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校教育管理中以人為本理念的滲透與融合研究

2021-09-22 02:16張宏
成才之路 2021年30期
關鍵詞:高校教育管理以人為本滲透

張宏

摘 要:貫徹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需要教師重視學生個性差異,因材施教;保護學生的求知欲,順勢引導;樹立學生主體意識,改變教學方法。文章分析高校應用以人為本教育理念的必要性,探討高校教育管理存在的問題,指出高校以人為本理念滲透與融合的策略:開展各項管理工作應堅持以人為本理念,對原有教學管理制度進行優化,不斷加大對教輔人員的關注力度,轉變以往的教學模式,實行民主化的教育管理方式。

關鍵詞:高校教育管理;以人為本;滲透;融合

中圖分類號:G640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1)30-0018-03

“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即重視人,理解人,尊重人,愛護人,提升人的自身價值的理念。在日常的教育管理中,高校只有充分尊重教師、學生以及教輔人員在教育管理中的作用,才能促進教育管理水平的不斷提升。本文結合高校教育管理中存在的各種問題,對以人為本理念的滲透與融合進行探討。

一、高校應用以人為本教育理念的必要性

教育工作的本質是培育人才,育人是高校各項任務的核心,也是教師最重要的職責。以人為本是一種非常重要的教育理念,高校應用這種教育理念具有很強的必要性,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有助于促進高校教育管理目標的實現

為了更好地提升本校的管理水平,高校內部的各部門都制定了詳細的目標,并且在實現目標的過程中,教師和學生都會積極配合。而在傳統的教育理念下,各項教學管理活動無法發揮出學生和教師的積極性,導致高校所制定的各項目標很難實現。在以人為本理念下,高校制定的各項發展目標都融入了學生和教師的訴求,能夠最大限度地激發教師和學生的積極性,有助于促進高校各項管理目標的實現。

2.以人為本是社會經濟發展對高校的必然要求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各行各業都圍繞以人為本,對傳統的管理理念進行改進和優化。高校作為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也需要積極適應這一變化,對教學管理內容進行改革。高校要以積極的心態,參與到這項教學改革活動中,積極踐行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這是社會經濟發展對高校的必然要求。

3.以人為本是增強學生心理素質的必然要求

高校是為社會培養高素質人才的重要基地,其各項教學活動都是圍繞學生而展開的。學生具有明顯的個性特征,在對學生進行教學時,高校教師需要從多方面對學生進行引導,增強學生的心理素質。實現這一教學目標,需要高校教師尊重教育規律,不斷對學生的心理特征進行分析,以人為本開展各項教學管理活動。只有在日常的教學管理活動中認真做好此項工作,才能使以人為本教育理念得到很好的應用,更好地促進人才培養質量的不斷提升。所以,以人為本,是增強學生心理素質的必然要求。

二、高校教育管理存在的問題

1.缺乏對以人為本理念的滲透

雖然當前以人為本教育理念已經得到高校教職員工的廣泛認同,但是在實際的管理活動中,部分教育管理者受長期形成的管理經驗影響,所制定的各項管理政策和制度,都沒有體現出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一些高校習慣于以強制性命令的方式對教師、學生進行管理,正是這種官本位的思想,導致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無法得到有效應用和滲透。在培養學生的過程中,部分高校的教師習慣于按照自己對人才培養的認識來進行教學設計,沒有結合學生個人發展和社會的要求對教學管理內容進行靈活調整,導致學生的興趣愛好沒有得到重視,無法達到社會的要求。在教學過程中,還有一些教師依然堅持以理論為主,使得學生缺乏實踐,導致人才培養質量無法滿足社會的需求。

2.過度強調規范性和統一性

高校的人才培養工作,需要充分尊重和體現學生的個性,只有這樣才能適應社會經濟發展對人才的需求。而且高校作為培養創新型人才的重要場所,各項教學活動應圍繞人才培養來開展。但是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一些高校教師沒有貫徹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各項教學活動沒有結合學生的發展特點,導致課堂教學沒有取得理想的效果。所以,過度追求人才培養質量的規范性與統一性,嚴重制約了學生的個性化發展,不利于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這就需要高校管理者認真對這個問題進行分析和探索,積極改變教學管理中的這種錯誤做法。

3.缺乏對學生和教職員工的尊重

在高校的教學管理活動中,一些高校存在著不尊重學生和教職員工的現象。部分高校的行政部門在制定各項教學管理政策的過程中,缺乏與教師和學生的溝通。管理制度的制定沒有征求師生的意見,很多管理內容脫離了教學管理實際,使得教師和學生在教學管理中處于非常被動的地位,這對于高校的教學管理工作的高效開展會形成一定的制約。一些高校的管理制度過于重視出現問題后的懲罰,缺乏對師生的激勵。這就需要高校在制定各項管理制度的過程中,積極征求師生的意見,并深入教學一線去了解師生的訴求。只有在此基礎上制定出各項管理制度,才能體現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更好地推動高校各項工作的有序開展。

4.教育方式缺少創造性

在教育管理中,高校不重視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會導致教育方式的創造性存在缺失。其主要表現為教育管理方式單一,造成學生的創新性不足,其學習的過程變成了機械性的學習,缺乏創造性思維。課堂教學也變成了教師的單人舞臺,學生無法在課堂上進行拓展,缺少了學習的積極性。而教師與學生之間溝通不足,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困難時會害怕受到批評,不愿意向教師請教,使得教師無法達成課堂教學目標。除此之外,個別高校仍然堅持以書本為主的傳統教育方式,并沒有將書本知識與學生的實踐相結合,課堂教學缺少靈活性,導致教學與實踐之間脫節。盡管目前有部分高校也安排了課外實踐的相關課程,但是在實施的過程中,教師卻沒有堅持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使得學生的學習效果大打折扣。

猜你喜歡
高校教育管理以人為本滲透
新媒體在高校教育管理中的應用
網絡技術對高校教育管理的影響及對策
基于新形勢的高校教育管理的現狀及創新研究
語文教學應“以人為本”
以人為本理念在幼兒園管理中的應用研究
淺談語文課堂的情感教育滲透
提升教育智慧,打造高效課堂
試析高校應用微信公眾平臺的問題與策略
在印度佛教大會感受日本“滲透”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