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識、讀、思、寫、說為核心的勝任力培養

2021-09-27 13:00彭宏
文學教育下半月 2021年9期
關鍵詞:勝任力

彭宏

內容摘要:在公安院校公安專業人才招錄培養制度改革背景下,公安院??梢曰趧偃瘟碚摵臀幕瘎偃瘟Φ囊?,以“識、讀、思、寫、說”為核心,探索人文課程改革的路徑。

關鍵詞:招改 勝任力 文化勝任力 人文課程改革

公安院校公安專業人才招錄培養制度改革(簡稱“招改”)迄今已進入第五個年頭。雖尚在摸索和完善中,但已大致體現了《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公安部、國家公務員局關于加強公安機關人民警察招錄工作的意見》(人社部發〔2015〕97號)提出的“全面深化公安改革有關決策部署”,“提高公安機關招警工作科學化、規范化水平”,“推進公安隊伍正規化、專業化、職業化建設”的要求。具體而言,就是在招錄中堅持“分類招警,科學招錄”的原則,“增強招警工作的針對性和科學性”,逐步改進考試內容、考試方法。如筆試(俗稱“公安聯考”)將“公安基礎知識”科目改為“專業科目”,從警察應知應會的法治素養、公安業務、職業能力等方面,拓展了考查范圍、增強了實踐性。公共科目的“行政職業能力測驗”和“申論”兩科,與國家公務員考試類似。但在結構化面試為主的面試環節,題型、內容有意突出公安特色。

“招改”為公安院校公安專業畢業生入警提供政策保障,帶來重大利好,也給公安院校的辦學定位、人才培養、課程設置、就業指導帶來機遇和挑戰。97號《意見》下達不久,《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等六部門關于公安院校公安專業人才招錄培養制度改革的意見》(人社部發〔2015〕106號)又被下達,明確要求:“公安院校要以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為核心任務,進一步調整辦學理念,深化教學改革,提高教學質量,為公安機關培養政治堅定、作風過硬、業務精通、素質優良的公安專業人才?!碧貏e要“加強警務能力培養。堅持突出專業、貼近實戰,加強教師、教材和課程建設,完善‘教、學、練、戰一體化人才培養模式,健全校局合作、協同育人機制,構建實驗、實訓、實習和實戰有機結合的實踐教學體系,著力培養學生的警務實戰能力”。根據上述兩個《意見》,公安院校人才培養的核心任務,更加突出專業導向、實戰需求、能力塑造,這是“招改”對公安院校辦學提出的明確要求。

這似乎要將公安院校人文課程推向愈加邊緣化的窘境。畢竟,人文類課程在普通高校屬于“通識教育”的范疇,樹立人文精神、培養人文素質是課程學習的主要目標。而在公安院校,人文課程究竟是奉精神塑造、素質培養為圭臬,還是以融合公安實戰的語言文字運用能力培養為旨歸,一直有爭論,這也導致了人文課程在公安院校課程體系中的弱勢地位?!罢懈摹睆娬{專業化的人才培養目標、實戰化的課程建設,似乎會更進一步弱化公安院校學生對人文知識的學習、人文素質的培養、人文精神的弘揚,帶來公安院校人文課程的進一步衰微。

挑戰與機遇并存是老生常談,很多時候卻是真理,“招改”背景下公安高校人文課程也大有機遇。106號《意見》中提到“優化學生的知識結構,提高學生綜合素質”,這是人文課程的學習目的之一?!靶姓殬I能力測驗”的“言語理解和表達”“判斷推理”“資料分析”等部分,都比較注重測查對文字的理解、把握、歸納、概括、分析、推理和準確表達?!俺WR判斷”也會時??疾槲氖分R?!吧暾摗眲t將“閱讀理解能力”和“書面表達能力”作為主要測查目標,這正是《大學語文》《應用寫作》等人文課程可發揮用武之地所在?!翱陬^表達能力”作為面試的基本測評要素,也是《大學語文》《演講與口才》等課程的主要教學目標。所以公安高校從事人文課程教學、研究的教師應直面挑戰,把握機遇,因時而動,適應“招改”,深入挖掘人文課程對公安招錄的意義和作用。要對接公安院校的辦學實際,打破《大學語文》等課程的傳統教學模式,進行全面深入的內容改革、體系優化和方法創新,更好地為學生招錄入警服務。與此同時,也為課程自身的建設和發展創建平臺、拓展空間。

一.勝任力模型、文化勝任力和公安勝任力

“勝任力模型”建構,是現代人力資源測評的主要方法,公安招錄也是如此。勝任力模型,是指擔任某一特定任務角色必須具備的勝任特征的總和,勝任特征是指“能將某一工作(或組織、文化)中表現優異者與表現平平者區分開來的個人潛在的深層次特征,它可以是動機、特質、自我形象、態度或價值觀、某領域的知識、認知或行為技能——任何可以被可靠測量或計數的,并能顯著區分優秀績效和一般績效的個性特征”。所以,勝任特征與工作績效、崗位要求、員工在組織中績效表現的優秀與平庸區分三方面緊密關聯。大部分行業的勝任特征,可劃分為六類:一是成就特征,包含成就欲、主動性、秩序和質量意識。二是助人/服務特征,包含人際洞察力、服務意識。三是影響特征,包含個人影響力、權限意識、公關能力。四是管理特征,包含領導力、團隊意識、協作意識。五是認知特征,包含技術專長、綜合分析能力、判斷推理能力、信息收集與整合。六是個人特征,包含自信心、自我控制、靈活性、組織紀律性。各種職業、各類崗位的能力素質測評,就是將勝任特征的主要內涵、主要特征具體化,建構出系統的“勝任力模型”,并化為人力資源的各種測評要素。

充當不同的社會角色和承擔相異的工作任務,往往要具備共性的素質和能力,如道德意識、原則性、溝通技巧等,但社會有分工,“術業有專攻”,針對不同的職業崗位,勝任力是多維度、多層次、多元化的。一個崗位或工作往往要同時具備多種勝任特征;同一組織中,不同層面的職務、不同系列的崗位所要求的勝任力內容和水平大不一樣;不同文化環境、不同組織和不同行業中,相同或相似的工作崗位上需具備的勝任力也不盡相同。如:各級黨政機關的領導干部,注重的就是成就動機、決策能力、目標意識、創新能力、影響力等;基層公務員更強調責任感、服從性、執行力等;商業服務人員以流暢表達、良好溝通、解決問題、服務意識為主要勝任特征。公安干警則突出政治性、紀律性、專業性等勝任力。因此,不同職業、不同崗位在進行人力資源測評或招錄中,建構的“勝任力模型”也不大相同。

需要強調的是文化勝任力。文化包容豐富,無所不屆,以文化人,在內浸潤人心,在外訴諸言行。人是由特定的社會文化所塑造,也展現出鮮明的群體文化特征、個人的文化特性。特定的組織具有獨特的組織文化,具體的職位(崗位)要求必備的文化素質,因此,文化勝任力呈現出多層次、多維度的結構。在不同種族、不同歷史的社會文化背景下,往往呈現對總體的文化認知和個體的文化認同;在各種組織、職位(崗位)的工作實踐中,則呈現出普遍性和差異性結合的文化特征。尤其在當今世界,文化的核心競爭力作用巨大。在各級各類組織的構成形式、文化特征呈現出復雜變化的背景下,僅靠傳統的崗位分析和工作分析,確定組織中的崗位勝任特征,已不能在動態的人力資源評價和管理環境中發揮作用。這需要從文化視野出發,根據“人-職位-組織匹配”的原則,分析組織的文化特征與核心價值,從組織的戰略發展、目標遠景、管理哲學、動機信仰等方面,來發掘不同組織、不同職務、不同崗位的勝任特征,由此建構動態的、有豐富文化內涵的勝任力模型,才符合組織的要求。

“人-職位-組織匹配”包括“人-職位匹配”和“人-組織匹配”兩個層次:“人-職位匹配”強調人與崗位的勝任力匹配,“人-組織匹配”強調個人價值和職業目標與組織文化和核心價值的匹配。前者以崗位需求為導向,注重的是人的知識、技能、能力、經驗等是否能勝任崗位;后者以組織適合和人的發展為導向,注重人的個性、人格、興趣、價值觀、成就動機等與文化息息相關的深層特質。因此,既能符合工作內容的要求,更能夠與團隊成員形成契合,更能與組織目標、組織理念、組織文化、組織發展形成匹配,這也是績效優秀者與績效普通者的區別所在。許多研究和實踐經驗表明:個人職業的成敗與否,個人的工作績效是否有利于組織目標的實現,能否促進組織的未來發展,可否取得人與組織的雙贏,人的上述深層特質、人對組織的認同感、人和組織的適合性,往往起到非常關鍵的作用。換言之,在組織中的勝任特征,表層的知識技能之下更應強調深層的性格志趣、價值信仰,實現“人-組織匹配”比“人-職位匹配”顯得更為重要,只不過個人和組織之間需要用“崗位(職位)”串聯,通過具體的工作和事件產生互動,達成一致。簡單講,就是個人具備的人文取向和人文修養,在他進入某類職業和某一具體崗位時,能夠和通常所說的“組織文化”(常被稱為“企業文化”“機關文化”“校園文化”等)形成較為融洽、趨勢良好的契合。所以與文化相關的勝任力,當前越來越成為人力資源測評、組織建設發展等一個重點,公安招錄也概莫能外。

因此,新時代公安招錄的“勝任力模型”,須首先置于宏觀的時代文化視野,基于公安隊伍鮮明的組織文化(這種文化,也是政治文化)來加以建構。要堅持習近平提出的“文化自信”,以及公安工作“對黨忠誠、服務人民、執法公正、紀律嚴明”的十六字總要求,明晰政治信仰、文化素養、群眾觀念、服務意識、法治觀念、執行力、紀律性,以及基本能力、專業能力等勝任特征。其總體為兩大方面,即政治(文化)勝任力和一般職業勝任力。

具體而言,公安招錄的政治(文化)勝任力,包含四個層面:(1)政治信仰和政治立場:即“對黨忠誠”的意志和表現,對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充分學習和堅決擁戴,對公安工作的始終認同、強烈熱愛、愿意獻身的情感取向。(2)人文理念和態度取向:即文化修養和文化情懷,對“以人為本”的執法理念,對“服務人民”宗旨要求的深刻理解與堅守;進而表現出以恰當態度對待群眾、對待工作對象,追求社會和諧、穩定的指向。(3)工作原則和方式方法:即在具體工作中,堅持“執法公正”原則,善用各種方式、方法,依法、規范、文明、人性執法,解決問題,化解矛盾,取得良好績效的能力體現。(4)道德取向和行為準則:即工作和生活中,道德上的向善,行為上的自律、守法、守紀的行為表現。

公安招錄的一般職業勝任力,則包含五個層面:(1)知識視野:聚焦“識”,即對民族文化、組織文化的了解和認同,較開闊的文化視野、較豐富的知識積累,形成博觀廣知的知識結構,及運用文化、知識觸類旁通的取向。(2)閱讀理解能力:聚焦“讀”,即準確理解國家的政策、法規、文件等的內涵和要求,及快速閱文、閱卷并準確概括,把握要義的能力傾向。(3)邏輯思維:聚焦“思”,即準確分析復雜事物、復雜現象之間的關系,準確對人、事、文等進行比較、組合、歸納、演繹、推斷的能力傾向。(4)書面表達能力:聚焦“寫”,即各種工作情境中,熟練撰寫和處理黨政公文、事務文書的能力傾向。(5)溝通協調能力:聚焦“說”,即在不同環境中妥善處理各種工作關系、社會人際關系,及口頭交流中熟練表達和準確傾聽,促進組織內外關系和諧、工作順暢開展的能力傾向。

二.以公安勝任力為核心的人文課程改革的路徑

梳理近年公安聯考的實踐,“招改”背景下公安院校人文課程的改革路徑,主要切入點是在堅持政治建校的基礎上,打破不同學科的界限,借鑒人力資源管理、人才測評技術、應用心理學等的理論和操作方式,找到學科之間、不同操作技術之間的交叉點,進行交叉研究、教學和實踐,創建更全面、更有針對性的課程體系。特別要結合“勝任力模型”的理論及實踐,以培養公安勝任力為核心,以“識、讀、思、寫、說”為抓手,通過人文必修課的內容優化、人文選修課的門類增加、不同課程之間的體系串聯、教法和學法的創新,培養開闊的文化視野和豐富的知識結構,訓練快速高效的閱讀理解能力,形成敏銳嚴密的思維能力,掌握熟練自如的書面寫作能力,呈現流暢的口頭表達能力,為參加公安聯考奠定基礎,在測查中占得先機。

一方面,公安院校的人文教育,要注重政治(文化)勝任力的培養。要以堅持政治意識、堅持“文化自信”為核心,立德樹人、文化育警,為政治建警奠定基礎。要融匯“課程思政”的理念,立足學科特點,發揮課程優勢,創新和豐富課程內涵,貫通文、史、哲,注重價值觀建構、思想政治教育、民族國家認同、精神文化熏陶,強化愛黨、愛國、愛民、愛公安事業的意識,培養對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自信。同時,課程建設應適當聯系公安實戰和公安機關建設,積極參與公安機關的組織文化建構。

另一方面,公安院校的人文教育和人文課程改革,還應在教學、訓練過程中,順應招錄特點,結合社會治理創新的需求,重視一般職業勝任力的培養。要從“識、讀、思、寫、說”等方面,明確課程導向,改革課程內容,創新教學方法,使得公安院校的畢業生呈現“人-職位-組織匹配”的較好表現,重點是聚焦實際工作的各環節,如執法、辦案、服務,辦文、辦事、辦會等,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貫徹執行能力、書面表達能力、溝通協調能力等。

培養學生的政治(文化)勝任力、一般職業勝任力,以“識、讀、思、寫、說”為核心的公安院校人文課程改革的路徑,初步設想有三:一,拓展和完善課程體系。二,調整和優化課程內容。第三,摸索和創新教學方法。大致見下表:

改革設想,應貫穿在從人文必修課到選修課、從課上到課下、從入學到招錄的各環節,并在教學、訓練中不斷進行效果檢驗和修正,形成相對科學、完備、實效性強的課程體系、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助力公安院校大多數公安專業畢業生順利通過招錄。這一改革尚在進行中,要取得顯著成效尚待時日,需要繼續深入思考,付諸教學研究與實踐的努力。

參考文獻

[1]劉遠我.人才測評-方法與運用[M].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11.

[2]張愛卿.人才測評[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3年.

[3]蘇永華.人才測評操作實務[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1.

[4]邊文霞.人事測評技術[M].北京:中國勞動保障出版社.2012.

【基金項目】湖北省高等學校省級教學研究項目“以識、讀、思、寫、說為核心——公安招錄體制改革背景下公安院校人文課程改革研究”(編號2017406)。

(作者單位:湖北警官學院公共基礎課教學部)

猜你喜歡
勝任力
基于勝任力模型的人力資源績效管理體系的建立
人事檔案管理人員勝任力探究
處級領導干部勝任力的自我評估與模型建構
淺議文科類高職院?!半p師型”教師勝任力
勝任力模型在人力資源管理中的應用研究
普通高中班主任勝任力差異分析
淺析餐飲行業女性中層管理者勝任力影響因素的理論研究
創業團隊勝任力研究綜述
海關基層公務員勝任力模型的構建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