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甲魚常見病害的預防與治療

2021-09-13 02:55浙江省杭州市東新路712號310004汪文忠
新農村(浙江) 2021年9期
關鍵詞:甲魚苗種病因

浙江省杭州市東新路712號(310004)汪文忠

隨著甲魚養殖業的快速發展,密集型大規模養殖已成為甲魚主要養殖模式。在甲魚大規模養殖中,如何防控甲魚疾病是重中之重,也是提高甲魚產量、提升甲魚品質的重要途徑。

1.病害原因及預防措施

甲魚養殖過程中,一般可通過甲魚體態、活動、皮膚、可視粘膜、糞便狀況等檢查觀察入手,發現問題,診斷疾病,及時提出預防措施。

只有通過環境、營養、免疫、生態、藥物等多種途徑綜合調控,調節體內外平衡,堅持“以防為主,防重于治”的防控原則,才能有效防控甲魚病害的大面積發生與傳播,保證甲魚的健康養殖。

(1)養殖環境養殖甲魚應保持水體環境呈弱堿性,pH7.8~8.5,氨氮含量、亞硝酸鹽含量適宜,養殖采用土質池塘優于水泥池塘,地理位置應向陽通風,設置曬背臺;放養前半個月左右可用生石灰等進行清塘消毒處理等。

(2)苗種質量選擇健康苗種,避免帶病及近親繁殖苗種,運輸過程中要輕拿輕放,注意減少應激反應,苗種放養前應嚴格消毒后才能放養。

(3)養殖密度 合理的放養密度可以避免群體擠壓咬傷感染,是保證甲魚高產養殖和健康生長的基礎。一般成體每平方米養殖不超過3只,幼體不超過20只。

(4)營養因素使用優質飼料,保證飼料中所含蛋白質、維生素及礦物質符合甲魚各生長階段的健康生長和營養需求。

(5)疾病感染病原體傳染,發現行動遲緩、食欲不振的甲魚要及時隔離治療,并對養殖水體進行嚴格消毒。

2.常見病害及防控

(1)水霉病多因霉菌感染所致。

癥狀:體表被有白色或灰白色絮狀物。

病因:腐生性水霉菌感染。

防控:①采用生石灰潑灑清塘消毒。②使用水霉凈0.6毫克/升全池潑灑,連用3天。③使用1%~3%食鹽水溶液浸泡消毒15分鐘。

(2)腐皮病多因水質污染所致。

癥狀:頭頸部、四肢、尾部等處皮膚出現糜爛、潰瘍。

病因:水質惡化,咬傷感染。

防控:①定期投喂適量墨魚骨,增強體質。②五倍子搗碎,浸泡3~5天。③鏈霉素10毫克/升,浸泡2天,隔天再用,連用3~5次。

(3)浮腫病多因細菌感染所致。

癥狀:頭尾、四肢、全身浮腫,解剖可見肝臟發黑,腸道充血,體腔有紅色積液。

病因:愛德華氏菌感染。多發于高溫季節水質不良、發臭池塘。

防控:①放養前應嚴格清塘消毒,一般可用漂白粉10毫克/升或高錳酸鉀15毫克/升 浸 泡 消 毒15~30分鐘。②氣溫20℃以上每月潑灑生石灰1~2次,每周用漂白粉進行食場消毒1~2次。③治療可潑灑含氯消毒劑。每100千克甲魚拌喂土霉 素5~8克,連 喂4~5天?;虬栉狗侥峥?~2克,連喂4~5天。

(4)白眼病多因細菌感染所致。

癥狀:患病甲魚眼球腫大,表面覆蓋白色分泌物,眼角膜和鼻粘膜糜爛,精神不振,食欲減退,有不斷用前肢觸摸眼部等行為。

病因:細菌感染。尤以幼體易感流行。

防控:①四環素眼膏涂抹患處,連用3~5天。②鏈霉素10毫克/升浸泡2天,隔天再用,連用3~5次。③派拉西林1 000萬~2 000萬IU/米3浸泡,連用3~5天。

(5)氨中毒癥飼養管理不良所致。

癥狀:甲魚癱爬在岸上,反應遲鈍精神不振,四肢及腹甲伴有出血潰爛。

病因:食物殘餌及糞污過量,導致池水氨氮含量過高,水質污染。尤以高溫季節易感發病。

防控:①及時更換污水,清新水體。定期排污注水,杜絕生活污水及有毒水源流入。②患病甲魚可用高濃度維生素C或葡萄糖溶液浸泡,或灌服治療。

(6)細菌性敗血癥細菌感染所致。

癥狀:發病前期精神不振,食欲減退,行動遲緩,反應遲鈍,常鉆入泥沙不動;患病后期頸部、腹甲充血出現紅斑,或現斑狀腐皮。

病因:多因嗜水氣單胞菌及愛德華氏菌等感染。尤以冬眠后,3—6月易感流行,危害極大。

防控:①全池潑灑二氧化氯、強氯精等含氯消毒劑。②患病甲魚隔離注射硫酸鏈霉素20萬IU/千克體重,隔天注射1次。

(7)癤瘡病細菌感染所致。

癥狀:頭頸、四肢、腹甲等部位長有癤瘡,頭部很難收縮,精神不振,行動遲緩,食欲減退。

病因:多因嗜水氣單胞菌感染,尤以氣溫20℃~30℃,溫室養殖、水質條件較差、養殖密度較大及缺少曬背臺等情況,最易感染發病流行。

防控:①清除患病甲魚癤瘡,碘酒涂抹,干養每天曬背3小時。②可用生石灰全池潑灑,5天后重復使用1次。③可用季胺碘鹽0.2毫克/升、土霉素50毫克/升,浸洗12小時。

(8)萎癟病飼養管理不良所致。

癥狀:體型瘦薄,枯瘦干癟,可見肋骨輪廓。

病因:多因飼料營養不全,配比失調,或幼苗體質瘦弱、攝食能力差。多發于幼苗階段。

防控:①可用多種維生素浸泡,增加營養,注意飼料搭配。②可在飼料中添加適量牛肝、魚肉等肉糜。

(9)脂肪代謝不良癥

飼養管理不良所致。

癥狀:食欲不振,活動力較差,常在水面慢游,體表無光澤。

病因:長期投喂腐敗變質飼料,飼料中脂肪氧化變質,缺乏維生素C、E等。該病多發于6—10月,尤以溫室養殖,攝食旺盛個體多發。

防控:①保持飼料新鮮。投喂量以2小時內吃完為宜,避免剩余飼料霉爛變質,污染水體。②適量添加新鮮蔬菜瓜果,補喂維生素C及維生素E60~120毫克/千克。

雖然甲魚的抗病力較強,疾病較少,但在人工飼養條件下,由于飼養場地、溫度、餌料等多種因素影響,也會發生各種疾病。平時管理要注意觀察,一旦發現異常,要及時隔離治療,選用中草藥或使用有獸藥企業生產許可證號和獸藥批準文號的藥物進行對癥治療,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猜你喜歡
甲魚苗種病因
“鱉”不住了!從26元/斤飆至38元/斤,2022年甲魚能否再跑出“加速度”?
朱橋甲魚席:湯濃味鮮 醇而不膩
關于溧陽市青蝦“太湖2號”苗種擴繁體系生產情況的公示
兒童中心氣道狹窄84例的病因及診療方法
老年眩暈患者的病因分析及治療
簡析稻田養殖小龍蝦的苗種選購與放養技術
“吉祥三寶”破殼記
漢字小門診系列(六)
漢字小門診系列(五)
河北省農業廳督導檢查沿海三市水產苗種生產管理工作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