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數據背景下交通類專業實踐教學改革

2021-09-10 15:43王靜
家園·電力與科技 2021年2期
關鍵詞:實踐教學大數據

王靜

摘要:在大數據背景下,交通產業的設備和技術都在向高度自動化、信息化、智能化發展,對此,高校要緊跟時代發展步伐,依托信息技術,加速人才培養模式改革,促進交通專業人才綜合能力提升,有效推動我國軌道交通事業發展。

關鍵詞:大數據;交通專業;實踐教學

一、我國大數據背景下交通類專業課程開設現狀分析

(一)課程缺乏配套專著,教學內容偏重理論且分析方法關聯較差

截至目前,國內開設的大數據背景下交通類專業課程由于缺乏教材專著,仍采用傳統交通理論或科研軟件課本作為課程教材,支撐數據也極少使用產業實際數據。資源配套的缺失導致了理論與能力培養脫節、數據處理過程孤立、交通應用特征不突出等問題,阻礙了學生數據分析思維培養及問題處理能力遷移。同時,當前國內大數據背景下交通類專業課程配套資源無法適應多學科融合特點,造成不同選課基礎及研究興趣的學生個性化學習需求無法滿足,進而無法實現基礎數據分析能力培養要求。

(二)教學大綱嚴重局限于課堂教授,產學研協同培養意識薄弱

當前國內課程多集中在課內傳統交通理論講解與數據復現,并多數輔以終期匯報用以加深學生數據思維。這一教學方法將教學目標嚴重局限于針對傳統交通理論方法的復現論證,讓原本成體系的交通數據分析能力拆解成片,不利于培養學生急需的數據采集、處理與分析能力。

(三)考核體系與課程特點脫節嚴重,課程體系培養效果仍待加強

當前國內課程已廣泛采用小組匯報、課程討論等扁平式考核方法,但中心由教師到學生的過分便宜無法適應大數據背景下交通類專業課程開放特點,呈現了重小組展示而輕個人練習特征,導致教師對學生個人學習成果考評效果不佳,也易造成少數學生通過抄襲、依靠組員等手段濫竽充數現象。

此外,國內現有大數據背景下交通類專業課程考評方式多集中在課程結束而忽略全過程控制,對于日常授課內容學生掌握程度的考察也不利于保證授課效果,無法保障大數據背景下交通類專業課程普及交通數據行業前沿技術、培養學生基礎數據分析能力設置初衷。

二、交通類專業實踐教學改革特點及育人目標

為應對國內大數據與傳統交通融合趨勢及新工科背景下交通大數據分析人才巨大缺口,破除交通運輸專業學生數據處理觀念、能力薄弱,解決大數據課程重理論輕實踐現象,國內更多高校提出并實踐了一套以“案例導向、校企共培”為特色的創新、高效教學體系。該課程體系以培養綜合型創新型人才為目的,以案例式與國際化教學為方式、以產業實際數據集與開放式項目為支撐、以“數據庫設計、統計理論與編程語言應用、人工智能與機器學習、互聯網+交通”為指導,創新地引入交通名企進校園、北航學子訪企業的實踐育人方式,具有應用導向、實踐先行的鮮明特點。得益于課程體系的產學研一體化建設,學生將切實融會貫通數據科學與交通科學精髓思想,掌握從數據庫設計、編程語言使用到人工智能、機器學習算法應用的全流程數據分析能力,并通過學術前沿引智、名企大咖沙龍、企業走訪實習等活動增強學以致用能力,切實提升實踐應用及科研創新能力。

三、課程體系建設實踐及內容設計

對于授課內容,課程申請人應遵循數據、案例、教材、基礎知識順序依次準備。不同于傳統交通理論課程,符合產業實際且具有開放性的數據和案例是面向“互聯網+產學交融”的大數據背景下交通類專業課程根本,交通理論及科研軟件均要在此基礎上進行精煉整理。在完備的案例體系基礎之上,應按照案例間的邏輯順序及其涉及的課程深度有機串聯,在確保學習過程循序漸進的前提下,編制教學大綱并制作電子課件。在正式開設課程前,申請人還需按照教學大綱提煉課程精華,匯編教材專著的同時整理數據集,最終連同基礎知識擴展資料共同導入大數據背景下交通類專業課程平臺。

(一)發揮院校課程中心優勢,打造專屬智庫支撐課程案例

1. 積極引入海外先進案例,配齊產業實際數據

由于國內暫無交通大數據教材專著且產業實際案例嚴重匱乏,備課組積極匯總國外進修并取得博士學位或曾擔任海外博士后工作站科研任務教師的學習科研經歷,由點及面地匯總科研項目案例并配備產業實際數據集。在海外先進案例基礎之上,備課組多次開展集體會議,圍繞案例涉及到的交通基礎理論知識開展討論,匯總備課組所在實驗室內不同研究方向碩博學生知識積累,提煉核心知識內容用以加速學生課程入門速度,進而在高效掌握交通理論知識基礎上快速投身數據科學指導下的課程實踐。

2. 匯總課程基礎理論知識,做好基礎教學工作

為應對大數據背景下交通類專業課程學科交叉特點、普及數據科學基礎知識及科研軟件使用技巧,備課組在授課章節與教學大綱的指導下,按照章節案例匯編經典交通及數據科學教材,圍繞數據庫、編程語言、統計預測、人工智能及機器學習算法等進行整合,作為理論知識平臺供學生課前自習及課后溫故知新使用。

(二)深耕校外科研伙伴單位,建設產學研綜合培養模式

1. 做好溝通工作,積極引入大咖前沿講座

備課組日常通過注重與科研合作企事業單位溝通工作,積極協調高德等大數據前沿行業技術主管等走入課堂做產業實際應用教學,并為選課學生提供溝通交流機會。通過在案例授課間穿插1到2次大咖前沿講座,將有助于學生將所學數據分析能力同產業實際及時聯系,在進一步起到引智作用的同時,增強學生對課程所學能力與產業實際聯系認識,激發學生圍繞交通大數據領域學習主動性,在促進產學同步提升的同時增進對于交通大數據行業理解。

2. 創設校外課堂,擇優提供產業實踐機會

注重實踐育人是大數據背景下交通類專業課程的創新點與立足點,備課組通過日常學術科研項目積累的科研伙伴關系,在國內打造交通學科校企共培模式先例,為選課學生提供走訪互聯網知名企業、行業知名研究員等行業交通大數據前沿單位機會,方便學生近距離實踐課堂所學技術在產業實際的應用方法,大幅提升課程應用水平。

3. 打造科研氛圍,引智行業競賽選題思路

培養自主創新意識是大數據背景下交通類專業課程的培養目標之一,備課組通過在師生課程交流群中及時推送馮如杯科技競賽、交通科技大賽等學科競賽,并為學生提供圍繞科研競賽的課后溝通討論機會,在進一步增進產學研一體化教學水平的同時,增進了課程深遠影響。

(三)創立環繞互補式考察體系,切實保障課程教學質量

為應對考核方式扁平化導致的質量問題,備課組積極構建以課堂基礎知識互動式講解、隨堂個體式數據練習、課后小組討論式案例探究、課終大型開放式數據分析為組成的環繞、互補型考核體系,通過學生互評、教師提問點評的方法、小組展示與個人練習結合的考察形式,緩解研討式教學知識基礎缺失、小組式展示少數學生濫竽充數等缺點,在發揮案例式教學引智優勢的同時,提高學生團隊協作能力與個人交通大數據分析能力。

參考文獻:

[1]謝綜文.《交通強國建設綱要》正式印發[J].廣東交通,2019(5):40.

[2]史宇倩,溫永杰,屈凱.城市智能交通發展現狀和展望[J].科學技術創新,2020(1):104-105.

[3]王興舉,朱月風,孫海龍.基于工程教育專業認證標準的交通運輸專業人才培養體系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9(47):231-232.

[4]鄧社軍,于世軍,劉路,等.面向畢業要求達成的交通工程專業實踐課程體系改革探索[J].教育教學論壇,2019(42):132-134.

[5]吳彩容,羅鋒.應用型高校管理學翻轉課堂教學實施及效果分析[J].大學教育,2020(5):145-148

[6]張皓,李志厚.論翻轉課堂到智慧課堂的改進之路[J].課程教學研究,2017(12):18-22.

重慶交通職業學院 重慶江津 402247

猜你喜歡
實踐教學大數據
茶學專業校企合作實踐教學探索
《電氣工程畢業設計》 課程的教學設計
大數據環境下基于移動客戶端的傳統媒體轉型思路
研究型學習在傳熱學實踐教學中的應用
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研究述評
高職院校商務禮儀課程教學改革探索芻議
《數據庫高級應用》教學創新方法研究
基于大數據背景下的智慧城市建設研究
數據+輿情:南方報業創新轉型提高服務能力的探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