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冠肺炎疫情對廣州某社區全科門診患者就診情況的影響

2021-09-15 20:16伍韻賢陳科明庭武
醫學食療與健康 2021年3期
關鍵詞:睡眠障礙新冠肺炎

伍韻賢 陳科 明庭武

【摘要】目的:觀察評價新冠肺炎疫情對全科門診患者就診情況的影響。方法:本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收集新冠肺炎下2020年1月28日至4月26日與2019年1月28日至4月26日全科門診就診患者數據,分析并比較兩個時期之間差異。結果:患者就診情況與2019年同期相比,新冠肺炎疫情下本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全科門診患者就診人數下降50.92%,就診人次下降52.60 %。與2019年同期相比,因高血壓就診患者比例從19.93%上升至40.00%,因糖尿病就診患者比例從6.8%上升至13.87%,睡眠障礙比例從5.4%上升至12.22%,焦慮/抑郁狀態比例從0.26%上升至2.67%,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1)。結論: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了社區全科門診的就診原因,特別是因心理障礙及失眠而就診的患者明顯增加。

【關鍵詞】新冠肺炎;全科門診;睡眠障礙;焦慮狀態

[中圖分類號]R197.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5249(2021)03-0183-02

2019年底至今,新冠肺炎席轉全球,成為影響人類健康的重要疾病,對人類社會及健康造成了重大影響[10]。廣州作為一個對外開放城市,社區居民人們對新冠肺炎疫情產生了恐慌、焦慮、無助等情緒反應,造成了較大程度的心理壓力[11]。因此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作為本次新冠肺炎疫情的分戰場,除了成立三人小組對社區疫情排查,同時開展日常全科門診診療活動,滿足社區居民及慢性病患者的基本需求。全科醫生作為社區居民健康守門人,在疫情下以家庭醫生角色對社區居民心理、慢性病管理、情緒開導,更好的與社區居民共同應對新冠肺炎疫情。

1 資料與方法

1.1研究對象 應用本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信息系統,收集新冠肺炎疫情下與去年同期全科門診所有患者就診數據。

1.2觀察指標 采集數據主要包括就診總人數,就診總人次,性別,年齡,就診原因(包括高血壓、糖尿病、睡眠障礙、焦慮/抑郁狀態等)。

2 結果

2.1全科門診就診基本情況 與2019年1月28日至4月26日相比,新冠肺炎疫情下2020年1月28日至4月26日本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全科門診就診人次由87964人次下降至44795人次,下降50.92%;就診人數由19591人降至10305人,下降52.60%;每例患者的平均就診次數也略有下降,從4.49次降至4.35次。

本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新冠肺炎疫情下就診患者中,與2019年同期對比,平均就診年齡從(56.98±18.07)歲增加至(61.35±14.18)歲。年齡>65歲患者就診比例從36.22%增加至43.58%,男性患者的比例從39.79% 增加至42.05%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 );平均年齡分別是(57.45±30.58)歲和(61.81±31.84)歲。女性患者比例60.21%減少至57.96%,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平均年齡分別是(56.69±30.83)歲和(61.00±30.00)歲。詳見表1。

2.2全科門診就診原因 與2019年1月28日至4月26日相比,本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新冠肺炎情況下全科門診的就診原因有所變化。高血壓患者就診比例從19.93%上升至40.0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其中年齡>65歲的高血壓患者比例54.35%和48.48%,糖尿病患者就診比例從6.8%上升至13.87%,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年齡>65歲的糖尿病患者比例52.94%和45.4%,睡眠障礙比例從5.4%上升至12.22%,男性比例由61.36%下降至36.92%,女性比例由38.64%上升至63.08%;焦慮/抑郁狀態比例從0.26%上升至2.67%,男性比例由64.88%下降至41.45%,女性比例由34.12%上升至58.5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詳見表2、表3。

3 討論

本文通過收集本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新冠肺炎疫情下,全科門診患者的就診情況,與2019年同時期比較,分析新冠肺炎疫情對全科門診及社區居民的影響。查閱文獻,僅發現有相應??崎T診的報道,趙明霞[12]等在文獻中顯示,新冠肺炎疫情嚴重影響了神經內科門診患者的就診。與2019年同期相比,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某綜合醫院院區2個院區神經內科門診人數分別下降了53.51%和59.04%,超過一半患者不能或不愿到醫院就診。因睡眠障礙及焦慮/抑郁狀態就診的患者比例顯著增加,但尚無社區就相關信息報道。本次研究結果顯示,本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全科門診人數下降了50.92% ,其中>65歲以上老年患者及男性患者比例增加,年齡>65歲患者就診比例從36.22%增加至43.58%,男性患者的比例從39.79% 增加至42.05%,女性患者比例60.21%減少至57.96%,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1)。

社區居民慢性病及老年患者居多,規律服藥、定期復診對慢性病患者十分重要。本研究顯示,本社區高血壓、糖尿病慢性病患者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就診比例較2019年同期升高,>65歲以上慢性病就診患者減少,高血壓年齡>65歲的高血壓患者比例從54.35%降至48.48%,糖尿病年齡>65歲的糖尿病患者比例從52.94%降至45.4%,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1)。

新冠肺炎疫情同時也顯著影響了社區居民情緒,自居家隔離開始,社區居民睡眠障礙、焦慮/抑郁狀態就診的患者比例顯著增加。表現為失眠、焦慮、多疑、心悸、胸悶、早醒、日夜顛倒等。年輕患者因不需工作,日夜顛倒,持續熬夜,出現一系列情緒狀況。中老年人因信息過多接收,不能出門運動,不能繼續日常的晨運、喝茶等生活,出現恐懼、驚恐、體重下降、疑病思維等,部分患者因為陣發性咳嗽,以為自己患病,終日惶惶不安,不思飲食。本研究顯示,新冠肺炎疫情下,睡眠障礙及焦慮/抑郁狀態的女性比例明顯上升,與2019年同期對比,睡眠障礙比例從5.4%上升至12.22%,女性比例由38.64%上升至63.08%;焦慮/抑郁狀態比例從0.26%上升至2.67%,女性比例由34.12%上升至58.55%,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1)。表明疫情對于女性的情緒改變更為明顯,對女性心態影響較男性顯著。部分女性患者甚至出現一周、一月不能入眠,消瘦,懷疑自己出現糖尿病、甲狀腺功能異常等相關疾病,并因此原因就診要求檢查。因此,新冠肺炎疫情下及后續的很長一段時間內,全科門診家庭醫生,應更加重視就診患者的心理問題和睡眠狀況,主動了解管理的社區居民,特別是慢性病患者及老年患者的心理狀態,同時通過微信、云鵲醫平臺信息、家醫系統等多渠道,開展媒體、醫院、社區多方位心理疏導,增加網上患者教育項目,減少社區居民的心理恐慌。

4 結論

綜上所述,新冠肺炎疫情嚴重影響了本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全科門診患者的就診活動,就診人數和次數下降。高血壓、糖尿病患者就診率增高,睡眠障礙及焦慮/抑郁狀態患者就診率增高。同時,新冠肺炎疫情也影響了社區居民的身體健康,心理健康和睡眠狀況,女性患者尤其明顯,導致因上述原因就診的患者明顯增加。高血壓、糖尿病患者血壓、血糖管理不佳,導致相應器官并發癥增多。本研究提醒全科醫師、特別是家庭醫生,在管理患者慢性病同時,需更加關注社區居民的心理健康,在日常門診工作中,要重視詢問來診患者心理及睡眠相關的癥狀,及早發現問題,進行相應的藥物干預和心理治療。

參考文獻

[1]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術組. 新冠肺炎疫情緊急研究議程: 傳播和非藥物緩疫策略[J]. 中華流行病學雜志, 2020, 41(2): 135-138.

[2] 李焱芳, 王薛瑤, 張晶, 等. 普通民眾在新冠肺炎期間的心理調查[J]. 國際感染病學(電子版), 2020, 9(2): 308-310.

[3] 趙明霞, 葛海霞, 張擁波, 等. 新冠肺炎疫情對神經內科門診患者就診情況的影響[J]. 臨床和實驗醫學雜志, 2020, 19(7): 691-693.

作者簡介:伍韻賢(1982.10-),女,漢族,廣東廣州人,本科學歷,全科門診,副主任醫師。

猜你喜歡
睡眠障礙新冠肺炎
情報體系在應急事件中的作用與價值
我國公共衛生突發事件應對的情報機制及體系
政府要做好公共價值的創造者和守護者
新冠肺炎疫情前期應急防控的“五情”大數據分析
科學與價值: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的風險決策機制及其優化
臺陸委會正式改稱“新冠肺炎”
非運動性癥狀對帕金森病的影響探討
穴位按摩配合頭皮花針治療化療患者睡眠障礙的效果觀察
中藥治療海洛因依賴患者應用美沙酮維持治療后睡眠障礙的療效觀察
某社區門診苯二氮類助眠藥處方情況及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