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語文課堂中學生學習習慣的養成策略

2021-09-10 07:02周娣
小作家報·教研博覽 2021年16期
關鍵詞:養成策略學習習慣小學語文

周娣

摘要:良好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的培養有利于當前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開展以及相應教學質量的優化。其形成并非由偶然的敲打,而是要經過教師與學生的長期共同努力。學齡兒童低齡化、自制力差,需要教師長期耐心引導與幫助。本文所論述的內容益處就在于可讓學生體驗到語文學習的樂趣,潛移默化地發掘學生的智力潛能,為學生端正學習態度和今后個性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關鍵詞:小學語文;學習習慣;養成策略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引言

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常常是在平常受到了家長和老師的啟迪,教師的言傳身教非常重要。一個熱愛生活、熱愛閱讀、熱愛學習的教師,常常會在班級內打造非常良好的學習氛圍,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在平常與學生溝通和交流的時候,也會讓學生感受到“富有詩書氣自華”的特質。小學語文教師在平時就應該教導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并逐漸提升自身的修養,幫助學生慢慢進步。

一、小學生語文學習習慣的培養

(一)課前預習

課前預習習慣能夠幫助小學生掌握教師上新課的基本思路,通過自行對本節課知識的預習,查詢和圈畫生字、生詞,了解讀音和含義,能夠提前了解課文的基本大意。

例如,在平時的教學中,很多教師都反映:如果學生養成了定期預習的習慣,那么在課堂上提問的時候,就不必糾結于基本的字詞、字音,而是可以展開對課文的積極思考。大部分語文老師都會要求學生在預習時圈畫生字詞、標注和查詢,養成手勤、眼勤、嘴勤的好習慣。良好的預習習慣能夠引發教師和學生的積極思考,甚至可以就某一問題展開探討,這主要是因為學生已經提前了解了本課的基本知識,能夠很快地與小學語文教師的教學思路對接,更深層次地理解文章的意義并展開積極的思考,學習起來也更加輕松、聽課效果更好。

(二)愛觀察

善于觀察周圍的事物,體味自然之美、社會之美、人生之美,才能使自己的思想活躍起來,情感豐富起來。養成觀察習慣,首先要在生活中處處留心,“生活處處是學問”。如去校園內看綠化,外出旅游看風景等,遇到新鮮事物,教師要恰到好處地引導學生仔細觀察,不要走馬觀花。

例如,在《分不清是鴨還是霞》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相鄰或者相似事物進行一定的對比分析,如將鴨子與鵝進行對比,找出兩者的異同點??吹叫訒r,可以讓學生談談杏與桃子有何區別,觀察可從形狀、聲音、顏色、味道、數量等方面進行。

(三)查工具書

工具類書籍雖然不會說話,但它是幫助學生解決疑難的好幫手。上課時,學生若遇到生疏生疑的字詞,教師不要立刻說出答案,要讓學生自己主動查工具書,以此培養習慣,讓學生在閱讀中能自覺地查工具書,使工具類書籍漸漸成為學生的好朋友、好伙伴,要讓學生經常使用辭典。教師要以身作則,遇到新單詞,可以請教不會說話的工具書,也可以組織學生進行查字典比賽,鍛煉學生對工具類書籍的使用能力,激活學生對工具類書籍的信任。

例如,教師經常拋出一些符合這個年齡段學生感興趣的話題,等學生遇到難題之際,教師和學生一起查閱工具類書籍。在相關的工具書中獲得答案,學生就會對工具書的神奇能力感興趣。然而工具書的查閱方法各不相同,教師應該教會學生基礎查閱方法。

(四)愛背誦

死記硬背不可取,但背誦的確是青少年在學習黃金期不可忽視的,語文課本所選的古典詩文都是中華文化的精髓。

例如,在《浪淘沙》《江南春》,若能背誦大量的古典詩歌,對學生終身都有好處,對于一些婦孺皆知的典故、帶有藝術性的故事,不必死板去記,做到熟讀便可。

(五)愛閱讀

讀書是獲取知識最便利的途徑。因此,教師需要親近學生,了解學生的想法,常常推薦一些學生樂于深入了解或者適合他們年齡段的書籍。學校要開設閱讀課,將學生聚集在一起講授閱讀方法,并經常開展各種形式的閱讀活動,這對引導學生閱讀非常有用。

例如,在童話故事《沒頭腦和不高興》、世界名著《魯濱遜漂流記》等,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增加閱讀時間,引領學生閱讀,以此培養學生廣泛閱讀的習慣。

(六)愛動筆

平常在閱讀課外書的時候,教師要鼓勵學生邊讀邊動筆,引導學生進行選擇性摘錄,并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標出感興趣的詞句,然后可以為一個句子加注釋,也可以用幾句話完整地表達自己的理解。教師要引導學生外出時要及時記錄所見所感,即使很粗糙、很簡單,也要記錄下來,長期堅持并養成習慣。

二、小學生語文學習方法的培養策略

(一)學習前明確目標

目標是學習的動力。目標越明確,學習的動力就越強;學習的動力越強,目標也會越來越清晰。明確學習目標要根據個人的具體情況而定,目標過低不利于意志的培養,過高不利于目標的實現,同時會影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二)使用科學的記憶方法

首先,要養成好的記憶習慣。任何科目都難免會有背誦的任務,必須及時背誦。其次,按照遺忘的規律去記憶,勤復習,多鞏固。每天一次,每周一次,每月一次,在考試前要做一次全面的復習,以便牢固所學的知識,獲得最佳的記憶效果。

(三)學會預習

課前預習能讓學生在思想和具體內容上有所準備,預習工作包括:認真閱讀,了解內容;思考重難點,做好準備??蛇M行學期預習、周預習、日預習。學期預習就是在剛剛發完新書時,學生對新書特別感興趣、好奇的時候,教師引導學生大致瀏覽一下課本目錄。周預習,學生要細致地獨立進行,通過閱讀,使學生對所學知識有一定的了解,對所學知識有一定的認識。如果每周預習特別細致,則一般無需每日預習。如每周預習較粗,或者沒有及時周預習,則需要進行20分鐘左右的日預習。

結束語

綜上所述,隨著社會的發展,對學生學習習慣與方法的培養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積極改革教育模式和創新教學策略,學生也應養成適合時代的學習習慣,優化學習方法。文章針對目前小學語文教學的實際狀況,淺談小學生語文學習習慣與方法的培養。

參考文獻

[1]呂楊.小學語文課堂中學生學習習慣的養成策略[J].參花(下),2021(04):55-56.

[2]裴勇綱.淺析小學語文課堂中學生學習習慣的養成策略[J].課外語文,2021(09):99-100.

[3]鐘富.淺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J].作文成功之路(上),2015(10):7.

馬鞍中心小學濱海校區 312073

猜你喜歡
養成策略學習習慣小學語文
優化幼兒午睡管理的實踐研究
閱讀視角下理工院校大學生人文素養養成策略
探討如何培養初中學生學生衛生習慣
論中職生怎樣培養良好的學習英語的習慣
優化朗讀技巧,提升語文實效
淺談如何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
讓多媒體課件為閱讀教學助力
撥動情感之弦,讓語文課堂綻放精彩
中職生數學習慣養成策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