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產動畫角色人格塑造上存在的問題解析

2021-09-23 10:37詹顥鈺
文藝生活·中旬刊 2021年8期
關鍵詞:人格特質來源百度

詹顥鈺 曾 新

(中南大學,湖南 長沙410012)

一、國產動畫角色人格塑造相關概述

(一)動畫角色人格的定義及作用

動畫角色是在動畫作品中出場的虛擬形象,相當于電影中的“演員”,它是動畫的靈魂。而人格是:“在遺傳的基礎上,通過與后天環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相對穩定而獨特的心理行為模式,是內在的外化表現?!苯巧烁窬褪腔谠O定的社會、文化、成長等環境賦予動畫角色這個虛擬形象以“人”的真實人格,如“勇敢”、“懦弱”等。人格決定一個人的生活方式、行為方式、外在形象等,而在動畫藝術中,角色造型、行為等都是其人格的外化表現。

(二)動畫角色人格塑造的重要性

獨特的性格魅力是動畫角色設計的靈魂,相較于故事情節,鮮明的性格更能激發觀眾的喜愛。成功的角色塑造,往往能夠展現其文化背景、道德觀及價值觀等,而這種感染力來源于角色的人格魅力。因此,動畫角色是否受歡迎與人格塑造是否成功密切相關,通過對角色內在人格及其視覺呈現的生動塑造,觀眾才能更好地感受角色的內心世界、理解角色,進而對其產生喜愛。

二、國產動畫角色的發展現狀

自2015年《大圣歸來》取得火熱票房以來,如圖1和圖2所示,國產動畫迎來了全新的發展階段,動畫從業者正在改變國內觀眾對國產動畫“低幼”的刻板印象,同時國產動畫覺醒的呼聲為國產動畫行業帶來新的發展機遇。但據網絡調查統計:在觀眾喜愛的動畫作品中,日韓占60%,歐美占29%,中國僅占11%。國產動畫每年出產量并不少,但能給觀眾留下深刻印象的作品卻不多,經典角色更是寥寥無幾,如圖3所示。

圖1 國產動畫《西游記之大圣歸來》來源:百度圖片

圖2 《西游記之大圣歸來》票房 來源:谷歌

圖3 百度搜索動畫風云榜 來源:百度

經典動畫《海賊王》之所以能夠經過二三十年依舊深受喜愛,是因為其角色都是有血有肉的,具有獨特的人格魅力。如圖4所示,缺乏人格魅力的角色,很快就會退出觀眾視野,國內動畫制作者已經開始意識到人格塑造對動畫角色的重要性。目前國產動畫在角色的人格塑造方面存在以下幾方面的問題。

圖4 《海賊王》里眾多鮮活的角色 來源:百度圖片

(一)角色人格整體性缺失

由于目前國產動畫受眾仍局限于兒童,呈現低幼化的特點,為了方便兒童理解角色,過于強化某一人格特質,使其他特質弱化,整體性被打破,造成“臉譜化”問題,如主角就是正直勇敢的、反派就是純粹邪惡的……是基于單一的信念或品質建立起來的角色。其次,具有高度感染力的角色其人格整體性經常是有缺陷的,展現其因缺乏整體性人格陷入自身特質導致的悲劇與成長,才能引起觀眾強烈的情感反應。目前國內大多角色性格缺乏矛盾沖突,行動理由不充分,使觀眾無法與其產生共情,如《姜子牙》中姜子牙單一的“悲天憫人”特質,動機不明確,使觀眾無法理解其“拯救世人”的理想,感受不到人格魅力。相反“申公豹”這個角色通過人格不斷的沖突融合,最后在自我犧牲中達到完善,受到更多觀眾的喜愛,如圖5所示。

圖5 《姜子牙》角色姜子牙與申公豹 來源:百度、豆瓣

(二)角色人格穩定性缺失

動畫角色在最初會呈現一種特定的人格特質,隨著劇情發展及際遇與處境發生變化,其人格乃至角色漸漸會轉變成另一種類型,而這些變化之間要有內在邏輯。目前國產動畫角色的人格發展主要出現兩種問題:首先,過于強調角色人格的不變性,即角色人格不隨成長和環境的變化而變化,最終成為乏味的人物。如《喜羊羊與灰太狼》中懶羊羊“懶惰”、沸羊羊“莽撞”……這些人格特質,經過幾百集劇情發展后,也并沒有看到角色的改變與成長,因此觀眾較少對其產生喜愛。如圖6所示,其次,存在過于強調角色人格變化,沒有拿捏好分寸,造成角色前后割裂、觀眾出戲的問題。如《熊出沒》里“光頭強”這一角色前期被塑造為反面角色,后期突然轉變為正面角色,這種轉變并不存在內在邏輯,造成“人設崩塌”,如圖7所示。

圖6 《喜羊羊與灰太狼》角色人格不變化 來源:百度圖片、作者自繪

圖7 《熊出沒》角色光頭強人格變化過大 來源:百度圖片、作者自繪

(三)角色人格獨特性缺失

目前國產動畫角色存在類型化的特征,忽視個性與共性的辯證統一原則,按照如職業、階級、地位等標準,對角色進行類型劃分,從某一類型的共性出發塑造角色,導致角色千人一面、缺乏個性。如圖8所示,這個問題在20世紀60-90年代尤為明顯,由于當時中國動畫主要起到教化作用,所以主角總是善良的、無產階級的,反派總是邪惡的、資產階級的,角色人格搭配有固定的創作模式和套路,缺乏獨特性。見表1。

表1 1966-1976年部分動畫角色對比表 來源:作者自繪

圖8 1966-1976年動畫主角千人一面 來源:百度圖片

(四)角色人格功能性缺失

目前國產動畫角色形象設計大多脫離個體無意識與集體無意識的影響,造成功能性的缺失。首先,個體無意識表達為“情結”的呈現,存在內在人格特質與外在形象關聯性弱的問題,形象設計脫離了與人格特質的聯系或與其產生矛盾,如《葫蘆兄弟》七兄弟造型基本一致,難以對其不同性格產生直觀的認知。如圖9所示。其次,集體無意識表達為“原型”的呈現,原型是相同文化背景下擁有的共同基因,如美國的“個人英雄主義”、法國的“浪漫”等,這些原型基因投射于角色,并對外在形象產生影響。20世紀90年代,在國外動畫的沖擊下,中國動畫開始大量學習國外風格及塑造方法,使其逐漸失去自身的文化特質。目前國產動畫仍存在著“洋化”問題,美、日、韓風格仍是主流,忽略中國文化對角色的影響,如《哪吒重生》雖披著中國元素的外衣,性格、行為、造型等方面都反映美國內核,使角色有形無神。如圖10所示。

圖9 《葫蘆兄弟》角色造型基本一致 來源:百度圖片

圖10 《哪吒重生》角色沒有擺脫美式內核 來源:百度圖片

三、結語

值得慶幸的是,國內動畫從業者開始意識到角色人格魅力決定了動畫作品的質量,并嘗試解決目前存在的問題。主要表現為:

一是人格結構的豐富化,開始打破“兒童動畫論”的思維定式,受眾拓展到各個年齡段,不再局限于表征性格與內在性格的完全吻合。通過兩者差異展現角色豐富的人格結構,使角色更加立體。

二是人格特質的復雜化,開始打破早期片面展現某一面的塑造,角色開始擁有更加復雜的人格特質,突破簡單的善惡二元對立,正面角色也開始擁有缺點,反面角色也存在閃光點,角色更加具有真實感和生命力。

三是內在人格與外在形象聯系的緊密化,角色在進行形象設計時開始重視反映其人格魅力及特征,并注重中國文化的影響。

盡管目前國產動畫角色正處于發展階段,但國產動畫角色正逐步擁有更完整的人格結構、更鮮明的人格特質、更鮮活的生命力。

猜你喜歡
人格特質來源百度
人格特質對企業員工時間侵占行為的影響
將來吃魚不用調刺啦
Robust adaptive UKF based on SVR for inertial based integrated navigation
試論《說文》“丵”字的來源
選擇一張神奇的行為藝術照片,秒測你的真實人格特質
“赤”的來源與“紅”在服裝中的應用
百度年度熱搜榜
人格特質對抑制表現的預測研究
百度醫生
人格特質與腦外傷偏癱患者殘障接受度的相關性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