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湖南省農村區域經濟發展差異綜合評價研究

2021-09-27 21:30陳珈琪項廣鑫
中國經貿導刊 2021年23期
關鍵詞:農村經濟發展主成分分析湖南省

陳珈琪 項廣鑫

摘 要:通過構建自然資源稟賦、農業現代化水平、農業產出效益、農民生活水平、農村產業結構五個方面共10個指標作為湖南省農村區域經濟綜合發展水平指標體系,運用spss軟件中的主成分分析方法將湖南省14個地級市州的農村區域經濟建設水平進行綜合評分,定性定量結合分析,得出湖南省農村區域經濟發展差異情況。研究結果表明:湖南省農村區域經濟在發展水平方面差異顯著,其中長沙市得分最高,張家界、湘西州綜合得分較低,區域經濟發展差異在城市間非常突出,差距仍在擴大;系統探討差異產生的原因主要為區位條件、制度政策、勞動力條件三個方面。

關鍵詞:主成分分析 湖南省 農村經濟發展 差異

2021年2月21日中央一號文件《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的意見》(簡稱《意見》)發布?!兑庖姟分赋?,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依然在農村,最廣泛最深厚的基礎依然在農村。隨著我國農村經濟快速發展,“三農”問題依然是我國經濟發展的關鍵所在[1]。我國農村人口較多,農村經濟的發展深刻影響了農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同時制約了國民經濟的整體增長,影響著國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2]。農村經濟的地區差異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各個地區經濟主體的經濟發展,提高了它們的競爭意識[3]。省域是我國經濟和社會管理的高級行政地域單元,具有經濟行為的相當獨立性,同時又是組成我國經濟系統的一級經濟實體[4]。近年來學者在省域尺度下也進行了一系列研究,杜鵑[5]建立了湖北省農村經濟發展水平評價體系,計算出湖北省各農村經濟發展的綜合評價值,根據綜合評價值分析了湖北省農村經濟發展現狀,并對不同地區農村經濟發展水平進行了對比分析。袁芳[6]等人以寧夏19個縣市為研究對象,從居民生活水平、生產力水平、經濟實力水平三個方面構建農村經濟發展水平評價指標體系,運用熵值法計算2014年寧夏農村經濟各項指標的權重,利用GIS技術對寧夏農村經濟發展結構進行了空間分析。杜華章[7]分析了江蘇省各縣農村經濟的發展狀況,結合主要成分分析方法,對江蘇省50個縣(市)農村經濟的發展進行了量化分析,系統評價了江蘇省50個縣(市)農村經濟發展,并在此基礎上提出加快江蘇省各地區農村經濟發展的建議。

湖南素有“魚米之鄉”的美譽,是我國主要的糧食大省和農業生產大省。尤其是在改革開放后,湖南農村經濟繼續發展,但湖南農村經濟發展存在明顯的區域不平衡,省內農村經濟的區域差異制約了農村經濟的整體發展,削弱了湖南省的整體競爭力[8]。只有客觀、準確地評價湖南省各地級市州的農村經濟發展實力,找出其農村經濟發展之間存在的差異,才能進一步推進湖南省農業農村現代化的發展進程。因而本文以湖南省農村區域經濟發展為主線,確定湖南省14個市州為研究單元,充分結合湖南省現有的數據和實際情況,構建農村區域經濟發展綜合水平的評價指標體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對各指標進行數理模型建立,定性定量結合分析得出湖南省農村區域經濟發展差異情況,從而為鄉村振興發展規劃下的農村區域經濟建設提供科學的評價體系及合理建議。

一、研究區概況

湖南省位于中國中部地區,總面積21.18萬平方千米。處于云貴高原向江南丘陵和南嶺山脈向江漢平原過渡的地帶,地勢呈三面環山、朝北開口的馬蹄形地貌,由平原、盆地、丘陵地、山地、河湖構成,地跨長江、珠江兩大水系,屬亞熱帶季風氣候,氣候適宜。

湖南是農業大省,農耕文化源遠流長,農業生產條件得天獨厚,物種資源豐富多樣,素有“九州糧倉”、“湖廣熟天下足”等美譽。改革開放四十年來,湖南農業農村經濟步入了高質量發展新階段。2019年,全省糧食總產量2974.8萬,全省糧食總播種面積6924.6萬畝,糧食播種面積排名居全國第10位。全省主要經濟作物生產繼續保持向好增長。初步統計,全省油料播種面積2048.30萬畝,同比增長1.6%初步統計,2019年,全省實現農林牧漁業增加值3850.19億元,同比增長3.5%,增速高于全國水平0.3個百分點。其中,農業增加值2123.97億元,增長3.6%。

二、主成分分析法

本文運用主成分分析法,利用SPSS軟件對評價指標數據進行分析,選取累計貢獻率達70%—95%的主成分因子,并計算得到特征值及特征向量,最后計算得到各地級市的綜合得分并進行排名,比較各區縣農村區域經濟發展的差異。主成分分析法把多個指標化為少數幾個綜合指標(即主成分),在引進多個變量的同時將復雜的因素轉化為幾個主成分。主成分分析的計算步驟歸納如下:

三、數據來源與指標體系的建立

本研究為了描述14個地級市州(長沙、株洲、湘潭、衡陽、邵陽、岳陽、常德、張家界、益陽、郴州、永州、懷化、婁底、湘西州)的農村區域經濟綜合水平,在結合相關文獻研究成果的基礎上,考慮資料收集的完整性和數據的可獲得性,結合湖南省農村經濟的發展實際,選取湖南省農村區域經濟發展評價指標體系。

選取的一級指標有五個,二級指標有10個,其中二級指標主要來源于湖南省統計局官網(http://tjj.hunan.gov.cn/)中《湖南省2019年統計年鑒》和《2019年湖南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的數據復合計算所得,具體計算方法見表1。

在一級指標的選取中,自然資源稟賦主要體現出農業發展的條件,“農業現代化水平”與“農業產出效益”主要從投入與產出兩個角度表現出農業發展的水平;“農民生活水平”指標則反映了農民的生活質量;“農村產業結構”指標反映一個地區資源稟賦和比較優勢的過程,可以通過不斷地調整來適應市場發展規律。

四、主成分分析結果

用極差標準化法對選取的10個指標進行標準化處理,然后利用軟件SPSS25.0進行主成分分析[10],結果表明其KMO檢驗值為0.649>0.5,Bartlett球形檢驗的p值等于0.000,能夠進行主成分分析。由表2可知,第一主成分的特征值為6.475,貢獻率為64.75%,第二主成分的特征值為1.362,貢獻率為13.6231%,第一、第二成分特征值均大于1,累計貢獻率達到78.373%,基于一般選取累計貢獻率達70%—95%的特征值的原則[9],本文取前2個主成分即兩個主成分基本上保留了原始指標的信息,此時將10個原始指標簡化到了2個新的綜合指標,起到了很好的降維作用。通過碎石圖(圖2)我們看到當成分數大于2的時候,特征根值趨于收斂,變化程度不再顯著。驗證了前面提到的用提出的2個新的綜合指標解釋所有變量是可行的。

猜你喜歡
農村經濟發展主成分分析湖南省
愛上寫信的大樹
黨的100年
加強農業信息服務促進我國農村經濟發展
“互聯網+”模式下農村經濟發展的對策分析
“互聯網+”模式下農村經濟發展的對策分析
主成分分析法在大學英語寫作評價中的應用
江蘇省客源市場影響因素研究
SPSS在環境地球化學中的應用
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與農村經濟發展適應性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