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后顱窩軟通道穿刺術聯合側腦室外引流治療重型腦干出血的臨床分析

2021-09-17 09:17蔡侃芝楊成山李漢威
醫學食療與健康 2021年7期

蔡侃芝 楊成山 李漢威

【摘要】目的:分析后顱窩軟通道穿刺術聯合側腦室外引流治療重型腦干出血的臨床效果。方法:回顧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本院神經外科收治的30例重型腦干出血患者作為本次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接受后顱窩軟通道穿刺術聯合側腦室外引流治療,比較治療前、治療1周后患者的格拉斯哥昏迷指數(GCS)評分,同時觀察患者的腦干血腫清除率、存活率、死亡率。結果:治療1周后患者的GCS評分明顯高于治療前,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30例患者的腦干血腫清除率為93.33%(28/30),存活率為86.67%(26/30),死亡率為13.33%(4/30)。結論:采用后顱窩軟通道穿刺術聯合側腦室外引流治療重型腦干出血,能有效清除患者的腦干血腫,并改善其昏迷情況,且存活率相對較高。

【關鍵詞】重型腦干出血;后顱窩軟通道穿刺術;側腦室外引流

[中圖分類號]R651.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5249(2021)07-0030-03

Clinical analysis of posterior fossa soft channel puncture combined with lateral ventricular external drainage in the treatment of severe brain stem hemorrhage

CAIKan-zhi, YANG Cheng-shan, LIHan-wei (Department of Neurosurgery, Chashan Hospital, Dongguan City, Dongguan Guangdong 523382,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posterior fossa soft channel puncture combined with lateral ventricle external drainage in the treatment of severe brainstem hemorrhage. Methods: Aretrospective analysis from January 2017 toJanuary 2020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neurosurgery of the clinical data of 30 patients with severe brainstem hemorrhage, 30 patients were received posterior fossa soft channel joint lateral ventricle puncture drainage treatment, compared before and after 1 week treatment in patients with a Glasgow coma scale (GCS) score, and observed 3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brain stem hematoma clearance rate, survival rate and mortality rate. Results: The GCS score after 1 week of treatment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before treatment, 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P<0.05). The brainstem hematoma clearance rate of 30 patients was 93.33% (28/30), the survival rate was 86.67% (26/30), and the mortality rate was 13.33%(4/30). Conclusions: Posterior fossa soft channel puncture combined with lateral ventricular external drainage in the treatment of severe brain stem hemorrhage can effectively remove the brain stem hematoma and improve the coma of patients, and the survival rate is relatively high.

[Key words] Severe brainstem hemorrhage; Posterior fossa soft channel puncture; External drainage of lateral ventricle

重型腦干出血主要是指腦干出血量>5 mL,該疾病屬于神經科急危重癥,具有較高的死亡率[1-2]。由于重型腦干出血的發病急,病情進展快,使得臨床治療難度大,以往臨床多予以此類患者常規對癥治療,如止血、脫水降顱壓、降血壓和營養支持等[3]。但常規對癥治療的療效欠佳,難以清除患者腦干血腫,導致患者預后較差。因此,如何徹底清除腦干血腫、改善患者預后成為了神經科所關注的問題[4-5]。近年來,隨著相位技術的進一步發展,越來越多醫學者開始嘗試在腦干區開展手術,且多采用顱窩軟通道穿刺術、側腦室外引流術式,但有關這兩種術式的應用效果的相關研究較少。對此,本次研究回顧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本院神經外科收治的30例重型腦干出血患者,旨在分析后顱窩軟通道穿刺術聯合側腦室外引流治療重型腦干出血的臨床效果?,F作詳細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本院神經外科收治的30例重型腦干出血患者,其中,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13例;年齡46~78歲,平均年齡(60.38±7.11)歲;高血壓病史15例、糖尿病病史10例、其他5例。納入標準:①發病時間<12 h者;②經頭顱CT檢查確診為重型腦干出血者;③存在嘔吐、意識障礙等表現,且出現顱神經損傷等神經功能障礙者。排除標準:①存在此次研究所用手術禁忌癥者;②合并凝血功能障礙者;③臨床資料不全者。研究已獲得院倫理委員會審批,并正常開展。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接受后顱窩軟通道穿刺術聯合側腦室外引流治療,具體方法如下:在床邊局麻,行左側腦室鉆孔腦室外引流術,后顱窩軟通道穿刺術?;颊咂脚P位,使用碘酒、酒精消毒術區,鋪手術單,在左額冠狀縫前2 cm、中線旁2.5 cm位置,用腦科手錐顱器錐穿頭皮,顱骨及硬腦膜,用14號腦室硅膠管以平行于矢狀線垂直于兩耳假連線方向送入腦內約5 cm,即見淡紅色血性腦脊液流出,固定引流管并接瓶,引流管通暢。更換體位,患者健側側臥位,頭部前傾,利用頭顱的解剖標志標出枕外隆突(凸),乳突根部及后正中線,后發際線內側,構成患側后顱窩四邊形,然后劃出后顱窩四邊形的對角線,其交點或其附近區域即為理論上的穿刺點,依術前CT片顯示腦干血腫形態,沿著預定的穿刺點,用手錐顱器錐穿頭皮,枕骨磷部及硬腦膜,送入引流管,深6~8 cm,引流導管遠端(盲端)指向對側眉弓外側至外耳孔上方的區域。具體要按照術前的CT圖像確定。抽出淡紅或暗紅血液為穿刺成功,固定引流管并接瓶。次日行3 mL生理鹽水+尿激酶1~2U進行血腫液化,1~2次/ d,復查CT見腦干血腫減少或第四腦室、環池、四疊體池清晰可見,腦脊液循環通暢,無腦積水,可拔除引流管。術后常規鎮痛鎮靜,氣管插管或氣管切開,呼吸機輔助治療,預防感染、脫水降顱壓、止血、營養支持、預防并發癥等對癥治療。病例手術圖如圖1。

1.3觀察指標 比較治療前、治療1周后患者的格拉斯哥昏迷指數(GCS)評分,同時觀察30例患者的腦干血腫清除率、存活率、死亡率。

格拉斯哥昏迷指數(GCS)[6]評分內容包括睜眼反應、語言反應、肢體運動等,14分以上為正常狀態,13~14分為輕度昏迷,9~12分為中度昏迷,3~8分為重度昏迷,3分以下為腦死亡或預后極差。

注:A標出患側后顱窩四邊形,交點或其附近區域即為理論上的穿刺點;B從預定的穿刺點,手錐顱器錐穿顱骨;C依CT片設計引流管穿刺方向;D成功穿刺,抽出淡紅血性液;E術后CT片顯示引流導管遠端位于血腫; F側腦室及后顱窩引流管3D圖片。

1.4統計學方法 SPSS 22.0為此次研究處理數據所用的統計學軟件,x±s代表計量資料,t檢驗,當P<0.05時,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治療前、治療1周后患者的GCS評分比較 如表1所示,治療1周后患者的GCS評分明顯高于治療前,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患者的腦干血腫清除率和預后情況 30例患者接受治療中,共28例完全清除腦干血腫,清除率為93.33%;存活26例,存活率為86.67%;死亡4例,死亡率為13.33%。

3 討論

腦干出血是指非外傷的中腦、腦橋、延髓出血,當出血量超過5 mL,則定義為重型腦干出血[7-8]。重型腦干出血的發生主要與高血壓動脈粥樣硬化、先天性腦血管畸形、吸煙、飲酒等因素相關[9]。近年來,隨著我國高血壓患者的人數逐漸增加,重型腦干出血的發生率也出現明顯上升趨勢。由于該疾病的預后差、死亡率高,故臨床需及時為患者選擇一種有效的治療措施,以盡可能改善其預后,降低臨床死亡率。

據本次研究表明,治療1周后患者的GCS評分明顯高于治療前,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30例患者的腦干血腫清除率為93.33%(28/30),存活率為86.67%(26/30),死亡率為13.33%(4/30)。該結果提示,后顱窩軟通道穿刺術聯合側腦室外引流能有效改善重型腦干出血患者的昏迷狀態,并有效清除腦干血腫,存活率較高。在以往臨床中,腦干區為“手術禁區”,但近年來隨著顯微技術、醫療設備的進一步發展,該區域已不再是“手術禁區”。在腦干區開展手術,雖然能有效清除腦干血腫,但極易引起腦干繼發性損傷,對其預后十分不利。然而,后顱窩軟通道穿刺術是一種在后顱窩特定位置穿刺獲得軟通道的手術,其能有效擴大后顱窩容積,能有效避免腦干血腫清除過程中功能區出現二次損傷,有利于保護腦功能區。同時,在軟通道形成后,聯合側腦室外引流,將腦干血腫充分引流出來,能有效清除腦干血腫,并減少對周圍組織的損傷。當患者的腦干血腫清除、有效止血后,則能有效促進其腦干區神經損傷修復;加之手術過程中對功能區未造成明顯影響,能提供一個良好的修復環境。重型腦干出血會引發梗阻性腦積水,極易造成枕骨大孔疝;同時,血腫形成會壓迫腦干神經,導致腦干供血不足,引起腦神經細胞死亡[10-11]。在進行后顱窩軟通道穿刺術后開展側腦室外引流,能早期緩解患者的梗阻性腦積水癥狀,避免持續性顱內高壓引起枕骨大孔疝;同時有效清除血能緩解對腦干神經的壓迫,改善腦干供血,使神經細胞損傷減輕,并促進神經細胞修復。當患者的腦干神經細胞有效修復時,則能有效改善其昏迷狀態,盡可能減少死亡概率[12]。值得注意的是,雖然此次研究結論認為后顱窩軟通道穿刺術聯合側腦室外引流治療重型腦干出血效果顯著,但由于研究樣本量較少,導致研究尚存在一定不足,故后續還需加大研究樣本量進行深一步研究,以獲得更為準確的研究數據,盡可能提高重型腦干出血患存活率。

綜上所述,在重型腦干出血中采用后顱窩軟通道穿刺術聯合側腦室外引流治療,能有效清除患者的腦干血腫,并改善其昏迷情況,且存活率相對較高。

參考文獻

[1] 龔金兵, 張占偉, 張蕾, 等. 微創軟通道穿刺引流術治療高血壓性重癥腦干出血的療效觀察[J]. 中國微侵襲神經外科雜志, 2020, 25(3): 124-125.

[2] 門旭喬. 立體定向軟通道微創血腫穿刺引流術治療高血壓腦出血的臨床效果[J]. 河南外科學雜志, 2020, 26(2): 90-91.

[3] 陳鵬, 王磊, 何東鋒. 軟通道微創穿刺引流治療高血壓腦出血的臨床療效及對患者恢復情況與神經功能的影響[J]. 國際醫藥衛生導報, 2019(21): 3602-3604.

[4] 胡建成. 軟通道微創穿刺引流治療高血壓腦出血的臨床效果分析[J]. 中外醫療, 2019, 38(25): 88-90.

[5] 馮良應, 鐘元冠, 林宗保. 立體定向微創軟通道穿刺血腫引流術治療高血壓腦出血對患者神經功能影響[J]. 中國醫師雜志, 2020, 22(2): 281-283.

[6] 龍飛, 秦坤明, 廖聲潮, 等. 用改良Graeb評分及GCS評分指導腦室出血的個體化治療[J]. 中華危重病急救醫學, 2019, 31(11): 1373-1377.

[7] 駱安林, 吳世強, 方挺, 等. 微創軟通道穿刺技術聯合腦室外引流治療自發性小腦出血的療效觀察及思考[J]. 國際醫藥衛生導報, 2019, 25(21): 3605-3607.

[8] 張玉龍. 立體定向軟通道微創血腫穿刺外引流術治療高血壓性腦出血的效果分析[J]. 現代診斷與治療, 2019, 30(20): 3638-3640.

[9] 唐其權. 微創軟通道穿刺引流治療高血壓腦出血臨床分析[J]. 系統醫學, 2018, 3(21): 84-86.

[10] 張騫, 侯臨江. 立體定向軟通道微創血腫穿刺外引流術治療高血壓腦出血的臨床效果[J]. 中國社區醫師, 2019, 35(8): 96, 98.

[11] 陳旭波. 軟通道穿刺引流術聯合常規保守治療39例高血壓性腦出血患者的效果[J]. 中國藥物與臨床, 2019, 19(3): 439-440.

[12] 胡鐵民, 王紅梅. 軟通道微創血腫穿刺外引流聯合尿激酶治療高血壓腦出血患者的臨床效果[J]. 醫療裝備, 2018, 31(10): 15-16.

作者簡介:蔡侃芝(1973.12-),男,廣東揭陽人,大學本科,副主任醫師,研究方向:高血壓腦出血微創治療。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