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做好地方兩會國際傳播的“四篇文章”

2021-10-12 07:05陳玉玲王婕妤
新聞研究導刊 2021年15期
關鍵詞:重慶社交

陳玉玲 王婕妤

摘要:每年召開的全國兩會及地方兩會,是世界關注中國的重要窗口。對于地方媒體而言,組織好地方兩會的對外報道,是塑造地方形象、開展海外宣介的有利契機,能夠有效地為中國國際傳播貢獻力量。在地方兩會尤其是省級地方兩會的對外報道實踐中,如何克服現場感不足、距離感明顯、國際感不夠等問題,向海內外傳達最引人關注的政策、最有價值的信息、最動人的中國聲音,是各地外宣媒體值得深思的一課。重慶國際傳播中心依托主建運營的iChongqing海外網絡媒體矩陣,打通“外文網站+海媒社交賬號+海外分發渠道”,內外宣聯動,做足群際傳播、好感傳播、人際傳播、柔性傳播四篇文章,面向世界講好新時代的中國故事。

關鍵詞:地方兩會;國際傳播;海外社交媒體

中圖分類號:G20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8883(2021)15-0083-03

每年召開的全國兩會是我國政治生活中的大事,也是世界關注中國的重要窗口。兩會機制既是我國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內容,又是其重要體現,在我國制度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有著鮮明的中國特色[1]。

省級兩會的召開通常早于全國兩會,組織開展好省級兩會的國際新聞報道,不僅是集中釋放地方時政資訊、塑造地方形象和開展對外宣介的有利契機,而且能夠為全國兩會的召開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今年重慶兩會期間,重慶日報報業集團運營管理的專業海外傳播媒體機構——重慶國際傳播中心(以下簡稱“國傳中心”),作為全國第一家省級國際傳播中心,依托主建運營iChongqing海外網絡媒體矩陣,打通“外文網站+海媒社交賬號+海外分發渠道”,聚焦并對外釋放重慶兩會政策信號,用好用活重慶日報報業集團“中央廚房”機制[2],做強做優自身平臺英文原創內容,內外宣聯動,做足群際傳播、好感傳播、人際傳播、柔性傳播四篇文章,面向世界講好新時代的重慶故事。

一、地方兩會國際傳播的難點

兩會是我國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歷來受到各方關注[3]。近年來,國際社會對中國兩會的關注也從國家層面向地方層面下沉。地方兩會尤其是省級地方兩會,也因此正經歷著從域內大事向國際大事的轉變,迎來了宣傳地方政策舉措、提升地方對外傳播能力的寶貴契機。新常態下,地方兩會的召開映射了國家治理的規范化制度化水平[4]。伴隨我國與世界各國的交往日益頻繁,國內各地方的國際化步伐不斷加快。地方兩會尤其是省級地方兩會的召開,吸引了更多國際目光的關注,為外籍人士投資興業、工作學習和旅游生活提供了進一步了解地方發展的重要信息來源。

每年召開的重慶兩會,都會引起各方高度關注。對于媒體而言,重慶兩會報道是其全力投入的一次行業賽跑,這樣的同賽道競爭,也是各媒體一展身手的重要機會。隨著重慶內陸開放高地建設的提速推進[5],其國際關注度隨之提升,加大重慶兩會的國際傳播力度是應有之義。如何讓作品在國際傳播中出新出彩,在對外新聞發布、海外社交媒體的柔性傳播中脫穎而出,為自己贏得一席之地,是業界持續探究的議題。

當前,國際形勢面臨百年未有之變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態化使重慶兩會整體會議規模壓縮、新聞發布形式變化、記者現場采訪受限等。具體來說,一是受疫情防控要求限制,媒體無法選派更多記者到現場采訪,現場感不足卻要確保生產出身臨其境式的融媒體產品;二是地方兩會的新聞報道工作本身就有著政治性強、任務量大、時效性強的特點,但就國際傳播而言,集中釋放的大量地方性時政資訊與國際傳播的受眾需求之間存在著距離感明顯、國際感不夠等問題。這些問題的出現,給重慶兩會的國際傳播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作為地方外宣媒體的重慶國際傳播中心,在重慶兩會的對外報道實踐中,如何克服上述問題,最大程度地發揮新媒體的傳播作用,用好用活官方網站及海外社交媒體矩陣,向海內外關注重慶改革發展的國際人士傳達最引人關注的政策、傳遞最有價值的信息、傳播最動人的重慶聲音,為地方兩會宣傳及全國兩會的召開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值得媒體人深思。

二、重慶國際傳播中心的重慶兩會國際傳播實踐

鑒于地方兩會國際傳播中遇到的難點,重慶國際傳播中心通過側拍外籍人士觀看重慶兩會直播、線上線下采訪等方式進行多點突破,增強與海外社交媒體平臺受眾的黏性,運用網站、圖文、直播、新媒體等呈現方式多平臺分發內容,聚焦國外受眾關切的重慶兩會暖心熱詞,做好相關報道。

(一)群際傳播,引領傳統海媒“1+N+X”矩陣顯效發力

疫情常態化防控背景下,為統籌網上網下、國內國際、大事小事,營造強信心、暖人心、聚民心的輿論氛圍[6],重慶國際傳播中心用好以網站為依托的傳統媒體融合發布渠道,靈活運用“1+N+X”矩陣,即iChongqing英文官方網站平臺、海外社交媒體矩陣以及多個分發渠道,充分發揮各自功能和作用。iChongqing網站搭建重慶兩會專題,設置兩會快訊、兩會視頻、“十四五”規劃、兩會新媒體、“十三五”成就等板塊,全景式、多角度報道重慶兩會,讓受眾一站式了解重慶兩會相關內容??梢哉f,iChongqing網站是所有深度報道的集合地。網站主頁的呈現專題焦點圖便于用戶一目了然重點信息,滿足其深度閱讀的需求,進一步提升了用戶體驗感,增強了用戶黏性。

在數字技術高速發展的當下,社交媒體已經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是人們獲取生活、娛樂、休閑等各類信息的重要方式之一[7]??杀銛y設備的出現實現了隨時隨地獲取信息,并將信息端和用戶端的聯系變得更加緊密。這一巨大的連接力催生出活躍在社交媒體上的各個主體之間的強關系?!皬婈P系”,是指人與人關系緊密,具有較強情感因素維系的人際關系。媒體宣傳中的人格化傳播,目的就是為增強用戶黏性,使宣傳產品和用戶之間產生強關系[8]。相較于旅游等更為生活化的內容,兩會報道更莊重、嚴肅,內容量大、信息密集。兩會期間釋放的內容對于本地老百姓而言吸引力更大,但對于海外受眾則相對較弱。

基于海外受眾的文化背景各異,為生產具有吸引力的產品,使之與用戶產生強關系,就需要充分發揮社交媒體的自有屬性和功能。換句話說,要想在海外社交媒體平臺達到良好的傳播效果,就必須在內容供給方面與受眾關切相貼合[9]。為更好地貼近受眾,解決兩會內容距離感明顯等問題,國傳中心利用iChongqing海外社交媒體矩陣的互動性、參與性優勢,打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提升用戶的體驗感和參與度,拉近平臺與用戶的距離。為了讓海外用戶對重慶發展的重點有所了解,國傳中心在臉書上發起了“你想了解重慶哪些發展規劃?”問答活動。借助問答形式,不少海外網友表達了對重慶的經濟社會發展、城市提升和民生改善等方面的強烈關注。針對海外網友在問答活動中回答的內容,國傳中心推出以“重慶城市提升”為主題的海外直播,并在臉書、優兔、推特同步投放。其中,中外記者直播打卡曾家巖大橋及8D重慶城市交通、故宮文物南遷紀念館,充分發揮“圖片/視頻+海媒傳播”的優勢,注重靈活運用影像語言,強化直播影像的力量,以第一視角向海外網友展示了重慶的交通基建發展和歷史文化名城魅力,進一步增強了影像的交互性、情感性、娛樂性,更好地貼近了海外受眾。國傳中心借助社交媒體平臺與用戶進行互動,并為其生動呈現關注的內容,不僅大大提升了用戶的參與感,而且增強了自身傳播力。

(二)好感傳播,以暖色調的中國故事溫暖世界

國際傳播的重點是要講好中國故事。講故事是對外傳播的有效方式,講事實可以說服人,講情感則能激發共鳴[10],挖掘有溫度的故事,尋找故事背后的情感共鳴點,以情動人,從而進行好感傳播。

新冠肺炎疫情是全球面臨的共同挑戰,如何抗疫是全球共同關注的重要內容。此外,“致敬英雄”是中外普遍認同的文化共識。在全球抗疫中,醫護人員、疾控專家、政府官員、志愿者等都是人民心中的英雄,記錄和講述他們為抗擊疫情做出的貢獻,并將這些故事推送至社交媒體平臺傳播,可以進一步凝聚全球共識,傳遞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理念。因此,抗疫故事是具有好感傳播的重要切入點。在今年的重慶兩會報道中,國傳中心回顧了重慶疫情防控過程中的感人瞬間,發揮重慶日報報業集團“中央廚房”優勢和融媒體作用,二次加工已采集的內宣作品,在各個主要平臺分發,多渠道傳播重慶兩會暖色調內容;依托推特平臺發布重慶市市長感謝并稱贊“3400萬重慶人民都是平凡的英雄,每個人都了不起,我們給廣大市民點贊,向全市人民致敬!”的圖文海報,通過新媒體方式在社交平臺的呈現,充分體現國際傳播的溫度,傳遞普通人的偉大力量。

(三)人際傳播,帶動在渝外交官既看直播又參與傳播

關注作為傳播對象的人,以人為中心協調傳播主體與對象之間的關系,實現人際傳播與群際傳播、大眾傳播的融合顯效,應該作為地方媒體開展國際傳播的著力點。

新冠肺炎疫情的暴發大大推動了公共外交由線下向線上、現實世界向虛擬空間遷移的步伐。數字公共外交,則體現了對外傳播從機構化向平臺化的思維轉換。后疫情時期,地方兩會的國際傳播應更大程度地發揮好數字公共外交的作用,發揮人際傳播的作用,為地方兩會報道擴容傳聲。

在重慶兩會對外報道實踐中,重慶市人民政府外事辦公室邀請駐渝蓉(總)領事集中觀看人代會、政協會開幕式直播,國傳中心派記者前往直播觀看現場側拍,圍繞川渝15位(總)領事及外商機構代表“云”旁聽兩會,推出系列視頻報道;圍繞“十四五”開局之年、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戰洪水等內容采訪了六個國家(總)領事,讓報道內容更具溫度。一直以來,重慶的對外開放受海外政界、商界人士廣泛關注,因此國傳中心提前策劃與外國商會主席預約采訪,圍繞歐洲貿易協定等新出臺的重點政策進行探討,解讀重慶對外貿易的新機遇、新挑戰。通過采訪外交官和外商會代表,國傳中心開辟了外籍人士看重慶兩會的獨特新聞角度,并結合自采內容和前方記者第一手新聞圖片和視頻,打造出一篇篇現場感強、人格化強、有助于人際傳播的新聞報道,進一步增強了報道的可讀性,擴大了報道的受眾面。

(四)柔性傳播,以交互共鳴釋放外宣柔力

“內容為王”是信息傳播一貫秉持的準則,無論是網站稿件還是海外社交媒體平臺發布的內容均不例外,優質的內容始終被用戶所追求。如今,多元的傳播者、復合式的傳播形態,以及多樣化的傳播渠道助力受眾自行選擇、加工信息。受眾根據自己的價值判斷、自身的體驗和感興趣的內容等建立新的議題。進一步說,從傳統的大眾傳媒傳播到以社交媒體平臺為媒介的傳播,體現了時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傳播生態轉變。在國際傳播中,這一變化背后體現的實則是從“跨文化”(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到“轉文化”(Transcultural communication)的理念轉變[11]。隨著越來越多的外籍人士來到中國、定居中國,他們對自己所到之地、所住之地已經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認識。讓用戶參與內容生產,能夠為莊重、嚴肅的兩會內容增添幾分柔性,使以地方兩會為主題的國際傳播因內容生產的強互動性,激發更多共鳴。

在這方面,國傳中心進行了大量探索,且小有成效。特別推出系列報道,結合兩會中“十三五”成就和“十四五”規劃內容設置問題,“云”采訪在渝生活的外籍人士。外籍人士結合自身體會談論對重慶發展的感受和希望。采訪中,幾位不同行業背景的受訪者均表達了對重慶兩會的關注,談及了在重慶生活、工作的感想。這一創新報道借“外嘴”發聲,增強了兩會話題的“國際感”,為重慶兩會的召開營造了良好的國際輿論氛圍。該系列部分報道推出后,被中國日報轉發,引發熱烈反響。

此外,國傳中心主動設置國際關注度高的議題,聚焦企業機構講發展的故事,充分發揮重慶地域優勢,做好“聯結中外、溝通世界”的大文章,基于全球區域發展的視野講好重慶故事、中國故事。重慶兩會召開前期,東盟十國及中日韓、澳大利亞、新西蘭等十五個國家正式簽署了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這是目前全球范圍內惠及人口最多、貿易規模最大、最具有發展潛力的自由貿易協定。東盟是重慶對外貿易重要的合作伙伴,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的簽訂對于打造內陸開放高地的重慶來說是重大機遇。國傳中心緊跟國際熱點,利用重慶兩會節點,邀請相關協會與涉外企業嘉賓坐客iChongqing圓桌會,探討聚焦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簽訂后重慶與東盟的合作機遇,受到海內外用戶廣泛關注。

三、結語

近年來,重慶持續抓好《全面融入共建“一帶一路”加快建設內陸開放高地行動計劃》的實施,實行更高水平開放,加快建設內陸開放高地。2021重慶兩會不同于往年的兩會報道,是在疫情常態化防控背景下召開的省級地方兩會。重慶國際傳播中心通過提前策劃,緊跟兩會熱詞、暖心詞,全面發揮主流平臺及社交媒體矩陣作用,利用互聯網技術及新媒體手段,加強各方聯系,做足群際傳播、團結傳播、人際傳播、柔性傳播四篇文章,克服地方兩會對外傳播的難題,實現了地方媒體主題外宣的新突破。

參考文獻:

[1] 趙連穩.兩會機制的形成和完善[DB/OL].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http://www.cppcc. gov.cn/zxww/2020/04/01/ARTI1585701886106163. shtml,2020-04-01.

[2] 向澤映,張暢.融媒體報道重大會議提升傳播力——重慶日報報業集團組合出擊打造“中央廚房”[J].青年記者,2017(25):21-22.

[3] 兩會會議制度那些事[DB/OL].共產黨員網,https://www.12371.cn/2020/05/19/ARTI1589848945060107. shtml,2020-05-19.

[4] 楊雪冬.兩會召開,國家統籌治理進入新常態[DB/ OL].中共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https://www. dswxyjy.org.cn/n1/2020/0522/c428053-31719264. html,2020-05-22.

[5] 重慶內陸開放高地建設按下“加速鍵”[DB/OL].重慶統一戰線,https://www.cqtzb.gov.cn/portal/article/index/id/33429/cid/111.html, 2021-03-09.

[6] 習近平.在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研究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工作時的講話[DB/OL].求是網,http://www.qstheory.cn/dukan/qs/2020-02/15/ c_1125572832.htm,2020-02-03.

[7] 郭小雪.利用社交媒體提升傳統媒體傳播力與影響力[J].新聞研究導刊,2021(2):112-113.

[8] 李劭強.媒體官微傳播力的構建維度與實現路徑[J].傳媒,2016(7):47-50.

[9] 邱明光,肖魯懷.數字時代傳統媒體議題設置的路徑分析[J].東南傳播,2019(1):82-84.

[10] 方佳辰.智媒時代下主流媒體講好中國故事的路徑探析[J].視聽,2019(1):156-158.

[11] 史安斌.從“跨文化傳播”到“轉文化傳播”[J].對外傳播,2018(5):1-5.

作者簡介:陳玉玲(1992—),女,重慶人,碩士,助理記者,研究方向:國際傳播。

王婕妤(1996—),女,重慶人,碩士,研究方向:新媒體。

猜你喜歡
重慶社交
社交牛人癥該怎么治
社交媒體中的影響者
社交距離
數說:重慶70年“賬本”展示
比起社交媒體,我更在意逝去的時光
視覺重慶
視覺重慶
視覺重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