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胸腔鏡手術治療肺癌的臨床效果及其對患者術后應激反應的改善情況

2021-09-10 18:46鄒長城
智慧醫學 2021年2期
關鍵詞:應激反應肺癌

鄒長城

摘要:目的 分析胸腔鏡手術治療肺癌的應用效果。方法 選取本院82例肺癌患者開展本次研究,時間2020年04月-2021年04月,隨機將其均分為對照組41例(行傳統開胸手術治療)和觀察組41例(行胸腔鏡手術治療),比較兩組臨床療效。結果 觀察組的術中出血量、手術時間、術后引流時間、皮質醇指標、生長激素指標和P物質指標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 給予肺癌患者胸腔鏡手術治療能夠促使患者應激反應減輕,提升預后效果,具有推廣價值。

關鍵詞:胸腔鏡手術;肺癌;應激反應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thoracoscopic surgery in the treatment of lung cancer. Methods 82 patients with lung cancer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to carry out this study from April 2020 to April 2021. 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41 cases)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41 cases),and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the two groups was compared. Results the 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operation time,postoperative drainage time,cortisol index,growth hormone index and substance P index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P < 0.05). Conclusion thoracoscopic surgery for lung cancer patients can reduce the stress response of patients and improve the prognosis,which is worthy of promotion.

[Key words]thoracoscopic surgery;Lung cancer;Stress response

肺癌是臨床上極為多發的一種惡性腫瘤,該病的多發群體為中老年人,該病在臨床上具有多種類型,包括非小細胞肺癌、肺腺癌和鱗狀上皮細胞等,其中尤以非小細胞肺癌最為多發,在所有肺癌患者中所占的比例約為80-85%,嚴重危及患者的健康安全【1】。手術是當下肺癌患者首選治療方式,傳統開胸手術治療,可以將患者病變組織切除,可以維持患者病情穩定,但是術后容易致使患者出現應激反應,影響預后,故而采取更安全、高效的治療方式意義重大。本次研究以肺癌患者為對象,分析胸腔鏡手術治療的應用效果。

1 ?資料和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82例肺癌患者開展本次研究,時間2020年04月-2021年04月,隨機將其均分為對照組41例和觀察組41例。對照組男22例,女19例,平均年齡(56.18±5.89)歲;觀察組男23例,女18例,平均年齡(56.76±5.13)歲。兩組一般資料(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觀察組

該組患者給予胸腔鏡手術治療:給予患者全身麻醉,指導患者采取側臥位,將軟枕墊于患者肩下,將患者腰橋抬高,增寬患者的肋間隙,在腋中線上存在第 7-8肋骨間作切口,長度約為1厘米,作為手術觀察孔,將胸腔鏡置入,密切觀察患者的腫瘤大小、位置以及確定腫瘤有無出現轉移現象,在對腫瘤位置進行確定以后,在于第5-6肋間作出主操作孔一個,長度為3-4厘米,于患者肩胛下做副操作孔,切口長度約為1.5厘米,不采取肋骨牽開器,必要情況下,可以采取乳突牽開器牽開患者的皮膚和肌層,與此同時,在胸腔鏡直視下,展開胸內操作,將患者肺葉清除,對腫瘤區域含有的淋巴結進行清掃,采取切割縫合器對肺部、支氣管和血管展開縫合處理,清掃淋巴結,采取0.9%氯化鈉注射液對患者胸腔展開沖洗,將患者切口縫合。

1.2.2對照組

該組患者給予傳統開胸手術治療:給予患者全身麻醉處理,于第6肋間或者是第6肋間間隙外側展開手術入路,縱向作出切口,將其長度控制在20厘米,采取開胸電鋸進入患者胸腔內部,將前鋸肌保留,將第6后肋切斷,采取肋骨牽開器將肋骨牽開,后續處理同觀察組。

1.3觀察指標

評估兩組預后效果:觀察兩組的術中出血量、手術時間和術后引流時間,展開組間對比。評估兩組術后應激反應:觀察兩組的皮質醇指標、生長激素指標和P物質指標,展開組間對比。

1.4 統計學分析

數據分析取SPSS19.0軟件,計量資料用( )表示,行t檢驗,(P<0.05)時代表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預后效果比較

與對照組術中出血量、手術時間和術后引流時間相比,觀察組均偏低,組間差異明顯(P<0.05)。詳見表1。

2.2 兩組術后應激反應比較

與對照組皮質醇指標、生長激素指標和P物質指標相比,觀察組均偏低,組間差異明顯(P<0.05)。詳見表2。

3 ?討論

肺癌具有較高的死亡率,臨床危險性高,特別是近些年來,在環境污染等因素影響下,肺癌發生率逐年提升,對人們健康水平產生了嚴重影響【2】。以往多給予肺癌患者開胸手術治療,該治療方式可以將病變組織切除,可以促使患者臨床癥狀緩解,但是該治療方式的缺點在于術后恢復慢、患者受到創傷大,容易引發并發癥【3】。

胸腔鏡手術治療是一種微創治療方式,給患者帶來的創傷小,不會過多的影響到患者的周圍組織器官以及病變部位,該治療方式的應用,不需要將患者的胸壁切開,不需要牽拉患者的肋骨【4】,能夠有效縮短患者的手術時間,降低患者的引流量和術中出血量,促使患者預后恢復,另外,該治療方式還能夠顯著減少患者的應激反應,患者的免疫能力和適應能力更高,能夠抑制患者腫瘤細胞出現轉移、增殖以及復發等現象【5】。本次研究結果表明觀察組的術中出血量、手術時間、術后引流時間、皮質醇指標、生長激素指標和P物質指標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說明胸腔鏡手術的應用可以縮短肺癌患者的恢復時間,減輕患者的應激反應。

綜上所述,給予肺癌患者胸腔鏡手術治療能夠促使患者應激反應減輕,提升預后效果,具有推廣價值。

參考文獻:

[1]張磊.完全胸腔鏡手術治療早期肺癌的臨床效果[J].中國當代醫藥,2020,27(30):103-105,109.

[2]李民杰.完全胸腔鏡手術治療早期肺癌的臨床效果[J].實用癌癥雜志,2016,31(3):471-473.

[3]景瑞軍,陳鑫,王智.胸腔鏡手術治療早期肺癌的臨床觀察[J].實用癌癥雜志,2016,31(3):468-470.

[4]程效良,何枝生,彭亞瓊,等.單孔胸腔鏡手術治療早期肺癌的臨床療效及安全性[J].腫瘤基礎與臨床,2019,32(6):483-486.

[5]張暢原.胸腔鏡與開胸手術治療早期非小細胞肺癌的臨床效果研究[J].中國保健營養,2017,27(13):51.

綏化市第一醫院 ?152000

猜你喜歡
應激反應肺癌
氬氦刀冷凍治療肺癌80例的臨床觀察
肩背痛竟然也是肺癌信號
中國每年78萬人確診肺癌醫生忠告,預防肺癌,晚上請堅持四不要
近親得肺癌自己早預防
北京新發惡性腫瘤 肺癌約占兩成
加速康復外科對結直腸癌患者術后應激和疼痛的影響
羥考酮復合右美托咪定在頸叢神經阻滯下甲狀腺手術麻醉中的應用
長期吸煙容易患肺癌嗎?
手術室護理路徑對腹腔鏡手術護理效果及對患者應激反應的影響
鹽酸右美托咪定對小兒手術應激反應的作用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