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元化健康教育模式對在校大學生傳染病認知水平的影響

2021-09-28 03:28李敏
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 2021年81期
關鍵詞:傳染病素養大學生

李敏

(山東青年政治學院,山東 濟南 250103)

0 引言

高校是人群集中且年齡結構特殊的場所,大學生處于青年時期,社會活動頻繁,集體住宿,流動性強,來自全國各地區,接觸與感染疾病機會相對較多,是傳染病的高危人群[1]。認知決定行為,大學生對傳染病相關知識的認知水平是影響其健康行為的重要因素,通過健康教育可有效促進學生采納有利于健康的行為建議,但常規的健康教育活動枯燥,學生學習積極性不強,故收效并不理想[2]。近期,我校校醫院對在校大學生開展多元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動,收效較滿意,現報道如下。

1 資料及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63例我校在校大學生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26例,女37例,年齡18~23歲,平均(20.56±1.36)歲。

1.2 方法

研究開展期間,對所有大學生采取多元形式開展健康教育活動,具體包括:①開設傳染病預防知識講座,以年級為單位分批次進行,講座內容包括常見傳染病類型、具體危害與常識、疾病基本特征、癥狀表現、高發人群、傳播途徑、預防措施、良好衛生習慣的養成方式等。講座設定互動環節,由學生代表提出傳染病相關問題,主講人詳細作答,重點講解知識盲區,并著重強調傳染病的社會危害性,進行道德教育,提升學生社會責任感,若發現或疑似有疾病傳染應當及時就醫并上報學校相關部門,樹立正確的預防傳染意識。②健康教育手冊的制作,印發傳染病相關宣傳手冊,通過在教學樓長廊、南北苑餐廳、校醫院、宿舍走廊等地方擺放傳染病宣傳單、漫畫、手冊等,利于學生隨時翻閱,增加對健康知識的了解程度[3]。③加強校醫院與宣傳部聯動,利用校內海報、二級學院宣傳欄、電子屏幕等進行傳染病宣教,發揮潛移默化的作用。④新媒體宣傳,通過校園網、微信公眾號、抖音等方式對傳染病危害、預防措施等進行宣教,結合時間、地點等時機情況,向學生推送傳染病相關防治知識。⑤開展傳染病預防知識宣傳主題教育活動,學生通過收集、拍攝傳染病相關知識和照片參評,最終獲得優秀獎的作品進行展覽,展覽現場由專人負責講解,參展學生通過小組討論、發言等方式參與到作品講解環節中。⑥定期舉辦傳染病知識競賽,與學校相關部門聯動,舉辦健康知識競賽,前期加強宣傳,保證宣傳覆蓋度足夠廣,吸引學生參與其中,對于優勝者,給予物質獎勵,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4]。

1.3 觀察指標

根據日常開展健康教育內容自行設計健康知識調查問卷,問卷調查內容包括:①基本情況:院系、年級、性別、年齡。②常見傳染病知識:包括細菌性痢疾、水痘、肺結核、病毒性肝炎、艾滋等常見疾病的傳染病三要素(傳染源、易感人群、傳播途徑)、疾病基本特征(傳染性、地方性、免疫性、季節性、病原體、流行性)、疾病臨床癥狀、預防措施等。學生以不記名形式獨立完成問卷。

1.4 統計學方法

調查表由專人負責收集、評分及錄入數據,采取SPSS 20.0軟件處理資料,計量資料用()表示,采用t檢驗,以(%)表示計數資料,以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健康教育開展前,大學生對各類常見疾病基本特征、傳染病三要素等知識掌握率低,認知不足;開展多元化健康教育后,學生對常見傳染病知識知曉率明顯提升,與開展前對比差異顯著(P<0.05),見表 1。

表1 健康教育開展前后大學生對傳染病知識知曉率對比[n(%)]

3 討論

健康素養是影響大學生個體健康程度的重要因素之一,所謂健康素養是指個體獲取、理解、利用健康信息并做出有益于健康的行為,以維護自身健康的能力[5]。大學生健康素養受政治、經濟、文化、教育以及衛生發展水平等多因素影響。目前,我國高度重視人民群眾健康水平,全民健康素養水平的高低影響著健康中國的未來發展。大學生肩負著建設富強祖國與和諧社會的重任,該群體的健康不單關乎著個體及其家庭的和諧,同時也對社會發展及國家未來產生直接影響。因此重視對大學生群體的健康素養培養十分必要[6]。

傳染病是在人與人或人與動物間互相傳播的一類病原微生物性或寄生蟲性疾病,當前,全球范圍內對傳染病的防治工作取得了顯著進展,世界衛生組織于上世紀八十年代宣布成功,消滅了天花,同時麻疹、脊髓灰質炎、白喉等傳染病發病率也大幅下降,死亡率明顯降低,然而近年來傳染病的流行出現新趨勢,新型傳染病不斷涌現,危害我國居民健康。傳染病治療原則是“預防為主,防治結合”,提高對傳染病知識的認知是預防和控制傳染病發生和流行的基本方法之一,大學生是傳染病防治教育的重點對象之一,尤其是大學生,其作為特殊群體,在校居住條件有限,學習、生活都有聚集性,同時又相對自由,接觸社會人群的機會較多,一旦發生傳染病,極易在學校范圍內流行爆發,同時部分學生生活、飲食習慣較差,利于傳染病的流行。因此針對在校大學生開展多樣化的傳染病相關知識教育十分重要。傳染病的防治是大學校醫院醫務工作者的重要工作內容之一,就現階段教育而言,國內大學生對傳染病認知普遍不足,宣傳傳染病知識、提升學生傳染病防治意識、改善生活習慣是防控傳染病校內暴發流行的重要前提,而健康教育活動作為學生獲取健康知識的媒介,應當引起高校醫務工作者的高度重視。健康教育是通過系統的社會教育活動,使得人們自覺地采納于健康有利的行為,從而減少或者消除影響對健康不利的危險因素,以達到預防疾病和促進健康的目的。健康教育的核心是教育學生們樹立健康意識,促進大家改變對健康不利的生活方式和行為,養成良好生活習慣,減少危害健康的不良因素。通過健康教育,學生們能夠了解到哪些行為或習慣對健康有害,從而自覺選擇有益于健康的行為。

本次研究顯示,大學生對傳染病防治相關知識認知嚴重匱乏,對傳染病三要素、疾病基本特征、臨床癥狀及預防措施等的認識均不足,可以見得在學生中開展健康教育工作的迫切性。學校健康教育是提升大學生群體健康素養的重要途徑,然而傳統的以口述和授課形式為主的健康教育收效并不理想,大多流于形式,于學生提升傳染病認知并無較大益處,加之大部分授課老師不具備醫療教育背景或相關資質,傳統的授課形式缺乏生動性與趣味性,同時受時間、空間限制性大,導致健康教育收效不佳。為規避上述弊端,本研究將多元化健康教育用于大學生的健康教育工作中,通過開展傳染病防治知識主題教育活動、舉辦競賽,物質獎勵等方式激勵學生學習,提升其學習積極性。舉辦健康知識講座,可實現對大部分學生的廣泛性教育,掃除認知盲區;在校內公共場所擺放健康教育手冊、電子屏幕滾動播放健康教育知識,可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使其自覺采納健康行為。研究結果表明,開展健康教育后,學生對常見傳染病知識掌握率較開展前明顯提升(P<0.05),充分證實了多元化健康教育用于大學生健康教育活動中具有較高價值,對促進在校學生健康具有積極意義。

猜你喜歡
傳染病素養大學生
《傳染病信息》簡介
傳染病的預防
3種傳染病出沒 春天要格外提防
必修上素養測評 第四測
必修上素養測評 第三測
必修上素養測評 第八測
必修上素養測評 第七測
六旬老婦“養出”了個大學生
讓大學生夢想成真
2013年第三屆大學生演講比賽圓滿落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