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靜脈留置針在兒科護理中的應用與體會探討

2021-10-09 20:13全露
婚育與健康 2021年12期
關鍵詞:靜脈留置針兒科護理體會

全露

【摘 要】目的:探討靜脈留置針在兒科護理中的臨床應用和效果。方法:分析總結1000例應用靜脈留置針患兒的臨床應用經驗和效果。結果:1000例應用靜脈留置針患兒中,留置時間最短ld,最長11d,平均留置時間4.5d其中滲液10例,諸管21例,靜脈炎1例,皮膚過敏16例,無1例發生感染。留置成功率為95%。結論:靜脈留置針值得在兒科護理中推廣應用。

【關鍵詞】靜脈留置針;兒科護理;應用;體會

靜脈留置針穿刺技術是近幾年興起的一種治療技術。由于其對靜脈傷害較小,廣泛應用與搶救及兒科的治療中。我院兒科從2016年開始使用靜脈留置針至今,由于其疼痛感較輕,不易跑針等優點,患者普遍接受度較高。本文通過對我院使用靜脈穿刺的操作流程、留置針的使用方法、留置針的優缺點及發展方形等方面進行分析,為靜脈穿刺新技術的應用和推廣,提供理論依據。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2020年1月至6月,我科使用靜脈留置針患兒1000例,其中男512例,女488例,29天~1月 114例,1歲~3歲288例,4歲~6歲236例,7歲~14歲362例,均為兒科常見多發病患兒。

1.2 靜脈穿刺的操作流程和步驟

在對患兒進行靜脈穿刺前,應告知患兒家屬治療目的及治療方法,患兒家屬通過體位擺放、安撫情緒等方式,降低患兒的抵觸情緒,創造良好的治療環境。操作者洗手、戴手套、確定好留置針的型號及數量、準備常用的消毒物品,核對患兒的姓名、性別、年齡、藥物的名稱、濃度、用藥時間等基本信息后,首選四肢靜脈,如果四肢血管不好時,再選擇頭皮靜脈。常規消毒局部皮膚,左手拇指和食指固定局部皮膚,排空針管內氣體,扎止血帶,進針點一般選擇消毒區域2/3血管的上方,斜45°連同套管和內芯一起刺入血管,見回血后證明針已刺入血管,此時降低5°~15°拔除針芯,將套管留置在靜脈內并進行固定,并記錄時間及有效期,填寫輸液卡。在靜脈輸液結束后,生理鹽水5ml沖管后,用稀釋的肝素液2ml~5ml進行封管,封管方法為脈沖式封管。封管液的配比方法是 2ml/支肝素1.25萬U加入250ML鹽水中或0.8ml肝素加入100ml鹽水中。再次輸液時,常規消毒肝素鎖后,將針頭插入即可輸液。留置針可以從顏色進行區分,也可以從型號進行區分,留置針有大到小可分為16G、18G、20G、22G、24G,顏色依次為灰色、綠色、粉色、黃色、藍色。留置針的留置時間為3天~5天,如果出現靜脈輸注不暢或超過留置期的情況,需要對留置針進行更換[1]。

1.3 靜脈穿刺前后的護理工作體會

在進行靜脈穿刺前和結束后,護理人員都要向患兒家屬告知診療過程中的注意事項。靜脈穿刺前應在安靜的環境下進行靜脈穿刺,避免患兒大聲哭鬧、情緒激動等情況,患兒家屬應抱緊患兒,避免晃動或大幅度肢體活動影響靜脈穿刺成功率。靜脈穿刺結束后要告知患兒家屬可適當活動,如走動,避免跑、跳等劇烈運動,睡眠時避免留置針受壓,傳統衣物時避免穿刺針位置移動,洗澡時應做好防水措施,在留置針表面覆蓋塑料薄膜,以免進水。在室外溫度較低時,要做好保暖工作。一旦出現留置針脫出或進水等情況,應及時告知醫護人員進行更換。

1.4 預防留置針并發癥的心得體會

1.4.1 在靜脈穿刺步驟、封管液的配比、(封管和拔管過程時要嚴格遵守無菌操作流程進行,靜脈注射過程中注意液體的滴速、局部皮膚和靜脈血管的狀況,保證留置針旁皮膚干燥、無污染、靜脈管道暢通。封管液的濃度過高,回引起血壓回流入套管芯的間隙中,封管液的濃度過低,則起不到很好的封管效果,容易回血堵塞管芯。因此在封管液的配比中,應嚴格按照操作規范的要求,將封管液濃度控制在合理范圍。

1.4.2 留置針穿刺失敗的常見原因主要有三類,一類靜脈穿刺失敗的原因常見于病情危重的患兒,血容量不足,脫水、皮膚水腫情況下,靜脈血管條件較差,靜脈穿刺難度加大,此外在進行注射治療時患兒胡鬧、掙扎等情況,靜脈穿刺難度增大。在面對這種情況時,可以選擇深靜脈穿刺置管,待患兒病情穩定后可采取頭皮靜脈置管。第二類情況是護士進針點的選擇、選擇的血管較為屈曲、進針的角度和進針速度過快等原因,導致靜脈穿刺失敗率較高,多為護理人員不熟悉靜脈穿刺的流程和操作關鍵點,缺乏實踐經驗和手感。面對以上情況,需要護理人員總結出快速、穩妥地進針方法,選擇較低的穿刺角度,進針角度與皮膚保持15°~20°為最佳。在較為安靜的環境下,靜脈穿刺成功率明顯升高,因此要避免在患兒胡鬧、掙扎的情況下進行靜脈穿刺操作。

1.4.3 靜脈炎發生大多數藥物刺激靜脈所致,在皮膚表面順著靜脈走向可見紅色的炎性反應,部分患兒可出現局部皮疹和水泡,需要請醫師診查后進行下一步處理。血栓性靜脈炎常見于老年患者,常見原因為靜脈穿刺損傷靜脈血管內皮,血栓脫落后堵塞靜脈造成血栓性靜脈炎,局部可出現紅、腫、熱、痛等炎癥表現,在穿刺過程中穿刺點的選擇常位于血管的中上2/3為最佳,穿刺者應熟練快速地將針芯置入血管,熟悉針芯進入血管內的柔韌感,減少患兒的疼痛感和操作時間。

1.4.4 靜脈局部滲出常見的原因為留置針導管刺破或脫出靜脈、進行靜脈穿刺操作時針芯刺破靜脈而沒有及時發現,使輸注的液體進入到留置針旁的皮膚組織,局部出現腫脹、滲出的情況,發生這種情況需要立即停止靜脈輸液,必要時更換留置針進行二次靜脈穿刺處理。滲出部位的皮膚采取濕敷的方式進行處理,防止滲出面積進一步增大。發生滲液時運用硫酸鎂濕敷效果較溫水濕熱敷效果要好,滲出部位超過12小時,紅外線照射患處可獲得滿意效果[2]。

1.5 并發癥的預防

1.5.1 對于留置針堵管的預防,護理人員應熟練掌握操作流程和步驟,了解患兒的血管情況,在成功掌握留置針的使用方法后進行操作,可先對年齡相對較大的患兒,約8歲~10歲的患兒,配合度相對較高的情況下進行操作。靜脈穿刺成功率較高或積累了一定的操作經驗后,可嘗試對年齡較小的患兒進行靜脈穿刺操作。在封管過程中,按比例進行封管液的配置,保證封管液的濃度和劑量符合操作規定的濃度。多種藥物輸注后,要再更換輸注藥物的間隙進行生理鹽水沖管,保證靜脈管道的暢通。封管時機在完成靜脈輸液治療后進行,用緩慢脈沖式封管,封管過程中要注意回抽,在封管阻力增大時應停止推注,避免將堵塞物推注入血管造成血管栓塞等嚴重后果。留置針發生堵塞時,應對留置針進行更換后再進行封管。

1.5.2 為了避免滲出,在靜脈穿刺過程中要嚴密觀察回血情況,在剛開始進行靜脈輸注時,將滴速調至30滴/分~40滴/分,觀察局部皮膚有無水腫及張力增高等情況,一旦出現滲出,應立即停止輸液,局部濕熱敷,重新選擇較粗的血管進行靜脈輸注。在操作過程中可選擇進針角度在30°左右,針尖退回導管內再講導管送至靜脈內,盡量減少靜脈推注等對靜脈血管刺激較大的操作,避免滲出進一步加重。

1.5.3 為了避免靜脈炎的發生,應詳細了解患兒的過敏史,對于既往有靜脈炎發生的患兒,盡量采用針管徑較小、材質較柔軟的留置針進行操作,選用有經驗的護理人員進行靜脈穿刺操作,避免對于靜脈內皮的損傷放慢靜脈輸注速度。在藥物的選擇上一般選擇對靜脈刺激小的藥物進行靜脈輸注,可選用靜脈固定器,避免造成靜脈的二次損傷。一旦出現靜脈炎,應在24小時內對局部進行熱敷,并停止此類藥物的靜脈輸注[3]。

2 結果

在1000例應用靜脈留置針患兒中、留置時間最短1d,最長11d,平均留置時間4.5d。其中滲液l0例,堵管21例,靜脈炎1例,皮膚過敏16例,無1例發生感染。留置成功率為95%。

3 結論

16G靜脈留置針在用于28天以內新生兒時,由于正中靜脈一般為首選,新生兒血管比較細,頭皮血管顯而易見,毛細血管呈網狀分布,容易形成側支循環,進針和留針相對較容易,留置時間可達到4天~5天。但部分患兒存在毛血血管滲漏、水腫、缺氧等情況時,對于靜脈血管的選擇、穿刺難度加大,部分患兒可由于體液聚集于組織間隙中,皮膚張力增高,留置時間一般在1天~2天。年齡在3歲~4歲的兒童在血管的選擇上,管徑較粗的血管易于觸及,不易滑動,易于固定,血管彈性較好,一次性靜脈穿刺成功率在85%~90%,而管徑較細的血管在進針時角度應與皮膚成10°~15°,以免刺破血管,留置時間一般在2天~3天。兒童由于免疫力低,發生并發癥心功能不全、呼吸窘迫綜合征血液常常處于高凝狀態,面對此類患兒在穿刺過程中應間隔3小時~5小時使用生理鹽水沖管,避免發生血栓、堵管的可能。對于需要升壓藥物維持血壓的患兒,輸液速度要相對較慢,一般選用輸液泵靜脈泵入,液體量要嚴格控制。同時升壓藥物和非升壓藥物要有明顯的時間間隔,盡量減少對靜脈血管的刺進。另外一個延長留置時間的方法就是封管技術選擇,常用的封管方法有脈沖式管和雙重正壓封管法,脈沖式封管法適用于高濃度、刺激性強的藥物,雙重正壓封管法適用于可以防治血壓逆流如針芯內形成局部血栓,降低靜脈血栓和靜脈炎的發生率,可以應用于老年人或血管條件較差的患者,醫院內可大力推廣此種封管方法,可延長留置時間1天~2天。

結合兒科長期兒科工作的經驗可以得出,靜脈留置針的軟管彈性好,對于血管內壁的損傷較小,穿刺時產生的疼痛感也輕,護士耐心細致地進行靜脈穿刺操作,成功率在95%左右。穿刺血管一般選擇管徑粗、直的血管進行穿刺,合理運針,封管過程要回抽,整個操作流程要熟練、準確,減少留置針并發癥的發生。兒童由于年齡較小,對于診療活動的配合度較差,兒童由于其活潑好動的特性,采用常規的硬針進行靜脈穿刺,患兒家屬需要密切監視孩子的一舉一動,常常存在跑針的風險,家長需要不斷的找護士進行重復的靜脈穿刺,對于血管的破壞性大,給整個治療過程也增加了不必要的負擔。留置針的使用根本上解決了兒童就診時扎針難的問題,在留置期內可以避免進行二次靜脈穿刺,降低了患兒心理的恐懼感,患兒對于治療的配合度增高,治療效果也隨之增高。靜脈留置針在使用前要核對是否在保質期內,整個靜脈穿刺過程要快速、連貫,局部敷料固定后要表明注射時間,刺激性藥物使用過程中要定時沖管,避免針芯堵塞。封管液的配比和封管操作對于留置時間的長短起著決定性的作用,醫院內部要定期組織靜脈穿刺技術考核,保證每個護理人員都能熟練掌握靜脈穿刺技術,便于快速建立靜脈通路。尤其對于在癥患兒的治療中有顯著的效果,靜脈通道的建立可以在較短時間內補充患兒所需的液體量及營養,也便于快速完成抽血等輔助檢查。醫護人員要在實踐中不斷總結經驗,總結出一套快速有效地延長留置時間的方法,減少患兒重復靜脈穿刺的痛苦,保證靜脈通路的暢通。因此,我們要在醫院內部大力推廣和普及留置針穿刺治療從根本上縮短患者的治療周期,為患者提供更好的就診體驗。

參考文獻

[1] 朱建玲.靜脈留置針在兒科護理中的應用及體會探討[J].家庭醫藥, 2019(5):312-313.

[2] 曹秋花.靜脈留置針在兒科護理中的應用及體會[J].中國藥物經濟學,7(2):147-148.

[3] 伍飛艷.靜脈留置針在兒科護理中的應用與體會[J].中國中醫藥資訊,2010,2(36):224.

猜你喜歡
靜脈留置針兒科護理體會
集束化護理減少靜脈留置針患兒并發癥的作用
靜脈留置針常見并發癥的護理與預防
兒科護理細節中引起護理糾紛的原因與防范對策
淺談如何做好辦公室文秘工作
淺談留級生的教育管理實踐與體會
艾滋病患者應用靜脈留置針配合無針密閉式輸液接頭的護理分析
靜脈留置針留置時間的研究與護理進展
非語言性溝通在兒科護理工作中的應用
兒科臨床護理常見風險因素及應對措施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