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后真相時代對傳統媒體的影響與啟示

2021-10-12 07:05孫凌云
新聞研究導刊 2021年15期
關鍵詞:影響力傳統媒體

摘要:有關后真相時代的研究被學界廣泛關注。后真相時代對傳統媒體來說,既是機遇,也是挑戰,研究傳統媒體在后真相時代的影響力,針對傳統媒體存在的問題提供對策,對傳統媒體自身的發展大有裨益。本文通過具體案例分析后真相時代對傳統媒體的影響,為傳統媒體的發展尋找切入點,促使傳統媒體肩負起自身使命,堅守職業精神,更好地進行輿論引導。

關鍵詞:后真相;傳統媒體;影響力;傳播環境

中圖分類號:G20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8883(2021)15-0167-03

一、引言

“牛津詞典把‘后真相’評選為2016年度詞匯,用來描述‘客觀事實在形成輿論方面影響較小,而訴諸情感和個人信仰會產生更大影響’的情形?!盵1]有媒體稱,后真相時代已經到來。學界也愈加關注對后真相的研究,部分新聞傳播學者將后真相與媒介技術相勾連,研究兩者之間的關系與相互影響。當前多數學者們的研究都是面向前沿的,但是對處于后真相時代的傳統媒體的研究還有待深入,探究后真相時代對于傳統媒體的影響也許能幫助傳統媒體打破發展壁壘,促進新舊媒體融合。

二、后真相時代對輿論的負面影響

后真相的具體意思是指:訴諸情感與個人信仰比陳述客觀事實更能影響民意的情況?!昂蟆笔且粋€相對模糊的形容詞,可以解釋為相對于舊事物來說新發生的一些現象,對于后真相的概念,多數人的解讀往往帶有負面意義:真相滯后,情緒、認知先行。然而任何事物都具有兩面性,后真相時代給社會帶來的也并非只有消極影響,應該看到,在后真相時代只是有部分群眾對事實的判斷更加注重情感立場,而媒體應對這部分群眾作出積極正面的引導,傳播真實客觀的信息,適應新情況,解決新問題。

(一)情緒先行:針對熱敏話題的輿論偏向非理性

部分受眾情緒先行是后真相時代最顯著的特征之一。在信息爆炸的互聯網時代,大眾沉浸在各種信息解讀和價值判斷中,一波又一波的信息浪潮不斷襲來,大眾又需要對接收到的信息迅速作出反應,而高速率、碎片化的信息有時卻無法展示事件的全貌,無法滿足受眾對真相的渴求,真相獲取渠道受阻,部分受眾可能作出情緒先行的價值判斷。長此以往,真相的價值逐漸消弭。加之沉默的螺旋效應和回聲室效應等影響,非理性的聲音被不斷放大,甚至成為主流。例如,在“刺死辱母者案”發生后,部分媒體在案件證據不足和細節表述不清的情況下,指責斷案不公,最后引發對事件始末產生懷疑的網民舌戰?,F階段中國正處在社會轉型期,熱敏話題與社會矛盾增多,快捷便利的互聯網傳播方式也使這些話題和矛盾讓更多人知曉,同時增加了情緒先行的非理性言論出現的概率,這些非理性言論的累積就可能影響到整體的輿論環境。后真相時代,真相的重要性消解,部分受眾更注重訴諸個人情感,價值判斷的標準也由理性向感性偏移。

(二)眾聲喧嘩:多主體、多渠道的傳播信息魚龍混雜

社交媒體的興盛,使得大眾進入“人人都有麥克風”的時代,人們可以通過多種渠道發布信息與觀點。然而,即使是信息采集能力較強的專業媒體,也難以保證發布的所有信息都準確無誤,更何況是缺乏新聞自律的自媒體。且傳播媒介的增加,使受眾對接收信息的傳播媒介可選擇性增多,媒介之間的競爭加劇。為爭奪稀缺的受眾注意力資源,部分媒體就可能通過夸大標題的方式吸引受眾眼球,為盲目追求時效性發布未經核實的新聞信息,受眾受到自身媒介素養、所處環境等的限制和影響,就容易被其設下的“點擊誘餌”所迷惑。2019年1月,咪蒙旗下公眾號發布文章《一個出身寒門的狀元之死》引起軒然大波,咪蒙作為一個在南方都市報工作12年的專業媒體人,深知受眾的信息選擇心理,經常編纂制造社會矛盾的文章,借此獲得了大量的關注度。咪蒙這一案例可以看作是多主體、多渠道發布真假難辨信息現狀的縮影。社交媒體的發展,雖然對后真相時代所傳播的信息泥沙俱下這一問題具有一定催化作用,但是各類媒體仍需堅持對真相的探求,維護新聞媒體的信息權威。

(三)輿論失焦:泛娛樂化和新聞搭車造成焦點偏移

尼爾·波茲曼在他的著作《娛樂至死》中表述在他眼中當時的媒介環境:“一切公眾話語都日漸以娛樂的方式出現,并成為一種文化精神。我們的政治、宗教、新聞、體育、教育和商業都心甘情愿地成為娛樂的附庸?!盵2]而如今,泛娛樂化現象也愈加嚴重,部分受眾在各類社交媒體中對于話題的解讀偏向娛樂化甚至失范發言,某些媒體設置的各種偏向娛樂化的議題更可能會引導大眾形成娛樂至上的思維,這就可能造成某些嚴肅話題被娛樂化的解讀消解?,F代信息傳播時效性增強且偏向網格狀,新聞搭車現象也時有發生,部分媒體為借助某些帶有明顯標簽的新聞的熱度,制造一系列的新聞報道,由此帶來的搭車式新聞容易造成受眾關注焦點的偏移,忽略問題本身。警惕泛娛樂化,并非抵制一切娛樂化的宣傳;搭車式新聞,也非只為盲目追求熱度,只是在后真相時代,受眾和媒體都需要重新聚焦嚴肅話題,對新聞深入思考和挖掘,避免輿論失焦。

三、后真相時代對社會的積極影響

后真相時代的媒介環境復雜多變,一些特點如情緒先行、虛假信息泛濫、泛娛樂化等的確可能會使輿論變得難以掌控,但是根據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矛盾觀,任何事物都是作為矛盾統一體而存在的,一切事物都有兩面性。后真相時代有消極的影響,也有促進事物發展的積極方面。

(一)揭露社會底層真實困境,推動社會穩定進步

新媒體時代公眾對各種話題的參與度大大提高,即使是情緒先行的爭論,往往也能反映一些社會痛癥,公眾情緒化的表達有時反映的正是群眾關注而未解決的問題。隨著問題的顯露,相關部門就能第一時間了解事實,開展工作,解決問題,推動政府工作的改進、人民生活的改善、社會秩序的穩定。2021年2月3日,青島市城陽區棘洪灘街道微信公眾號發布題為《春節走訪困難戶濃濃溫情暖人心》的文章,文章配圖中困難戶老人家里的柜臺上竟擺著茅臺瓶,引發網友的熱議。對此官方給出詳細的調查結果:棘洪灘街道北萬社區居民杜某某不是建檔立卡貧困戶,不是低保對象,不是特困供養人員,是棘洪灘街道確定的春節送溫暖臨時走訪慰問對象,以此回應群眾的監督。此處爭議也反映了群眾對扶貧事業的關注,讓扶貧工作落到實處,避免類似“開寶馬領低?!钡默F象發生。政府和媒體對群眾關切積極發聲,及時應對公眾情緒,解決社會問題,推動社會穩定進步。

(二)倒逼受眾媒介素養提升,促進媒體理性發聲

公眾具有特定的信息需求,通過獲取自身發展所需要的信息和所處社會環境的相關信息來獲得滿足感。而后真相時代各種虛假信息大行其道,假新聞、反轉新聞不斷,根據卡茨的使用與滿足理論,如果人們的媒介接觸行為沒有得到滿足,人們就會修改自身的媒介期待,當一方媒體發布了未經調查的信息時,公眾在檢驗發現新聞失實后就會降低對該媒體的信任度,久而久之就會造成該媒體的受眾流失,媒體逐漸喪失公信力繼而難以維持。因此,后真相時代的媒體更應理性發聲,維護媒體自身公信力。對于清濁同流的信息浪潮,公眾也非中槍即倒的靶子,會隨著一件件反轉事件不斷提高自身的媒介素養,繼而主動對錯誤信息進行辟謠和糾錯,對信息的分辨能力不斷提升,同時,公眾作為媒體信息的把關人也可督促媒體客觀真實地傳遞信息。

四、后真相時代的傳統媒體

后真相時代對于媒體的影響有利有弊,各類媒體無序的競爭間接促進了后真相時代形成,而后真相時代的影響最終也反作用于媒體。傳統媒體作為有組織有規模的傳播機構,它是黨和人民的喉舌,也是連接黨和人民溝通的橋梁,必須保證自身廣泛而持續的社會影響。但大量后真相事件的發生,在群眾對媒介性質尚未完全分清的情況下,或多或少地會影響到傳統媒體的公信力,造成一定的受眾流失。

(一)傳統媒體在后真相時代的困境

1.部分傳統媒體事實核查缺位致使影響力受損。事實核查是對媒體發布內容的真實性和準確性進行確認和檢查的工作。部分傳統媒體為搶奪新聞最優時效性,跳過事實核查步驟,就可能造成新聞的故意失實,最終可能將輿論引導工作引入歧途,而經過層層辟謠后的事件真相浮出水面,公眾就逐漸對宣發失實信息的傳統媒體產生懷疑。2020年2月1日,微信群和朋友圈中流傳出人民日報電子版截圖,稱“國務院暫停武漢紅十字會工作”,當晚,有省級衛視“抗疫情特別報道”引用了此截圖播出新聞《國務院:暫停武漢紅十字會的工作》再次引發討論;2月2日,人民網發布辟謠消息《網傳“暫免武漢紅十字會救災物資管理”圖片不實 為惡意合成》。此事件反映出該省級衛視對播報新聞的事實核查存在漏洞。跳過事實核查,雖能使新聞報道在時效性上大大增強,但卻無法保證新聞的真實準確,也摒棄了新聞真實第一性的原則。失實新聞和虛假新聞在新媒體時代高速流通的信息環境下存活周期較短,一旦被公眾核實傳統媒體報道失實,公眾對媒體的信任度降低,媒體的說服效果繼而喪失,影響力下降。

2.部分媒體工作者新聞道德缺失,社會責任感淡薄。后真相時代,部分媒體工作者沒有充分發揮把關人角色,將新聞道德置于腦后,為追求經濟效益和工作業績,捏造新聞,制造熱點,甚至進行有償新聞交易。這些行為一旦為公眾所知,信任危機將會作用于罔顧真相的新聞記者所屬的新聞媒體。獲取受眾關注度是各個媒體在互聯網時代擴大自身影響力的重要途徑,也是媒體工作者提高自身合法收入的可取方法,但是捏造新聞、發布有償新聞等卻是違反法律且有損媒體公信力的行為。

3.后真相時代傳統媒體話語權分割。傳統媒體時代,受到技術設備和專業知識的限制,個體很難將自己的意見公之于眾,話語權往往掌握在傳統媒體手中。但隨著新媒體的發展,“獨家”掌控的話語權被打破,手機和移動互聯網的普及不僅降低了民眾發布信息的成本,也降低了民眾參與傳播的門檻。自媒體在新媒體時代風生水起,許多優秀的新聞產品產出和熱點事件的報道都源自自媒體,甚至有一批著名傳統媒體人如羅振宇、馬東等從傳統媒體出走進而轉型。而相比于傳統媒體古板莊重的表達方式,伴隨著網絡文化成長的、自帶“草根”屬性的自媒體更會把握受眾信息選擇的心理,利用后真相時代部分受眾情緒化的特點,挖掘吸引受眾眼球的話題。在后真相時代,在新媒體引發的新一輪話語權“圈地運動”中,新媒體也許占據了先機,但是傳統媒體也能抓住機會與新媒體展開合作,實現互利共贏。

(二)后真相時代傳統媒體的優勢

盡管新興媒體抓住了技術革新的浪潮,也更會精準把握用戶的心理,但僅憑這些,多如牛毛的新媒體個人或組織也只有少數能在媒體市場長久立足。首先,傳統媒體相對于新媒體來說,具有更強大的內容生產力、專業的信息生產流程?!懊绹釥柹u級數據一項名為《在線讀者行為報告》的研究稱,對數百萬博客和社會媒體站點的分析表明,80%的鏈接都是美國傳統媒體公司;站點內容中僅14%為原創,67%的熱門新聞站點的新聞來源于傳統媒體;站點人員中13%的人是收集管理員,專門收集傳統媒體的新聞?!盵3]從中可以看出,傳統媒體擁有強大的新聞原創能力,而新媒體自身沒有采編新聞的優勢,對傳統媒體的信息依賴度高。其次,傳統媒體在對新聞信息的采集、調查上會花費大量精力,報道出更有深度、廣度、溫度的新聞。新媒體雖然占據高時效性的優勢,但在所創作內容的社會意義上無法與傳統媒體相提并論。傳統媒體所發布的一些翔實的新聞報道,不僅能夠給予受眾臨場感,也增強了新聞描述的完整性,更能使讀者在閱讀時集中注意力、深入思考,克服淺閱讀帶來的空虛感。在后真相時代,為人們提供有一定思考價值的新聞,恰好滿足了部分受眾克服情緒先行的需求,讓思考先行。

五、傳統媒體在后真相時代如何應對挑戰

后真相時代,傳統媒體遭遇困境,必須根據自身特點,抓住機遇,發揮優勢,才能在市場競爭中繼續立于頂端。

(一)嚴肅事實核查,承擔社會責任,重塑媒體影響力

首先,傳統媒體可借助新媒體創建事實核查的博客或專欄,利用數據庫等新技術進行事實核查。其次,傳統媒體人要維護新聞的準確性、客觀性,對信息生產過程層層把關,維護好信息生產傳播秩序,強化傳統媒體自身的權威意識,面對一些網絡媒體為片面追求時效性、刻意引流的新聞信息,及時核查求證,進行糾錯辟謠,引導正面的輿論。

(二)加強內容創新、改進傳播方式,重奪媒體話語權

后真相時代,各類媒體爭奪受眾注意力資源,卻存在著“標題黨”、惡意炒作、捏造事實等不當的行為。首先,傳統媒體一直作為新聞生產領域的模范,不僅要生產真實準確的信息,更應該加強對內容的創新,深挖信息內涵,對報道事件進行全方位的調查,了解事件的背景,分析事件的經過,對事件未來發展作出合理預測,提出建設性意見。其次,要提升傳統媒體從業者的工作能力,培養媒體從業者信息加工與核查能力,傳統媒體從業者自身更要緊跟時代潮流,研究受眾心理,轉變說教式的宣傳風格,采用群眾喜聞樂見的傳播方式。

(三)促進技術合作,完善生產機制,加快媒體融合步伐

傳統媒體和新媒體雙方優勢互補,并非二元對立,雙方和則兩利,爭則兩傷,因此在后真相時代,傳統媒體的發展仍離不開與新媒體的合作。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推動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融合發展,要遵循新聞傳播規律和新興媒體發展規律,強化互聯網思維,堅持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優勢互補、一體發展,堅持先進技術為支撐、內容建設為根本,推動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在內容、渠道、平臺、經營、管理等方面的深度融合?!盵4]因此,傳統媒體需吸收新媒體的技術優勢,打通雙方合作壁壘,將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引入傳統媒體事實核查、信息發布等環節,不僅能提高傳統媒體新聞工作者的工作效率,提高新聞信息的準確度,還能減少或避免個人情緒因素對事實判斷與核查的影響。

(四)加強思想建設,遵循發展規律,堅持馬克思主義新聞觀

后真相時代雖然有著復雜特點,但是仍屬于社會主義新聞事業的組成部分。為此傳統媒體也要加強自身思想建設,始終堅持馬克思主義新聞觀,堅持黨對新聞工作的領導,明確黨性與人民性相統一,傳統媒體組織內部嚴抓思想作風,傳統媒體從業者牢記責任與使命,做好黨和人民的喉舌。

六、結語

后真相時代,個人的情感和信念日益受到重視,其裹挾的一系列新問題也逐漸浮現,整體輿論環境呈現出新的特點,傳統媒體在這一時代如何重新認識自身的責任和影響也是一個新的課題。重塑媒體公信力,打破后真相屏障,做好正確的輿論引導對于傳統媒體自身發展的現實意義更加突出。后真相時代是一個充滿挑戰與機遇的時代,傳統媒體要在制度、技術、內容、思想四個方面下苦功,借助后真相時代的優勢,規避后真相時代帶來的負面影響,更好地為大眾服務。

參考文獻:

[1] 胡泳.后真相與政治未來[J].新聞與傳播研究,2017(04):5-13,126.

[2] 尼爾·波茲曼.娛樂至死[M].北京:中信出版集團,2015:4.

[3] 凌曦.美國傳統媒體應對新媒體競爭的啟示——做內容提供商,實施多平臺傳播[J].傳媒觀察,2011(03):17-19.

[4] 習近平主持召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四次會議[EB/OL].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網,http://www.gov.cn/xinwen/2014-08/18/content_2736451. htm,2014-08-18.

作者簡介:孫凌云(1999—),男,山東濰坊人,本科在讀,研究方向:新聞學。

猜你喜歡
影響力傳統媒體
短視頻對傳統媒體主流價值表達的推動
My Hobby
傳統媒體仍是一座富礦(焦點話題)
你憑什么影響別人
星空榜
2015中國最具影響力10位商界領袖
新媒體與傳統媒體如何實現融合與發展
3.15消協三十年十大影響力事件
培養多面能手 提高綜合技能
建立內容權威 運用網絡思維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