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實施規范化綠色通道對急診腦梗塞患者靜脈溶栓效果的影響

2021-09-28 03:28董斌
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 2021年81期
關鍵詞:綠色通道腦梗塞溶栓

董斌

(甘肅省天水市第一人民醫院 急診科,甘肅 天水 741000)

0 引言

腦梗塞在中老年人群中具有較高的發生率,且致殘率與致死率均較高[1]。腦梗塞的發病原因主要在于局部腦組織缺血缺氧[2]。該疾病通常發病急促,并發癥較多,需進行急診溶栓治療,以改善供血障礙。因此,本研究通過對在我院接受治療的80例急診腦梗塞患者進行研究,分析實施規范化綠色通道靜脈溶栓治療的效果,現將研究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擇取在2018年9月至2020年9月于我院治療的80例急診腦梗塞患者為本次研究的觀察主體,根據數字表法將所有患者劃分對照組(患者40例)和觀察組(患者40例)。其中,觀察組男女比為23:17,年齡42~78歲,平均(64.53±6.43)歲;對照組男女比為 22:18,年齡 43~77歲,平均(63.94±6.52)歲。兩組基本資料比較,相差較?。≒>0.05),符合比較要求。

1.2 方法

對照組采取常規治療流程,給予患者血小板抑制藥物以及使用自由基清除藥物,使用阿司匹林腸溶片(生產廠家:河北瑞森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73209),每日服用1次,劑量為300 mg,患者病情緩解后劑量可減為100 mg,如患者出現腦水腫,給予甘露醇靜脈滴注治療。

觀察組實施規范化綠色通道靜脈溶栓治療:(1)規范綠色通道:患者入院時,立即通知相關醫生展開分診,對患者病情進行早期評估,在5 min內詢問患者或家屬基本病史。為患者進行心電監護,進行吸氧,建立好靜脈通道,檢測患者的血壓、血糖以及心率等指標水平,展開全面身體檢查,包括頭顱CT、血常規、肝腎功能、凝血功能等常規檢查項目,醫生根據所有檢查結果全面評估和診斷患者具體病情,診斷結果符合進行溶栓治療的患者歸入卒中單元并進行溶栓治療,無需進行溶栓治療的患者則轉入監護病房或普通病房予以對癥治療。(2)予以患者靜脈溶栓治療:使用藥物為阿替普酶(生產廠家:Boehringer Ingelheim PharmaGmbH&Co.KG;批準文號:S20160055),用藥劑量控制在0.9 mg/kg,劑量上限為90 mg,首先將阿替普酶(10%)通過充分稀釋后為患者實施靜注,剩余90%經稀釋后實施靜滴,靜滴治療1 h左右。

1.3 療效標準

(1)觀察兩組患者治療效果?;颊叩哪X梗塞相關癥狀完全消失,神經功能基本得到有效恢復視為顯效;患者相關癥狀改善明顯,神經功能缺損評分大幅下降視為有效;患者相關癥狀無改善,神經功能缺損評分無明顯下降視為無效。(2)統計兩組患者在治療期間的并發癥情況。(3)記錄兩組患者治療前及治療期間不同時間的神經功能缺損情況,在治療前后使用NIHSS量表予以患者測評,分值下降表明患者神經功能在逐漸恢復。

1.4 統計學方法

將數據納入SPSS 22.0軟件中分析,計量資料比較采用t檢驗,并以()表示,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并以(%)表示,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觀察兩組患者治療效果

觀察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97.50%,明顯比對照組的80.00%更高,比較差異較大(P<0.05),如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n(%)]

2.2 統計兩組患者在治療期間的并發癥情況

治療期間兩組患者均出現了多種并發癥,在觀察組患者中,并發癥發生率7.50%,明顯比對照組的25.00%更低,比較差異顯著(P<0.05),如表 2。

表2 治療期間兩組患者出現并發癥情況[n(%)]

2.3 記錄兩組患者治療前及治療期間不同時間的神經功能缺損情況

兩組患者在治療前的神經功能缺損評分無明顯差異(P>0.05),但經過治療后,兩組患者經測評,神經功能評分均有所下降,且觀察組患者在治療期間的不同時間段神經功能測評分數均比對照組更低,數據比較具有顯著差異(P<0.05),如表 3。

表3 兩組患者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情況( , 分)

表3 兩組患者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情況( , 分)

組別 例數 治療前 治療后6 h 治療后1 d 治療后1周觀察組 40 14.76±2.37 10.18±1.66 6.21±0.63 3.14±1.38對照組 40 14.54±2.45 12.25±1.7910.34±1.23 5.28±1.67 t 0.408 5.363 18.901 6.248 P 0.684 0.000 0.000 0.000

3 討論

腦梗塞在臨床上也被稱為缺血性卒中,主要是由腦血管血液循環障礙導致局部腦組織缺乏充足的血氧供應而發生壞死或軟化現象[3]。該疾病屬于常見的腦血管疾病之一,以中老年患者多見,當前,隨著老齡化程度的不斷加深,腦梗塞的發病率逐漸升高,給中老年患者的生命健康帶來嚴重威脅[4]。

腦梗塞患者通常發病突然,病情發展較快,可導致患者出現偏癱、失語等神經功能障礙性癥狀,以及昏迷、休克等情況,嚴重者甚至危及生命[5]。為了挽救患者的生命、控制病情發展以及改善預后,關鍵是要在最佳治療時間展開有效的溶栓治療。腦梗塞發病后的最佳治療時間為1 h之內,將具有溶栓適應證患者歸入卒中單元進行溶栓治療,以改善患者腦部血液循環,實現再灌注,盡量減少患者并發癥及神經功能損傷。但是在1 h之內及時接受治療的患者往往極少,大多數患者由于各種原因的影響而錯過最佳治療時間,延誤病情[6]。因此,醫院為提高腦梗塞患者的急救成功率,改善預后,不斷優化、規范急診綠色通道,以達到在短時間內為患者展開相應救治,縮短治療時間的目的。急診綠色通道是專門為危急重癥患者提供的快速而高效的急救系統,對于急性發作的腦梗塞患者來說,可縮短治療時間,最大程度上提高靜脈溶栓治療效果,促使恢復神經功能[7-8]。在此次研究中,為觀察組患者實施規范化綠色通道展開靜脈溶栓治療,治療有效率達到97.50%,明顯比對照組的80.00%高,且患者的并發癥更少,神經功能恢復情況更佳。

綜上所述,針對急診腦梗塞患者的急診治療,實施規范化綠色通道展開靜脈溶栓治療,能夠盡快緩解患者相關癥狀,減少并發癥的發生及神經功能的損傷,利于改善預后。

猜你喜歡
綠色通道腦梗塞溶栓
動靜脈聯合溶栓及機械取栓治療急性腦梗死臨床觀察
青海:建立“綠色通道”保障農民工合法權益
急性腦梗死動脈溶栓治療后并發癥的觀察與護理
急診綠色通道護理流程在老年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患者救治中的效果觀察
早期康復治療對腦梗塞后吞咽功能障礙的療效分析
急性腦梗死患者靜脈溶栓前急診生化與溶栓后早期轉歸及預后的關系
一種基于“綠色通道”思想的短信下發模型研究
急性腦梗死靜脈溶栓治療的臨床分析
情緒護理在改善28例腦梗塞患者治療配合性中的應用
中風(腦梗塞)恢復期的中醫辨治及心理治療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