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融合形勢下日歷書的發展策略研究

2021-10-12 11:12王春紅
錦繡·下旬刊 2021年10期
關鍵詞:發展策略

王春紅

摘要:隨著新媒體技術的不斷進步,出版融合的浪潮推動日歷呈現精品化、圖書化發展趨勢,產生了日歷書。在2016年迎來出版元年,但目前日歷書市場的競爭激烈逐漸趨于飽和,本文以出版融合為背景,2021年日歷書為研究對象,探究融合出版新形勢下日歷書的未來發展策略。

關鍵詞:出版融合;日歷書;發展策略

一、出版融合重塑出版模式

1.“傳統出版+”的內容整合模式。指傳統出版跨界與鄰近文化產業或不相鄰產業之間的互動融合,傳統出版與數字出版等新興出版的互動融合,出版企業將傳統的圖書產品電子化、有聲化、視頻化。如:在紙質書頁上設置二維碼,通過手機掃描可以獲得音視頻等多感官體驗。

2.技術依托的社交關系模式?,F代的媒體正在不斷地融合與分化,舊媒體被吸納到新技術的發展之中?;谏缃魂P系產生的社群的影響向出版行業擴張,人們在社交圈中交流互動、打卡分享,出版者和銷售者根據消費者反饋信息調整出版策劃和營銷策略,實現了出版企業商品與產品服務供給者和讀者之間的高效溝通。

二、日歷書的源起

日歷在古代封建社會時期是史官記載朝政的史冊,纂修國史的依據。2010年,具有悠久歷史的《故宮日歷》“復活”,改變了日歷編排的刻板方式,成為全新的出版作品。

三、日歷書的出版現狀

《故宮日歷》是日歷書的成功范例,在京東藝術類圖書年度銷量榜中連續三年(2016—2018)奪冠;且2019 年版《故宮日歷》的銷量便超過70萬冊。[1]據統計,2012年國內出版的日歷書只有4種,到2018年日歷書品種數量有200多種。2020年上市的日歷書品種為2015年的6.7倍?!?】

(一)日歷書類型

1.傳統文化類。傳統文化類在日歷書中占主導地位。故宮日歷系列是最早形成口碑與品牌效應的產品。在其影響下許多出版社紛紛出版與傳統文化相關的日歷書,如:江蘇鳳凰出版社的《王陽明心學日歷》、中信出版社的《唐詩宋詞日歷》、西冷印社的《篆刻日歷》。這些日歷書涉及到歷法、詩詞、哲學思想、工藝等多方面,讓傳統文化在新的時代大放異彩。

2.知識科普類?;ヂ摼W的發展使獲取知識的成本下降,帶來的是知識的真假難辨。想要找出真的美猴王,離不開知識科普為我們鍛造的“火眼金睛”。中國婦女出版社的《趣味化學日歷》、中信出版社的《中國野生動物日歷》。這些日歷涉及到化學、動物、醫學健康等多方位領域的知識科普。

3.娛樂休閑類。隨著全民壓力指數不斷上升,娛樂放松成為時代熱點話題。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的《可以的聽音樂日歷》、中國地圖出版社的《LP旅行迷日歷》,提升生活儀式感和幸福感。

4.文學類。文學類日歷是最契合出版的日歷,充分利用了好的經典文學作品和作者離不開出版社的優勢。人民文學出版社的《文豪日歷》、華品文創出版的《蔣勛日歷》,在這些日歷書中隨歲月的流淌,感受文學的魅力。

5.漫畫繪畫類。漫畫類日歷書以小林漫畫日歷數為代表,小林漫畫2020日歷《凡是過去 皆為序曲》取得了極高的銷量和口碑。漫畫家將人們對生活的調侃和人生的感悟等畫入漫畫,讓讀者“感悟日常 ,笑看人生”。

6.情感勵志類。今年噱頭比較大的中信出版社出版的《世相歷2021》,以“每個人的故事加起來,就成了世間萬相”為主題,講述人間故事。在勵志類日歷書多與高考有關。如:清華大學出版社的《高考日歷》、吉林人民出版社的《高考這一年》。作為舉國的大事,高考勵志類日歷的功能性更強。

四、完善日歷書出版的發展策略

(一)注重創新,打造個性化產品

從內容出發,使整體裝幀設計與日歷書內容相一致,以精美獨特的外觀吸引消費者。例如中國輕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大解藥》,以民國老日歷風格封面抓住消費者眼球,內容仿照民國畫報形式向讀者驗證生活中的各種偏方,風格幽默詼諧又不失嚴謹。注重內容創新也要在裝幀形式上動心思?!斗秸謳?021日歷》采用“時光打字機”的主題,外觀選擇打字機造型,通過特殊設置,用戶在“打字”過程中,對應的日歷也會被“打印”出來,充滿了趣味性和互動性。

(二)加強質量把關,推出精品

圖書的質量包括內容質量、編校、設計質量、印刷質量。[3]日歷書作為圖書的一種,在質量方面必須嚴格把關。根據淘寶上當當網官方旗艦店《丁香醫生 健康日歷2021》的用戶反饋,該日歷存在嚴重的質量問題。編校方面出現“分別分別”的文字重復差錯,印刷上出現同一天日歷重復印刷的問題。這些質量問題大大敗壞消費者對丁香醫生健康日歷的好感。在內容為王,品質取勝的時代,日歷書的出版必須嚴控品質。

(三)細分市場,讀者精準定位

如何激發讀者的購買動機,需要出版機構細分市場,對讀者進行精準定位。作為日歷書的元老,故宮日歷今年首次推出了親子版,聚焦親子關系和親子溝通的痛點,讀者定位在兒童群體,一經推出便連連叫座。

(四)融合出版,走數字化出版道路

一是要做到出版內容生產的全面融合。融合多平臺,如:《知乎日歷》是根據知乎平臺的問答形式推出的社交日歷;《日“歷”萬機2019系列》是人民文學出版社和吾皇萬睡IP聯手推出的。作為門檻較低的書籍載體,要求出版社在策劃日歷書時要聚焦多平臺,共同合作打造獨特精品日歷書。

二是要做到出版載體和傳播形式的融合。利用增強現實和二維碼等技術,推出AR技術與日歷書相結合、日歷書有聲化的出版模式?!秵蜗驓v》加強了日歷書與互聯網的聯系,讀者可以掃描當日的日歷紙進入AR技術營造的虛擬環境,獲取小游戲或測試題,并將結果分享到社交平臺,增強了日歷書的社交屬性,打破傳統閱讀模式的時空限制,使碎片化的信息有效地進入人們的日常生活,并以交互的形式建立起與讀者間的穩定聯系,契合讀者需求。

參考文獻

[1]葉思齊.大學生對日歷書的使用與評價——基于十位華東師大學生的深度訪談分析[J].東南傳播,2019(10):112-115.

[2]張卓冉.圖書編校質量淺談[J].中國出版,2011(23):35-38.

[3]周青.從品牌打造到品牌營銷——以《故宮日歷》出版為例[J].出版廣角,2018(22):49-51.

猜你喜歡
發展策略
旅游移動電子商務下的景區發展策略可行性分析
群眾文化在和諧社會建構中的作用與發展策略分析
體育旅游產業的特征及發展策略探討
在線視頻用戶付費的商業模式研究
形成合作意識,促進學生體育競技能力發展
淺談我國電視真人秀節目存在的問題及發展策略
廣發銀行信用卡發展策略研究
試論市場經濟發展下公路經濟的長遠發展
校園電子商務的分析與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