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活化語文教學的多元途徑

2021-10-14 23:37張冬梅
成長 2021年10期
關鍵詞:感受參與著力

張冬梅

摘 要:語文教學應以愉悅學生的感受和使其積極體驗、參與為著力點,并且把語文教學充分根植于生活這塊沃土之中,構建充滿活力的語文教學才能有蓬勃生機,才能促進學生身心的全面發展。

關鍵詞:語文教學 著力 感受 參與 生活

現在的語文課堂教學改革進行了價值本位的轉移,即從知識本位轉向以發展為本位,教學目標真正體現了知識、能力、態度的有機整合,從而符合素質教育的要求。故此,語文課中應以愉悅學生的感受和使其積極體驗、參與為著力點,從而構建充滿活力的語文課堂教學,以期促進學生身心的全面發展。

首先,增強學生自信心,使每個學生大膽的在語文教學活動中展現自己。

1 運用媒體的直觀性,可創設情境,吸引學生主動參與

學生對語文認知的特點,首先是視覺感知而現代媒體集聲、文、圖像于一體,使知識信息容量增大,內容充實形象(可制作鮮艷的圖案、形象的說明,匹配融洽的音響等),為學生提供了多種認知路徑,同時也激發了學生積極參與的興趣,從而增強他們自信心。

2 運用教法的靈活性,因課施教,因地治宜,活化教材

筆者數次在各項語文教研、教學活動中學習、欣賞到過很多精致的優課,但其中也不乏有些還須斟酌、雕琢的語文課,他們注重了表現,忽視了感悟,即注重形似,而忽略理解,有了外在表現而無形神兼備之感,不能相互揉合、融會貫通?,F時的語文教材,本身就具有教育性、知識性、技能性和趣味性,老師應努力走出陳舊框框,根據不同教學內容,變換手中的“凸透鏡”,折射出奇光異彩來。教材是靜的,教法卻是活的,學生們想象力非常豐富,老師恰當靈活地營造一定的情境,積極誘發學生主動思維,這樣才能使“教材、教師、學生”三位一體“活”都來。讓學生于教學活動中暢游,興趣盎然地學習。

3 另一方面,語文課教學活動中教師應該用“尊重熱愛”喚醒學生

用“欣賞寬容”激勵學生,無限地相信學生潛能,積極地激發學生學習的內驅力,適時鼓勵表揚,給學生創造成功體驗,以增強學生自信心和學習動力。不知是那位學者說過:“當今學校是在培養人才,而不是在培養奴才?!睂W生“你真聽話”的教育時代過去了,我想我當時不加細問對待王輝同學如果大加批評、訓斥一番,他現在的學習環境應該是另一種情景,當時,我猛醒,也改變了我后來的教育理念。

其次,語文課應根植于生活這塊沃土,才能有蓬勃生機。

教育,雖然她高于生活,但是她卻來源于生活,原來的教育是在生活中進行的,我們現在的語文課程也是把生活作為源本的。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說過:“教育要通過生活發出力量,才能成為真正的教育?!笨梢?,教育與生活是相補相融的。我們的語文課程即是語言藝術的體現,課堂也更是思想熏陶的舞臺,生活中有了美才五彩繽紛,語文課中有了生活才活力奔放。我們的語文教材不是不可更改的靜態物,她雖然是一種普通的文本,但她和學生的生活息息相關,即有風土人情,又有人間百態的生活畫面,即有詞句章節的訓練,又有不同時代許多名家生活靈感的杰作范本。

3.1 兒童應有自己的生活空間

中國當代兒童教育家盧勤說:“兒童應有自己的生活空間,才能有發展和創作空間?!闭\如是,兒童生活空間如果被教師擠得滿滿的,還能有他們創作的余地嗎?俗話說:“一個壞的老師奉送真理,一個好的老師教會學生發現真理?!睂W生只有在自己的生活空間里能動的觀察、思考、判斷、推理,才能有所發現,有所創新。教育是一種生活,語文課程實施也是一種生活,語文課程注重外在表達,也注重理性感悟,兒童在生活中觀察了云、雨,觀察了山、水,春、夏、秋、冬,風土人情,大腦中有了積累,才能主動思考,主動表現,主動地去學習探索。

3.2 兒童應有自己的生活方式

教師不應該用成人的眼光去看待學生的一切,兒童對生活世界充滿好奇,充滿童真,也充滿童趣。由于他們的年齡特征、身心特點、社會閱歷等影響,常常表現出一種異想天開,甚至胡思亂想。教師應該愛護,應該鼓勵、表揚,如不恰當的阻止、打擊,則會喪失學生的主動學習興趣,也違背了語文教學大綱的要求和素質教育的呼喚,他們對一個小物件,一個小動物迷戀玩耍,甚至對一塊粘土,幾根布條的擺弄,我們都不應該去喝斥阻止,實際上他們也是在學習,也是在探索和發現。

3.3 教師應做好學生生活中學習的“導師”

學生于生活中學習語文,并非教師對學生放任自流,不聞不問,其重心是對學生做好啟與導,老師在為了完成某階段教學任務時,恰當地引導是學生進入主題學習的必然途徑,但當學生由課內到課外,由課本到生活的探索途徑中思路堵塞時,老師是直接點明結果呢?還是啟發思維,指明方向,讓學生在通過一系列思維過程中,峰回路轉、柳暗花明呢?葉圣陶老先生說:“教師之為教不在全盤授予,而在相機誘導”?!敖處煪q如一個討論會的主席”但在“討論進行的當兒,有錯誤給予糾正,有疏漏給予補充,有疑難給予闡明”,學生在這樣的誘導激勵中,才能進一步調動內在動力,從而自己解決問題。

綜上所述,構建充滿活力的語文教學與學生學習的自信心以及加強語文課與生活的聯系等密切相關,至于教者的威信、上課的情感、機智、師生關系、同學關系的處理等也是很重要的因素,都應該為新理念下的語文課堂教學注入新的血液。

參考文獻:

[1] 圣陶.怎樣教好語文,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6.

[2] 季松.知識經濟.北京,北京科技出版社,1998.

猜你喜歡
感受參與著力
茶花
2016有付出,就會有收獲
檢察機關服務“兩聚一高”發展要著力解決的四個問題
論新形勢下的工會工作創新
《一億有多大》教學設計與評析
初中作文教學的方法和感受
將“旋律——感受”反饋機制融入中學生物課堂的嘗試
關于小學數學單元感受小研究設計的思考
“參與”北約軍演的UFO
關于有效思品課堂的幾點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