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迷你甘薯新品系的引進及感官品質特性比較

2021-09-11 23:55吳巧玉鄧仁菊張廷剛胡方禮何天久
安徽農業科學 2021年17期
關鍵詞:感官評價農藝性狀

吳巧玉 鄧仁菊 張廷剛 胡方禮 何天久

摘要 為選育出適宜貴州省種植的商品性好和風味佳的迷你新品系,對引進的14份迷你甘薯材料的農藝性狀、產量、品質及感官進行調查。結果表明,浙20和浙132產量高、長勢強、薯皮光滑、商品性較好、感官評價也較好,適宜在當地種植,可在貴州省進行下一步生產試驗和示范推廣種植;浙33產量在供試材料中表現理想,可進一步試種。

關鍵詞 迷你甘薯;農藝性狀;理化品質;感官評價

中圖分類號 S53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0517-6611(2021)17-0043-03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1.17.012

Abstract In order to select new mini-sweet potato strains with good commodity and good flavor, the new 14 mini- sweet potato materials were introduced in Guizhou Province. The agronomic properties, yield, quality and sensory properties of potato materials were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Zhe 20 and Zhe 132 had high yield, strong growth, smooth skin, good commodity and good sensory evaluation, and were suitable for local cultivation, which could be carried out in the next production experiment, demonstration and popularization in Guizhou Province. The yield of Zhe 33 performed well in the tested materials, so it could be further tested.

Key words Mini-sweet potato;Agronomic traits;Physical and chemical quality;Sensory evaluation

甘薯被世界衛生組織評為“冠軍蔬菜”。20 世紀 80 年代之前,我國糧食還十分短缺,甘薯因具有高產穩產和適應性廣等優點,成為人們生活的主糧作物,當時對甘薯的評價標準是產量高、薯塊大。到了 20 世紀 80 年代后期,我國糧食問題基本解決,甘薯由傳統糧食轉變為主要飼料、淀粉原料,經濟價值仍然偏低。20 世紀 90 年代,甘薯逐步從主糧轉變為搭配精糧的健康、休閑食品,對甘薯的品質和形態提出了新的要求[1]。人們的膳食要求一是方便、快速,如適合微波爐燒烤、烤箱烘烤等;二是量小、清潔。21 世紀以來,為滿足我國人民膳食新要求而成功研究的“迷你甘薯”,深受廣大消費者喜愛,暢銷杭州、上海等地超市。2009 年,每塊重量為 20~85 g 的鮮薯已成功出口到歐盟,表明“迷你甘薯”已得到國際市場的認可。

目前“迷你甘薯”在超市銷售價格為普通甘薯的3~6倍[2],產品供不應求,已成為農民增收增效途徑之一。甘薯是貴州重要的糧食農作物之一,同時也是第二大薯類作物,主要用作鮮食菜用、飼料和淀粉加工等[3-4]。貴州甘薯近幾年得到了很大的發展,種植面積也在不斷擴大。而貴州的甘薯以鮮食和作飼料為主,(除紫云紅心薯外)其余甘薯品種的價格較低廉,加上貴州本地甘薯品種普遍低產。

紫云紅心薯平均產量不到 11 250 kg/hm2,而在早期種植收獲的紫云紅心薯產量更低,約5 250 kg/hm2,在市場上銷售約12元/kg,最高價格20元/kg,但產量太低,薯形不是很好,且不同土質種植收獲的薯塊形狀差別很大,因此要為農民增加收益單靠這個品種還比較困難,因此要推進貴州甘薯產業,使農民增產增收,引進選育高產優質的早熟迷你甘薯品種是關鍵。鑒于此,筆者以從浙江引進的14種迷你甘薯在貴州種植,通過觀測其農藝性狀、產量、品質及食味鑒定,篩選出適合貴州種植的優質迷你甘薯。

1 材料與方法

1.1 材料

材料為14種早熟迷你甘薯,名稱分別為浙13、浙15、浙20、浙33、浙70、浙75、浙132、浙255、浙259、浙6025、JS-84、S8、心玉、紅香蕉。試驗材料從浙江農業科學院引進,于2020年6月種植在貴州省生物技術研究所試驗基地,田間種植與中期管理按統一標準。扦插50株進行主要農藝性狀鑒定,9月底收獲,挑選大小一致,表皮無損、無病害的新鮮紫薯用于理化指標測定和食味評價。

1.2 方法

參照國家行業標準甘薯種質資源描述規范進行主要農藝性狀鑒定[5]。采用直接稱重法測定單株產量。參照吳列洪等[6]方法測定干率:選取大小相近薯塊3個,洗凈,表皮晾干,中部切絲混勻,稱取100 g,80 ℃烘干至恒重。干率=烘干后重量/鮮重。參照王娟等[7]方法測定粗淀粉含量;可溶性糖和蛋白質含量用試劑盒測定:參考Wu等[8]研究方法,采用北京索萊寶公司試劑盒測定。參考薛冠煒等[9]研究方法,鮮薯蒸熟后采用人工打分法進行感官評定。感官評價標準如表1所示。

1.3 數據處理

采用Excel和SPSS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

2 結果與分析

2.1 不同甘薯品種主要農藝性狀的比較

各品種的頂葉色、葉色、葉形、葉脈色、莖主色、節間長、主蔓長、薯形、薯皮色、薯肉色農業性狀特征見表2。各品種的葉色均為綠色。葉形主要為缺刻和三角形2種:其中葉形缺刻的有浙20、浙259、浙70、JS-84、浙255、S8;三角形的有浙33、紅香蕉、浙75、浙132、浙6025、浙13、浙15、心玉。葉脈色為綠的有浙20、浙33、S8;全部葉脈部分紫的有紅香蕉、浙75、浙6025、浙70、JS-84、浙255、浙15;主脈部分紫的有浙132、浙13、心玉。莖主色為綠的有浙33、紅香蕉、浙132、浙6025、浙259、浙255、S8;莖主色為綠帶少量紫斑的有浙20、浙75、JS-84、浙15;莖主色為綠帶大量紫斑的有浙70、浙13、心玉。節間長極短的有浙20、浙33、紅香蕉、JS-84、浙15、S8;節間長短的有浙75、浙6025、浙259、浙70、浙255、心玉;節間長中等的有浙132、浙13。主蔓長短的有浙20、浙33、紅香蕉、浙75、浙70、JS-84、浙255、浙15、S8;其余材料主蔓長為中。薯形有紡錘、短紡錘、球形、長筒形等。薯皮浙75為白色,JS-84薯皮為淺黃,其余為粉紅和紫紅。薯肉色白色的有浙75、浙6025、浙15;淺黃的有浙20、紅香蕉、S8、心玉;橘黃的有浙33、浙259、JS-84、浙255;橘紅的有浙132、浙70。

2.2 不同甘薯品種產量和干率的比較

由表3可知,產量從高到低依次為:浙255>浙33>浙132>浙20>浙259>浙70>心玉>浙6025>浙15>浙75>JS-84>紅香蕉>浙13>S8。干率從高到低依次為:浙20>浙33>心玉>浙13>浙15>紅香蕉>浙70>浙259>浙75>浙6025>S8>浙132>JS-84>浙255。14種迷你甘薯每株結薯個數都大于2個,最高可達每株8個。其中浙20每株結薯4個左右,每個薯塊約100 g,干率在整個迷你甘薯中最高,可達到31.89%,產量在3.84 kg/hm2。浙255單株產量最高,可達1.58 kg,產量也最高,可達4.53 kg/hm2,但是平均每個薯塊較大,約300 g,薯形不是很好。目前市場上受歡迎的迷你甘薯薯塊重量一般在50~150 g最好,因此這14種材料中薯塊重量在50~150 g的材料有6種:浙20、浙75、浙6025、浙13、JS-84、S8。

2.3 不同甘薯品種理化指標的比較

對14種迷你甘薯的淀粉含量、總糖含量及蛋白質含量進行測定,結果如表3所示。

由表4可知,14種甘薯材料淀粉含量從高到低依次為:浙20>浙33>心玉>浙13>浙15>紅香蕉>浙70>S8>浙259>浙75>浙6025>浙132>JS-84>浙255;總糖含量從高到低依次為:浙132>浙15>心玉>浙20>浙33>浙13>浙6025>紅香蕉>浙70>浙259>浙75>S8>JS-84>浙255;蛋白質含量從高到低依次為:JS-84>浙20>浙70>浙6025、紅香蕉>浙15>浙13>心玉>浙33>浙259>浙75>浙132>S8>浙255。其中,浙20淀粉含量為25.75%,在所有材料中最高,總糖含量265.24 mg/g,居第4位,蛋白質含量10.96 mg/g,居于第2位,整體品質占14種材料中前列,綜合營養價值較高。

2.4 不同甘薯品種綜合感官評價的比較

對14種迷你甘薯蒸煮后的感官評價結果見表5。感官評價結果表明,14種迷你甘薯材料中,11種甘薯硬度可接受度較好、評分在松軟可口的范圍內,而浙70、浙13及浙15共3種材料口感一般略硬、可接受程度稍低。纖維感評分21分(纖維很少)以上的有浙20、浙75、浙132、浙259、JS-84、浙255、浙15、S8、心玉,而其余6種有纖維。從黏度來看,中浙75、浙6025、JS-84、浙255咀嚼時黏牙;其余10種甘薯咀嚼時不太黏。所有材料甜度一般,評分在11~20分。從香味來看,浙70甘薯味濃郁,其余材料居中。從總體口感來看,各品種綜合感官評價從高到低依次為:浙20>浙33>紅香蕉、浙75>浙132>浙6025>浙259、浙70、浙13>JS-84、浙255>浙15>S8、心玉。

3 結論

甘薯的生長發育及品質受基因型、環境及其互作的共同影響,同一品種在不同的地區種植時,產量、品質等性狀可能會有不同程度的差別[10]。甘薯品種資源的收集、篩選、鑒定有利于甘薯的品質改良[11-12]。引進浙江的迷你甘薯品系在貴州種植的試驗結果表明,浙20和浙132產量高、長勢強、薯皮光滑、商品性較好、感官評價也較好,適宜在當地種植,可在貴州省進行下一步的生產試驗和示范推廣種植。浙33產量在供試材料中表現好,可進一步試種。浙255雖然產量表現較好,但是在貴州的土壤條件下薯塊容易發生開裂、畸變,口感不是很好,因此商品性不強;紅香蕉、S8、浙13、JS-84產量不理想。浙6025、浙259、浙70、浙15及心玉感官評價中口感略差。因此在后續的試驗中,以上10份材料被淘汰。

參考文獻

[1] 季志仙.早熟優質迷你型甘薯高效育種程序的建立與應用[J].作物雜志,2014(3):36-39.

[2] 楊繼,陸國權,陸智明.迷你甘薯研究和利用現狀及其發展前景[J].作物雜志,2008(4):9-11.

[3] 宋吉軒,雷尊國,丁海兵,等.貴州甘薯地方種質資源 ISSR遺傳多樣性分析[J].種子,2011,30(3):76-80.

[4] 付梅,李云,王承星,等.鮮食甘薯新品種在不同生態環境下鑒選初報[J].種子,2019,38(7):126-130.

[5] 趙冬蘭,唐君,熊興平,等.標準名稱:甘薯種質資源描述規范NY/T 2939—2016[S].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16.

[6] 吳列洪,沈升法,李兵.甘薯甜度與薯塊蒸煮前后糖分的相關性研究[J].中國糧油學報,2012,27(9):25-29.

[7] 王娟,王帆,張鴿,等.烤煙煙葉淀粉含量5種測定方法的比較[J].分子植物育種,2019,17(5):1673-1678.

[8] WU Q Y,HE T J,LIU H,et al.Cell ultrastructure and physiological changes of potato during cold acclimation [J].Canadian journal of plant science,2019,99(6):873-884.

[9] 薛冠煒,李臣,黃靜艷,等.甘薯及其加工產品的質地研究進展[J].浙江農業科學,2018,59(4):609-612.

[10] 王平,沈學善,屈會娟,等.不同基因型紫色甘薯品種主要品質性狀在川中丘陵區的變化分析[J].西南農業學報,2018,31(2):230-237.

[11] 徐靖,朱紅林.海南本地甘薯種質資源農藝性狀和營養品質比較[J].安徽農業科學,2020,48(1):46-48.

[12] 朱崇文,馬代夫,李秀英,等.甘薯的品質改良[J].作物雜志,1987(1):1-2.

猜你喜歡
感官評價農藝性狀
野生軟棗獼猴桃、黑加侖復合飲料的研制
種植密度對伊犁河谷移栽橡膠草農藝性狀及產量的影響
茄子種質資源農藝性狀遺傳多樣性分析
選拔﹑培訓檢驗鑒定感官評價員的方法探索
從農藝性狀及化學成分測定分析遠志藥材商品品規和良種選育的合理性
麻辣杏鮑菇醬制作工藝與配方的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