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于公路交通應急管理模式的研究分析

2021-09-23 00:47余思
交通科技與管理 2021年22期
關鍵詞:聯動機制公路交通

余思

摘 要:優化交通運輸管理,是保障公眾便捷出行、促進區域經濟發展的基礎關鍵所在,面對頻繁出現的自然災害,公路交通管理應提高對應急處理的重視,推動城市交通事業的可持續發展。本文以公路交通應急管理模式為探討主題,分析交通應急管理的基本概念,闡述實施公路交通應急管理的基本思路、原則以及相關的聯動機制。

關鍵詞:公路交通;應急管理模式;聯動機制

0 引言

近年來,城市現代化建設發展進程顯著加快,各區域間的貿易往來愈發頻繁,公路交通在城市的經濟發展建設中占有重要地位。加快推進交通應急管理模式的規劃與構建,主要目的在于科學有效地應對外部影響因素,如自然災害、突發意外事件內,避免公路交通運輸事業的發展受到不確定性因素的影響與阻礙。優化整個維護應急管理體系,為路網的安全與暢通提供有力保障。

1 公共交通應急管理概述

在公路交通突發事件的現行應急預案中,對應對管理的對象做出了明確描述,主要是人為因素引發的社會安全事件、公共衛生事件,以及由環境因素引發的自然災害、災害型事故等,此類影響因素均可能導致中斷或阻塞重要的交通樞紐,亦或是致使出現嚴重的人員傷亡。特殊情況下,還需要疏散大量的在場人員。若缺乏對此類突發事故的應急管理,很可能會帶來重大的經濟財產損失,引發負面的社會影響,破壞生態環境。由此可見,做好應急管理工作,對防控交通運輸系統的波動具有重要作用,便于舒緩緊張的客運運輸與物資運輸狀態,由交通運輸部門予以全權組織,為應急事件提供有力的運輸管理保障[1]。

分析與研究相關預案內容可以發現,在應急處理公路交通運輸事件方面,主要分為社會安全、公共衛生、運輸生產以及自然災害等四類,加強對公路交通運輸的應急管理,有利于全面提高公路管理與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這對于地區交通運輸事業的穩定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2 公路交通應急管理模式分析

2.1 應急管理的基本思路

完善并改進現有的公路交通應急管理模式,需要以對現有資源的充分利用為先決條件,然后對監測公路路網運行狀態方面的系統加以完善,并補充優化切實可行的協調手段。在貼合當前交通運輸管理工作實施情況與真實需求的基礎上,推進公路網管理工作機制的完善化構建,將細節部分的管理控制條例加以完善。確保監管工作落實到位,實現對各個路段的聯動協調管理,一旦出現異常情況或突發事件,需做到迅速響應,有效處置各類問題。提高省級公路網運行監測技術水平,改進并調整以往的應急處置體系,通過全方位、動態化監管整個公路網的運行狀態,促進整體管理服務水平的穩步提升,并針對性強化處置、應對突發事件的協調能力,保障大眾的出行安全。

2.2 應急管理的基本原則

(1)統一管理、統籌把握。結合現階段公路交通應急管理的情況與工作需求,組件專門的處置中心,針對國省干線、高速公路等整個公路網中的關鍵節點,以及重要路段,日常監管其實際運行狀況。對于應急管理部門來說,應統一收集、整合全省公路網的交通數據,并與相關的交通主管部門保持良好的溝通與協調,將公路運營管理單位與對應的主管部門聯合起來,一方面提高不同地區路網管理的工作水平,另一方面逐漸壯大現有的應急保障力量,推進各部門間的聯動協作,這樣在突發意外事件時可以共同應對,精簡化公路交通應急響應機制,提高處置與應對自然災害、意外事故的能力水平[2]。

(2)提高實效性、響應迅速。近年來,交通災害事故發生頻率顯著提高,類型多樣,給交通運輸工作與道路環境帶來嚴重影響。要切實提高公路應急管理能力,還需在深入研究與分析具體災害類型與發生特點的基礎上,制訂科學可行的應急專項預案。方案的制定不僅需要貼合公路交通的實際情況,還需著重增強其實效性,確保能夠有效地運用到對交通突發事件的處置中,具備一定的可操作性。參照突發事件的特點與具體形成要素,第一時間內予以快速響應。完善應急管理的相關制度規范,是優化路網日常監測成效、推進協調管理標準化、程序化發展的有效手段,確保應急處置運作機制能夠被靈活地運用到公路應急處置工作中。

(3)由點及面、規劃統籌。在應急處置公路交通意外事件中,離不開對應急物資的使用,因而在日常的應急管理準備工作方面,需充分整合現有的物資與人力資源,以公路主管部門為主導,積極吸納企業資源與社會資源,以便提高路網養護水平與應急處置條件。立足于路網管理的實際情況,以及現有的資源條件,對公路交通應急管理工作進行統籌規劃,在完善總體設計的基礎上,將各環節的針對性管理措施予以分步實施。尤其是在應急物資儲備庫的布設與搭建過程中,需綜合了解并把握各地應急隊伍的情況,實時掌握物資的分配與儲備量,這不僅有利于實現對各級公路突發事件的全方位應急管理,還可以共享隊伍資源、應急物資等多方面的數據信息,為后續的善后處置工作提供可靠的參考依據。

(4)重視交流、明確分工。無論是建設公路應急管理系統,還是運行相關的處置機制,均需要各部門間予以協同合作。在日常的監督管理工作中,各職能部門需明確自身的職責與功能,將以往積累的成熟管理經驗予以歸納與整合,明晰自身在公路應急工作中的職責與位置。在管理工作中還可以積極引入對信息技術的應用,完善信息共享交流系統的構建,制定明確的工作機制。結合獲取的信息資源,開展溝通互動,切實提升公路應急管理與處置效率[3]。

2.3 應急管理聯動機制

(1)公路局與交通運輸廳間的應急管理模式。作為省級交通運輸的主管部門,交通運輸廳不僅需要負責全省內各類交通運輸的安全生產,還應做好相應的應急管理。在日常工作中,公路局需要將關鍵公路的實際運行狀況、監督管理情況等資料信息報送給交通運輸廳。若有超過Ⅱ級的應急事件發生,公路局需要將具體的災害預警信息、事故情況等向交通運輸廳報送,并給出在啟動應急預案類型方面的合理化建議。在完成對公路局預警信息的接收與分析處理后,交通運輸廳需組建專門的應急管理處置中心,第一時間內啟動應急預案,由現場工作組將具體的應急處置與救援方案發布出去。

(2)公路局與高管局間的應急管理模式。公路局與高管局所管轄的應急管理工作范圍存在一定差異,盡管同屬于平級單位,但在有公路應急事件發生后,高管局需要將具體的災害信息報送通知給公路局,給出在應急處置措施與方案方面的建議。這樣,公路局便可對干線道路面臨的交通壓力具備深入了解,實現對應急交通的精準管理與快速疏導。與此同時,公路局還需要向高管局傳達國省干道的具體運行情況,以及監測到的路況信息,便于高管局將公路干線實時的交通狀況等路況信息發布出去,便于駕駛員合理選擇適宜的行車路線,優化道路管理。若有突發事件發生在公路上,高管局應在第一時間內收集有關信息,并將路況信息、災害預警指令迅速傳達給有關部門,有序開展一系列的搶險救災工作。

3 結束語

深入研究公路交通應急管理模式,不僅在于提高應對與處置公路突發事件的效率與能力,也是推動整個公路應急管理工作規范化、高效化發展的必要路徑。對于相關管理部門來說,應提高對公路應急管理的重視,保障公路交通運輸事業的優化發展。

參考文獻:

[1]公安交管部門全力保障 高速公路交通安全形勢平穩向好[J].道路交通管理,2020(11):15-29.

[2]張政.智慧高速公路運行監控及應急管理平臺的構建[J].數據通信,2020(4):51-54.

[3]王家喜.創新城市應急管理模式[J].中國應急管理,2020(7):40-41.

猜你喜歡
聯動機制公路交通
公路交通安全設施工程施工質量控制探析
“雙減”背景下家校社共育情況調研報告
廣東公路交通產業與廣東新能源汽車產業協同發展
研究生培養中導師與輔導員聯動機制的構建
重慶市公路交通網絡通達性對其經濟發展影響
中國獨立動畫的現狀與師生工作室聯動機制建設芻議
濱州市編辦以網上測評助推系統業務能力提升
試析公路交通運輸對區域經濟發展的影響
淺析公路交通物流運輸對區域經濟發展的影響
芻議瀝青路面養護與管理策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