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風險管理在血液透析護理管理中的應用觀察

2021-09-10 06:33張瑩
智慧醫學 2021年2期
關鍵詞:血液透析護理管理風險管理

張瑩

摘要:目的 研究在血液透析護理中應用風險管理的效果。方法 將本院自2019年12月~2020年12月收治的64例血液透析患者當做研究對象,根據電腦隨機方式將其分為兩組,每組32例。給予參照組常規護理,給予實驗組風險管理,對比不良事件發生情況。結果 實驗組發生率明顯低于參照組(P<0.05)。結論 在為血液透析患者使用風險管理方式進行護理管理時,可以提升安全性,減少不良事件的發生,值得推廣和應用。

關鍵詞:風險管理;血液透析;護理管理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 of risk management in hemodialysis nursing. Methods 64 hemodialysis patients in our hospital from December 2019 to December 2020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32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nursing,and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given risk management. Results the incidence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P < 0.05). Conclusion in the use of risk management for nursing management of hemodialysis patients,it can improve safety and reduce the occurrence of adverse events,which is worthy of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Key words]risk management;Hemodialysis;Nursing management

對于使用血液透析的患者來說,能過將血液當中的有毒物質和多余的水分等有效的排出,確保血液得到凈化。雖然醫療技術的提升,促使此項技術越來越成熟,但是依舊存在危險性,需要對其進行有效的護理管理,降低不良事件的發生【1】。相關研究顯示,風險管理可以幫助臨床更好的觀察患者病情,并確保安全性的提升?;诖?,本院對在血液透析護理中應用風險管理的效果進行了研究,報道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1一般資料

將本院自2019年12月~2020年12月收治的64例血液透析患者當做研究對象,根據電腦隨機方式將其分為兩組,每組32例。參照組男性和女性患者的數量為18例和14例,年齡26~65歲,平均(48.96±5.23)歲;實驗組男性和女性患者的數量為17例和15例,年齡27~66歲,平均(49.95±5.74)歲。兩組患者基本資料進行對比沒有明顯的差別(P>0.05),可以比較。

1.2方法

給予參照組常規護理,包括做好日常的護理工作,遵循醫囑使用藥物并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

給予實驗組風險管理,方法為:

(1)健全和完善風險管理制度:血液透析當中會出現較多種類的風險,特殊性較強,所以需要健全和完善相關管理制度,對患者有效的指導和教育,告知可能出現的風險以及出現原因,加強風險監督控制的工作,保證每一項制度有效的落實。

(2)人員的培訓:實施風險管理之前,建立風險管理小組,培訓組內的成員,提升他們的自認已是。醫護人員需要根據可能出現的風險,盡可能的避免危險因素,減少風險事件的發生。

(3)設備的管理:透析設備是血液透析當中十分重要的一個設施,需要由專業人員對其統一維修和管理【2】。而所食用的簡易呼吸器等設備應該專人保管,每天對其清點,也要確保藥品處在備用狀態當中,出現異常情況時可以及時提供。

(4)規范護理人員的操作:在輸血和配血的過程當中,應該根據相關制度已經規定來進行實際工作,不能夠將兩位患者的血液標本或者是血液放置在一起。而在穿刺的過程當中,應該確保一次穿刺成功,避免反復穿刺,減少內瘺的出現。還應該妥善的固定穿刺針,防止其脫落,出現感染等情況【3】。除此之外,護理人員需要觀察患者穿刺部位是否出現了出血或者是穿刺針移動等情況,檢查透析器中是否有凝血的情況,準確的使用肝素。

(5)制定合理的應急方案:血液透析患者可能出現較多的風險,并且存在突發性,所以需要制定應急方案,確??梢栽诔霈F異常情況時第一時間為患者解決問題。同時要做好預防的工作,讓操作更為合理和有效。

(6)健康教育:對患者進行風險健康教育,讓他們可以提升預防風險的意識,對于可能出現的風險和并發癥,提前的告訴患者,并讓患者了解現階段的疾病治療和護理情況【4】,與醫護人員之間加強溝通,降低不良事件發生的同時,減少糾紛的出現。

1.3觀察指標及評定標準

觀察和對比不良事件發生情況。

1.4統計學分析

使用SPSS21.0軟件將研究的數據進行分析, 進行檢驗,當P<0.05時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實驗組不良事件發生情況明顯比參照組少(P<0.05),見表1:

3 討論

對于需要血液凈化治療的患者來說,血液透析是良好的治療方式,近幾年,醫療技術的提升讓其療效和安全性也得到了提升,能夠幫助患者保持水電解質平衡,排出體內的廢物【5】。但是因為患者的免疫力較低,很可能會出現感染等不良事件,提升了風險,需要使用合理的方式為其護理,確保得到更為有效的治療【6】。常規護理較傳統,沒有預見性,重視的是療效,風險控制效果并不良好。而風險管理是一種新型的方式,將其使用在護理管理當中可以對可能出現的風險進行針對性的干預,減少風險的發生【7】。實際管理當中完善制度、制定應急方案以及健康教育等均可以將較多的風險規避,提升醫院的護理質量,減少認為不良事件的發生,讓護理人員的操作變得更加規范,從而提升療效,改善預后【8】。在本次研究當中,兩組患者不良事件發生情況具有明顯差別(P<0.05)??梢?,風險管理可以將自身優勢發揮,讓患者在血液透析治療中更加安全,降低感染等風險的發生,確保治療效果。

綜上所述,使用風險管理為血液透析患者護理時,不良事件發生率較低,確保讓患者得到更為有效的治療,值得推廣和應用。

參考文獻:

[1]俞琪,謝建軍,胡金秀,樊賽君,王笑.高通量血液透析聯合針灸治療尿毒癥失眠患者的療效觀察[J].中國醫學創新,2020,17(32):14-18.

[2]王軼倩.高通量血液透析和常規血液透析治療慢性腎衰竭患者的效果比較[J].中國民康醫學,2020,32(20):113-115.

[3]潘海清.高通量血液透析與常規血液透析治療尿毒癥患者的臨床療效對比[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9,13(16):44-45.

[4]胡玉鵬.對比分析高通量血液透析與常規血液透析治療慢性尿毒癥患者的臨床療效[J].甘肅科技,2018,34(16):125-126.

[5]安宇.高通量與常規血液透析治療慢性腎衰竭尿毒癥患者的臨床效果比較[J].中國民康醫學,2018,30(11):106-108.

[6]蔣利,王永春.不同血管通路對維持性血液透析尿毒癥患者的影響[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20,24(18):81-84.

[7]解長飛.兩種血管通路在尿毒癥患者血液透析中的應用效果比較[J].當代醫學,2019,25(06):51-53.

[8]李榮華,劉超.不同類型長期血管通路在尿毒癥血液透析中的應用效果比較[J].深圳中西醫結合雜志,2018,28(13):179-180.

上海市徐匯區中心醫院 ?血透室 ?200030

猜你喜歡
血液透析護理管理風險管理
住房公積金風險管理信息化審計探討
風險管理在心內科中的應用效果觀察
養老保險精算的分析與風險管理的研究
養老保險精算的分析與風險管理的研究
綜合護理干預對血液透析患者深靜脈導管并發癥的影響
層級護理管理模式在外科護理管理中應用管理的方法及效果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