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思政教育與中職英語教學的有效融合初探

2021-09-22 16:42陳燕鑾
科教創新與實踐 2021年28期
關鍵詞:中職英語思政教育融合

陳燕鑾

摘要:文章根據“課程思政”的核心理念,分析了英語課堂教學與思政理論文化教育相結合的意義、可行性和關鍵現實意義,并明確提出了合理的對策建議。中職英語課堂教學與思想政治教育相結合:把握教師自我定位,強化思想政治觀念;關心學生的專業素質,滲透價值和文化教育的核心理念;豐富課程內容,正確引導學生打造文化信心;完善多層次工作機制,構建制度保障。

關鍵詞:中職英語;思政教育;融合

前言:

進入新時代以來,黨政領導在各地重要批示中明確提出要更加規范文化教育工作,要利用教學課堂提高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利用不同學科的優勢和思想政治基礎理論,在課堂教學和思想政治教育之間產生同向力量。在此背景下,“課程思政”這一核心理念在教育界應運而生,為高校探索思政課堂教學新模式提供了新思路、指明了新方向。中職學校作為承擔中職學歷生教育日常任務的主力軍,用心領悟“課程思政”的精神本質,加強課程內容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機結合。

一、英語課堂教學與思想政治文化教育相結合的意義

英語課堂教學與思想政治教育相結合,是新時代文化教育的關鍵問題,是對“課程思政”定義的實踐解讀?!罢n程思政”的定義最早于2014年提出,關鍵是課程內容的要具有凝聚德育文化教育目的意識,積極探索不同課程內容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確保學生在實際學科課程中能夠接受同等的思想政治基礎理論文化教育,進而充分發揮學科課程在專業能力課堂教學之外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英語課堂教學作為一門專業語言表達課程內容,具有特殊的專業技能課堂教學功能和使用價值,英語課堂教學與思想政治教育相結合是學生英語課堂教學的有效途徑,思想政治素質的積極正確引導,防止學生在英語學習的過程中接觸到更多的英語文化后產生崇洋媚外的心理狀態,防止學生弱化中國文化認同和認可。

二、中等職業學校英語課堂教學與思想政治教育相結合的可行性分析

2.1中職英語課程內容屬于公共基礎知識課程的內容

中職英語課程內容是典型的公共基礎知識課程內容。作為公共基礎知識課程的內容,要充分發揮公共文化教育的責任,即向學生傳遞正確的價值觀。中職英語課程都是中職業學校不同技術專業的必修課,讓所有學生都有機會學習相對系統的英語專業知識,提高世界文化的鑒賞能力和接受能力??梢?,中職英語課程的內容不僅是幫助學生接觸世界、掌握世界文化的關鍵專用工具,也是提高學生人文素養的公共基礎知識和人文資源,這正是培養中等職業學校學生思想政治素質和能力所需要的。英語課程與思想政治教育的結合越來越可行。

2.2職業學校英語課程重點推進教育改革

新時代,我國德育核心理念深入人心,中等職業學校也在積極推進教育改革,尋找更有力的途徑提升學生素質和能力。中職英語課程的內容非常重視教育改革的研究,我們期待在教學策略的推進和自主創新的基礎上推進教育改革,讓學生接受的綜合文化教育能夠解決時空局限性,而中等職業學校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也是如此。

三、中職英語課堂教學與思想政治教育相結合的意義

3.1完善“課程思政”教學改革思路,解決問題

在新時代特點下,應積極將“課程思政”核心理念轉化為課程內容課堂教學的本質推動。中職英語課堂教學與思想政治教育有機結合,明確提出了思想政治教師教學改革新課題,即宏觀掌握社會主義政治思想體系,產生“大思政”視野,思想政治教育有條不紊地滲入英語教學課堂,為教學改革提出新的、合理的解題思路。

3.2推動語言教育功能升級

新時期中職英語課堂教學與思想政治教育有機結合,可以強化中職英語課程內容的教育作用。中職英語課程具有獨特的內容特點,是培養專業人才面向職業教育和定位職業化人才的關鍵途徑。在接受英語學習基礎知識和專業技能的整個過程中,中職學生將不斷關注國外不同的文化、不同的觀念、不同的思想、不同的價值觀。與海外文化相比,我們將正確引導學生去辨善識美。

3.3切實解決中職學生發展的需要

中職英語課堂教學與思想政治教育相結合的有機結合能更有效地解決中職學生的發展需求。這種發展的要求,要建立在更加堅定、更加積極主動的思想道德建設之上。英語課堂教學與思想政治教育相結合,讓中職學生在課堂教學中融入了大量的思想政治元素,使中職學生更加自信、造就職業人生。

四、中等職業學校思想政治教育與英語課堂教學的有效結合

4.1根據教學內容,進行課程思政教案設計

根據中職英語課程標準,中職英語課程是技術類學生必備的公共基礎知識課程,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因此,教師應注重發現具有普遍性的思政素材,打造課程思政素材庫。例如戰略、政策、相關法律法規;重大事件、社交熱點;優秀的傳統文化;各個領域的杰出人物、短篇小說等,將思想政治融入課程內容中。在開展語言訓練和語篇學習的同時,引入適當的思想政治素材,達到“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效果。

因此,教師要對教學內容進行更深入的研究,以學生的興趣和社會發展的著眼點開展課堂教學。例如,在教授基礎模塊2“Unit 9 Everything is made in China”的內容上,正確引導學生增加民族自豪感和文化力,堅定科教興國戰略和科技興國核心理念。深植“幸福都是奮斗出來的”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教學內容的設計方案中,利用多媒體系統讓學生觀看《中國速度》視頻,讓學生感受我國基礎設施建設的飛速發展,高鐵吸引了世界的關注。然后布置任務讓學生課后練習,收集整理我國近年來取得的“北斗組網“、“嫦娥”探月、“天文一號”等重大科技創新成果等,編寫調查報告,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綜合人文素養。最后,在班級集體作業評價中,老師全面總結了中國制造業的艱辛歷程和偉大成就,中國智造,中國制造,最終達到中國標準,進一步培育愛國精神情結。

4.2教師是課程思想政治基礎的中堅力量

孔子說:“其身正,不令而行;自身不正,雖令不從?!皫熣?,人之模范也?!苯處煹恼嗡枷霠顟B具有很強的師范性。傳道者首先要肩負重任做學生健康快樂成長的引領者和指導者,完善德育觀念,增強德育能力,以身作則完成課程思政。

老師是課堂教學的領導者,是完成立德樹人的引領者,也是課程思想政治基礎設施的支柱。教師對思想政治課基礎建設的觀念和能力,決定了思想政治基礎建設能否順利開展。作為一名英語教師,扎實的基礎功和更多的專業知識是關鍵,但在課堂教學實踐中,傳授的是通常的專業知識,簡單地“貼上標簽”,只講課程內容,很少有“思想政治”的溫度,或者只有“思想政治”而沒有“課程內容”的智慧。

因此,教師應注重技能提升、協作、交流、示范和領導、資源共享、理論基礎研究。推動廣大教師進一步強化教書育人觀念,選擇正確教書育人視角,提高教書育人能力,確保思想政治課基礎建設落到實處。

4.3關心學生的職業素質,滲透價值核心理念的文化教育

許多中職學校學生在素養方面還存在問題,比如沒有民族自豪感和責任感,過分追求完美的物質條件。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適度改進基礎國情和文化教育內容,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傳統文化力量,培養學生熱愛祖國的品格,為學生樹立良好的思想政治意識。英語教師可以在課堂的開始部分要求學生用英語就愛國主題或文化主題進行演講,例如談論傳統節日、當地美食、國內景點、中國文學名著等內容,進一步增強了學生的職業敏感度和愛國主義情懷。

4.4拓展課堂教學方式,推進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

英語教師可以在英語教學課上設計不同主題的活動,如組織學生開展某些時政話題或歷史話題的小組討論,并制作小組研究問題、訪談報告或參考資料收集和報告等,以多種形式讓學生接受基礎的思想政治理論。此外,教師要堅持“課程思政”的核心理念,更多探索英語課堂教學與思政教育的結合,以主題活動為重點,以職業發展規劃等為主題,院校學生參加外語辯論,講述好中國故事,紅色文化,用英語寫作理解和交流感情。還可以布置課外在線教學的日常任務,促進學生關心國內外重大事務,感受國家發展政策指引,培養愛國主義,促進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

4.5完善多層次工作機制,構建制度保障

為提高中等職業學校英語課堂教學與思想政治教育相結合的效率,中等職業學??梢越Y合自身具體特點,完善學院工作方案,構建制度保障。一是完善領導體系,建立以英語教研組為主體的領導小組,努力形成校級、院級、教師級三級領導體系,并在學校、各單位、各技術專業、各班級中營造深厚的思想政治教育團隊氛圍。其次,加強教育資源配套設施體系建設,積極推進教學改革,完善隊伍擴充,補齊預算,轉變教研實效,為中職英語課堂教學與思想政治教育相結合制定更加完善的方案。再次,完善評價機制建設,開展教師思想政治素質績效考核評價,推進課堂教學一體化。最后,完善督導制度,嚴格控制英語教師課堂教學實施,完善反饋整改,推進常態化創建。

結束語:

總而言之,隨著當今社會的逐步發展、經濟水平的提高,以及我國綜合實力的不斷提升,文化教育的現代化勢不可擋。文化教育的發展,最終要撥開云霧,回歸教書育人的本質。

參考文獻:

[1]杜剛躍,孫瑞娟.高校英語教學“課程思政”有效策略研究[J].延安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4).

[2]顧丹華.中職英語教學與德育的有機融合研究[J].現代職業教育,2018(21).

猜你喜歡
中職英語思政教育融合
“五學”融合:實現學習遷移
剛柔并濟
破次元
融椅
新媒體在理工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應用
滲透專業元素,提高職業能力
論微信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與對策
網絡環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創新路徑探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