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兒科臨床護理常見風險因素及應對措施分析

2015-10-21 20:23王慧
中國當代醫藥 2015年25期
關鍵詞:兒科護理應對措施

王慧

[摘要] 目的 探討兒科臨床護理常見風險因素及應對措施。 方法 選擇2011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的護理工作為對照組,選擇2013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實行了護理風險防范與管理制度的護理工作為觀察組,觀察兩組臨床護理常見風險,并對其防范進行討論和總結。 結果 對照組發生意外事件15起(2.03%),觀察組發生4起(0.53%),兩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對照組發生護理失誤20起(2.71%),觀察組發生5起(0.66%),兩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對照組發生護理不良事件總計42起(5.71%),觀察組總計12起(1.60%),兩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 結論 降低兒科護理風險,首先應全面分析護理風險事件的發生原因,并制定相應的應對方案,進一步提高護理人員的業務水平和風險意識。

[關鍵詞] 兒科護理;常見風險因素;應對措施

[中圖分類號] R473.7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4721(2015)09(a)-0174-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sis the common risk factors and solutions in pediatric clinical nursing. Methods Work of pediatric clinical nursing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1 to December 2012 were selected as control group,and work of pediatric clinical nursing implemented the nursing risk prevention and management system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3 to December 2014 were selected as observation group.The common risk of clinical nursing in two groups was observed,and prevention was discussed and summarized. Results The accident event in control group was 15 cases(2.03%),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4 cases(0.53%),th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P<0.05).Nursing error in control group was 20 cases(2.71%),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5 cases(0.66%),th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P<0.05).The total nursing events control group was 42 cases(5.71%),in observation group was 12 cases(1.60%),th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P<0.05). Conclusion To reducing the Pediatric clinical nursing risk,we should be first to analyze the reasons of the occurrence of Pediatric clinical nursing risk events,and then make up corresponding solutions to improved nurses′ ability and risk awareness.

[Key words] Pediatric nursing;Common risk factors;Solutions

由于兒科患者危險意識、自我保護意識較差,在兒科的臨床護理中容易出現護理風險事件,稱之為兒科臨床護理風險[1-2]。兒科的護理安全是醫院、家長以及全社會都極為關注的課題。為了避免護理風險事件的發生,提高臨床護理人員的護理水平,護理人員需要提前預知相關的護理風險因素,保證護理安全[3-5]。本研究選擇我院兒科的護理工作為研究對象,探討護理風險的相關因素及預防措施。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1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的護理工作作為研究對象,其中2011年1月~2012年12月的護理工作為對照組,有護理兒童736例,男性382例,女性354例; 2013年1月~2014年12月實行了護理風險防范與管理制度之后的護理工作為觀察組,有護理兒童752例,男性兒童392例,女性兒童360例。兩組在性別、兒童數目等方面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整理和分析兩個時間段中護理不良事件發生的數目、發生的原因和類別,并比較兩組間的差異,總結護理風險以及相應的措施。

1.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7.0統計學軟件分析相關數據,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對照組共發生42起護理事件,其護理不良事件發生率為5.71%,其中由意外事件導致的15起,由護理失誤導致的20起,由職業損害導致的3起,由護理人員的心理壓力造成的2起,由重癥搶救導致的2起。觀察組共發生12起護理事件,其護理不良事件發生率為1.60%,其中由意外事件導致的4起,由護理失誤導致的5起,由職業損害導致的1起,由護理人員心理壓力造成的1起,由重癥搶救導致的1起。兩組的護理不良事件發生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表1)。

3 討論

3.1 兒科常見的護理風險

意外事件:由于兒童身體發育不完全,平衡協調能力較差,同時對外界世界充滿著好奇,容易導致一些意外事件,如墜床、燙傷、異物誤吸入氣管、銳器擦傷等事件的發生[6-7]。

護理失誤:如輸血過程中存在感染、過敏,或者由于護理人員經驗和知識技能儲備不足,不能對患兒實施全面的健康教育。另外,小兒靜脈較細,難以穿刺,或皮膚染色較深等因素在穿刺時不能一針見血、反復穿刺,或是小兒因為恐懼、亂動,造成穿刺失敗[7-8]。

職業損害:在兒科病房中,患者的細菌感染與疾病不同,容易造成交叉感染,如果護理人員缺乏風險防范意識,就會在接觸患兒的過程中感染相應的疾病[5-7]。

心理壓力:由于兒童患者未發育成熟,在進行護理時需要細心和耐心,這相應地增加了護理人員的心理壓力,一部分操作水平不是很高的護理人員會因為心理壓力導致操作失誤,進而提高了護理風險。目前,患兒家長對醫護人員的醫療水平要求越來越高,例如年輕護士在靜脈穿刺時不能一針穿刺,靜脈滴注速度調整不到位,巡視不及時,不認真執行查對制度,巡視不到位,不能及時注意到患者的病情變化,這些都為護理事件的發生埋下隱患[8-9]。

重癥搶救:在患兒進行重癥搶救時,由于患兒病情較重、時間緊張,主治醫生的口頭醫囑可能較多,增加了護理人員的工作難度,容易出現藥名、用藥混淆、用藥錯誤、重復用藥等問題,增加了護理風險[7-10]。

3.2 兒科護理風險的護理措施

護理風險因素分析:由兒科全體護士成立風險因素分析評估小組,分析出主要風險因素為護理技能不達標、護理審查不嚴格、護患溝通存在障礙、對患兒病情認識不足、護理記錄不全面或者混亂不清,之后定期對護理風險因素和護理事件進行分析和總結經驗教訓,定期舉辦防護性講座,做到防患于未然[11-12]。

加強管理培訓:醫院定期組織護士進行管理和培訓,組織護士學習護理風險防范意識,學習并遵守相關的法律法規以及各項規章制度,強化護理人員的法律意識,加強自我保護意識;強化護理操作培訓,要求護士嚴格按照護理操作規程進行護理,及時修訂臨床護理內容。對年輕、經驗不足的護士加強技能培訓,提高護理人員的專業基礎知識、安全教育培訓,由經驗豐富的護士負責對新護士進行帶教,幫助護士盡快適應臨床護理工作;成立專門護理小組,護士間加強溝通和交流。除此之外,無痛而且一針見血的穿刺技術會減輕患者的痛苦,贏得家屬的好評,因此,護理人員需要加強基礎理論和基礎技術的學習和掌握,并定期對護理人員的基礎技術和基礎理論知識進行考核[10-12]。

對護理的高危環節進行風險預防管理:兒科護理中,交接班時是護理風險的高危環節。制訂交接班護士記錄表,由上一班護士對每一床患者的具體情況詳細向下一班護士進行交代,并且由下一班護士簽字確認之后方能下班,防止護理風險的發生[12-13]。

加強護患溝通:兒科的臨床護理是一項精細的工作,并且家屬焦慮、兒童恐懼,臨床護理人員工作繁雜,容易導致護患溝通不暢。護理人員要耐心地給家屬介紹病情及治療方案,緩解其焦慮情緒,積極鼓勵患兒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臨床護理工作是一個高危型、高發性的不可預見的工作,需要護士、醫生、患者等多方面的協作。護士加強和家屬的溝通,多提供醫囑,取得患兒家屬的理解與配合,不僅可以保證護理工作的順利完成,還可以降低風險事件的發生率[14-16]。

加強法律意識的學習:加強護理人員對醫療相關法律和法規的學習,提高護理人員的自我防護意識,加強對患者的巡查,仔細觀察并做好醫療記錄,消除影響醫療安全的消極因素,把其扼殺在萌芽中[17-18]。目前伴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醫療水平的要求越來越高,自我維權意識也越來越增強。兒科的護理對象是兒童,由于年齡等因素,護理事件的發生率也相對較高。

綜上所述,為減少臨床兒科護理中的護理風險因素,必須深入分析臨床護理中的風險因素,并提出相應的措施,避免臨床護理事件的發生,提高患者和家屬的滿意度,促進患者的康復。臨床護理風險的防護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全體護士、醫生、家屬以及患兒自始至終的共同配合,方能為患兒提供優質的護理服務。

[參考文獻]

[1] 唐李翠.兒科臨床護理常見的風險因素及應對探析[J].中外醫學研究,2013,20(31):86-87.

[2] 陳苑芳,陳小銀,甘秀梅,等.兒科護理中的相關風險及防范措施[J].航空航天醫志,2012,23(11):1381-1382.

[3] 林曉楓,張秀玲.兒科靜脈輸液中護理風險因素安全管理[J].健康必讀,2011,10(7):118.

[4] 翟秀玲.住院患者跌倒相關因素分析及對策[J].齊魯護理雜志,2012,11(36):13-14.

[5] 葛秀春.護理人員的法律責任和風險防范措施[J].護理研究,2008,18(24):2238-2239.

[6] 曹秋花,戴耀華.兒科的護理風險及防范[J].中國當代醫藥,2013,20(10):170-171.

[7] 呂福慶.加強醫院安全文化建設提高患者安全保障能力[J].江蘇衛生事業管理,2012,23(1):35-36.

[8] 肖敏.兒科輸液過程中的風險分析及對策[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2,28(24):77-78.

[9] 翟高峰,張巧云.強化基礎管理,落實患者安全目標[J].中國醫藥導報,2010,7(25):92-93.

[10] 曾林淳.優化細節管理保證臨床用藥安全[J].現代醫院,2011,11(3):121-122.

[11] 陳潤.分析兒科臨床護理常見的風險因素及應對[J].健康之路,2013,12(3):174-175.

[12] 張素春.兒科臨床護理常見的風險因素及應對辦法[J].健康必讀(下旬刊),2012,9(2):157.

[13] 張春俠.兒科護理中的風險管理和防范措施[J].醫學信息,2011,15(6):2397.

[14] 王玉枝.新生兒科護理風險的研究[J].河北醫學,2011, 17(7):969-971.

[15] 王彩云.兒科護理所面臨的風險因素及防范對策[J].健康必讀,2011,11(7):190.

[16] 吳階平.學習為病人服務的藝術[J].臨床誤診誤治,2004, 17(4):231-232.

[17] 曾林淳.優化細節管理保證臨床用藥安全[J].現代醫院,2011,11(3):121-122.

[18] 李含芬,馬樹芬,黃婉云,等.淺談兒科護士的風險因素及防范措施[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05,14(7):944.

(收稿日期:2015-04-07 本文編輯:李秋愿)

猜你喜歡
兒科護理應對措施
兒科護理中的護患溝通技巧分析
兒科護理細節中引起護理糾紛的原因與防范對策
輸變電設備運行及安全防范措施
手機通訊行業消費者權益保護研究
淺析“營改增”背景下房地產企業的稅負變化及應對措施
施工企業營改增對會計核算的影響與應對措施
淺析高職院校學生厭學現象及應對措施
中小企業如何應對“營改增”
非語言性溝通在兒科護理工作中的應用
兒科護理差錯事故的成因與防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