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綠色出行理念下城市交通的優化分析

2021-09-10 07:22李淵劉曉霞高爽
交通科技與管理 2021年1期
關鍵詞:城市交通

李淵 劉曉霞 高爽

摘 要:隨著經濟的飛速發展和科技水平的不斷進步,我國城市化發展取得了重大成績,伴隨而來的環境污染也越來越受到關注。由于機動車排放出來的汽車尾氣等給城市環境帶來了嚴重的污染問題。要正確引導城市居民逐漸形成綠色出行理念已經成為當前城市交通必須有效解決的重大課題。本文通過對綠色出行理念和對我國綠色出行現狀進行分析,對城市交通發展策略進行研究,提出更加適應綠色交通的措施和建議。

關鍵詞:綠色出行理念;城市交通;目標與策略

提高人們的綠色出行理念可以加快建設綠色交通運輸體系,對于解決交通擁堵問題、降低城市交通環境污染和改善空氣質量產生了重大影響。通過居民的綠色出行行為,可以更好地實現城市化發展和交通協調發展。綠色出行理念是以可持續發展為原則,在道路交通設計方面,優先設置行人和非機動車道。綠色出行理念對于保護環境和建設生態綠色交通系統產生重大作用。在我國城市交通中存在著交通擁堵,空氣污染等現象。由于城市公共交通發展水平較低,對于慢行交通系統的設施還不夠完善,嚴重影響群眾的出行和生活質量的提高。所以,綠色交通規劃理念下的城市交通設計研究尤為重要。

1 綠色出行理念

在新時期的社會經濟建設中,提倡節約能源、降低碳排放的綠色出行方式,是建設綠色生態城市的重要環節,對于生態文明建設起到推動作用。相比于傳統出行方式,由于居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居民的私家車保有量迅速增長。這一現象導致了城市交通的巨大壓力,造成了石油資源的緊張,同時給生態環境帶來了嚴重的破壞。

綠色出行是指居民的出行方式更加的節約資源,可以提高能效、減少環境污染、有助于居民的身體健康。例如,乘坐公共汽車、地鐵,以及步行、騎自行車等都屬于綠色出行方式。綠色出行方式的選擇,可以降低出行中的能源消耗和環境污染。社會通過多種宣傳方式來對群眾進行綠色出行理念的引導,提高群眾對環境保護的認識,讓居民更加積極主動的選擇綠色出行方式[1]。

對于機動車采取工作日限號行駛,以及在空氣中污染時期采取單雙號限行等政策。并且提出“綠色交通、低碳出行、健康生活”這些引導用語,來倡導群眾進行綠色出行。

綠色出行行為不僅包括綠色出行方式,還包括綠色出行習慣、綠色出車型選擇與綠色駕駛習慣等。對于公共交通的選擇,自行車或步行等方式屬于綠色出行方式。出行時盡量選擇合乘方式,以及減少不必要的出行是綠色出行習慣。在購車時,盡量選擇混合動力等低排放低能耗的車型??偠灾?,綠色出行是采用對環境影響最小的出行方式。

2 綠色出行的現狀

2.1 發展概況

在群眾出行時,盡量選擇乘坐公共汽車、地鐵等公共交通工具,優先選擇合作乘車,或者步行、騎自行車等方式。從而減少居民私家車的使用,降低在生活中,對于能源的消耗和污染。我國普遍城市居民還不能享受到高水平的公共交通服務,對于城市公共交通的服務能力存在不足之處,但目前人們對于公共交通的服務質量還算比較滿意。政府逐步增加對公共交通的補貼,對于建設民生工程和社會公益事業加大投入力度[2]。在制定綠色出行交通規劃、研發新型能源汽車等方面,做到節能減排以降低能源的消耗。隨著城市規模的不斷擴大,居民增加了出行的距離,在出行過程中對于自行車等慢行交通出行方式的實施增加了難度。以堅持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的政策為指導,各級部門在綠色出行推廣活動中,也起到了積極宣傳和引導的作用。

2.2 存在問題

由于城鎮化的飛速發展,在短時期內的城市人口迅速的增長,以及城市面積的擴大,使人們出行不能單純依靠傳統的出行方式,增加了人們對機動化水平的需求。城市普遍存在生活區與商業區距離較遠等現象,致使居民需要選擇更加便利的出行方式。機動車數量的飛速增長,帶來了嚴重的交通擁堵與環境污染問題,還給城市道路系統帶來了巨大的壓力。城市中空氣污染的原因之一來自于汽車尾氣排放。近年來,我國多個地區出現了嚴重的霧霾天氣等惡劣氣候環境問題,影響了人們的正常生活,不利于居民的身體健康。對于公共交通服務水平無法滿足城市居民基本出行等問題,需要提出解決措施[3]。在我國很多的城市地區,慢行交通基礎設施存在嚴重不足的現象,自行車道還不夠完善,影響人們選擇自行車等慢行交通出行方式。由于對自行車道的監管機制不夠完善,不能有效地保護行人和自行車出行者的權益。此外,還存在對于綠色出行文化的宣傳不夠充足,群眾的參與性不高的問題。對綠色出行文化宣傳不夠,人們的綠色出行理念,還沒有得到普及。在群眾的思想意識上,還存在對小汽車的攀比思想。對于公民環保意識的激發,綠色出行文化的普及還存在不足。

3 促進城市綠色出行的目標與策略

3.1 城市交通綠色出行的目標設定

要通過加強和改善公共交通服務,來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要做到保障群眾的出行基本需求,提高公共交通出行服務質量。隨著城鎮化的發展,人們對于機動化的需求增加,必須提供更加便利的公共出行方式。讓人們在生活中,可以更加舒適的享受出行服務。建設出更適合人們居住的社會環境,協調發展的綠色生態城市,使環境處于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的狀態。

3.2 綜合措施促進城市交通綠色出行

促進城市綠色出行,需要加大對綠色出行設施的供給,對交通需求進行強化型管理。根據我國國情,制定出具有特色的城市交通規劃,結合城市規模與城市交通發展特點,建設綠色生態交通城市。加強對空氣質量的監管,倡導綠色出行理念。建立完善更加安全可靠、更加優質服務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統,更好地滿足人們交通生活的需求。改善公共交通服務能力,提升智能化管理水平和服務質量,使公共交通出行中的問題得到明顯緩解。建立完善慢行交通基礎設施,保障步行及自行車等慢行交通的出行環境,滿足民眾多樣化的出行需求,促使民眾在出行方式的選擇上,更傾向于綠色出行[4]。加強對于交通工具使用者的監管,對于產生環境污染的交通工具,支付相應費用,使私家車出行需要承擔更高的成本。使用行政技術手段,對于群眾的交通方式、出行的地點路線和時間等因素帶來影響。改善城市公眾出行的信息服務,整合多種交通運輸方式的信息資源,進一步提高對社會提供更完善的信息查詢服務。提高社會對于綠色出行的認識,積極宣傳綠色出行理念,加強群眾對于綠色出行方式的參與度,能造出健康的生態城市環境。根據不同地域的差異性,制定出符合各地區不同情況的綠色出行方式,有利于提高社會的經濟發展水平和城市交通系統的運行,對于保護環境有巨大的作用。

4 結束語

綠色出行理念對于城市交通的優化影響深遠,從提高人們生活品質出發,以慢行引導健康的生活方式,來促進生態城市的健康發展。通過新型交通模式的構建,可以為居民提供更多的開放空間,可以有效地引領居民采用低碳節能的出行方式,構建綠色城市。

參考文獻:

[1]交通運輸部科學研究院.中國城市客運發展年度報告(2015)[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6.

[2]江玉林.中國城市交通可持續發展報告2007[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7.

[3]黃樹森,宋瑞,陶媛.大城市居民出行方式選擇行為及影響因素研究-以北京市為例[J].交通標準化,2008(9):124-128.

[4]陳凱,李華晶,郭芬.消費者綠色出行的心理因素分析[J].華東經濟管理,2014(6):129-134.

猜你喜歡
城市交通
水泄不通
共享單車對城市交通的影響
共享單車對城市交通的影響
城市交通旅游電子地圖的研究與應用分析
高密度城市形態下的規劃探索
城市交通擁擠的根本原因及對策分析
發展城市綠色交通的必要性研究
遙感技術在城市交通規劃與監測中的應用
當前“互聯網+”形勢下的出行變革
淺析城市交通發展問題與對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