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路交通運輸管理存在的問題及策略

2021-09-10 07:22何小宏
科技研究 2021年18期
關鍵詞:運輸管理公路交通交通運輸

摘要:經濟社會的發展使得人們對公路交通運輸的需求逐漸增加,公路交通運輸管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亟待解決。公路運輸在整個運輸體系中占據重要地位,但從當前狀況看,由于公路交通運輸管理效率不夠高,公路運輸效率不足。文章簡述公路交通運輸管理的重要性,提出管理水平不高、基礎設施建設緩慢、車輛超載現象嚴重等問題。探究完善公路管理機制、強化交通基礎設施建設、規范公路交通秩序等策略,為提升公路交通運輸管理的效率,增強管理有效性提供可行建議。

關鍵詞:公路交通;交通運輸;運輸管理;問題;對策

引言

公路交通運輸在社會發展過程中起著紐帶、橋梁的作用,公路交通運輸的管理效率直接影響資源在不同地區的流動狀況,因而在公路交通事業不斷發展的當下,強化對公路交通運輸的管理尤為必要。不同地區的管理部門應當強化管理意識,通過深入研究公路交通運輸管理現狀制定有針對性的管理方案,為解決現實問題提供可靠依據。隨著公路交通運輸管理方案的調整與革新,管理體系將逐漸完善,管理效能也將有所提升。

1公路交通運輸管理的重要性

完善公路運輸管理技術能夠保證交通運輸網絡的正常運行,并對社會生產形成推動作用。社會生產力的發展與公路交通運輸管理的水平息息相關,公路交通運輸管理水平高,社會生產有堅實的交通基礎做保障,生產物資、中間品、成品能夠被及時送達目的地,隨著公路交通運輸網絡的優化,生產的效能將隨之提升。在滿足社會經濟發展需求的基礎上,公路交通運輸管理的優化還能提升人民的獲得感。城市與鄉村地區公路交通運輸網絡的搭建將促進人口的流動,人們外出旅行、工作的交通障礙被逐漸掃除,生活水平將進一步提升。

建立起與實際工作需求符合的公路交通運輸管理體系旨在促進社會的穩定發展,信息化與智能化工具的應用將顯著減少交通擁堵、車禍等問題的出現。在信息化、智能化工具融入公路交通運輸管理體系的過程中,相應的管理制度也在不斷完善。我國不同地區的公路交通運輸管理制度有差異性,又有內在規律性,一個地區的先進經驗能夠為其他地區的公路交通運輸管理提供借鑒,從而推動整個交通運輸網絡管理效率的提升。主管部門還會根據本地區存在的特殊管理問題進行深入研究,提升管理的針對性,隨著區域性問題的解決,區域內的經濟發展將更加迅速,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也更有保障。

2公路交通運輸管理存在的問題

2.1管理水平不高

公路交通運輸運輸管理工作中,部分管理主體的管理水平存在明顯不足,主要表現為對管理工作缺乏責任心,尚未建立起現代化的管理理念,且應用的管理模式之后?,F有管理制度對處于不同管理崗位的管理主體職責規劃不夠明確,這意味著部分工作存在分工重疊的現象,管理主體對自身職責認識較為模糊,在管理過程中不知從何下手,或是為了轉移責任出現懈怠行為。管理理念則直接影響著管理主體的行為,在信息時代,并非所有管理者都已經擁有信息化管理理念,這意味著許多管理主體在工作中依然采取傳統管理方式,對信息工具的作用不加重視,或是受限于個人信息能力技術水平,對信息工具的應用不夠全面。大數據等工具需由專業人員操作才能發揮效用,管理人員不具備較強數據分析能力,大數據的功能與作用得不到發揮,管理效率難以提升。

2.2基礎設施建設緩慢

道路是公路交通運輸的基礎,要保證公路交通運輸順暢,必須對路障路況進行全面分析,并強化基礎設施建設,奠定公路交通運輸良好運行的基礎。從現實狀況看,我國經濟發達地區的公路交通運輸狀況良好,經濟落后地區的狀況則不容樂觀,尤其是在部分偏遠地區,公路建設由于資金、人力、技術等問題停滯不前。公路基礎狀況較差,交通運輸管理更是無從談起。作為公共服務的組成部分,公路建設投資體系還存在許多問題,國家提供的建設基金無法滿足大多數地區建設公路的要求。與此同時,建設公路的項目審批流程復雜,涉及主體眾多,這也導致公路建設速度緩慢,管理效能底。部分已經建成的公路還存在缺乏維護的問題,廣大偏遠地區的公路受到惡劣自然環境的影響出現坑洼、坍塌等問題,這些問題如不及時解決,很可能會對人民的生命與財產安全造成損害。

2.3車輛超載現象嚴重

市場經濟推動著市場主體尋求高效益的經營方式,部分運輸主體為提升運輸效益在車輛上裝載遠超車輛承重標準的貨物,公路交通運輸中超載現象頻繁出現,誘發安全問題的可能性顯著提升。車輛超載對公路交通運輸的危害主要表現在,超載車輛額重量超過公路的承重極限,導致公路的使用壽命縮減。如遇橋梁則可能直接導致橋梁坍塌,危及運輸主體的人身安全。此外,部分運輸主體使用的車輛為老舊車輛,此類車輛車身結構并不穩定,即使沒有超過承重標準也可能對公路交通安全造成損害。對管理主體而言,輕微的車輛超載問題難以發現,但在新形勢下,借助信息工具能夠解決這一問題。這啟發著管理主體將信息工具應用在公路交通運輸管理的過程中,解決傳統管理過程中存在的難題,走出交通運輸管理困境。

3公路交通運輸管理策略

3.1完善公路管理機制

運輸管理部門對自身職責的認定影響著公路交通運輸管理的質量,當前,大多數交通運輸管理部門從宏觀角度出發開展管理工作,注重不同管理模塊的協調和資源的調配,但對管理細節的重視不足。宏觀管理的方式能夠突出不同管理方式的主要優勢,還能夠為管理人員提供可靠、真實的管理信息,協助管理人員行使管理職能,但也可能造成不同管理主體職責不明、管理低效的問題。因此,在新的公路交通運輸管理形勢下,管理部門應當做到“粗中有細”,兼顧宏觀和微觀管理兩個方面,發揮宏觀與微觀管理的合力,推動管理效能的提升。

例如,在管理過程中制定完善的管理方案,并改革傳統管理制度,憑借新管理制度輔助管理過程。在新的管理制度中,管理主體應當明確自身職責范圍,避免出現管理領域重疊、漏管、錯管等現象。公路交通運輸管理資源有限,有限的資源應當被高效利用,新制度是管理行為的向導,為提升管理資源使用的有效性,管理主體需充分了解現實管理工作的細節,將管理細節標準化,并通過定性、定量等手段給不同環節的執行者明確的管理目標,激發他們參與管理、提升管理質量的動力。

此外,管理主體應當嚴格篩選管理人員,把控新管理者的入職渠道。當前部分管理部門對公路交通運輸管理人才的認識不夠全面,所選人才大多為理論性人才,學歷較高但缺乏實際工作經驗。這部分人才通常具備較強理論能力,但難以應對工作中出現的現實問題,在解決問題時傾向于用理論指導整個過程,忽視實踐經驗的重要性。在新形勢下,管理部門需甄選兼具理論和實踐能力的人才為公路交通運輸管理事業服務,在錄取過程中適當側重對人才實踐能力的考察。同時,設置實習期并在實習期內考察人才的潛能,對新人才進行嚴格考察,做好公路交通運輸管理的人才儲備工作。正式錄取人才后,管理部門還要注重對他們的繼續教育,為人才提供完善的繼續教育服務,并設置嚴格的培訓制度,引導新人依據制度規定完成學習、提升管理能力。

最后,管理部門需建立法治理念,不斷規范公路交通運輸行業的管理方式和體系。公路交通運輸涉及多種不同的點、線與面,公路交通運輸的投資也主要來自社會資本,這意味著經濟效益和市場運作是公路交通運輸市場主要的發展前提。近年來,管理部門對運力投放的控制變得更加嚴格,投放力度并沒有明顯增長,隨著公路交通運輸網絡的完善,我國公路運輸能力顯著提升,運能的增長已經大幅超過運量增長。如今,運力相對過剩提升了管理部門協調資源的難度,與此同時,不同運輸市場間復雜的利益網絡導致出現管理矛盾的概率上升,一旦處理不當,管理部門失去的不僅是物質成本,還有名譽成本。為避免此類現象的出現,公路交通運輸管理部門需做到依法行政,在管理過程中了解民情民意,嚴格依據法規授權履行職責。

3.2強化交通基礎設施建設

建設交通基礎設施是優化管理模式的前提,公路交通運輸管理過程中,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的作用不容小覷。完善的交通基礎設施有助于保證公路交通管理質量,管理主體能夠在完善的交通基礎設施之上規劃新管理模式,并將具有創新性、高效性的管理模式應用在管理過程之中。

一方面,管理主體基于對公路交通運輸網絡分布狀況的研究,對區域內的客運、貨運站等重要交通站點進行統籌布局,尤其關注部分公路交通運輸管理盲點,如邊遠地區的客運、貨運站等。及時排查附近的老舊設備,避免由于設備老化等問題造成交通事故。如今,大數據系統已經被廣泛應用于公路交通運輸管理的過程中,管理部門可借助大數據系統了解區域內交通運輸基礎設施的建設狀況,重新規劃交通運輸網絡,編制完善的公路交通運輸網。在新的管理形勢下,地區交通運輸管理部門還要提升管理的聯動性,發揮信息網絡的作用及時傳遞公路交通運輸狀況的信息,形成協調聯動的交通運輸管理機制。

另一方面,管理部門應當提升管理工作的前瞻性,借助大數據系統預測未來的公路運輸流量,并為此作出應急預案。在部分特殊節日,交通管理部門要作出特殊管理。為應對不同的管理形勢,管理主體既要制定常態化的工作預案,又要關注部門可能導致公路運輸量陡然提升的特殊時期,做好防范工作。如在每年雙十一等購物節,公路運輸流量會顯著提升,管理主體可根據往年的運輸流量數據提前進行規劃,發揮基礎設施的效能,保證公路運輸的暢通。再如,疫情背景下的公路運輸存在更多不確定性,管理部門可增加信息工具在交通基礎設施建設過程中的應用,提升公路運輸信息的傳遞效率以應對疫情帶來的不確定性。

3.3規范公路交通秩序

完善公路運輸管理的防護措施有助于保障管理質量,還能夠促進公路交通事業的進一步發展。公路交通運輸是在整個交通運輸體系中占據主導地位,但公路交通運輸過程中存在許多危險因素,這些危險因素可能導致嚴重交通事故的發生。防患于未然是強化交通運輸管理的主要目標,因此,規范交通運輸秩序有其現實意義。

管理部門首先要強化公路交通運輸的安全檢查,一旦出現違反交通規則,或是不符合運輸安全要求的車輛,應當要求車輛立即停止運作。此外,管理部門應對車輛采取措施,嚴格檢查其是否存在安全隱患,采取措施消除安全隱患,降低出現運輸風險的可能性。其次,管理部門需利用信息技術強化對車輛與人員的管理,實現動態管理的目標。例如,借助信息系統監控駕駛人的行為,一旦出現超載等行為,立刻對駕駛人采取措施。高效的信息反饋模式將給公路運輸管理帶來新的發展契機,同時對駕駛人起到震懾作用,倒逼駕駛人修正錯誤的駕駛行為。信息化的管理方式將在未來降低公路交通運輸管理的成本,給管理主體提供更加豐富的管理思路,開拓新的管理路徑。此外,管理主體需制定應急預案,要求所有參與管理工作的人員深入學習與危險品等敏感物品有關的法律法規,通過工作實踐積累實戰經驗,了解公路交通運輸管理的細節。日常工作中要強化醫療救護、現場搶險等場景下的演練,學會在出現危機形勢時迅速作出判斷,保證公路交通運輸黨的通常,維護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

綜上所述,完善的制度保障、高素質的管理隊伍、信息化的管理體系是優化公路交通運輸管理的基礎,管理主體需強化對現實工作問題的研究,了解公路交通運輸管理制度中存在的問題,培育更高水平的管理隊伍,并將大數據等信息工具應用在交通運輸管理過程中。不斷推進公路交通運輸管理體系改革,為實現公路交通運輸的經濟與社會效益服務。

參考文獻:

[1]劉艷霞.現代市場經濟理念下公路運輸經濟管理存在的問題與對策分析[J].商展經濟,2021(14):66-68.

[2]黃璐.基于低碳經濟的公共交通運輸管理研究[J].企業改革與管理,2021(13):217-218.

[3]柳妍.智能交通系統在交通運輸管理中的應用[J].時代汽車,2021(10):184-185.

[4]何志鵬.公路交通運輸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財經界,2020(33):81-82.

[5]劉志堅.高速公路養護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黑龍江交通科技,2020,43(08):226-227.

[6]陳思茹.公路運輸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策略[J].居舍,2020(18):175-176.

[7]黃朝磊.信息技術在交通運輸管理中的應用分析[J].信息記錄材料,2020,21(06):85-86.

[8]高亮.基于智能化道路交通運輸管理的模式研究[J].汽車實用技術,2020(03):211-213.

[9]陳靜.交通工程與公路運輸技術管理研究[J].工程技術研究,2019,4(23):117-118.

作者簡介:何小宏(1973-),女,漢族,四川岳池人,大學本科,中級經濟師(公路運輸),研究方向:公路運輸管理相關

猜你喜歡
運輸管理公路交通交通運輸
公路交通安全設施工程施工質量控制探析
試析公路交通運輸對區域經濟發展的影響
我國公路運輸經濟管理的幾個問題研究
廣西煙花爆竹安全運輸環節發展戰略研究
新形勢下交通運輸行業干部思想政治工作創新研究
公路交通運輸節能降耗經濟分析研究
淺析公路交通物流運輸對區域經濟發展的影響
淺談大直徑鋼管樁在公路橋梁施工中的應用與安全控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