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共產黨百年強大領導力發展的歷史進程與啟示

2021-09-15 08:03陳宗波候術山
學理論·下 2021年9期
關鍵詞:歷史性領導力中國共產黨

陳宗波 候術山

摘 要:中國共產黨百年發展史就是其領導力不斷增強的歷史。中國共產黨在革命、建設和改革征程中創造了偉大的歷史性選擇、歷史性轉變、歷史性變革、歷史性轉折和歷史性成就,歸根結底是因為中國共產黨擁有強大領導力,貫穿其中的一個主旋律就是始終把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確立為自己的初心使命。新時代,堅持和完善中國共產黨領導力,亟須堅持黨的集中統一領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以建設高素質專業化的干部隊伍為著力點、以自我革命的魄力培育與時俱進的創新力量以及弘揚好中國共產黨“精神譜系”的偉大精神。

關鍵詞:中國共產黨;領導力;歷史性;精神譜系

中圖分類號:D2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21)09-0014-03

中國共產黨自誕生之日起,就自覺肩負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重任,根植于心,踐之于行,引領中華民族實現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歷史飛躍,最終凝練出強大領導力。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強調中國共產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是黨和國家的根本所系、命脈所在,是全國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運所系[1]。這生動詮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之所以“好”的根本原因是中國共產黨的強大領導力,昭示我們要不斷提煉和增強黨的政治領導力、思想引領力、群眾組織力和社會號召力,構建中國共產黨領導力的“四梁八柱”體系。為此,厘清中國共產黨領導力發展的歷史脈絡,不僅有助于掌握中國共產黨領導力不斷強大的基因密碼,而且對推進新時代黨的建設偉大工程具有深刻啟示和現實意義。

一、中國共產黨領導力發展的歷史進程

中國共產黨在革命、建設、改革中雖擔負不同的使命,但都經受住了歷史和人民的考驗,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這其中最直接、最根本的原因是中國共產黨不斷強大的領導力,成為引領中國邁向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根本保證,貫穿其中的一個主旋律就是始終把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確立為自己的初心使命。因此,中國共產黨領導力的發展在本質上與中國共產黨的歷史進程一脈相承,遵循多重邏輯支撐。就歷史邏輯而言,中國共產黨領導力不斷強大、不斷煥發生機是民心所向,是歷史和人民的選擇;在理論邏輯上,中國共產黨領導力在發展中不斷凝練、總結經驗、提煉規律,成為引領中華民族走向偉大復興的根本遵循;在實踐邏輯上,中國共產黨領導力始終根植于中國土壤,開辟了“中國之治”的新境界,成為治國理政的行動指南。

(一)中國共產黨成立:思想啟蒙和工農聯盟相結合

1840年鴉片戰爭后,中國逐漸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中華民族內憂外患,民不聊生。面對嚴重的民族危機和深刻的社會危機,各種政治力量輪番登場,提供不同的救亡圖存方案,均以失敗告終。歷史發展和實踐也充分證實了它們提供的方案與中國的實際不相符合,進而缺乏推動中國前行的領導力。在這種背景下,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是一件開天辟地大事變,成為挽救民族危機、實現民族獨立的一股新生政治力量,也開啟中國共產黨領導力的探索新征程。中國共產黨成立時的領導力主要表現為思想先進性、組織統一性、代表廣泛性和使命耦合性,這也為中國共產黨領導力不斷走向強大奠定了堅實根基。首先,十月革命將馬克思主義傳入中國,中國共產黨捕捉到了馬克思主義的先進性,將之與中國革命建立起了聯系,成為中國共產黨的指導思想和力量源泉。其次,相比中國歷史上其他政治運動,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是有組織、有計劃地進行,從研究和宣傳馬克思主義、在工人中進行宣傳和組織工作、成立社會主義青年團組織到黨的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都按部就班、井然有序。再次,中國共產黨成立的革命綱領旗幟鮮明地代表長期受壓迫和剝削的工人和農民階層,得到社會的廣泛認同,從而為黨的領導力奠定深厚的群眾基礎。最后,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是時代召喚,迎合了中華民族的所期所盼所想,將自身的使命感嵌入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達到了高度的耦合性。因此,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是“歷史性選擇”,是馬克思主義與工農聯盟相結合的時代產物。

(二)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實現了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的夙愿

新民主主義革命伊始,中國共產黨由于缺乏現成的偉大斗爭經驗,歷經無數次的磨難和考驗,這既為中國共產黨的革命實踐積淀了寶貴財富,也為中國共產黨探索領導力注入強大的精神力量。中共二大明確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綱領,并以此催生了工人運動的高潮和農民運動的展開。而大革命失敗讓中國共產黨認識到不但要鞏固工農聯盟,建立革命統一戰線,而且要保持自身獨立性,“槍桿子里面出政權”,奪取無產階級在革命中的領導權。中國共產黨在革命洪流中不斷總結經驗、吸取教訓,最終確立以毛澤東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集體,政治路線的制定為抗日戰爭以及解放戰爭的勝利打下了堅實基礎。因此,中國共產黨的政治領導力為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提供了堅實的政治保障;大革命失敗等的接連受挫讓中國共產黨的領導陷入被動局面,為此,毛澤東同志從實際出發,深入考察中國的社會狀況,《湖南農民考察報告》《反對本本主義》《矛盾論》《實踐論》等為中共掃清了思想障礙。延安時期的整風運動進一步肅清了黨內錯誤思想?!皟蓚€務必”的提出則進一步凸顯中國共產黨的思想引領力;新民主主義革命階段的工農運動和土地革命激發了人民群眾參加革命的積極性,為革命勝利奠定了群眾基礎,群眾路線的貫徹落實也讓中國共產黨深刻認識到群眾組織力的不斷鞏固和增強是新民主主義革命取得勝利的重要法寶;中國共產黨在新民主主義革命的不同階段,通過實施靈活的土地政策和積極的社會動員,從而建立起廣泛的統一戰線。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的召開凝聚了中國各個社會階層的力量,形成強大合力,彰顯了中國共產黨的社會號召力。因此,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勝利是“歷史性轉變”,實現了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的百年夙愿,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創造了根本社會條件。

(三)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實現最為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

新中國成立時,面臨著嚴峻的內外形勢,中國共產黨為了新生政權的長治久安,實施了社會主義革命,推進社會主義建設,這一時期真正地鞏固了中國共產黨領導力。隨著新生政權建立,中國共產黨面臨的社會革命也發生了根本性轉變,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進行了土地制度改革,取得了抗美援朝的勝利,三大改造的完成宣告中國實現了從新民主主義社會到社會主義社會的華麗轉變,確立了社會主義基本制度,這為鞏固中國共產黨領導力奠定了制度基礎。在此基礎上,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對社會主義建設道路進行了艱辛探索,從全面學習蘇聯模式到獨立自主地探索社會主義建設道路,初步建立起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積累了寶貴的建設經驗,這為鞏固中國共產黨領導力做足了物質保障?!白蟆眱A錯誤雖給社會主義事業造成挫折,但教訓極其深刻,中國共產黨領導力所具備的自我修復能力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奠定了基礎。因此,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取得的偉大成就是“歷史性變革”,是中國共產黨領導力發展的一次蛻變,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奠定了根本政治條件和制度基礎。

(四)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時期:實現具有深遠意義的偉大轉折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把黨的工作重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施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決策,這一具有深遠意義的偉大轉折完善了中國共產黨領導力?!秾嵺`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引起的關于真理標準的大討論引導人們反思“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這一重大歷史課題,中國共產黨抓住歷史機遇,在撥亂反正中不斷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不斷推進經濟體制改革,堅定不移地實施改革開放,黨的十三大確立的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和“三步走”戰略進一步增強了黨的領導力,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提供了根本政治保證。黨的十四屆三中全會確立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基本框架,繼而果斷提出“建設什么樣的黨、怎樣建設黨”這一直接關乎黨和國家前途命運的重大理論命題。這一系列重要舉措進一步夯實了中國共產黨的執政之基,增強了中國共產黨領導力。黨的十六大明確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黨的十七大提出了“實現什么樣的發展、怎樣發展”的理論命題,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面對世情、國情、黨情的深刻變化,中國共產黨堅持以執政能力建設和先進性建設為主線,全面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不斷完善中國共產黨領導力,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提供堅強的政治保證。因此,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時期取得的偉大成就是“歷史性轉折”,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了充滿新的活力的體制保證和快速發展的物質條件。

(五)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新時代,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開創全面從嚴治黨的新境界,把全面從嚴治黨貫穿于進行偉大斗爭、推進偉大事業、實現偉大夢想的全過程,確保黨始終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全面強化了中國共產黨領導力。黨的十八大確立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目標,對全面提高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提出了明確要求,將全面從嚴治黨作為“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重要組成部分,充分展現了黨中央堅定不移推進全面從嚴治黨的決心和信心。黨的十九大確立了既要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又要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精準脫貧、污染防治三大攻堅戰,為全面強化中國共產黨領導力激發了動力。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系統回答了“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全面強化中國共產黨領導力奠定了思想之基。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提出了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大問題,進一步明確了“中國共產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為此,要不斷堅持和完善黨的領導制度體系,全面強化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力。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上的講話中指出抗疫斗爭偉大實踐再次證明,中國共產黨所具有的無比堅強的領導力,是風雨來襲時中國人民最可靠的主心骨[2]。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歷史性地解決了絕對貧困問題,正意氣風發向著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邁進就是對中國共產黨百年強大領導力最好的見證和彰顯。因此,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實現偉大飛躍是“歷史性成就”,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了更為完善的制度保證、更為堅實的物質基礎、更為主動的精神力量。

二、中國共產黨領導力發展的深刻啟示

新時代,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相互交織、相互影響,要想肩負起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歷史使命并持續推進,就必須要矢志不渝地堅持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為此,既要從中國共產黨領導力發展的歷史進程中總結經驗、汲取力量、吸納智慧;又要以此為契機,堅定不移地堅持和完善中國共產黨領導,筑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深厚根基,引領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一)堅持黨的集中統一領導

中國共產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這既是歷史和人民的選擇,也是現實實踐和時代的要求。中國近百年的歷史發展表明,堅持黨的集中統一領導為中國共產黨領導力提升提供了堅實的政治保證,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顯著優勢,是中華民族走向繁榮富強、人民幸福安康的“主心骨”。為此,一方面要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堅定維護黨中央的權威,堅決把黨的集中統一和全面領導落到實處,確保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另一方面,要不斷改進和創新黨的領導方式方法,提高黨的領導能力,完善黨的領導制度和體制機制,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全面從嚴治黨,不斷增強黨的創造力、凝聚力、戰斗力,永葆中國共產黨的先進性。

(二)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人民是共和國的堅實根基,人民是我們黨執政的最大底氣?!敝袊伯a黨來自人民、根植人民、服務人民,脫離人民群眾,中國共產黨就失去了執政之基。中國共產黨領導力百年發展史與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是“血濃于水”、共生共存的關系。為此,一方面要堅定人民群眾的立場,明確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黨和國家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弘揚黨的群眾路線,把黨的群眾路線貫徹于治國理政的各個環節,堅持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另一方面,要把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作為檢驗工作的衡量標準,旨在不斷保障和改善民生,增進人民福祉,讓人民群眾把自身前途命運與國家民族前途命運緊密嵌入在一起,從而激發人民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為中國共產黨領導力的提升奠定厚實的群眾基礎、提供源源不斷的力量源泉。

(三)以建設高素質專業化的干部隊伍為著力點

“政治路線確定之后,干部就是決定的因素”。中國共產黨在領導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偉大實踐中,干部隊伍充分發揮了“頭雁效應”,起到了示范表率作用。領導干部作為“關鍵少數”,其自身建設直接關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具體落實,更是關乎中國共產黨領導力能否引領中華民族走向偉大復興的關鍵所在。為此,要以建設高素質專業化的干部隊伍為著力點,既要政治過硬,又要本領高強。一方面,要自覺踐行和貫徹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著力培育忠誠干凈擔當的高素質干部隊伍,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突出政治標準,嚴把領導干部選、管、育、培的政治關、品行關、作風關,既要嚴管厚愛,又要激勵約束;另一方面,領導干部要以解決實際問題為導向,在實踐中鍛煉調查研究能力、科學決策能力、改革攻堅能力、應急處突能力、群眾工作能力、抓落實能力。領導干部只有不斷地進行思想淬煉、政治歷練、實踐鍛煉、專業訓練,才能不斷提升干部隊伍的領導力。

(四)以自我革命的魄力培育與時俱進的創新力量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勇于自我革命,是我們黨最鮮明的品格,也是我們黨最大的優勢”。自我革命是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取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歷史性成就的內生動力,也是新時代中國共產黨推動反腐敗斗爭、凈化黨內政治生態、不斷夯實執政之基的有力抓手。自我革命取得顯著成效彰顯了中國共產黨強大的領導力,中國共產黨要以此為契機,不斷推動社會革命向縱深發展,破解固化體制機制的藩籬,深化社會各個領域的改革創新,培育與時俱進的創新精神。為此,一方面要不斷強化中國共產黨的自我革命,從蘇共危機中吸取經驗教訓,直面矛盾、革弊立新、刀刃向內、清掃頑疾,實現自我革新,加強黨的建設,提升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力;另一方面要以自我革命的魄力引領社會革命,在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進程中化解社會矛盾,破解難題,貫徹新發展理念,為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會文明、生態文明注入新動力,鍛造與時俱進的創新力量。

(五)弘揚好中國共產黨“精神譜系”的偉大精神

中國共產黨在中國革命、建設、改革中涌現的一大批偉大精神,比如偉大建黨精神、紅船精神、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等,共同構成了中國共產黨“精神譜系”的坐標系,激勵著一代又一代人發憤圖強、奮發有為,堅定理想信念,是共產黨人經受住考驗的精神支柱,也是中國共產黨領導力的強大精神內核。新時代,做好中國共產黨“精神譜系”的宣傳工作,有助于匯聚正能量,振奮精氣神,是中國共產黨領導力提升的精神之“鈣”。為此,一方面要借助于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手段摸清人們汲取知識的方式,創新宣傳的途徑,以可視化等喜聞樂見的形式呈現,做好中國共產黨“精神譜系”的弘揚工作,旨在凝聚人心、匯聚民力,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早日實現提供精神動力。另一方面要借助于領導力這一共有概念,搭建中西方交流的話語平臺,減少分歧,消除偏見,增強共識,向世界講好中國共產黨領導力的“中國故事”。

參考文獻:

[1]習近平.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11.

[2]習近平.在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上的講話[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0:17.

(作者陳宗波系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黨建部博士研究生;候術山系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博士研究生,西安思源學院新發展理念與領導力研究中心研究員。)

猜你喜歡
歷史性領導力中國共產黨
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書法作品選
中國共產黨100歲啦
熱烈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
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四中全會在京勝利閉幕
祭壇畫作為裝置
40年,中國實現歷史性跨越
《領導力21法則》
《領導力21法則》
領導力的名與實
2009的50位最具領導力的CEO排名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