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建省海岸風電場植被恢復技術探討

2021-09-12 00:56林武星林媛媛蘇寶川
防護林科技 2021年1期
關鍵詞:植被恢復海岸線水土流失

林武星 林媛媛 蘇寶川

摘要:福建省海岸線上分布有不少的風電場,風電場建設引起建設區的植被破壞和水土流失,導致海岸線局部的生態環境脆弱。本文在論述風電場區組成和風電場建設帶來主要生態問題的基礎上,根據風電場所處的地形有針對性的提出了植被恢復的技術措施,為風電場的生態修復提供技術借鑒,也為各級政府制定風電場發展政策提供參考。

關鍵詞:海岸線;風電場;植被恢復;水土流失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of wind power station along the coast in Fujian province lead to vegetation destroy and soil erosion. The result was to cause the environment fragile. This paper was point out technical measures to restore vegetation facing different position of wind power station after it was expounded constitution of wind power station and mail environmental question caused by construction of wind power station.

Key words: Coast; Wind power station; Vegetation restoration; Soil erosion

福建省海岸線近十多年來建設了大量的風電場,主要分布在福鼎、霞浦、平潭、福清、長樂、莆田、惠安、晉江、東山等縣市的臨海山頭或平地上。風電場的建設解決了福建省的用電緊張的問題,從目前來看,通過風力發電等措施,福建省還有多余的電輸送給省外使用。風電場的投資都是在數億、十幾億的規模,對于拉動當地經濟發展的作用巨大。但是,風電場在建設過程風機位基本布置在山脊或基干林帶上,場內道路大部分都是需要新建,只有少部分擴建,這樣就要大面積擾動地表,山體大量開挖,造成海岸植被受到破壞和山體的水土流失[1]。許多風電場在建設過程中也采取水保措施進行生態修復,但由于不少海岸自然條件惡劣,而且風電場生態修復的技術不到位,造成植被恢復的效果較差,海岸生態愈加脆弱。鑒于此,筆者在收集了相關資料的基礎上,提出福建省海岸線上風電場區植被恢復技術措施,為風電場區生態修復提供參考。

1、 風電場區組成

風電場區主要由風機平臺及施工安裝區、場區道路及電纜埋設區和升壓站區組成,有的風電場還臨時設置了土石方轉運場、棄土(渣)場。風電場單機裝機容量一般為2.0-2.5兆瓦,早期風機數量大多在8-10臺,這幾年風電場的風機數量可達20臺以上[2]。

2、 風電場建設產生的生態問題

風電場的建設給當地政府帶來較大的財稅收入,解決一部分就業問題,增加當地的GDP,產生的經濟效果是明顯的。但是,風電場建設所造成的生態破壞是顯著的,具體有以下幾個方面。

2.1山體水土流失、植被破壞

為了獲得足夠的風力,風電場的風機基本上是架設在山頂或山脊上,風機架設需要在風機位設置安裝區,這樣就要在風機平臺及施工安裝區進行清理植被,有的要進行較大的地表擾動,風機區需要開挖上邊坡、回填下邊坡,土石方挖填造成地表裸露,會產生較大的土壤侵蝕、水土流失。風電場區需要建設場內道路,確保風機運送、架設、檢修等,場內道路基本都是環山新建,存在大量的土石方挖填和植被清理,這樣就產生較為嚴重的水土流失現象。升壓站在建設中同樣要清理草木和土石方的開挖,也存在著水土流失和植被破壞的問題。

2.2影響動物棲息,減少生物多樣性

風電場建成運行后,風葉的轉動產生巨大的聲響,對周邊的動物的棲息造成影響,致使其遷移往他處,造成當地生物多樣性的減少。由于風機柱子高達上百米,而且基本是矗立在山頭上,這樣有可能會切斷動物遷徙的通道。

3、 風電場植被恢復主要措施

3.1平地海岸線上風電場植被恢復

平地海岸線有沙質和泥質海岸線兩種,沙質海岸線主要位于平潭島、長樂、惠安縣至詔安縣沿海一帶,泥質海岸線多位于寧德沿海、福清市和莆田市。平地海岸線上風電場基本占用基干林帶,風電場建設過程中由于風機位、場區道路和升壓站的建設需要清除占地范圍內的林草,導致海岸線植被破壞從而引發地表裸露,由于處于風沙危害嚴重的海岸前沿地帶,自然條件惡劣,風電場建成后進行植被恢復的效果往往不理想。平地海岸線風電場區植被恢復主要應該從植物選擇、種植技術和后期管護幾個方面考慮,在植物選擇上,應根據風電場區的土壤、氣候條件,重點選用當地生長的樹草種,風機位、場區道路種植的主要喬木樹種有木麻黃(Casuarina equisetifolia)、臺灣相思(Acacia confusa Merr.)、南洋杉(Araucaria cunninghamii Sweet)、小葉榕(Ficus microcarpa L.)等,灌木有夾竹桃(Nerium indicum Mill)、濱柃(Eurya emarginata (Thunb.) Makino)、露兜(Pandanus austrosinensis T. L. Wu)、劍麻(Agave sisalana Perr. ex Engelm.)等,草藤類植物可以選用厚藤(Ipomoea pes-caprae (L.) R. Br. subsp. brasiliensis)、海邊月見草(Oenothera drummondii Hook.)、老鼠簕(Acanthus ilicifolius L.)、狗牙根(Cynodon dactylon (L.) Pers.)、香根草(Vetiveria zizanioiaes )等[3-5];種植技術上,種植時間選擇在3-5月,喬灌木樹種種植前要挖大穴,穴里放紅土,穴的分布呈倒三角形,容器苗高度50-70cm,下雨天深栽,苗木排列與風向垂直;草藤類植物種植前進行開溝,溝的方向與風向垂直,溝深20cm并放紅土,把植物呈籬笆狀雨天密植。后期管理上,植物種植后要加強管護,重點加強水分管理、防風和防牲畜破壞。由于風電場區風沙大、土壤干旱,從植物種植到成活期間如遇干旱要經常澆水,確保植物根系常保持濕潤狀態;在秋冬季需要在風機位、場區道路的迎風面布設風障,風障的制作材料可以就地取材,用樹木的枝條編制成有一定透風度的風障,支撐風障的骨架可以是木樁或粗鋼筋,骨架插入地下深度至少50cm以保證風障不被刮倒。平地海岸線上經常有牛羊活動,風電場區種植的木麻黃等植物是牛羊喜愛的食物,如果不進行防范,辛苦種下植物最后功虧一簣,因此,要有專門的人員對場區進行巡查。風電場區升壓站是管理人員辦公居住的場所,升壓站占地被硬化的比較多,在植物恢復方面主要考慮周邊的景觀綠化,選用抗風景觀的樹草種進行綠化,主要有球型木麻黃、盆架樹(Winchia calophylla A. DC. )、千層樹(Callistemon)、火焰木(Spathodea campanulata Beauv)、鳳凰木(Delonix regia)等。

3.2臨海一面坡上的風電場植被恢復

平潭、福清、莆田等地的臨海一面坡上由于風能資源豐富,常被選做風電場的場址。臨海一面坡風力大,是架設風機進行風力發電的理想場所。但是風機架設在臨海一面坡上,風機安裝和風機位的硬化都要破壞該地的植被,場區道路和升壓站的建設更要鏟除占地范圍的植物。而臨海一面坡大多植被較少,生長緩慢,一旦破壞,恢復難度極大。臨海一面坡上的風電場植被恢復的關鍵技術是要抓住種植季節和植物的選擇,由于臨海一面坡從當年的10月到第二年的4月都是刮風季,而且土壤干旱、肥力差,植物種植的季節要選擇5-6月的雨天,挖大的種植穴并放入紅土或黃土,穴最好是在植物種植前才挖,否則容易被風吹平。種植的植物需要具備抗風、耐干旱和貧瘠的特性,可以選用木麻黃、臺灣相思、濱柃、林投(Pandanus tectorius Parkinson var. sinensis Warb. in Engl.)等喬灌木,以及厚藤、老鼠勒、狗牙根、香根草等草藤本類。采取容器苗深栽密植,苗木深栽可使根部水分保持較長時間,密植能盡快形成小生境,提高植物群體的抗逆性。在刮風季節,制作矮風障保護植物少受風害,也可降低植物的水分蒸發。

3.3沿海內側山上風電場植被恢復

沿海內側山上的風電場風機基本布設在山脊線上,目的是山脊的風力大,風機架設在山脊可獲得充足的風能轉化成電能,風機布設需要擾動風機位及風機安裝區的地表,造成這個區域的植被遭受破壞。場區道路一般是盤山修建,開挖山體形成道路上邊坡裸露,后期需要進行上邊坡的植被恢復。升壓站選址基本位于較為平坦的地塊,升壓站建成后要進行站區的景觀綠化。風機位及風機安裝區植被恢復宜選用相思類樹種包括臺灣相思、厚莢相思等、夾竹桃、木麻黃等喬灌木樹種,種植時間一般在春季下雨天進行。場區道路區植被恢復包括路基外側種植行道樹和道路上下邊坡的植被覆蓋。路基外側行道樹可選擇木荷(Schima superba Gardn. et Champ.)、火力楠(Michelia macclurei Dandy),一般種植2-3行。道路上邊坡多采用噴播植草,即將草種、營養土、膠黏劑混合在一起,噴射在邊坡上,使之長出草。道路下邊坡是填方邊坡,可直接撒草籽和種植灌木包括豬屎豆(Crotalaria pallida Ait.)、胡枝子(Lespedeza bicolor Turcz.)等。

4、 結語

沿海地區風電場建設給地方帶來可觀的財政收入,也解決了一批富余勞動力出路,無疑對當地經濟快速發展起到推動作用。但是,需要看到的是風電場的大規模上馬,也給建設區的生態造成了破壞,主要是帶來植被破壞以及后期恢復難度大、水土流失、動植物資源的喪失等問題。相關職能部門也注意到了風電場建設產生的生態問題,在全國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當下,我們更應該保護生態環境。從2019年開始,福建省發展改革委員會已經暫停核準風電場的立項。對已建成的風電場應加強生態修復工作,包括植被恢復和工程措施如排水措施的實施,對正在興建的風電場要邊建設邊進行生態恢復工作,相關職能部門如林業、發改、國土、水利、環保等應加強對風電場的監督管理,對于生態治理不到位的風電場需要督促業主及時進行整改,以還水一片綠、山一片青。

參考文獻:

[1]孫若崢.我國風電場分類及水土流失狀況分析[].河南科技,2020,11:121-124.

[2]王治安.大仁莊風電場項目水土保持防治措施[].山西水里,2020,5:30-31.

[3]張水松,林武星,葉功富.等.海岸帶風口沙地提高木麻黃造林效果研究[].林業科學,36(6):39-46.

[4]林武星.海岸帶風口沙地造林和前沿林帶更新研究[].江西農業大學學報,22(5):157-159.

[5]林義保.東山縣稀疏木麻黃基干林套種改造初步研究[].綠色科技,2019,7:97-98.

猜你喜歡
植被恢復海岸線水土流失
海岸線
海岸線位置為何會經常變化
廢棄菌糠在石漠化地區植被恢復中的應用
水土保持對防治水土流失的關鍵
吉林省土地整治規劃效益分析與評價
北方農田土壤有機農藥污染現狀及修復技術綜述
廣西喀斯特石漠化地區植被恢復模式和效應
礦山植被恢復和生態重建問題及對策
完形填空兩則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