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醫手法復位療法在肱骨髁上骨折患者中的臨床治療效果分析

2021-09-28 01:23肖杰
養生大世界 2021年7期
關鍵詞:臨床治療效果分析

肖杰

[摘要] 目的:分析中醫手法復位療法在肱骨髁上骨折患者中的臨床治療效果。方法:選取2018年12月至2020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療的88例肱骨髁上骨折患者作為觀察對象,根據治療方法的不同把所有患者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44例,其中對照組患者均使用一般治療方案干預,觀察組患者則均實施中醫手法復位療法干預,觀察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結果:觀察組患者治療后的治療效果、肘關節功能情況以及并發癥發生率均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結論:中醫手法復位療法對肱骨髁上骨折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顯著,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關鍵詞] 分析;中醫手法復位療法;肱骨髁上骨折;臨床治療效果

肱骨踝上骨折是現階段臨床常見的疾病之一,該疾病高發于兒童群體,且常伴有并發癥,包含血管供血不足、神經損傷等,該類疾病如果沒有得到及時治療,將會對患者留下極為嚴重的后遺癥,對其后續的生活質量造成極大的負面影響[1]。本次研究選取88例肱骨髁上骨折患者作為觀察對象,根據治療方法的不同把所有患者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44例,分析了中醫手法復位療法在肱骨髁上骨折患者中的臨床治療效果,詳細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選取2018年12月至2020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療的88例肱骨髁上骨折患者作為觀察對象,根據治療方法的不同把所有患者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44例。其中對照組44例患者,男性28例,女性16例,年齡2~24歲,平均(13.93±3.66)歲,根。觀察組44例患者,男性26例,女性18例,年齡2~26歲,平均(13.62±3.29)歲,本次研究所有參與者臨床基本資料差異不大,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觀察組患者均使用中醫手法復位治療方法進行干預,具體內容包括:(1)對患者實施X線片診斷,根據診斷結果進行治療方案的制定,選擇復位方法。(2)告知患者治療過程之中保持仰臥位,麻醉方法選擇為骨折位置局部麻醉法。(3)麻醉效果起效后,由醫師握住患者患肢上臂位置,護理人員握住患者前臂位置,實施牽引,幫助患者進行重疊移位的糾正。(4)在患者的重疊移位糾正初步完畢以后,醫師在持續做牽引操作的同時,另一只手對患者患肢進行尺偏位移矯正,注意過程之中保證手法輕柔[2]。(5)醫師選擇兩手拇指對患者尺骨鷹嘴進行前推操作,位置由患者肘后起始,完成前推操作后選擇患者骨折近端部位予以兩手四指環抱向后操作,并安排護理人員牽引患者下屈曲肘關節,確定復位完成以后予以其石膏固定處理。(6)復位完成后1周予以患者復查,選擇X線開展復查,過程中注意患者石膏固定有無發生異常,并予以合理的調整。(7)患者石膏拆除后,要指導其進行康復鍛煉,每日進行肘關節康復鍛煉30分鐘,加快患者術后恢復時間。

1.3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肘關節功能評分以及并發癥發生情況,其中治療效果分為顯效、有效、無效,顯效表示患者治療后骨折部位痊愈,外形與正常無差異,有效表示患者治療后骨折部位基本痊愈,外形與正常有細微差異,無效表示患者骨折處未愈合,外形與正常差異極大,以顯效和有效計算總有效率。肘關節評分選擇Mayo進行評價,最高分為100分,分數越高表明患者肘關節功能恢復越好。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5.0軟件對本次研究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數單位通過[n(%)]表示,計量單位采用(x±s)表示,采取t檢驗方法,當P小于0.05時,則表示兩組數據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觀察組患者治療后顯效29例,有效14例,無效1例,總有效43例,占比97.72%,明顯優于對照組的顯效14例,有效21例,無效9例,總有效35例,占比79.54%,對比有明顯差異(P<0.05),具備統計學意義,詳情見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肘關節功能評分對比沒有明顯差異(P>0.05),不具備統計學意義,治療后4周、8周、12周后兩組患者肘關節功能評分均有明顯改善,且觀察組患者改善效果優于對照組,對比有明顯差異(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詳情見表2。

觀察組患者治療后發生血管神經損傷1例,缺血性肌痙縮1例,肘內翻0例,并發癥總發生2例,占比4.54%,明顯優于對照組患者的發生血管神經損傷4例,缺血性肌痙縮3例,肘內翻2例,并發癥總發生9例,占比20.45%,對比有明顯差異(P<0.05),具備統計學意義,詳情見表3。

3.討論

肱骨踝上骨折患者及時得到治療后,能夠獲得較好的治療效果,能夠幫助其骨折部位恢復正常水平。而沒有得到及時治療或治療方法錯誤,極有可能造成患者出現肘內翻畸形等后遺癥,對患者的外表和生活帶來極大的影響。本次研究選取88例肱骨髁上骨折患者作為觀察對象,分析了中醫手法復位療法在肱骨髁上骨折患者中的臨床治療效果。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治療后的治療效果、肘關節功能情況以及并發癥發生率均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

綜上所述,中醫手法復位療法對肱骨髁上骨折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顯著,可以有效提高患者治療效果,預后良好,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宋德為.中醫正骨手法治療肱骨髁上骨折的臨床療效分析[J].當代醫學,2021,27(03):177-178.

[2] 曹大光,姜波.中醫手法整復及加強石膏外固定治療肱骨髁上骨折的臨床價值分析[J].中國社區醫師,2021,37(03): 117-118.

猜你喜歡
臨床治療效果分析
隱蔽失效適航要求符合性驗證分析
電力系統不平衡分析
優思明用于人工流產術后婦女40例臨床治療效果分析
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發展趨勢分析
急性心肌梗死臨床治療效果研究
經橈動脈與經股動脈介入治療高危冠心病臨床對比觀察
高頻振蕩通氣等治療新生兒呼吸窘迫征的臨床觀察
整體護理措施對肝癌患者行介入手術后臨床治療效果的影響
普拉克索治療帕金森綜合征用藥效果初步觀察及評估
中西醫結合治療抑郁癥100例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