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職院校思政課程人才培養模式探賾

2021-09-22 02:16李丹
成才之路 2021年30期
關鍵詞:思政課程學習方法人才培養

李丹

摘 要:高職院校思政課程承擔著教書育人的重要職責,教師不僅要向學生傳授思政理論知識,還要發揮思想政治教育作用。在人才培養方面,高職思政教師要積極探索與教學相適應的人才培養模式,通過關注熱點新聞、打造個性平臺、開展課外閱讀、重視實踐活動等途徑,不斷檢驗高職思政教育工作成果,以充分發揮思政育人的作用。

關鍵詞:高職院校;思政課程;人才培養;學習方法

中圖分類號:C961;G711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1)30-0004-02

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力是廣泛而深刻的,它不僅關乎一個國家的命運,而且指向每一個茁壯成長的學子。高職思政教師要遵循理論聯系實際的核心指導綱領,結合學情實際,不斷探索有效的人才培養模式,從而培養更多高素質的人才。本文主要從四個方面對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模式進行探討。

一、關注熱點新聞,培養學生思維能力

思政教師要具有敏銳的教學眼光,能夠依據新聞時事與社會生活中的大小事件,找到與課程教學相契合的知識點,引導學生深入思考。同時,思政教師要根據學生個人的學習特性,采取多樣化的教學策略和方法,將高職生的學習著眼點轉到思政知識上來,并讓他們從中受到啟發,對思政課程產生興趣。思政課程并非枯燥無味,學習理論看似長篇大論但其實與實際生活緊密相連。部分學生由于思維能力不足、學習方法不到位,沒有找到思政學習的竅門,因此教師應從生活化的角度引導學生關注時事熱點新聞,以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讓學生進一步學習思政理論知識,達到人才培養的目的。聯系實際的新聞案例可以幫助學生在思政學習中理解重要的理論概念,提升學生參與課程學習的積極性。教師通過對新聞案例的準確分析,能讓學生意識到,政治學科與國家、社會和個人都緊密相連,了解政治知識、拓寬思想視野對個人的成長與發展十分重要。在熱點新聞的選擇上,教師要廣撒網,涉及全面,讓學生透過新聞表象理解其背后蘊含的思政知識,跟隨教師的講解思路不斷思索,從而培養他們的思維能力。這類熱點新聞應由小到大,如從高職院校當地的地方新聞入手,讓學生了解生活中的思政元素,并以此為討論中心,充分調動學生的聽課積極性。在結合新聞熱點的基礎上,教師可以在思政課堂上組織學生交流與討論,如小組討論會、集體會議、辯論賽等,并不斷提出問題供學生思考,讓學生充分表達個人的想法。這樣,在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同時,能提升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和思辨能力,使高職院校的思政課更加充實、生動,進而為培養優秀的人才服務。

二、打造個性平臺,實現師生雙向交互

在思政教育中,教師要注重與學生的充分交流。學生不是被動接受理論知識的一方,而是積極與教師展開互動、在思政學習中促進個性成長的學習者。課堂討論可以進一步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給予師生相互交流的機會和空間,讓學生盡情提出自己的合理化建議?;ヂ摼W時代,教師掌握教育前沿資源的速度加快,學生自主學習思政理論知識的途徑也更加多樣化,給高職思政教師開展課程教育、培養優秀思政人才提供了更多的機遇。例如,新媒體作為教師進行思政教育的平臺,能吸引學生參與其中,讓學生以青年的視角來闡述自身對國家、社會、人民的認識和理解,將理論知識用個性化的語言進行表述。新媒體平臺的開設和網絡資源素材的挖掘給高職院校思政教育的現代化建設提供了新空間、新方法,能夠積極鼓勵教師群體創新教學方式,使思政教育的形式更加多樣化、新穎化,更吸引學生的眼球。一方面,網絡媒體的學習和傳播不僅可以強化學生對課程知識的理解,還可以鍛煉學生的信息技術操作技能,甚至有能力的學生還可以借助多樣化的平臺進行創業活動。另一方面,教師可以在課后作業、課程考核環節開展諸如自媒體個性平臺建設的活動,促使學生采取不同方式去接觸互聯網新興產物,鼓勵學生自主學習、自主創造。這樣的作業或活動,能激發學生的創造性,讓學生在思政專業知識學習的基礎上進行個性化的輸出。

三、開展課外閱讀,拓展學生思政視野

閱讀活動是高職院校思政課程穩步開展、持續發展的必備條件,思政理論課外閱讀不僅可以開闊教師的教學思維,增加思政課堂內容含量,而且能夠幫助學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思政理論知識。在書目的選擇和閱讀任務的布置上,教師應明確閱讀書目類型對學生閱讀吸收的影響,力求書目類型涉及廣泛,契合學生的閱讀興趣,易于學生理解。首先,是經典論著的閱讀。如《資本論》《毛澤東全集》等理論著作,有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社會主義的歷史發展脈絡,清楚地認識到社會制度對國家建設的影響,形成正確的政治理論觀,堅定維護社會主義制度,樹立共產主義理想。其次,是關鍵性的宣言、章程、文件的閱讀。這些現實性的資料和文件可以增強學生的閱讀沉浸感,使學生對政治理論加深認識,如《中國共產黨章程》等可以使學生對黨史黨建類知識的了解更為客觀全面。教師也可選擇具有代表性的、文筆優美、紀實準確的名人傳記讓學生閱讀,如《恩格斯傳》等。傳記作品的優勢在于具有一定的文學色彩,故事性較強,能夠拉近學生與政治名人之間的距離,幫助他們體味名人一生政治思想的變化和成長,并從名人的人生脈絡中更深入地理解思政理論知識。在教師的指引下,學生可以有的放矢地開展課堂閱讀活動,從中受到有益的思政教育熏陶。純粹的、個人的閱讀只是教師布置的課下任務,自覺性不強的學生容易中途放棄閱讀。為此,教師可以舉辦閱讀交流會,鼓勵和監督學生參與到閱讀中,促使他們出于表達自我的需要而不斷充實自身的理論知識,擴展自己的閱讀面。思政閱讀可以將不同類型的作品融匯在一起,讓學生在閱讀中領略思政理論的魅力。這樣,能提升學生的思政素養,為培養優秀思政人才奠定堅實的理論基礎。

四、重視實踐活動,激發學生創造活力

教師在高職思想政治教學中應該重視各種實踐活動,鍛煉學生的實踐能力和理論聯系實際的知識運用能力。開展課堂活動、課外實踐活動等能增強學生對思政課內容知識的體驗感,使學生將理論和實踐密切聯系起來。例如,教師可讓學生以小組合作的方式表演情景劇,將枯燥的理論知識滲透到劇本中。在排練和表演的過程中,學生要主動學習思政理論知識,并將其內化為自己的表演形式,以親身實踐來領悟思政課的魅力。教師還可以結合閱讀活動中涉及的名人小故事、革命時期的民間故事、具有地方特色的故事等編研劇本,或者讓學生自己動手創作或改編劇本,充分激發他們的創作活力。在課堂展示時,教師要進行評選,表揚和獎勵學生創作的優秀作品。這樣,能讓學生充分領悟名人風采、黨的智慧、思政理論建設成果等,將理論學習與實踐教育緊密結合起來,使思政知識的貫徹更加深入。實踐證明,高職院校思政教育不是單一的理論灌輸類課程,而是真正把學生放在主體地位,為他們今后的學業發展考慮而精心設置的一門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課程。而實踐活動是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既能幫助學生鞏固思政理論知識,又能充分鍛煉學生的理論實踐能力,讓學生在豐富多彩的活動中發揮自己的創造力??梢哉f,思政教育是高職院校人才培養模式中的一潭活水,以其豐富的教育內容滋養了學生的精神世界,以其高度的理論性和變通的實踐性提升了學生的創新能力。

五、結語

綜上所述,高職院校思政教育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究還面臨著多重挑戰。因此,思政教師要充分認識到理論聯系實際、以學生發展為中心在教學過程中的重要作用,及時傾聽學生的意見,聯系實際改進育人方法,不斷促進高職思政教育人才培養模式的完善和發展,進而培養更多的高素質人才。

參考文獻:

[1]梁勇.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模式創新研究[J].河北農業大學學報,2010(03).

[2]鄭敏.高職院校人才培養模式創新下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改革研究[J].湖北經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2(08).

[3]林麗萍.對高職院?!罢n程思政”改革路徑的若干思考[J].現代職業教育,2019(32).

猜你喜歡
思政課程學習方法人才培養
對高校思政課程創新的探索
傳統節日德育資源在思想政治課程中的應用
高中數學教學方法淺析
論高中物理電路知識的學習方法及解題思路
小學語文低段識字教學的意義及學習方法
基于人才培養的中職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養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專班級管理共性問題與解決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養的技工學校德育實效性研究
案例教學法在高職思政課程教學中的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