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加強勞動教育實施路徑的研究

2021-09-10 05:01邱培韓
科教創新與實踐 2021年18期
關鍵詞:綜合實踐活動勞動教育

邱培韓

摘要:在新課改的基礎下,勞動教育已被納入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中,并被賦予了新的教學理念。如何基于學生的學習經驗以及生活經驗,開展一些生活與社會相聯系的綜合實踐活動,是教師教學的重中之重。本單位在探索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有效實施路徑過程中,將核心素養理念融入課程中,通過整合身邊資源,開發了生物園蔬菜種植區,讓學生在研究生物種植中去觀察和思考,從而鞏固理論知識的學習成果。

關鍵詞:勞動教育;綜合實踐活動;有效實施路徑;蔬菜種植區

為培養我校學生的勞動素養和動手能力,加強學生的全面發展,豐富學生的課外實踐生活,我校在學校生物園開墾出一塊空地作為全校師生的勞動實踐基地——蔬菜種植體驗區。在實踐過程中,我們結合科學、綜合實踐等課程,對種植區進行不斷的改良和建設,使得種植區更全面的開展實踐活動。

一、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現狀分析

當前綜合實踐活動框架下的勞動教育在某些地方形同虛設,存在概念認識不到位、學科被弱化、實施可有可無的狀態,從而造成了學生對勞動認知的缺失。本研究的目的是想通過讓學生在勞動中去研究植物的種植問題,體驗不同的種植環境對植物的影響,從而自發的進行多層次分析,更深入理解勞動教育。

二、引入研究性學習方式,創新實踐體系

在課程中,學生在教師指導下,從日常生活中發現感興趣的問題,運用探究、服務、制作等多種方式開展實踐活動。

(一)學校蔬菜種植區的建設

在政策指導下,我校建設了生物園蔬菜種植區。通過種植體驗區的實踐教學,讓學生主觀的進行勞動學習,鞏固基礎知識。生物園蔬菜種植區的建設,充分給學生探索活動的機會,增強學生間的交流合作,樹立健康的勞動價值觀。這將是我校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一個重要發展。

(二)“無土栽培”種植技術的引入

在蔬菜種植區的改良建設中,我們在種植區引進了無土栽培的技術。對比常規蔬菜種植,無土栽培的種植技術簡化了很多,蔬菜產品的數量以及產量都比常規種植要提高很多。在研究“水培”種植過程中,我們使用清水去灌溉植物根系,結合營養液,讓學生感受到蔬菜的種植其實是和營養元素有關的。

(三)多學科知識的相結合

學生們在生態園里種植了花卉、蔬菜、水培蔬菜等植物。當植物成活之后,學生之間又開展護理植物的活動,并經常觀察植物生長變化的過程。在觀察的過程中,學生積極寫觀察小日記,語文作文能力也得到了很大提高。

三、整合資源,開發實踐內容

根據生物園開墾出的蔬菜種植體驗區的環境和土質情況,研究內容分為以下階段:

(一)參觀勞動實踐基地

組織學生參觀現有的農業勞動實踐基地,觀察不同的無土栽培技術并思考種植技術的特點所在;同時參觀勞動實踐基地見識不同的水培種植方式,思考如何優化我校蔬菜種植區的種植方案;教師通過課堂傳授蔬菜種植的相關知識,激發學生的種植積極性。

(二)嘗試種植蔬菜與改良土壤

組織師生在種植區種植蔬菜,根據嘗試種植情況,引導學生進行問題分析,結合科學課堂所學知識進行實驗分析,如土壤酸堿情況定性測定、光照類型分析、種植區的排水與灌溉系統等,確定改良的方向與策略。

(三)實施路徑建設

結合改良的方向和策略,開展建設,對土壤情況的改良、光照情況的把握、排水與灌溉系統的設置、以及種植蔬菜的品種選擇,制定全校師生參與蔬菜種植區建設的方案,在各班級以“班級承包責任制”的方式,全面開展種植區的建設,讓全體師生參與勞動與管理;

(四)建立現代化植物與農業生產技術的示范區

經過改良與建設,蔬菜種植區初步具備規模時,著手規劃現代化農業種植示范區建設,比如無土栽培、管道水耕、水培、設施農業、有機循環農業、建立校園蔬菜溫室種植屋等,有效解決現實中土壤光照的限制,充分結合科技、園林種植等,給種植區增添不一樣的科學和勞動實踐味道。

(五)技術示范區參觀學習

結合實踐,我們組織學生到技術示范區進行觀摩學習。在參觀過程中,了解到“旋轉立柱水培”設施適用于各種矮生草本花草及部分中小棵型的葉菜類,適用于休閑觀光的立體造景栽培;

“立體圓管水培”的管道是可以移動的,這種栽培方式可以充分利用空間,根據菜苗的大小調節栽培的間距,實現“小苗密布,大苗均值”目的,產量也可以增加3~4倍,節約了空間;

“立柱水培”真正發揮了無土栽培不用“土”的技術優勢,為城市化發展造成的耕地不足開辟出了農業新道路,也是學校綜合實踐的主研究。這種栽培方式的技術原理獨到,供水供肥自動進行,而且封閉性很好,對環境無污染。

四、路徑實施與優化的有效策略

(一)資源融合,深入了解不同的水培方式

水培是將作物根部放置在營養液中,保證作物生長所需的養分和水分等。教師組織學生結合科學課堂所需知識,對種植區的土壤酸堿度、光照強度進行科學實驗法測定,對種植區的排水和灌溉系統通過觀察法,制定改良方向與策略。

(二)不同的基質栽培方式的對比

根據全校種植區的建設勞動活動出現的不同勞動案例現象,開展案例研究。因為無土栽培方式有水培、霧培以及基質栽培三種形式,跟傳統土培有很大的技術差異。比如:無機基質有水培、沙培、爐渣培、砂礫培等;人工基質有巖棉培、聚乙烯發泡材料等;有機基質有椰子殼、玉米桔、玉米桿、油菜桿等。

(三)現代化農業種植示范區建設

當蔬菜種植區取得成效的同時,參考中小學生態示范區種植的案例,著手規劃現代化農業種植示范區建設,新增管道種植、設施種、生態循環種植養殖等。

五、展望與期待

我校生物園在后續的改良實踐中,積極引入種植區改良與建設的設備,并實現了多種教育教學目標、教學資源、教學活動的融合,給學生提供了一個交互式、個性化的自主性學習平臺。在勞動教育實施過程中,運用各種技術進行蔬菜種植區的改良和建設,能充分滿足學生的個性發展的需要。在未來的探究性活動中,我們將繼續整合實踐資源,開發實踐內容,開創出更適合的教育。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中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指導綱要[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北京,2017:1.

[2]徐小蓮.我國蔬菜無土栽培現狀與發展趨勢[J].農業工程,2019,10:121-123.

[3]劉士哲.水培蔬菜產業化前景及存在問題和解決途徑[J].農業工程技術,2017,37(22):39-45.

[4]肖金良.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框架下小學勞動與技術教育的現狀及其思考[J].新課程研究,2010,188:126-130.

廣東省東莞市大嶺山鎮中心小學 523820

猜你喜歡
綜合實踐活動勞動教育
鄧穎超的婦女勞動教育思想
探討農村小學學生的管理工作
馬卡連柯勞動教育思想對兒童勞動教育的啟示
心理拓展訓練與相關概念關系辨析
開展綜合實踐活動,讓數學學習呈現多元化
蘇霍姆林斯基的勞動教育思想的原則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