,并從中獲得豐富良好的情感體驗,提升高中音樂欣賞教學的效果。

例如,在湖南文藝出版社出版的高中音樂《外婆的澎湖灣》這一課的教學中,這首經典的歌曲根據歌手潘安邦童年在澎湖與外婆祖孫情深的故事改編,表達了作者對于外婆的感激和童年美好生活的懷念。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組織班級討論活動,讓學生們分享自己童年時與親人的美好回憶,讓學生從自己的實際經歷回憶中感受歌曲中蘊含的思想感情,激發學生對于這首歌的情感共鳴,收獲良好的情感體驗。

總結:

總而言之,隨著新課標改革的不斷推進,加強情感體驗在高中音樂欣賞教學中的滲透越來越受到學校與學生的重視。在高中音樂欣賞的教學中,教師應該仔細地研讀音樂教材,深入挖掘其中的音樂作品的情感因素,運用情景化的課堂教學模式,以及在課堂上積極開展音樂情感體驗交流活動等。通過這些教學策略,加強情感體驗在高中音樂欣賞教學中的滲透,提高學生的音樂情感感知能力和審美鑒賞能力,陶冶學生的情操,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進步。

參考文獻:

[1]齊萍.論高中音樂欣賞教學中情感體驗的滲透[J].戲劇之家,2021,(2):114-115.

[2]蒙霞.高中音樂教學中滲透情感教育的探討[J].文淵(中學版),2020,(7):469.

[3]俞亞紅.情感體驗在高中音樂欣賞教學中的滲透[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20,14(15):82.

貴州省貴陽市白云區第一高級中學? 550001

猜你喜歡
音樂欣賞情感體驗高中教學
陶冶情操,培養審美
提高學生音樂欣賞興趣的方法
非指導性教學理論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學中的運用
淺談交互設計在工業設計中的運用
情感教育是思想品德課升華的金鑰匙
注重體驗,促進成長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