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生物教學中課堂創新教學研究

2021-09-30 00:28張閣
下一代 2021年5期
關鍵詞:生物學教學高中創新

張閣

摘? 要:傳統的高中生物教學以灌輸式為主展開,教師和學生之間缺乏有意義的交流和互動,思維上也缺乏碰撞,很難培養學生的生物學學科素養,不利于學生終身發展和學習。因此對現有的高中生物教學改革勢在必行,本文圍繞信息化技術情境創設、迷你小實驗活動、黑板畫理解知識、戶外教學四種教學模式,從而構建具有創新意義的高中生物課堂,培養學生生物學學科素養。

關鍵詞:高中;生物學教學;創新

傳統的高中生物學教學是以灌輸式教學模式為主導展開教學,灌輸式教學是以教師講授為主,學生只能夠被動式的接受學習,對發展學生的理解能力和想象能力非常不利[1]。作為一名新時代的高中生物學教師,應該要深入解讀高中生物學課程標準,圍繞課程標準中的核心素養為目標,以培養學生的生命觀念、科學思維、科學探究以及社會責任素養為主導展開教學。因此教師必須要開展具有創新意義的教學模式,通過創新型的教學展開思維活動、實踐活動以及進行交流合作學習。

一、信息技術為主導的高中生物教學實踐研究

信息技術是一項非常有效的教學技術,教師在開展教學工作的過程中應該要靈活的運用信息技術展開教學,不能將信息技術僅僅只是作為一種知識展示的手段,要深入研究信息技術的價值和意義,將信息技術深入的應用在高中生物學教學中,從而構建具有創新意義的高中生物學課堂。例如在學習“物質跨膜運輸”這部分知識時,教師利用信息技術來展開教學情境的設計,設計不同物質跨膜運輸的過程[2]。教師可以首先制作磷脂雙分子層模型,隨后再將載體蛋白拖到磷脂雙分子層中,以及糖蛋白放在磷脂雙分子層表面,讓學生對生物膜的結構特點進行又一次的鞏固,同時學生發現磷脂雙分子層能夠運動,進而理解生物膜的流動性的功能。隨后圍繞被動運輸進行動畫演示,水分子穿過生物膜,沒有通過任何載體蛋白,也沒有ATP的水解,學生很直觀的看到水分子自由自在的在磷脂雙分子層之間運動。接下來教師展示紅細胞吸收葡萄糖、細胞轉運鈉離子和鉀離子,讓學生觀察鈉離子和鉀離子進出細胞時,與紅細胞吸收葡萄糖有何區別,學生發現細胞膜上有一個猶如運輸機一般的結構可以將鉀離子和鈉離子運入或者轉出細胞,同時還水解ATP為整個運輸的過程提供動力。但是紅細胞吸收葡萄糖僅僅只有運輸葡萄糖的蛋白質,卻沒有消耗ATP。學生通過對信息技術情境的分析研究,對這兩種運輸方式產生疑問,由于信息技術情境的生動性特點,學生對該兩種運輸方式的理解和記憶特別清晰。所以信息技術是一種非常好的教學工具,教師要深入的應用信息技術展開教學,挖掘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價值,打造具有創新意義的生物學課堂。

二、迷你小實驗為主導的高中生物學創新教學研究

在高中生物學教學中很多學生認為高中生物學知識過于枯燥,知識點比較難,知識缺乏系統性而且比較復雜,所以部分學生對高中生物學知識的學習興趣并不是非常的高?;诖私處熞芯扛咧猩男睦硖攸c,結合高中生的思維和學習特點思考,如果將學生感興趣的元素引入到實際課堂教學中,那么學生的學習興趣就會大大提高?;诖私處熃Y合迷你小實驗,通過迷你小實驗來吸引學生的眼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學習 “細胞器的結構及其功能”這部分知識的過程中,教師利用模型制作的形式來展開教學工作,模型是學習生物學知識的重要工具,在教學的過程中引入模型可以讓知識更加直觀,可以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和思維能力。教師開展小組合作為指導的模型建構教學,學生以四人為一小組,建構模型所使用的材料是橡皮泥,隨后學生結合所學習的線粒體、葉綠體、液泡、內質網、高爾基體等細胞器的特點,展開設計研究分析各種不同細胞器的功能和特點。比如:其中有一組的學生利用顏色不同的細胞器,制作出了一個線粒體的雙層膜結構,并且將線粒體基質的結構特點也展示出來。還有的學生將粗面內質網和滑面內質網展示出來,這樣一來通過模型可以很清晰的了解兩種內質網的結構和功能。

三、黑板畫為主導的高中生物學創新教學研究

高中生物學知識不像初中生物學知識那樣簡單通俗易懂,高中生物學知識難度系數較大,內容比較復雜難懂,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會因為知識的結構復雜而打退堂鼓,所以這個時候教師就需要轉變傳統的教學方式,摒棄傳統的以題海式教學為主導的教學過程,設計黑板畫教學,讓學生在黑板上通過畫黑板畫的形式來展開教學。黑板畫能夠將知識的形成過程有效的展示出來,能夠將知識的結構呈現在學生的面前。為了強調學生要理解知識,教師設計了黑板畫展示教學活動,鼓勵學生上臺通過畫黑板畫的形式,將減數分裂過程中染色體的變化和DNA的變化展示出來。黑板畫展示不同與傳統的演板,學生在畫黑板畫的過程中,可以將染色體的行為變化過程展示出來,比如:同源染色體的分離過程、著絲點分裂等等,全部展示出來,這樣一來學生所畫出的黑板畫,實際上就是課本知識的深化,逐步深化知識對學生理解知識有積極意義。

四、戶外教學為主導的高中生物學創新教學研究

戶外教學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教學模式,在戶外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將學生作為主體,將大自然作為學生學習的場所,引導學生展開學習和研究。在戶外教學過程中,學生可以感受知識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和價值,從而提高學生對生物學的學科價值的認同。例如在學習群落的“垂直結構”和“水平結構”時,教師將學生帶至戶外的森林公園,在森林公園里要求學生尋找與:“垂直結構”和“水平結構”相關聯的情境,引導學生將概念應用在生活之中。在學習 “樣方法調查種群密度”這部分知識時,教師可以以生活中的某種常見的植物為例展開實驗,比如讓學生調查該區域內的車前草的種群密度,學生按照實驗要求和步驟選取合適的樣方,針對樣方內的數據進行計數和統計,通過戶外活動的形式來學習知識理解知識。因此戶外教學是一種非常具有創新意義的教學組織形式,在開展戶外教學的過程中,學生可以感受并體驗知識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與價值,從而培養學生對生物學科的情感價值觀。

五、 結語

高中生物學教學中,教師要培養學生的生命觀念、科學思維、科學探究和社會責任學科核心素養,必然要學會與時俱進,更新教育理念,對現有的教學進行改革和創新,應該要圍繞所學知識的特點,分析知識的應用情境,靈活運用信息技術、迷你小實驗、黑板畫展示和戶外教學等多種新穎的教學方式展開教學工作。

參考文獻:

[1]梁燁.高中生物核心素養培養中“生命觀念”的滲透策略分析[J].考試周刊,2021(36):115-116.

[2]王曉燕.高中生物學學科核心素養的內涵及培養方式分析[J].高考,2021(15):109-110.

猜你喜歡
生物學教學高中創新
優化生態課堂 發展學生核心素養
淺談類比推理在高中生物學教學中的運用
基于思維的可視化提升學生的學習力
利用微課輔助高三生物核心概念的理解
交互式電子白板在歷史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高中政治課中的分層導學探討
理順高中政治課堂問題教學流程研究
高中學?!叭乃仞B特色德育”實施策略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