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ARCGIS軟件的農業產業優化策略研究

2021-10-12 09:43馬翔黎鵬昝嘉惠裴英豪馬瀟源
錦繡·下旬刊 2021年10期
關鍵詞:農業產業發展策略

馬翔 黎鵬 昝嘉惠 裴英豪 馬瀟源

摘要: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關系到國計民生與社會核心,加快農業發展現代化、產業化,既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內容,也是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增加農民收入、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必然要求。為提升常信鄉農業產業發展水平,本文基于GIS技術,結合當地農業投入產出數據,對其發展現狀進行合理分析,旨在促進其農業產業結構合理化、配套產業鏈條完善和功能多樣、提升農業競爭力、增加農民收入。

關鍵詞:GIS;農業產業;發展策略

1.賀蘭縣常信鄉基礎情況

常信鄉位于賀蘭縣北部,距離銀川市28公里,南北長14.8公里,東西寬17.62公里,總面積為177.44平方公里。當地屬于典型的大陸性氣候,具有日照時間長,降水稀少的特點。在地貌方面,本地屬于沖積湖積平原區,土壤肥沃,湖泊濕地分布廣泛,適宜農業種植的同時也適宜水產養殖。

2.常信鄉農業產業發展現狀

2.1種植業現狀

在農作物種植方面,常信鄉糧食作物多以稻谷與玉米為主,以2020年為例,稻谷播種面積為40781畝,產量為21899噸,玉米播種面積為30955畝,產量為19284噸。與此同時,常信鄉

通過土地流轉等方式,也種植了相當數量的供港蔬菜,2020年同年,蔬菜播種面積為65903畝,總產量達136666噸,品質良好且農藥殘留低,為當地農民增收提供了新方向。

2.2漁業現狀

常信鄉區內河流眾多,魚塘密布,生態環境優越,是寧夏濕地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塞上江南,魚米之鄉”的集中體現地。目前,常信鄉水產養殖占地24221畝,多用于養殖草魚、鰱魚、鯉魚、河蟹等。經過多年的發展,常信鄉漁業分布狀況形成了以下幾個區域:寇家湖萬畝水產科技示范養殖園區、四十里店“稻漁空間”區域、三丁湖養殖區、典農河沿線漁業養殖帶。

2.3畜牧業現狀

在畜牧養殖方面,當地農民普遍通過農貿市場購入牲畜幼崽進行喂養,仍未形成規?;B殖??傮w養殖數量少,養殖技術水平較低,養殖戶年齡普遍偏大,即缺乏科學養殖知識,也難以處理喂養過程中產生的問題。

以2020年為例,常信鄉肉??偖a量為458850公斤,同年出欄數為1365只,同年收購價為50元/斤;羊肉218774公斤,羊肉收購價36/斤;豬肉797426公斤,當年收購價為10元/斤。禽類以雞肉為主,總產量為422862公斤,約4元/斤??傮w來說,當地農戶養殖仍然屬于傳統喂養模式,較低的收益打擊了養殖戶的工作積極性,也限制了養殖產業規模的發展。

3.農業發展存在問題

3.1種植業困境

3.1.1村莊用地緊張,配套設施不足

在地理空間上,常信鄉距離市區較近,多數青壯年村民進城務工,中老年人留守村莊,導致村莊普遍空心率高,閑置宅基地造成建設用地的浪費,另一方面,村莊產業用地比例少,無法為產業發展提供必要的用地。村莊由于缺乏用地指標,無法建設與產業配套的冷庫、加工廠和倉儲設施等,導致農業產業鏈無法延伸,無法實現農產品精深加工,致使農產品流通體系不健全,貯運設施不配套。

3.1.2土地流轉機制不健全,農民增收困難

在土地流轉過程中,部分村莊由于急于將土地全部流轉給企業,對于引進企業缺乏考察和甄選[1]。新型經營主體與當地農戶之間沒有有效的利益鏈接機制,導致部分企業進駐后,采用買斷式的流轉方式,致使農民只能拿到微薄的土地流轉費,不僅徹底脫離了與土地的關系,也切斷了農民借助土地流轉參與農業生產獲得收益的路徑,導致農村人口加速流失、農民增收無望。

3.1.3農業現代化水平低,產業融合水平低

農業產業化水平較低,農業裝備和設施水平低,農村勞動力的科學文化整體水平偏低,影響新知識的吸收和農業科技的推廣,進而影響農業現代化的推進。農產品加工業發展不足、農業和二、三產業關聯不夠、融合發展水平不高等問題明顯。

3.2漁業困境

3.2.1漁業養殖面積持續萎縮,基礎設施落后

由于地處西北內陸地區,寧夏各地的年平均蒸發量可達1312~2204毫米,而根據常信鄉鄉志,該地區最大日蒸發量可達144.7毫米,長時間的日照與大量的較高的蒸發量導致漁業可用的水資源極其緊張,水域面積不斷縮小。

同時,常信鄉的漁業產業普遍存在著管理水平低,基礎設施落后,勞動力資源緊缺等問題,這進一步打擊了當地居民對漁業養殖的積極性,促使養殖魚塘面積進一步萎縮。

3.2.2養殖產出率低,生產效益低

常信鄉雖然具有較高的水域面積占比,但是養殖效益卻不高。通過實地調研得知,當地平均每畝魚池產量約為800-1000斤,以畝產800斤為例,每畝魚塘總收入約為3200元,按照當地價格推算,全年需要投入飼料、肥料、藥物等成本價格約1200元,魚種價格約每年投入400元,每年每畝魚塘的凈收入約1600元。

另一方面,隨著社會經濟的進步,愈加便捷的交通物流促使南方的水產品以鮮活的狀態快速涌入當地水產品批發市場,使當地水產品價格持續低迷[2]。與此同時,常信鄉多數養殖戶均存在養殖品種單一,生產所需要的飼料費用、魚種費用、水電費逐年上漲等問題,導致當地漁民生產成本不斷增加,經濟收益下降,挫傷了漁民的養殖積極性。

3.2.3配套設施及產業體系有待完善

常信鄉雖然是漁業大鄉,但是缺乏水產相關企業,沒有統一的銷售、流通組織,導致漁業不能夠做大做強,水產品加工業長期處于空白狀態。由于地理位置原因限制,常信鄉漁業產業通常只有半年的經營時間,經營時間短促使漁業整體收入降低,人員流失頻繁,同時配套設施的缺乏也進一步影響了漁業發展規模和養殖種類,多重因素的影響使常信鄉漁業發展困難重重[3]。

3.3畜牧業困境

3.3.1畜牧養殖規模小,養殖技術薄弱

常信鄉畜牧業規模小,牲畜主要分散在各村莊點。為了隨時照看牲畜,多數農戶選擇人畜共居,養殖產生的垃圾和廢物難以得到科學處理,養殖區域內產生的水源污染物和動物糞便有可能污染當地農戶的生活用水并影響身體健康,養殖產品自身的健康也難以得到保障[4]。同時牲畜出現疾病時,養殖散戶通常無法及時采取應對措施,導致牲畜重病乃至死亡,進而提高農戶養殖成本,導致養殖風險的大大增加[5]。

3.3.2養殖成本不斷提升,成果轉化率低

肉類產品受市場波動影響大,而散戶養殖通常使用傳統方式,缺乏系統科學的養殖技術和經營,隨養殖投入資本的不斷上升,農戶很難通過技術手段來提升生產效率[6]。同時,部分牲畜所需要的養殖時間長,投入高,利潤獲取慢,使農戶需要持續投入,資本流通陷入僵局,進一步限制了當地畜牧產業的發展。

4.農業產業發展優化策略建議

4.1合理布局種植業,形成規?;N植

目前種植業在整個常信鄉農業發展中比重大,合作社與農戶只憑借個人意愿種植,在產業布局上沒有形成優勢集中。針對此種植分散的問題,鄉政府應與相關部門商討達成一致,可以依據國家標準《耕地質量等級》對常信鄉種植作物集中連片布局,通過合理的布局作物種植區域提升作物產量,形成特色種植產業并發揮優勢,打造特色品牌[7]。

4.2加強人力資源建設,推廣農業培訓教育

在勞動力資源方面,賀蘭縣常信鄉普遍缺乏青壯年勞動力。人力資源是一切產業發展的基礎,培養新型農民和農民企業家是至關重要的一步[8]。一方面,鄉政府可以通過教育機構和培訓機構,培育一批新型的文化水平高,技術水平嫻熟的新型農民和農民企業家,參與到優化農業生產中來;另一方面,可以通過和農業科學研究機構合作,運用優質農業科研產品,提升農產品產量,增加農民收入,調動當地居民從事農業生產的積極性。

4.3完善土地流轉機制,促進農民增收

不健全的土地流轉機制會導致農民與土地的聯系被切斷,減少農民收入,加劇農村人口的流失。完善農村土地流轉機制可以有效的化解因勞動力外出務工而導致的農用地撂荒問題,也可以推進農業產業化和集約化經營[9]。首先,鄉政府可以進一步完善當地土地流轉的法律法規,通過法律規范合同的簽定來避免產生糾紛,保障農民的權益,提高土地流轉經營戶的積極性。其次,加強土地流轉規范化和市場化,在流轉過程中依靠市場機制,防止個人和部分公司的干預,對工商資本的進入,需要建立起資格審查,流轉規模上限設置等一整套機制,以保證農民利益,防止流轉土地經營非糧化。

4.4延伸農業產業鏈條,促進一二三產融合

想要推動鄉村全面發展,推動農業產業鏈構建必不可少。以農業產業發展為中心,形成包含研發、生產、加工、物流、銷售、休閑旅游等在內的全產業鏈模式,從而吸引更多的資源流入產業鏈,形成集聚效應,促進當地經濟發展。在推進農業產業集群化時,可以依托常信鄉現有優勢,以市場供求量為發展方向,在種植業的基礎上開發生態友好的休閑農業,促進當地一二三產業共同發展。

4.5龍頭企業帶動,推進規?;推放苹?/p>

農業產業綜合開發與布局,可以將當地龍頭企業作為切入點,將發展特色現代產業為突破口,推進規?;?、品牌化和外向化,提高現代農業產業整體開發水平[10]。其次利用當地大型企業,通過構建農產品線上銷售平臺大力推動農產品銷量,在網絡銷售的同時打響當地農產品知名度,擴大銷售市場,促進當地經濟發展并提升影響力。

參考文獻

[1]潘喜琴.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問題分析[J].山西農經,2021(08):57-58.

[2]王曉,王善武.生態漁業養殖產業面臨的問題、技術體系與發展思路[J].農業工程技術,2020,40(17):17-18.

[3]郭佳君,李茜.丘陵山區農業產業空間布局研究[J].中國經貿導刊(中),2020(10):29-32.

[4]闞中華.我國農業產業空間布局差異影響因素研究[J].黑龍江農業科學,2017(11):79-83.

[5]王萍.農業經濟發展的影響因素及優化策略探究[J].山西農經,2021(08):43-44.

[6]劉建貝,劉佳慧,李珍.河北省肉羊養殖成本與收益分析[J].浙江農業科學,2019,60(08):1485-1488.

[7] 劉云玉,原晉鵬.基于GIS的農業產業布局信息平臺的研究與實現[J].福建電腦,2019,35(03):114-115.

[8]隋福民.中國農業產業升級的模式和路徑思考[J].中共杭州市委黨校學報,2021(03):59-68.

[9]尹唯丞,方杰.鄉村振興戰略下四川多功能農業發展路徑探討[J].商業經濟,2021(05):103-105.

[10]李艷波.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帶動鄉村振興升級發展[J].農家參謀,2020(16):17.

作者簡介:馬翔(1991-),男,寧夏銀川人,寧夏大學農學院2020級在讀研究生,研究方向:農村發展

通信作者:馬瀟源(1976-),女,寧夏銀川人,寧夏大學農學院園林系副教授,研究方向:園林規劃、園林工程、旅游規劃

Agriculture is the foundation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related to the national economy, peoples livelihood and the core of society. Accelerating the modernization and industrialization of agricultural?development is not only an important part of transforming economic development methods and building a well-off society in an all-round way, but also improving comprehensive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capacity, increasing farmers income, and building socialism. The inevitable requirement of the new countryside.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development level of the agricultural industry in Changxin Township, this article is based on GIS technology, combined with local agricultural input and output data, and rationally analyzes its development status, aiming to promote the rationalization of its agricultural industry structure, the improvement of supporting industrial chains and the diversification of functions, and the improvement of agricultural competition. Increase the income of farmers.

Key words: GI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agricultural industry; Industrial structure

作者簡介:馬翔(1991-),男,寧夏銀川人,寧夏大學農學院2020級在讀研究生,研究方向:農村發展

通信作者:馬瀟源(1976-),女,寧夏銀川人,寧夏大學農學院園林系副教授,研究方向:園林規劃、園林工程、旅游規劃

猜你喜歡
農業產業發展策略
農業產業基金推動農村經濟轉型升級
2013年廣東熱區社會經濟及農業產業化發展研究
體育旅游產業的特征及發展策略探討
在線視頻用戶付費的商業模式研究
形成合作意識,促進學生體育競技能力發展
淺談我國電視真人秀節目存在的問題及發展策略
農業產業發展的電子商務契合度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