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固定加有限內固定治療橈骨遠端粉碎性骨折的臨床分析

2021-09-10 07:22王飛同
醫學前沿 2021年10期
關鍵詞:關節功能

摘要:目的 分析在橈骨遠端粉碎性骨折病患實施外固定有限內固定的作用。方法 將92例在2019年8月至2020年12月期間治療的橈骨遠端粉碎性骨折病例按照手術方案差異分組為觀察組以及對照組每組46例,對照組均為切開復位解剖型鋼板內固定,觀察組則是外固定加有限內固定治療,評估組間療效差異。結果 手術出血量、手術用時經對比觀察組均低于對照組(P<0.05),腕關節功能恢復優良率經評估觀察組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 外固定加有限內固定治療橈骨遠端粉碎性骨折行優勢顯著,手術用時短,術中出血少,且術后關節功能恢復良好,值得推廣。

關鍵詞:外固定;有限內固定;橈骨遠端粉碎性骨折;關節功能

橈骨遠端骨折是一種常見的創傷性骨損傷,如果患者只是簡單的骨折,那么采用治療手法復位,并且進行加固處理,就可以恢復,但是如果橈骨遠端屬于粉碎性骨折,那么在臨床中的治療難度較大,這時如果采用普通的治療方案很難取得治療成效[1]。本文主要是對橈骨遠端粉碎性骨折的患者采用了外固定以及有限內固定的治療方法進行研究,研究的報道如下。

1資料和方法

1.1一般資料

對本院92例在2019年8月至2020年12月期間治療的橈骨遠端粉碎性骨折病例按照手術方案分為觀察組對照組各46例。對照組男29例、女17例,年齡23~55歲,平均(34.29±2.55)歲;觀察組男30例、女16例,年齡22~55歲,平均年齡(36.17±2.49)歲。兩組患者的常規資料具有相似性(P>0.05)。

1.2方法

對照均為切開復位解剖型鋼板內固定,觀察組則是外固定加有限內固定的方法。先對患者實施麻醉,之后于第二掌骨背側進行五毫米左右的切口,骨干顯露為止,利用儀器鉆孔將兩枚螺釘擰入[2]。于橈骨背側再進行兩個切口,并且采用上述的方法,分別將兩枚螺釘擰入,需要注意的是,確保引入的螺釘處在同一條水平線上,并且需要在羅定之間安裝連接桿。對于觀察組的患者,要在橈骨背側進行小切口手術,分離組織后將骨折部位露出來,牽引復位斷骨,用克氏針進行固定[3]。在手術后一段時間內,就需要將克氏針拔出,然后引導患者進行康復訓練,在手術后一年還需要觀察患者的狀況。

1.3觀察指標

為了研究兩種治療的不同效果,需要觀察對比手術的相關指標,包具體位置術中的出血量以及手術用時,患者完成手術治療后半年,開展隨訪評價兩組關節功能的恢復效果[4]。腕關節活動自如,功能正常,背伸或掌屈至少降低15°視為優;腕關節活動受限,功能基本恢復,背伸或掌屈下降15°~30°視為良;腕關節活動輕微受限,功能下降,背伸或掌屈下降30°~50°視為可;腕關節持續疼痛,活動嚴重受限,功能明顯降低,背伸或掌屈下降50°以上視為差[5]。

1.4 統計學方法

SPSS18.0分析計量資料、計數資料,各自使用均數±標準差、率表示,之后分別實施t檢驗、X2檢驗,P<0.05差異顯著。

2結果

2.1分析兩組手術指標

手術出血量和手術用時觀察組均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評估術后腕關節功能恢復情況

腕關節功能恢復優良率觀察組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3討論

橈骨遠端粉碎性骨折,主要是由于受到了沖擊力較大的外力所造成的,在臨床中具有關節面嚴重塌陷、骨折快小以及壓縮明顯等特點。在治療的過程中,如果僅僅采用單純的手法復位,或者是傳統的固定治療方法并不能達到良好的治療效果,并且還容易造成骨折位置,移動后期還會加大治療的難度。因此,為了提高患者腕關節功能的恢復效果,在治療的過程中,必須要采用適當的固定方法。

此次研究對照組切開復位解剖型鋼板內固定法,根據醫療研究文獻,這種方法是橈骨遠端鋼板類固定術中較為有效的一種治療方案,但是該方法在臨床醫學中具有玻璃深度較大、術中損傷較多、并且固定不牢靠等缺點。而觀察組所采用的方法為外固定加有線內固定的治療方法,這種方案在臨床的治療方法中屬于一種創新型治療法,在治療的過程中,能夠使骨折處充分的暴露出來,并且手術的玻璃范圍相對較小。后期還可以通過牽引復位與克氏針進行固定,不僅能夠有效地修復患者的整個關節面,促進患者碎骨粉碎部位的復位同時還可以利用外固定價持續增加牽引力,達到穩定骨折斷裂部位的效果。

綜上所述,外固定夾有限內固定治療橈骨遠端粉碎性骨折具有短手術時間的優勢,患者腕關節的恢復良好,因此值得被廣泛的應用在臨床醫學中。

參考文獻:

[1]朱子忠,王金星,方壘斌,等. 切開復位掌側鎖定鋼板內固定與閉合復位石膏外固定治療橈骨遠端粉碎性骨折臨床比較[J]. 中外醫學研究,2020,18(24):123-125.

[2]張可方,冉林川,黃瑞超. 切開復位掌側鎖定鋼板內固定與閉合復位石膏外固定治療橈骨遠端粉碎性骨折臨床比較[J]. 實用中西醫結合臨床,2020,20(11):111-112,114.

[3]姚沛全,余穎鋒,張賢森. 閉合復位支架外固定與切開復位掌側鎖定鋼板內固定治療橈骨遠端粉碎性骨折的效果[J]. 中外醫學研究,2020,18(9):44-46.

[4]康國銳. 手法復位經皮克氏針內固定硫酸鈣填充與鎖定加壓鋼板內固定治療橈骨遠端粉碎性骨折效果對比觀察[J]. 包頭醫學院學報,2020,36(3):19-20.

[5]于喜貞. 萬向鎖定鋼板內固定術與傳統外固定術治療老年C型橈骨遠端粉碎性骨折患者的效果比較[J]. 河南醫學研究,2020,29(28):5254-5256.

作者簡介:王飛同,男,1990.02,山東省濟寧市兗州區人民醫院,山東魚臺,研究生,住院醫師,研究方向:骨外科學。

猜你喜歡
關節功能
椎間孔鏡技術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效果觀察
運動干預對女性骨質疏松性股骨頸骨折患者關節功能、心理彈性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響
激進康復訓練聯合神經肌肉電刺激對關節鏡下前交叉韌帶重建術后關節功能恢復的影響
早期鎮痛聯合階梯康復訓練對人工膝關節置換術后患者關節功能的影響評價
THA術后埋針療法對改善患髖疼痛及關節功能的臨床觀察
股骨頸骨折患者術后采用循證護理干預的成效以及對患者自護能力及關節功能恢復的影響
四妙消痹湯治療類風濕關節炎活動期臨床觀察
膝關節功能評分量表評述
階段式康復護理對髖關節置換術患者術后關節功能恢復的影響
關節鏡手術與非手術治療踝關節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