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漢語謂語在維吾爾語中的對應翻譯

2021-09-11 14:52熱衣汗馬木提
魅力中國 2021年23期
關鍵詞:維吾爾語謂語形容詞

熱衣汗·馬木提

(新疆警察學院,新疆 烏魯木齊 830011)

針對漢維謂語的研究有利于加強對漢維謂語之間定義和用法的認識,漢維謂語結構類型之間的梳理,以及對漢維謂語之間相同點和不同點的剖析。

探究漢語謂語在維吾爾語中的對應翻譯,歸納漢語謂語在維吾爾語中對應翻譯的方法,使漢語謂語在維吾爾語中的翻譯更準確。幫助第二語言學習者更系統地了解漢維謂語,能更好地表達出兩種語言最接近的語意,為學習者進行漢語謂語在維吾爾語中的翻譯提供一定借鑒基礎。

謂語是對主語加以陳述的句子成分,是句子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成分,漢維謂語在定義、結構、句中位置和表達方式上并不完全相同,并且在漢維雙語教學中也很少提到有關謂語功能、語意特征的內容,作為句子中較為復雜的句子成分,書中的概括比較籠統,且不系統,多數人對謂語的了解較淺,第二語言學習者對于漢語謂語在維吾爾語中的對應翻譯容易出現翻譯不準確、不到位的情況。

一、漢語、維吾爾語中謂語的定義用法

漢語謂語是從某個角度訴說主題事物,說明“是什么”“是誰”或者“怎么樣”。維吾爾語謂語同漢語謂語一樣,二者都是在主語后面述說角度的句子成分。

例句①中的“中國人”作謂語對主語陳述,用于說明主語的屬性。例句②中“是個好地方”是對主語“新疆”的描述。例句③中“實現了”是對主語結果的陳述。例句④中是對主語的推測。例句⑤中是對主語的陳述。例句⑥中是對主語的動作描述,表主語的動作方式。

二、漢語、維吾爾語中謂語的種類及分析對比

在當前,漢語謂語的分類尚未有統一標準,而且各分類謂語中詞類繁雜不易歸納,所以本章主要從漢語謂語的詞類及其短語入手,總結漢語謂語在維吾爾語中翻譯的規律。

(一)謂語句的分類

漢語的句子根據結構分為主謂句和非主謂句。按照謂語的性質和構成詞類,主謂句可分為四種:動詞謂語、名詞謂語、形容詞謂語和主謂謂語。

1.動詞謂語句。主要描述人或事物的動作行為、發展變化、心理和生理狀態等。動詞的作用主要是聯系主語和賓語。在漢語中,動詞謂語句是使用頻率最高,結構最復雜的句式。包含能愿謂語句、連動謂語句、兼詞謂語句、獨詞式動詞謂語句、動補謂語句等。例如:

(1)我希望你能來看我的演唱會(能愿謂語句)。

(2)老師走進了教室拿起了粉筆。(連動謂語句)

(3)帝國主義的壓迫使中國人民團結起來。(兼詞謂語句)

(4)藍鯨淺游。(獨詞式動詞謂語句)

(5)老師的一番話說得同學們鴉雀無聲。(動補謂語句)

在動詞謂語句中是句子的核心。實際上,漢語的動詞有時單獨作謂語成句,但是在大多數情況下,特別是以動作動詞為主的動詞都不能單獨成句。

2.形容詞謂語句。形容詞充當謂語來表示主語的程度、變化、肯定、比較、疑問、狀態。例如:

(1)村口大爺的脾氣也太古怪了。(表程度)

(2)番石榴快熟了。(表變化)

(3)這西瓜甜。(表肯定)

(4)這女孩人小志氣大。(表比較)

(5)現在幾點了?(表疑問)

(6)我們的寢室干干凈凈的。(表狀態)

3.主謂謂語句。主謂短語作謂語是漢語中特有的句子。主謂短語是對主語本身進行說明描寫、評議判斷和對所處狀況進行說明。例如:

(1)王老師的身體一直很好。(說明描述)

(2)這篇文章辭藻優美,意義耐人尋味。(評議判斷)

(3)飯堂里人很多,上上下下人聲鼎沸。(對處所狀況描寫)

4.名詞謂語句。謂語由名詞或名詞短語充任。例如:

(1)今天星期一。(時間詞謂語)

(2)我們班的小李高個子,大眼睛(名詞性謂語)

(3)阿里維吾爾族人。(名詞性謂語)

(4)小劉二十三歲了。(體詞性謂語)

(二)維吾爾語謂語的分類

(三)對應分析

比較漢維謂語的種類,可以看出漢維謂語劃分的種類不盡相同,僅有少部分按相同標準劃分的謂語種類,如動詞、形容詞、名詞,且在漢語謂語中有多類漢語獨有的謂語句,因此需要繼續詳盡地進行探討。例如漢語中有連動謂語和兼語謂語,維吾爾語中沒有。維吾爾語中雖然沒有此項分類,但有對應謂語結構歸于不同的分類之中,注意語意和不同語言的表達形式,可以很好地進行漢語謂語在維吾爾語中的對應翻譯。

三、漢語、維吾爾語中謂語的詞類構成及分析對比

(一)漢語中謂語的詞類

1.漢語名詞作謂語時用來表示籍貫、時間、特征、天氣、方位、處所等;在維吾爾語中的名詞作謂語時,表示“事物”的動作、性質和狀態。例如:

(1)王老師烏魯木齊人。(籍貫)

(2)現在九點鐘。(時間)

(3)吐爾遜黃頭發,藍眼睛。(特征)

(4)今天大晴天。(天氣)

可見,漢維名詞都是表示事物名稱的詞類(包括人、時間、現象、物體、處所、抽象概念),但要注意維吾爾語的主謂之間有較為嚴格的人稱一致關系。

2.時間短語是表示時間的名詞或者名詞短語,時間短語分為兩種:一種是表示多長時間,說的是時間的長度,是時段;一種表示在什么時間,說的是時間的位置,這是時點。有的時間段語可以單獨作謂語,表時間、日期。例如:

(1)明天中秋節了。(表時間)

(2)今天2021 年3 月21 日星期日。(表日期)

3.漢語指示代詞作謂語,稱為某種動作或方式,也可以指代性質、狀態、情況。如指示代詞“這么”、“那么”后面常加“著”;以及那樣、這樣、這么樣、那么樣。例如:

(1)不然這么著吧,先在學校門口集合,然后一起出發去植物園。(指代情況)

(2)你不應該對他那樣,他才五歲,不懂事。(指代狀態)

(3)別奇怪,這東西就這樣。(指代性質)

4.漢語動詞作謂語表示動作行為,在句子中主要作謂語。例如:

(1)我學習維吾爾語。(動作動詞)

(2)我喜歡跳舞、摩托車和滑板。(狀態動詞)

(3)她叫阿依努爾·古麗娜。(關系動詞)

(4)我希望你明天早一點來。(表愿動詞)

5.漢語數詞作謂語除了表示年齡、日期外,都是承前省略了名詞。例如:

(1)阿依努爾今年二十三歲了。(表示年齡)

(2)明天已經十五號了。(表示日期)

(3)現在發學生手冊,每人一本。(承前省略了名詞“學生手冊”)

6.形容詞作謂語是對主語的描述,可分為性質形容詞和狀態形容詞。性質形容詞一般用于對照、比較的情況,單獨作謂語含有比較或對照的意思,表示事物恒久的屬性,是靜態的;狀態形容詞一般用于形容某種狀態,充任謂語的句子沒有比較和對照的意思,表示暫時的變化,是動態的。例如:

(1)屋子里亂糟糟的。(狀態形容詞)

(2)這個孩子人小志氣大。(性質形容詞,表示對照)

(3)黑龍江比新疆冷。(性質形容詞,表示比較)

7.漢語象聲詞作謂語,指用語音來模擬事物或人的聲音以及描寫事物情態的詞,如“砰”(槍聲)、“嘩啦嘩啦”(雨聲)等等。例如:

(1)剛剛,我聽見馬路上車輪子轟隆隆的。

(2)他飛快地開著車,馬路上的水,嘩,嘩,嘩。

(3)小高嶺上硝煙彌漫,炮聲隆隆。

(二)維吾爾語中謂語的詞類

(1)維吾爾語名詞作謂語,通常在人稱上要與主語呼應,例如:

(2)維吾爾語動詞作謂語,與主語之間有嚴格的人稱一致關系,例如:

(3)維吾爾語形容詞作謂語,通常表示特征、情態等。例如:

(4)維吾爾語數(量)詞作謂語,數詞或量詞作謂語通常表示強調數量,一般要加量詞。例如:

(5)維吾爾語代詞作謂語,代詞作謂語通常為疑問代詞表示疑問等。例如:

(6)維吾爾語動名詞作謂語,通常表示含不定語氣的動作;有時也可以表示比較委婉、客氣的說法。例如:

(三)對應分析

在對漢語、維吾爾語中可作謂語的詞類進行比較后,可以看出大部分詞類(動詞、形容詞、名詞、數量詞、代詞、擬聲詞和詞組)在漢語和維吾爾語中都能充當謂語,并存在相似的用法,但在漢語也有不同詞類作狀語的情形。而在漢語中,介詞短語、時間詞短語可作謂語,而這些是維吾爾語中所沒有的。

四、漢語、維吾爾語中謂語在句子中的位置及對應分析

(一)漢語謂語在句子中的位置

1.漢語句中一般主語在前,謂語在后。例如:

(1)你很刻苦。

(2)他維吾爾族人,高鼻梁,大眼睛。

2.主語謂語的位置異變

為了強調謂語所敘述的內容,有時主語位于謂語后頭,形成主語和謂語的位置異變,這是一種倒裝現象。書寫時主謂語要隔開,在謂語后加逗號。

(1)陳述句的主謂位置異變,是為了突顯說話人陳述事實時的注重點。如:

①終于過去了,那些恐怖的歲月。

②是阿依努爾發現的,這個問題。

(2)感嘆句的主謂位置異變,是為了突顯說話人感嘆事物時的特殊感覺。如:

①太過分了!你干的好事!

②好美??!新疆的那拉提大草原!

(3)祈使句的主謂位置異變,是為了突顯說話人的要求。如:

①快醒醒吧!你們!

②起床啦!孩子們!

(4)疑問句的主謂位置異變,是為了突顯說話人的疑問。如

①貴不貴,你那件衣服?

②對不對,你的那道題目?

3.主謂位置異變的特點

(1)可以無條件地恢復順置位次。比如:

①終于過去了,那些恐怖的歲月。(那些恐怖的歲月終于過去了。)

②是阿依努爾發現的,這個問題。(這個問題是阿依努爾發現的。)

(2)主謂位置異變一般帶有明顯的停頓,書寫時一般通過逗號隔開。比如:

①太過分了!你干的好事!

②起床啦!孩子們!

(二)維吾爾語謂語在句子中的位置

1.句法成分定位

在維吾爾語句子中,主語和謂語是直接成分,而賓語、定語、狀語是第二層次句子成分。其句子成分位置固定,無論句子結構如何,謂語永遠在句子的末尾。這種固定的格式要求句子只能朝主語方向發展,形成單向拓展句。如:

(他的這種做法可以促進民族團結和同胞合作)

2.句法結構中存在一致關系

(1)動詞謂語中,主語和謂語之間有比較嚴格的一致關系,謂語的人稱必須和主語一致。

(2)名詞、形容詞位于主謂之間的一致關系通過系動詞表示,也可加述為人稱。

(三)對應的分析

1.相同點

(1)語序基本相同,一般是主語在前,謂語在后。

(2)謂語句的構成既有一般句式又有特殊句式。

2.不同點

(1)由于語言特點不同,維吾爾語主謂語之間存在“人稱”“數”等詞形變化,而漢語沒有。

(2)在漢維謂語語句中,漢語賓語在動謂后即構成“主-謂-賓”結構,而維語賓語在動謂前則構成“主-賓-謂”結構。

(3)漢維謂語句中否定形式的構成不同,在漢語中,需要在動詞前加上“不、沒、別”等否定副詞構成否定式。而在維吾爾語中,其動詞本身帶否定式,在動詞詞根上加上來表示否定意義。

在漢語謂語進行翻譯的過程中,漢維謂語位置有較大差別,所以在漢語謂語翻譯成謂語時應注意維語謂語部分主謂人稱關系一致。

五、漢語謂語在維吾爾語翻譯中應注意的情況

(一)判斷詞“是”的對應翻譯

漢語的判斷詞只有“是”字,而維吾爾語中沒有固定的對應詞,它本身的翻譯方法是靈活多變的,一般通過語序、破折號或用來表示,例如:

今天給你打電話的人是我的哥哥。維譯:

(二)連動式謂語的對應翻譯

連動式又稱連動句、連謂句,它是漢語動詞謂語的一種,基本格式是主語-謂語-賓語,其特點是至少存在兩個動詞或動詞短語的連用。

對于連動句的翻譯,首先要分析連用動詞之間的關系,其次要看前后動詞語意上的聯系,最后選擇維語中與之對應、合乎謂語語法的語言形式來表達。

1.前后動詞表示的動作在時間上存在先后順序,前面的動詞譯為副動詞或譯為時間副詞分譯為兩個小句,中間用維語表示承接關系,最后一個動詞翻譯作為全句的謂語。

4.表示前一個動作是后一個動作的手段或方式,維吾爾語里多用副動詞表示外,有時也用格的形式、后置詞來處理,而后面的動詞譯作謂語。

5.第一個動詞是連動式的“有”或“沒有”,在維語中一般是把后面的動詞處理成帶向格的狀語,讓“有”或“沒有”作全句的謂語。

(三)兼語式謂語的對應翻譯

兼語式謂語的翻譯,首先要明確前后謂語動詞之間的關系,同時也要明確全句主語和兼語之間的意義聯系。

1.漢語兼語式的謂語表示前一謂語動詞有“致使”意義,后一謂語動詞表示“致使”的目的或者結果,則可將兩個動詞的語意合二為一,用維語的動詞的使動態或者及物動詞表示。

2.當前謂語動詞表示建議、要求、號召、希望等意義時,它的主語不直接參與謂語的表達,后謂語動詞表示具體內容,這時前動詞一般譯為全句的謂語,后謂語動詞及其連帶成分譯為賓語或其它成分。

3.主語的動作行為與兼語行為同時進行,這時前謂語動詞一般譯為副動詞,后謂語動詞一般譯為全句的謂語。

4.前一謂語動詞含“有”的兼語句,譯成維語時,“有”字一般省譯。

結語

在維吾爾語句子中,主語和謂語是直接成分,而賓語、定語、狀語是第二層次句子成分。謂語是對主語加以陳述的句子成分,一般說明主語“是什么”“做什么”或“怎么樣”。在維吾爾語中,從語法角度,謂語從屬于主語,要與主語在人稱、數方面對應;從意義角度,謂語的使用也受到主語的制約,一般主語可省略,而謂語是句子的核心不能省略。

從結構上分析,主語一定在謂語之前。其間的結構關系是一種松散的聯系,主要體現在主語和謂語之間的停頓。從意義上分析,在謂語動詞的主謂之間存在施行動作和承受動作關系;而在靜詞謂語中,有主體——述體和主體——特征兩類關系。從表述上分,說話人有選擇主語的自由,但謂語要隨著主語的不同而變化。

謂語在兩種語言中定義作用基本相同,大部分可以直接進行對應翻譯。但要注意翻譯時維語謂語部分的主謂關系一致。翻譯不存在固定的模式,不必過多糾結于成分轉換和句型,避免位置錯誤,以接近狀語成分的翻譯方式進行翻譯,即通順達意。

本文淺談了漢語謂語在維吾爾語中的對應翻譯,幫助雙語學習者了解謂語,掌握謂語的構成及其翻譯方法,也給從事雙語教學工作的老師一點新的教學研究方向,拓展狀語教學的廣度。最后,希望本文能對漢維謂語的教與學起到一定的輔助作用,進一步提高教學效果,同時為相關研究以借鑒參考。

猜你喜歡
維吾爾語謂語形容詞
非謂語動詞
認識形容詞
淺析維吾爾語表可能語氣詞
短句—副詞+謂語
維吾爾語數詞歷時演變發展研究
現代維吾爾語的詞綴功能及從中存在的奇異現象的處理探討
維吾爾語助動詞及其用法
非謂語動詞
形容詞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