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歷史人類學視野下的民俗文化研究

2021-09-23 23:00葉發體
學術評論 2021年2期
關鍵詞:研究員表格民俗

葉發體,廣西民族大學民族學與社會學學院碩士研究生。

《田野中的客家婦女與民俗信仰》一書,是鐘晉蘭研究員近年來在查閱大量文獻資料和扎實的田野調查的基礎上,對其承擔的與客家婦女相關研究項目的成果總結,于2018年12月由暨南大學出版社出版。

該書是鐘晉蘭研究員在查閱族譜、地方志、寺廟碑記等民間文獻和口述史料、各縣檔案局珍藏的檔案資料,以及通過參與觀察獲得的第一手資料的基礎上,立足客家鄉村地區的普通婦女,從社會性別的視角入手,圍繞客家婦女群體,對她們的婚姻、生存狀態、神明崇拜、民俗宗教儀式、女神信仰等一系列行為模式與社會關系展開論述的一部研究客家婦女的學術論著。鐘晉蘭研究員通過文獻與田野調查建構客家婦女的身份,從多維的角度,如家庭、經濟、人生階段、民俗信仰等,試圖通過世俗與信仰兩方面探討她們的日常生活與內心世界,較為真實且全面地勾勒出客家婦女的文化形象。鐘晉蘭研究員重點分析了客家婦女的民俗信仰,從田野中所見所聞的個案入手,以深描敘述的方法進行闡述,力圖建構出客家地區民俗儀式事象,進而展示客家婦女在民俗事象中扮演的重要角色。

該書描述了客家婦女群體的狀態,分析了當地社會經濟、文化、信仰等共時結構與橫向聯系,既有田野調查的大量資料,又有文獻記載作為佐證。在彌補既有客家婦女相關研究不足的同時,克服了許多研究不夠深入、曲解資料、割裂名稱與語境關聯等的局限,開拓了新的研究領域與研究視野??v觀全書,筆者認為有以下幾個顯著特點。

一、選題角度獨特,內容分析透徹

客家婦女常以勤勞勇敢、吃苦耐勞、剛柔并濟的形象出現,并因這些優良的傳統美德而備受贊譽。但記錄這個群體面貌的文獻種類與數量并不多,少量在官方史志與各姓族譜等文獻資料中記載的客家婦女,也主要集中在貞女烈婦、達官貴人、科舉鄉紳之母或妻等在其時社會上有一定知名度的人,而對民間小人物的記載則少之又少?;蛘呤且驗樾詣e原本制約了女性在歷史上的作用與社會價值,父系社會中女性被社會賦予了適當的位置,同時也規定了一定的行為模式?!叭魏尉唧w的個人,都是通過掌握角色規定,充任一定的角色而參加社會生活,從而與整個社會聯系在一起的?!雹倏图覌D女也有自己的角色定位,文獻記載的稀少給研究帶來了不少的困難,以至于對客家婦女的研究專著成果數量并不突出,論文也多側重于客家婦女的地位、貢獻以及革命史方面。

在專著方面,較早有黃馬金的《客家婦女》,②通過描述客家婦女的文化教育、生活習俗、民俗信仰、婚姻家庭、故事傳說、革命貢獻等勾勒出客家婦女的形象。謝重光的《客家文化與婦女生活:12—20世紀客家婦女研究》,③從民俗學和文化人類學的角度入手,探討了客家婦女的思想性格、民俗信仰、婚姻觀念、經濟生活和社會角色的特點。徐霄鷹的《歌唱與敬神:村鎮視野中的客家婦女生活》,④從山歌與民間信仰兩方面考察了調查范圍內客家婦女在山歌和信仰領域中的身份、組織活動、人際關系以及觀念和行為解釋,并梳理了當代山歌和信仰傳統的變遷和發展。房學嘉主編的《客家婦女社會與文化》,⑤以粵東梅州地區的客家婦女材料為依托,較全面的闡述了客家婦女的生命禮俗、婚姻文化、生育文化、信仰文化與社會地位等內容。在論文方面,有劉大可的《田野調查視野下的客家婦女——以閩西武北村落為例》、⑥張燕清的《從“為人女”到“為人妻”——傳統村落視野下培田入嫁女性的角色入位》、⑦張雪英的《閩西蘇區客家婦女積極投身革命的原因》⑧、徐維群的《太平天國婦女政策與客家婦女》,⑨等等。鐘晉蘭研究員通過閱讀相關文獻掌握學術動態,分析以往研究存在的不足,憑借自身多年民族學與人類學專業訓練的素養,通過走訪、收集大量族譜、碑刻等民間資料與口述史資料,將選題角度投向客家婦女,并側重通過田野調查去分析她們的生存狀態、民俗宗教儀式與信仰崇拜等。

社會事件的背后必然有深層次的動因??图覌D女并不是獨立存在的,作為社會的一部分,她們的日常生活和宗教信仰都與社會經濟文化等有著緊密聯系。鐘晉蘭研究員沒有陷入就事論事的狹小視野中,而是以整體、全面的視角將研究重點放在了事件背后原因的深究與探索。正如第一章第三節,敘述粵東婦女集體自殺事件時,鐘晉蘭研究員通過分析得出,當地婦女所處的生存狀態是導致她們集體自殺的主要原因。這其中包含多重因素,既有經濟方面的原因,在經濟上普遍貧困;也有家庭關系的原因,家庭地位相當低下;還有婚姻方面的原因,存在著多種形式的畸形婚姻。⑩第二章第二節分析了客家婦女生育信仰盛行的原因,鐘晉蘭研究員認為貝克爾的“孩子成本效用理論”,即將孩子視同于耐用消費品和耐用生產品的觀點,在客家地區根本不適用。11鐘晉蘭研究員深入研究客家地區的實際情況后,認為客家人生育信仰的盛行是由當地特定的社會環境、經濟方式、客家人的人生終極目的、女性自身的生理特點以及女性所承擔的角色等多種因素決定的。在第四章第一節分析梅州的女神信仰時,鐘晉蘭研究員提出當地婦女普遍崇拜觀音的現象,究其原因主要與梅州的經濟生態狀態、僑鄉社會男子大多外出過番,照顧家的責任全部落在女子肩上有關。12

二、深描式敘述,現場感強烈

深描作為解釋人類學的一種方法,由格爾茲提出,他認為“深描并不是要刻畫原始事實,而是要說清那些地方發生了什么,以能使我們與陌生人們建立起聯系,其關鍵就在于從當地人的視角看事情”。13鐘晉蘭研究員在文中多處采用了深描的方法對客家婦女的行為模式與民俗宗教儀式進行細致入微的觀察與描寫。在第二章第三節,鐘晉蘭研究員通過對時間、場所、人員、活動過程的詳細刻畫,敘述了一場一年一度的童子蘸會,通過對蘸壇的布局與蘸會過程的細致描畫,使讀者產生強烈的現場感。此外,在第三章第一節,鐘晉蘭研究員根據田野調查得到的資料,詳細描述了客家婦女的念佛儀式,包括接珠、回佛、暖佛、點佛、完佛等整個過程,使讀者對客家婦女的念佛儀式有了更加完整的印象。第三章第三節在介紹客家婦女的喪葬儀式時,鐘晉蘭研究員對自己全程參與的一場正齋儀式進行了描寫,在對報喪、買水、穿壽衣、發燭火、定吉時、探青、接棺、小殮、小殮后“篩頭杯”做孝、請謚、成服、點主、大殮、拜彌陀、送葬、落葬、入靈、做七等一系列喪事過程,以及孝舍中的佛壇設置和正齋儀式過程的細致的描述中,豐富了世人對民俗宗教儀式的理解。

鐘晉蘭研究員全程參與及細致入微的觀察與記錄,以及對民俗宗教儀式展開的大量深描,彌補了學術界在民俗信仰方面研究的不足。黃馬金的《客家婦女》14對客家婦女的民俗信仰雖也有所涉及,但并沒有采用深描的手法對祭神、“巫覡”活動進行細致描述。房學嘉主編的《客家婦女社會與文化》15側重于分析客家地區女神信仰流行的原因以及客家婦女在其中的作用與地位。李泳集的《性別與文化:客家婦女研究的新視野》16雖對蘸會有所描寫,但相比之下,鐘晉蘭研究員對蘸會的描寫,無論是蘸壇的布局還是蘸會的過程都更加細致。格爾茲曾認為“理論建設的根本任務不是整理抽象的規律,而是使深描成為可能;不是越過個體進行概括,而是在個案中進行概括”。17鐘晉蘭研究員在田野中所見所聞雖是個案,但卻可以從中建構出客家地區民俗儀式事象,并在歷史進程中得到延續深化。在男性為主導的父系社會中,客家婦女通過民俗宗教儀式參與其中,并在民俗事象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因此,民俗宗教儀式成為客家婦女獲得另一種社會身份的重要轉折點,從而使之社會地位得到提升。

三、二重證據法,歷史學與人類學相結合

由于客家婦女文獻資料的記載甚少,敘述起來未免片面。在研究時段方面,以往研究存在集中研究傳統客家社會的傾向,且多利用正史、地方志、族譜、家書等文獻資料,研究方法比較單一。房學嘉的《從李氏家藏文書看婦女在傳統社會中的地位——以粵東梅縣客家婦女為重點分析》,18以梅縣李氏家藏契書為文本,分析了女性的家庭地位。謝重光的《土地革命時期閩粵贛蘇區的客家婦女生活》,19主要利用地方文史資料,較為全面的探討了土地革命時期閩粵贛蘇區的客家婦女生活。劉麗川的《論客家民間多神信仰及其文化源頭》,20以文本資料為主,分析了客家民間多神信仰的內涵及其文化源頭,指出客家文化源于南朝文化。

通讀全著會發現王國維先生提出的“二重證據法”在書中大量運用,這種方法可以在田野中檢驗歷史文獻的真實性與全面性,從而使論證有理有據。鐘晉蘭研究員扎實的田野調查恰好彌補了客家婦女文獻少與研究方法單一的缺陷。關于客家婦女“守志與再嫁”的問題,鐘晉蘭研究員根據田野調查獲得的族譜資料檢驗了“客家地區的寡婦不敢再嫁或很難”的觀念,論證了文獻資料結合田野調查研究客家婦女的必要性。傳統的中國社會中,凌駕于婦女身上的枷鎖很多,傳統的貞節觀念甚至束縛著她們在丈夫死后的決定,到底是選擇守志還是再嫁?封建統治者對社會輿論方向的把控在于守志,立貞節牌坊正是弘揚這種風氣的體現。史書上也不乏列女節婦的記載, “家夫亡,婦恥再蘸”“尚貞女不再蘸”之類的現象普遍存在。然而,當鐘晉蘭研究員引領我們的目光聚焦于客家地區的鄉村時,民間文獻的記載與口耳相傳的歷史呈現出來的面貌卻迥然不同。國家、地方文化精英所倡導的規范在民間未必就能被大眾全面接受。21鐘晉蘭研究員在閩西寧化縣田野調查時發現,劉、黃兩姓的宗族族譜中記載了大量關于婦女改嫁的史料,通過對十分推崇儒家文化的河龍鄉伊姓嫁娶女子改嫁與守志的統計分析,得出“客家民間社會雖普遍倡導節烈,但不禁止寡婦再嫁,普通大眾婦女改嫁者甚多”22的論點。不止在客家婦女“守志與再嫁”的問題上,文獻記載與口耳相傳的歷史也有所偏差,在客家婦女的勞動分工與地位方面同樣存在。據文獻記載,客家婦女勤勞勇敢、無所不能,承擔了家內家外的一切勞動,“女勞男逸”的現象普遍存在,然而事實果真如此嗎?鐘晉蘭研究員對寧化客家地區的男女分工進行了深入研究,認為傳統客家地區的勞動分工模式普通為“男主外,女主內”。23對于客家婦女地位的問題,鐘晉蘭研究員調查發現其社會地位是相對低下的,并不是被認為的擁有較高的地位。種種論斷皆基于鐘晉蘭研究員全面且細致的田野調查,也從側面說明了對歷史文獻記載的運用仍需斟酌,需要進行跨地域的橫向比較與不同時段的縱向比較研究,并配以田野調查加以檢驗。

四、表格與文本結合,歸納簡潔清晰

通讀全書,書中表格眾多的特點在客家婦女研究的成果中尤為突出。作為一種可視化的信息表達模式,利用表格將文本信息有序地歸納起來,可以使讀者更快速有效地獲得有價值的信息。在客家婦女研究成果中,靈活運用表格表達文本的并不多見。如上文提及的著作中,房學嘉的《客家婦女社會與文化》24全書共使用了6個表格:在研究客家婦女的婚姻形態時,通過3個表格羅列了考察村落童養媳成婚率來說明童養媳婚的婚姻形態;1個表格統計程鄉縣天后宮(廟)的數量以及位置等;1個表格將校名、校址、創辦人、創辦時間等信息歸納起來用于說明清末民國時期梅州地區女校的情況;1個表格統計1974—1985年梅縣中小學女生的情況。謝重光的《客家文化與婦女生活:12—20世紀客家婦女研究》,25全書共3個表格,其中:1個表格對比了普通話與客家話的語言差異;1個表格羅列了乾隆《汀州府志》所在的宋代以降汀州及所屬各縣的節孝、貞烈婦女的數量;1個表格歸納了閩西童養媳人數調查情況。而黃馬金的《客家婦女》26中沒有使用表格。當然表格的運用不僅與作者的寫作習慣有關,也與內容是否適合表格表達等相關。

《田野中的客家婦女與民俗信仰》中鐘晉蘭研究員一共羅列了27個表格,其中緒論5個、第一章12個、第二章2個、第四章8個。在緒論中,就客家婦女勞動分工的問題,鐘晉蘭研究員前后采用5個表格整理出寧化田間勞作性別分工、寧化手工及其他戶外生計性別分工、寧化家務勞作分工、寧化家祭性別分工、寧化宗族/房祭祖性別分工的有效信息,通過表格直觀地對比,駁斥了客家社會“女勞男逸,女子承擔了家內、戶外的一切勞作”的說法,提出在傳統社會中的寧化客家祖地的性別分工是“男主外,女主內”,與我國許多民系的分工模式相一致的判斷。27在第一章第一節分析傳統客家婦女通婚圈的問題上,鐘晉蘭研究員將羅坑頭村吳氏、楊邊村楊氏、安遠村李氏、河龍村伊氏等4姓媳婦的主要姓氏和通婚例次以及居住地距離等主要文本信息繪制成表格并進行分析,最后得出長汀縣與寧化縣村落三個不同層次的通婚圈,不僅是他們參與各種民俗儀式活動的距離,也是他們參加民間信仰活動及市場交換活動的范圍。28第四章第一節中,鐘晉蘭研究員將梅州女神的供奉地點、主要職能與祭拜活動歸納在一個表格中,直觀且清晰地看出在梅州區域范圍內,對本地民系創造的女神信仰所占比例最高,突出反映了梅州地區女神信仰鮮明的地方化特色。29另外,書中關于河源地區道教協會登記在冊與未登記在冊的天后宮基本信息的表格,使讀者不僅對粵東供奉“三奶夫人”的宮觀有了比較詳細的了解,從中也可以看出河源地區的天后信仰與陳林李三奶信仰是混同在一起的。30文本與表格的結合,不僅反映出鐘晉蘭研究員收集資料的豐富性,也考驗了她在文本寫作中運用的技巧與能力。

當然,《田野中的客家婦女與民俗信仰》一書有些說法仍需要認真斟酌。如第100頁提到“發現婦女在傳統社會中的集體自殺既有與其他地方婦女自殺相同的原因”與第137頁寫到的“筆者在蘸壇調查后把這個童子蘸與其他蘸會進行對比”?!捌渌倍质刮依Щ?,行文中未見對其進行比對分析,若鐘晉蘭研究員能對此做出比較研究,進而得出結論是否更有說服力呢?總體而言,鐘晉蘭研究員所著的《田野中的客家婦女與民俗信仰》一書,總結了鐘晉蘭研究員20年來在客家婦女研究領域的成果,憑借著扎實的田野調查與深厚的文獻功底,以敏銳的洞察力與獨到的見解,從客家婦女的家庭、經濟、民俗儀式、信仰等方面,以一個全新的視角解讀了客家婦女的地位與文化生活,較為全面真實地展示了客家婦女的文化形象,是一部富有創新性的論著,具有廣泛的學術價值與現實意義,值得大家細細品讀。

注釋:

①? 馬廣海:《應用社會心理學》,山東人民出版社1992版,第88頁。

②1426? 黃馬金:《客家婦女》,中國婦女出版社1995年版。

③25? 謝重光:《客家文化與婦女生活:12—20世紀客家婦女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④? 徐霄鷹:《歌唱與敬神:村鎮視野中的客家婦女生活》,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

⑤1524? 房學嘉等:《客家婦女社會與文化》,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2012年版。

⑥? 劉大可:《田野調查視野下的客家婦女——以閩西武北村落為例》,《東南學術》2008年第6期。

⑦? 張燕清:《從“為人女”到“為人妻”——傳統村落視野下培田入嫁女性的角色入位》,《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2007年第12期。

⑧? 張雪英:《閩西蘇區客家婦女積極投身革命的原因》,《龍巖學院學報》2012年第4期。

⑨? 徐維群:《太平天國婦女政策與客家婦女》,《龍巖師專學報》1995年第2期。

⑩1121222327282930? 鐘晉蘭:《田野中的客家婦女與民俗信仰》,暨南大學出版社2018年版,第100,125,231,67,10,17,28,45,229,256頁。

1317? 王富偉:《個案研究的意義和限度——基于知識的增長》,《社會學研究》2012年第5期。

16? 李泳集:《性別與文化:客家婦女研究的新視野》,廣東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18? 房學嘉:《從李氏家藏文書看婦女在傳統社會中的地位——以粵東梅縣客家婦女為重點分析》,《中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5年第6期。

19? 謝重光:《土地革命時期閩粵贛蘇區的客家婦女生活》,《黨史研究與教學》2005年第1期。

20? 劉麗川:《論客家民間多神信仰及其文化源頭》,《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年第2期。

(責任編輯:李倩)

猜你喜歡
研究員表格民俗
組成語
漫畫民俗
漫畫民俗
履歷表格這樣填
表格圖的妙用
借助“表格”解答稍復雜分數問題
印度漢娜,一定要民俗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