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校英語教育中的文化與意識形態安全問題及應對

2021-09-22 20:42趙梅林
科技研究 2021年22期
關鍵詞:中華文化英語教學英語

趙梅林

摘要:隨著“大思政”、“課程思政”等理念的提出并踐行,提倡在學科中發掘思政元素,提倡注重文化與意形形態培養,培養學生良好的三觀和人格,拓展教育寬度。而近年來隨著全球化進程的不斷深入,英語作為一門世界通用語言,高校英語教育也是我國高等教育事業中非常重要的模塊,高校英語教育不可避免地受到國外以及社會意識形態的沖擊,重視英語、崇尚外國文化的現象越來越多,中華傳統文化繼承與發展卻難以推進,針對這些問題,在高校英語教學中應當重視文化意識形態安全方面的教育(以下簡稱文化安全),將知識傳授與價值引領相結合,實現知識教育和思政教育協同育人,讓學生領會中華傳統文化和優秀意識形態,在此基礎上辨析性地看待外國意識形態,促進高校學子健康成長。本文首先對高校英語教育中文化安全的重要性以及現狀進行簡單說明,其次探索塑造良好文化安全培養的策略和措施,希望能有幫助。

關鍵詞:高校英語教學;文化與意識形態安全

引言:

高校英語是學生學習英語,接觸外國文化的重要途徑之一,高校英語教學為提高教學質量,教師會導入一定量西方文化,在這種背景下,高校英語教學正在受到來自國外文化和意識形態的沖擊,中華文化正在慢慢“失語”,學生變得崇尚西方文化,疏于中華文化繼承與發展,不利于學生的健康成長,不利于國家的繁榮安定。因此,在高校英語教學中有必要注重文化與意識形態安全教育,實現知識教育和價值引領協同育人,讓學生學到知識的同時養成優秀的三觀和人格。

一、高校英語教育中文化安全重要性以及現狀

(一)文化安全重要性

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角度分析,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民族生存與發展的底蘊,是社會繁榮發展、個人實現自我價值的根本,傳承和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每個人的義務與責任,是提高學生文化素養和道德水平的必要途徑。高校學子是祖國的未來,是民族的基石,身受高等教育的他們理應具備良好的思想認知水平,理應用辯證法去看待多方文化的差異,我們并不是否認西方文化,但不能過度崇洋媚外,目前來看高校學子疏于對中華文化的解讀,對西方文化學習卻“如數家珍”,已漸漸失去平衡,還需要尋找平衡,構建文化安全放線才行。

(二)文化安全現狀以及原因

高校英語教育文化安全現狀尚屬良好,但西方文化以及意識形態的滲透也在不斷加劇,加強文化安全方面的建設也應隨之提上正常,筆者分析,文化安全漸漸失衡的原因在于以下幾個方面。

1.西方文化的全球化沖擊:近年來隨著全球化的升溫,其不僅是經濟方面的交流,更是文化、技術、經驗方面的“交鋒”[1],思想與文化的碰撞與滲透也在不斷加劇,越來越多的學生熱衷于西方文化,比如圣誕節、萬圣節,學生對參與圣誕節、萬圣節等更有興趣,慢慢導致西方文化被重視,而中華文化卻被輕視。筆者對于這種情況的看法是:優秀的文化和意識形態都是歷史長河中,根據自身生存土壤生根發芽衍生出來的思想,都在指導人們前行,本質上沒有優劣之分,但卻有適用性的差異,中國是開放的國家,高校并不反對學生了解西方文化,并不否認西方文化,但卻要求學生有辨析西方文化內涵和優缺點的能力,有能力分辨西方文化與中華文化的差異,中華國文化是百花齊放的,是具有非常強包容性的,加強中華傳統文化教育,在此基礎上能夠更好地幫助學生辨別、吸納其他文化思想。

2.英語教育的失衡:英語教育的失衡,主要在兩點,首先在大方向上,英語教育在我國教育事業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家長從小就將學生送進英語補習班,學校要求學生通過四級或六級畢業證才頒發畢業證書或學位證書,一些用人單位就算業務不涉及英語,也要求學生具備英語證書,甚至體育教學也在滲透“雙語”教育(多為母語與英語),總總而言,英語被人們更加看重,英語所攜帶的西方文化也慢慢滲透了進來[2];其次在學科上,高校英語課程的內容存在失衡,教材中內容多為西方文化介紹,而教師為了讓高校英語課程教學更有效,教學重點也在朝著西方文化滲透,比重較大。

3.中華文化的“失語”:中華文化教育長期以來被輕視,因為我們身處于一個對中華文化比較熟悉的環境中,但卻沒有對中華文化有深入的思考和理解[3],“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很多學生熟悉中華文化,但卻不能總結,再加上英語教育的失衡以及西方文化的沖擊,就會侵蝕學生思想中的中華文化,就會出現問題。

二、開展文化安全教育培養的策略

對于高校英語教學來說,加強文化安全建設要在方方面面下功夫,選擇新穎的、有教育意義的主題,引導學生關注社會事實,關注中華傳統文化,引導學生深入社會實踐,關注現實問題,加入中華文化和西方文化辨析等。筆者認為有以下幾點重點。

(一)加強頂層設計

高校英語教學強化文化安全教育是一項系統工程,必須加強頂層設計,進行全面規劃,組織教研會,大學英語教師明確文化安全的重要性,繪制“路線圖”,確定“任務書”,列出“時間表”,將文化安全建設看做大事要事來辦,層層推進,挖掘教材中可開發利用的教育點,引入辯論賽、主題演講等教學活動,在教學中潛移默化滲透,潛移默化滲透。對于高校來說則需要加強高校英語教師建設,培訓、教研、考核三手抓,用培訓和教研來提升英語教師滲透文化安全教育的能力,用考核來監督英語教師滲透安全文化教育的行為,切實落實文化安全教育,持續推動。

(二)引入多元化西方文化滲透

教師為了讓高校英語課程教學更有效,教學重點也在朝著西方文化滲透,但在西方文化滲透方面,可以引入多元化西方文化,任何文化與意識形態的形成都是在磨練中成型的,任何文化與意識形態都有著優缺點,引導學生從正面、反面兩個角度去看待西方文化,看到西方文化和意識形態方面的優點,也看到西方文化上的缺點,改變學生一味崇拜的思想認知。要明確的是,這一點并不是抨擊西方文化,而是將真實的西方文化樣貌去還原[4]。

(三)加強傳統文化教育

社會上的一些糟粕文化都可以用傳統文化來反駁,比如奢侈主義,可以用“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破由奢”來反駁,比如社會功利性思想,可以用李白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來教育,可以說繼承和發展中華傳統文化對于培養學生良好的三觀和人格有著非常積極的作用,這個過程中也能不斷塑造學生的民族文化自信心,用來構建文化“長城”,例如開發“中華文化英語說”板塊,例如引進《中國日報》英文版,來加強中華純銅文化教育,例如《英語泛讀教程2》中,“Numbers and omens”[5]課文講述了數字與兇吉的關系,穩重提到《易經》,教師可以適當地拓展講解易經內容,拓寬教育視野。

(四)加強精神文明建設

在高校英語教學中,滲透精神文明辨析,將思政教育元素融入到高校英語教學中,實現立體化教學,在知識教學的時候佐以精神文明教學,要讓學生思考“要成為什么樣的人”、“給社會做出什么樣的貢獻”[6],有意識地拓展英語教學的意義,學生在價值觀的思考中、思政元素的滲透中、自我價值的追尋中,會產生對各種類型文化以及意識形態的思考,再加上教師巧妙的潛移默化滲透,不再是“人云亦云、盲目追風”的狀態,思想精神境界更高、更通透,這樣學生也就會辨析性的去看待西方文化、社會不良文化等多方面的影響,從一個虛榮的人變成一個實在的人,從一個盲目追風的人變成一個懂得思考的人。

(五)融入職業教育引導

在高校英語教學中也可以融入職業引導,這一點對于英語專業或者從業需有大量英語使用場景的專業來說效果明顯,也是一個不錯的文化安全教育方向,結合專業來說,讓學生想象未來職業中有用到英語的場所,讓學生思考為什么要去學習英語?是掌握一項技能,還是學習一門文化,引導學生暢想以后的職業生涯是怎么樣的?每天需要做哪些事?如果行業內出現違背了基本價值觀念或文化思想發生碰撞的事情,你會選擇怎么做?怎樣在英語環境中體現自我價值,體現中華文化的傳承和發展?通過在英語教育職業引導中,逐步培養學生優秀的職業觀念,提升學生的思維品質。

(六)融入社會時事

也可以在英語教學中融入社會熱點時事,每一個社會熱點時事都是政治、社會、法律、民生等因素的糅合,透過現象看本質,剖析社會時事下的思政要素,由社會時事為引,要求學生將自己的想法凝練,在分析社會時事的時候從多角度入手,在教師潛移默化滲透說明,慢慢讓學生看到中華民族文化的偉大,看到中西方文化的差異,逐步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政治、社會、法律思維,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學生心中生根發芽。例如疫情背景下,中華兒女萬眾一心抗擊疫情的決心,例如“中國吊銷BBC在中國的落地資格”,例如“為4名犧牲戍邊戰士的致謝信”等,可以以這些內容開設主題,讓學生用英語寫作的形式,向自己、向外國友人介紹其中蘊含的傳統文化[7]。

(七)加入中外文化碰撞

隨著全球化的進行,國與國之間的文化競爭需要格外重視,同時英語教學的閱讀、寫作素材多來自世界主流媒體,思想多元,在高校英語教學中,不能刻意地將西方文化藏起來,也不能無視中西方文化之間的差異性,相反,帶領學生理解中西方意識形態的差異,正視國際交流和思想碰撞,讓學生在守本的基礎上拓展,培養優秀三觀,才好在文化碰撞中打出風采[8]。

例如分析同一次事件中,中外媒體對這一件事情的報道是否符合差異程度,是否有偏見存在,引領學生正視中外文化思想的碰撞。比如西方媒體對于中國的報道,比如一件事情有100個正面事實點,有100個負面事實點,西方媒體出于利益或者偏見,只報道2個正面點,10個負面點,就會給讀者留下很負面的印象。

例如學生喜歡看美劇,因為美劇中往往更容易出現血腥、暴力、色情的鏡頭,一些學生認為這是藝術表現的需要,也是現實的反映,就電影本身來說,需要巨量的藝術性來使它豐富,電影才會更加出彩,而中國電視劇對于血腥、死亡場景、性器官暴露等都不會出現,對同性戀、青少年犯罪、政治等都有不同程度的嚴格要求,另外,美國崇尚自由,可攜帶槍支,而中國重視安全,嚴禁攜帶槍支,這些都是中西方文化的差異。教師可以以此為主題展開一場辯論賽,比如“電影藝術性追求的限度”、“自由是否有代價”等,事實上,電影電視劇作為一種影響力深遠的教育方式,對國民的三觀有較強影響,國家勢必要考慮到電影內容對于觀影群體可能引發的負面影響,美國電視劇電影動輒出現轟炸白宮、討論人性、諷刺政治等電影內容,追求藝術效果,弊端很明顯,就是社會引導力缺失,社會不安定現象頻繁發生,而我國對電影藝術限度做了嚴格要求,但社會負面影響較少,社會秩序,兩者各自有文化差異所造成,難分對錯。任何事情不辯不明,只有辨析中西方文化的差異,才是最好的文化安全措施。

三、結束語

總的來說,高校英語教育是學生學習英語、接觸西方文化的窗口,目前存在中華文化“失語”,西方文化侵蝕,從而導致中西方文化教育失衡的問題,學生忽視了中華文化繼承,未能清晰分辨西方文化。在這種背景下,高校英語教育需要重視文化和意識形態安全問題才行,從正反面介紹西方文化、加強中華傳統文化、加強中西方文化辨析等多方面入手,筑牢“文化長城”,結合上文給出的幾點建議,希望能有所幫助。

參考文獻

[1]李科.高校英語教育中的文化與意識形態安全問題研究[J].高教學刊(34):4.

[2]王艷.高校外語教育中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建設研究[J].江漢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34):104.

[3]郭哲.高校英語專業教學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徑探究[J].智庫時代,2019,000(014):P.85-85.

[4]于華.社會主義意識形態融入英語教學的路徑研究[J].開封教育學院學報,2017(09):106-107.

[5]曹勁草.大學英語教學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策略研究[J].知識文庫,2019,000(020):P.198-199.

[6]古越.大學英語教育主流意識形態缺失問題及其矯正策略——基于教科書和四,六級試卷的文本分析[D].合肥工業大學,2018.

[7]張超蕊.我國英語專業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難題及其化解[J].都市家教月刊,2017(8):167-167.

[8]楊維東.外語教育中存在的文化與意識形態問題及應對[J].外語教學,2015,36(5):73-76.

猜你喜歡
中華文化英語教學英語
英語教學中對任務的幾點思考
Cultivation of independent learning ability in English teaching英語教學自主學習能力培養
英語教學中的文化因素
兩岸青年在廈門共商中華文化傳承與青年擔當
讀英語
酷酷英語林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