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石化企業社會性負擔與股利政策實證分析

2021-10-01 17:32劉名旭張瀟月
會計之友 2021年19期
關鍵詞:股利政策石油化工企業

劉名旭 張瀟月

【摘 要】 企業承擔社會性負擔是履行社會責任的重要方式,較高的社會性負擔有利于企業改善形象,促進業績增長,進而影響股利政策,但承擔較高的社會性負擔又會增加企業成本和現金支出,制約企業的股利支付。文章以我國2014—2018年石油化工行業上市公司為研究樣本,考察社會性負擔對該行業上市公司股利政策行為的影響。實證研究結果表明,社會性負擔顯著降低了石油化工行業上市公司股利支付的意愿和水平,社會性負擔主要是通過增加勞動力成本使代理成本提高進而降低公司價值的途徑影響石化企業的股利政策。在當前國有企業混改的大環境下,分析企業社會性負擔與企業財務行為,有利于理解混改過程中各方利益訴求,為國有企業混改提供決策依據。

【關鍵詞】 石油化工企業; 社會性負擔; 超額雇員; 股利政策

【中圖分類號】 F272.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5937(2021)19-0101-07

一、引言

政府應該是社會公共產品的主要提供者,但現實環境下,政府無法完全有效提供社會公共產品,企業承擔部分社會性負擔就成為必然。企業承擔社會性負擔一方面可以履行社會責任,但另一方面也會增加企業成本,影響企業的經營決策。投資、融資和股利政策是企業經營決策的核心問題,其中股利政策是公司利潤分配的重心。為了公司的長遠穩定發展,樹立良好的企業形象,吸引更多的投資者,上市公司應該實施合理的股利分配政策。資本市場在不斷發展和完善,面對不斷變化的資本環境,該采取怎樣的股利政策行為是諸多上市公司一直爭論不休的話題。作為我國制造業的風向標,石化行業上市公司對滬深兩市的股票市場影響深遠。石化行業作為我國國民經濟的支柱和基礎,為我國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作出了巨大貢獻。根據2018年的數據,中國石化行業的總產值達到3.7萬億元,占國內生產總值的12%左右。目前而言,我國大部分石油化工企業主要是國有控股企業,同樣存在一些與其他國企類似且難以消除的問題,比如較高代理成本、較低工作效率等。在當前國有企業混改的大環境下,研究石油化工企業的社會性負擔對股利政策的影響,有利于理解國有企業在混改過程中各方利益訴求,為國有企業混改提供決策依據。

二、文獻綜述

社會性負擔是政府干預的結果。在我國特有的經濟體制下,企業長期面臨著較重的超額雇員問題,且在國有企業尤為突出。政府為了追求社會目標,比如提高就業率、減少失業率以維持社會穩定,要求企業承擔更多的責任。林毅夫和李志赟[ 1 ]指出當上市公司為國有控制時,會出現兩種負擔,分別是戰略性負擔和社會性負擔,而且受控制程度越高,負擔越重。對發達國家來說,市場經濟趨于完善,企業和政府之間互不干涉,很難見到上市公司為政府業績而操勞。但對發展中國家來說,企業和政府的界限模糊,在政治權力的影響下,上市公司或多或少都會分擔一部分政府負擔。同時地方分權使得當地政府擁有經濟自主決策權,可讓地方企業承擔本屬于政府的責任,其中就包括接納額外員工,以此來保證較高的就業率。林毅夫和李志赟[ 1 ]認為社會性負擔是由于國有企業承擔過多的冗員和工人福利等社會性職能而形成的。于坤[ 2 ]認為國有企業的社會性負擔主要包括超額雇員(冗員)、社會辦企業、離退休人員統籌外費用以及財稅負擔四個方面,其中冗員問題最為嚴重。

企業接受過多的社會性負擔,其本身經濟效益將會受到影響。馬福昌[ 3 ]認為,當國有企業擁有超過正常雇員規模的員工人數時,公司治理的效率會降低,企業的管理成本隨之升高,從而造成企業虧損,并且國有企業即使在虧損的情況下也沒有裁員。林毅夫和李志赟[ 1 ]認為,我國的財務和行政體制改革讓地方政府擁有更多的經濟自主權,對政績的盲目追求又帶來了逆向軟約束的后果,這種自上而下掠奪資源的方式,表面上促進了當地經濟發展,但實際上已經造成預算超支。當政府把就業、維穩、稅收和刺激經濟等任務交給企業來完成時,企業將不得不面對與利益最大化相沖突的問題。沖突越大,企業承擔的政治成本越高,對企業業績的負面影響也越大。曾慶生和陳信元[ 4 ]經過實證研究發現民營企業承擔的勞動力成本要遠低于國有企業,而造成勞動力成本升高的原因可能是冗員問題和高工資率。他們還發現企業受到政府控制越強且國有股占比越高,冗員問題會越嚴重,連帶著勞動力成本也一起升高。薛云奎和白云霞[ 5 ]通過研究2000—2005年A股國有上市公司超額雇員的相關問題,發現超額雇員會降低高管的薪酬激勵從而增加代理成本,因此會對企業業績產生負面影響。

在石油化工企業的股利政策方面,付建奎和馮永祥[ 6 ]、林宙[ 7 ]以我國三大石油公司為例,分析了石油化工行業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差異及其原因。他們認為三大石油公司因為業務領域、經營策略及現金流差異導致股利政策差異。何之望[ 8 ]通過對石油化工行業上市公司現金紅利分配行為的實證研究,認為現金股利分配最重要的影響因素和基礎是公司的盈利能力。

可見,現有關于社會性負擔的研究更多著眼于政府干預對企業社會性負擔的影響以及社會性負擔對企業投融資的影響,尤其是融資行為的影響,較少文獻研究社會性負擔對企業股利政策的影響,而以石油化工企業為研究對象的文獻則更少。本文以石油化工企業為研究對象,重點分析社會性負擔對企業股利政策的影響,以期拓展企業社會性負擔的研究領域,也為國企混改提供相關的實證證據。

三、理論分析與研究假設

由于歷史原因,我國石化企業大部分為國有企業,政府手里集中了石化企業的大部分股權,政府持股比例較高,直接或間接控制絕大多數石化企業。大量研究表明,我國國有企業社會性負擔較重。政府作為國企的控股股東,負責考核公司效績和任命公司高管,干預國有企業的成本較低。因此,當地方政府財政資源有限且無法實現政府的社會目的時,通常將社會性負擔(如公共建設、就業、社會穩定等)分配給國有企業。相反,對于民營企業,政府如果要讓其分擔社會性負擔就必須與其進行談判,考慮到社會性負擔會影響民營企業的經營活動,降低企業效率,與民企談判勢必會讓政府成本增加。從成本效益角度考慮,政府更愿意干預國有企業,讓國有企業承擔更多的社會性負擔。

猜你喜歡
股利政策石油化工企業
論石油化工企業物資采購風險的防范策略
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分析
從現實的角度探討MM理論的適用性
我國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影響因素及問題分析
探究股利政策的影響因素及其選擇
資金分配理論與企業實際應用的有效結合
石油化工企業電氣的主要節能方法探討
淺談石油化工企業供配電系統設計
芻議石油化工企業黨建工作
石油化工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完善機制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