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在小學音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互動意識

2021-10-12 07:54關海潤
錦繡·下旬刊 2021年10期
關鍵詞:小學音樂培養策略

關海潤

摘要:作為現代音樂老師,傳統死板的教育方法已經不再適用了,必須采用各式各樣的教育活動以增加音樂教育的可學性。本文從小學音樂老師的角度討論了中學音樂教師的教學策略。在音樂課堂上,互動也是十分重要的,不僅能夠提升小學生的學習質量,還能提高課堂效率,拉進學生與老師之間的距離,而老師就需要對課堂有一定的優化和改進,在課堂上激發學生的互動意識,才能夠讓孩子的學習質量得到有效提高。

關鍵詞:小學音樂;互動意識;培養策略

1改善音樂教室環境

在小學,一般會在專門的音樂教室進行教學,音樂教室會擺放一些音樂器材,除此之外,與音樂相關的內容較少。音樂課是對學生審美素養的培養,在學習音樂的過程中要讓學生感受到藝術與美的熏陶,而通過情境創設、改善音樂教室環境的方式可以讓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積極運用教室中的種種意象來與學生建立某種聯系,以提升課堂活躍度。首先,在音樂教室中可以設立專門的樂器展示柜,將音樂課中可以用到的樂器陳列在展示柜中,并為每個樂器做一個標簽,介紹樂器的名稱以及由來。學生來到音樂教室上課時,可以在展柜處欣賞、了解樂器,同時也方便教師上課時選用。例如從四年級開始音樂教學中就有教學吹豎笛的任務,《歡樂頌》的學習目標正是欣賞并用豎笛進行吹奏。通過提前對樂器進行介紹,可以為豎笛學習進行鋪墊,在正式學習時更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其次在教室的墻壁、天花板也可以做一些裝飾,可以是一些音樂作品中的常見意象,比如溪水、森林等,天花板可以裝飾一些飛鳥、蜻蜓等。在欣賞音樂的過程中,學生也可以將其和周圍可以看到的意象聯系起來,有助于學生想象力的提升。在教室墻壁還可以增加對音樂名家的生平與著名作品,從而創造一個音樂氛圍濃烈的學習環境,使學生以一種較為輕松的方式進行音樂課的學習。音樂課本就是一門比較放松身心的課程,在這樣的環境下,學生更能培養學習音樂的興趣。

2將提問適當引入音樂教學活動,提升課堂互動性

小學音樂課是對學生價值進行全面展示的主陣地,為了更好地促進師生互動的形成,課堂提問也應運用技巧。通過發揮教師的主導地位,設置有針對性的問題,將音樂知識和學生的認知能力進行有效融合,打通師生之間互動的橋梁。為了促進師生之間更好地進行互動,音樂教師還要注意及時引入問題,將更多精力放在學生音樂技能提升訓練活動方面。此外,通過安排學生根據音樂內容進行角色扮演,為幫助學生對音樂作品中每個角色的內心活動進行更精準把握,可以適時引入提問,讓學生了解音樂中每個角色的內心活動是這樣想的,他們對角色的理解會更加準確。

3改進教學方法,進行多樣化教學

小學音樂的教學形式比較多樣化,有歌唱,朗讀,樂器,識譜,音樂記憶游戲等,所以在教學方法中也要多樣化,才能滿足他們對音樂的需求,這樣才能使音樂課堂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小學階段年齡跨度也比較大,所以在每個年級的教學上都要根據他們的身心特點進行教學。在低年級他們的性格比較和活潑好動,可以進行肢體動作游戲的互動進行教學,比如進行跳舞的動作,利用歌詞內容模仿動作,滿足他們的好奇心。例如:在教授二年級下冊《小樹長高》一課時,讓他們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做出小樹長高的樣子,在這過程中可以鍛煉他們的協調能力和樂感。尤其在識譜教學時是相對其他的比較枯燥的,教師可以進行識譜游戲,把抽象難以理解的五線譜變成有趣的符號。而在傳統的教學中,大多數的音樂教師都是按部就班的只是教會他們怎么唱,教學手段沒有新穎之處,缺乏互動的氛圍,小學生根本沒有理解歌詞的意義,只是朗朗上口的唱出來,這是無法提升他們的音樂感,同時也失去了學習音樂的興趣。

4將合作化學習模式引入音樂課堂

良性互動教學模式的打造和學生之間的合作有密切關系,基于此就需要小學音樂教師經常組織和引導學生參與合作化學習活動。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音樂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在對整體學習目標進行明確基礎上為小組成員分配相應的學習任務,并要求小組將學習成果進行分享和交流。在小組共同努力下實現學習目標。以《彩色的中國》一課教學為例,歌詞中涉及的顏色和形狀都有潛在的含義,通過組織學生進行分組討論加深對歌詞的理解和把握,從而提升歌舞學習效率。此外,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小學音樂教師可以利用自媒體手段構建音樂信息傳播互動平臺。利用信息技術手段可以避免出現面對面交流的尷尬,也可以避免因說錯話產生矛盾。但需要注意的是,小學生受身心發展規律和認知水平影響,他們對各種信息缺乏自己的判斷力,比較喜歡模仿不好的現象。因此,音樂教師在運用自媒體開展教學活動時,需要對不良信息的關注,引導小學生對不良信息的規避。借助自媒體平臺幫助師生建立良性互動的交流平臺,打造良性互動的課堂氛圍,在幫助學生掌握音樂知識的同時,樹立正確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5增加學生表現機會

教師可以多增加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在音樂課的學習過程中,讓學生有可以主動表現自己的機會。如學習《草原贊歌》時,可以將學生分成小組,以小組的方式來展示《草原贊歌瓣展示的方式可以完全交給學生自己決定,可以是合唱的方式,也可以是每個人演唱不同的段落,或由一部分人演唱,一部分人伴舞。展示的形式多種多樣,交給學生可以更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創新能力,讓每個人都充分參與進來,選擇最適合他們的方式進行展示。在這個過程中,可以鍛煉學生小組合作能力,教師在學生展示時可以在旁邊引導,展示結束的時候對展示良好的小組進行表揚,也可以提出改進意見,幫助學生在下一次表演時做得更好。這樣將課堂的主體交由給學生,讓學生積極參與進課堂中來,而不是一味地跟著老師教的東西學,提高學生對音樂課的整體興趣。

6結束語:

將傳統課堂中融入一定的創新教育元素,利用增加課堂互動的方式,提升小學音樂教學質量,激發學生的音樂興趣。但在如何更好地培養學生互動意識的問題上,還有很多值得思考和改進的地方。

參考文獻

[1]甘薇.淺談如何在小學音樂課堂中開展音樂互動式教學[J].大眾文藝,2020,000(010):212-213.

[2]廖素文.積極互動讓音樂溝通心靈——淺議小學音樂課堂師生互動教學策略[J].東西南北:教育,2020(6):0265-0265.

[3]張淑娟.談小學音樂教學中互動教學法的應用[J].北方音樂,2020,000(003):197-198.

猜你喜歡
小學音樂培養策略
游戲教學法在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的運用
小學音樂教學中的創新教育
提高小學音樂課堂提問有效性的策略
開啟學生智慧,構建快樂課堂
淺議學生問題意識培養策略
高中政治教學中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策略初探
高中體育教學中創新意識的培養
如何走出小學音樂教學的困境
巧設任務,發展數學思維能力
歷史教學中學生證據意識的培養策略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