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我們在談論審丑的時候,我們在談論什么

2021-09-22 16:42蔡雨旻那海峰
科教創新與實踐 2021年28期
關鍵詞:土味后現代標準

蔡雨旻 那海峰

關鍵詞:后現代審丑審美;土味文化

談到審美,我總是會想到我與我媽的一些"審美交流",在我媽看來,我實在不配為一個美術生,在她看來,我活的一點也不講究,房間里總是亂七八糟,做事也總是毛手毛腳,好像我除了畫畫,和美沾邊的事情是一點都不干,在我看來呢,我媽也好不到哪里去,她對美術的東西既不感興趣,也不想了解,在她休閑的時候,總愛刷點愛侃政治的營銷號,或者和同事們和著《酒醉的蝴蝶》大跳廣場舞,在我看來,內些東西簡直俗不可耐。直到有一天,我在刷短視頻的時間里,我接連地劃過一系列的土味視頻,我才驚訝地發現,審美低下的竟然是我自己,而且不僅如此,土味情話,土味食物吃播,洗腦的土味歌曲,土味文化已經充斥著我的周圍,更讓許多人措手不及的事情就是,在"馬保國"橫行各個視頻平臺,人人張口"耗子尾汁"的時候,馬保國忽然一夜之間查無此人,接著,人民日報發文"關于馬保國的鬧劇應該立即收場了,審丑狂歡不能沒有底線",一時間輿論四起,我也不禁產生了疑問,什么是審丑?

一、什么是審丑

我們在嘗試著用百度百科來重新打開這個詞匯,百度百科給我們的一個定義:”審丑就是因為它相應于審美而出現了新的詞匯。有人將審丑視作”審美疲勞”的結果,也有人則認為審美疲勞本身便是審美的另一種體驗?!边@個新的問題顯然還不能完全徹底解決我的困惑,于是,我接著打開了微博,在微博的搜索框中鍵入”審丑”,網友的評論就顯得淺顯的多,大多數的網友對審丑的理解可以大致的概括為”對丑的人或物的喜歡”,即字面意思。在這些內容里,網友用審丑來評價他人的喜好,審丑一詞儼然成為了一個貶義詞。用以形容人的審美水平低級。

這就牽扯到另一個很有意思的話題,就是審美到底有沒有標準,如果有,那這個標準是由誰來定義的呢?自從中國改革和開放以后,我們這個國家的經濟飛速發展,消費主義的興起,讓每一代人都在努力追求自己價值的真正實現,如果說以往的審美標準是由精英階層來定義,那么,在當今的時代,這個標準正在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被撼動。如何看待審美的標準問題,值得我們思考。

帶著疑問,讓我們把目光重新聚焦到土味文化,在翻閱了一些資料后,我試著從一些角度來剖析土味文化。

二、土味文化的后現代特征

以我國的土味視頻或者電影為典型案例,土味視頻大部分是來自于農村,二三線城市等經濟發展較緩慢的地區,這些視頻通常都是不講究整體的構圖,不講究故事敘述技巧,往往剪輯粗陋,內容淺顯而不想要追求深刻的含義,更多是使用獵奇,搞笑,粗俗等方式進行呈現。土味文化在其內容上所需要表現的種種文化特征,與后現代文化的種種特征高度相互重合,什么又是后現代文化呢?后現代文化提出"邊緣性"顛覆"中心性",以"平面性"替代"深刻性",以"多元敘事"替代"一元敘事",平面化,大眾趣味,反精英主義,與過去的文化群體所共同追求的審美趣味不同,土味的文化以粗簡直白的手法參與到符號的互動,在網民們看來,隨便拍拍具備一定的治愈功能,那些太過美顏,追求照片拍攝的技術,矯揉造作,附庸風雅的小短視頻之間形成了鮮明的藝術對比。土味文化的后現代性特點契合了當下互聯網文化的多樣性表達機制。

三、土味文化的符號化特征

這一點很好理解,我們現在聽到的土味情話,社會語錄,以及一些方言的運用等等,形成了獨特的語言符號,我們很多人聽過用過的諸如"奧利給""郭語"(網絡紅人"郭老師"自創的搞笑語言)。這些內容都易于傳遞,或簡單地押韻,或幽默詼諧,話語是一種具有現實主義和傳統文化意義的重要媒介和載體,話語在人類文化所表達的整個過程中都會被視為一種獨特的象征,是一種文化區別于其他文化的差別體現。

四、土味文化是消費語境產物

在消費語境下,文化的消費被分為了不同的層次,人們既可以享受較高雅精致的文化產品,也可以尋求簡單的,更易被消費者所接收到大眾文化產品。土味文化用直白,不加雕飾的,接地氣的表達方式為人們生產制造歡樂滿足網友的獵奇心理。而且當土味文化具有商品屬性,一些平臺將其作為吸引人注意力的營銷手段。粉絲群體也作為一種宣傳包裝的方式加以運用。

五、關于土味文化現象背后的一些思考

通過對土味文化的一些解讀,我認為在土味文化的背后有更加值得值得我們反思的方面。

首先從土味文化在所表現出來的后現代特征來看,與我們所接受的傳統的精英文化不同的,精英文化發展成熟,有較為完整的體系,我們要想了解并享受它就要不斷地問什么是;而后現代反對詮釋,怎么都可以,什么都可以是。漠視一切既定的規則,這對于創造性的產生,無疑是大有裨益的。

但話又說回來,從層出不窮的網絡紅人的快速更迭,我們不難看出,土味文化中的真實漸漸減少,取而代之的模式化,符號化越來越明顯,我們看到的鄉村小故事,背后可能是一個龐大的隊伍,一個個相似的劇本。這樣的運作模式雖然在短期可以通過人們的獵奇心理得以發展,但長此以往,當人們看膩了相同的套路,成為嘩眾取寵的空殼,那么它的最后一定是走向滅亡。

其次是土味文化自身蘊含的商品屬性,在消費環境中,商品想要吸引消費者,無疑需要探求消費者的需求,這也在倒逼著土味文化,發掘一些更為大眾所喜聞樂見的內容。但是一定要警惕,通俗不是低俗,不是沒有底線,我們可以看到一些網絡紅人為了流量,試圖通過打擦邊球,甚至越軌的方式來吸睛,博出位。如果土味的網絡文化一味地使用低劣的內容來吸引別人的關注,只是會加重不同年齡階級之間的分歧和割裂,成為侵蝕網絡文化發展的毒瘤。

結語

我們在談論審丑的時候我們在談論什么呢?我想從本質上來說,這還是關于審美有沒有標準的問題。那么審美有沒有標準呢?我認為一定是有的,但不存在絕對的標準。這意味著我們可以去喜歡一些大眾趣味的,通俗的文化,有什么不行的呢?喜歡山珍海味和喜歡家常飯菜一點也不沖突。但若一味地只滿足于某一種,或某幾種顯然是單調的,要想要發展創新,就要雅俗共賞,博采眾長。引用著名社會學家費孝通說過一句話概括:"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與君共勉。

猜你喜歡
土味后現代標準
最新出版團體標準
土味情話
符號像落葉般飄散
現代生活的“桃花源”
90后現代病癥
現代生活的“桃花源”
永遠幸福
“土味”不土
黨員標準是什么?
第九屆全國美展雕塑展的后現代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