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市化進程中的民俗文化保護與傳承對策分析

2021-10-15 04:43潘忠烈
中學生學習報 2021年12期
關鍵詞:民俗文化遺產民俗

潘忠烈

隨著現代化的迅猛發展,農耕文明正在迅速瓦解,民俗文化的生存空間在不斷縮小。伴隨著經濟全球化的深入發展,西方文化的強勢滲透,對民俗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傳承構成產生了很大的威脅。隨著民俗文化遺產受到的不同程度和不同方面的破壞,不僅是民俗文化遺產,乃至整個民俗文化的保護與傳承工作都急需重視。作為民俗文化精神所在的民俗文化遺產現在是依托民俗旅游為主要方式得以保護和傳承,但此種保護和傳承是在經濟利益的推動下形成的,并不是建立在當地群眾和政府的文化需求下,因此民俗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傳承依然面臨嚴峻的形勢,這必將有礙于民俗文化的傳承和保護。如何在城市化進程中的加強民俗文化保護與傳承,筆者以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提高文化思想認識

雖然我國現階段的搶救與民俗文化保護雖初見成效,但各地區的發展是不平衡的。我們應該增強民族文化的自覺意識和危機意識,充分認識傳承與保護民俗文化遺產的緊迫性和重要性,珍惜祖先傳下來的精神財富,積極挽救處于弱勢地位且脆弱無比的民俗文化。要做好民俗文化的保護和傳承工作,就要在年輕一代人中培養搶救和保護民俗文化的歷史責任感,要調動全民的積極參與性,形成一種全民認同的合作。除了培養保護和傳承工作的主力軍,還要培養后備力量,要讓對少年兒童從小接受民俗文化的熏陶,視通過教育和宣傳提高他們的民俗文化保護意識,使民俗文化的傳承有深厚的土壤。我們應高度重視民俗文化的教育,將民俗文化遺產保護課程納入地方課程,免費對學生開放民俗文化遺產博物館,利用知識和實物相結合,生動開展民俗文化教育工作。除教育外,舉辦各種民俗活動,或是在公共場所建筑上展現有民俗文化元素的圖畫、雕塑等方式都能縮短群眾與民俗文化的距離,使民俗文化稱為人民生活的常態和重要組成內容,形成濃厚的文化氣息和氛圍。

二、完善法律體系

目前人們對民俗文化的保護意識還未完全樹立,使得加強對民俗的立法和執法保護尤為重要。民俗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室一項長期且任務艱巨的系統工作,需要我們一代一代的把它保護好和傳承好。所以必須制定和完善各項文化法律法規,加強法制宣傳和執法隊伍建設,不僅為民俗文化的傳承和保護創造一個良好的生存環境,也是社會主義文化市場體制改革的迫切要求,同時也是深化文化體制改革的重要推手。

首先,要完善法律體系?,F階段我國僅有一部《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但我國民俗文化遺產種類繁多,性質各異,屬地不同,單靠一部法律無法涉及到民俗文化發展的方方面面,這就需要我們完善法律體系,制定與文化發展相配套的法律條文細則。在建立全國性的保護法案的基礎上,各省、市、直轄市也要積極將民俗文化遺產保護法律納入司法日程。只有不斷完善和改進法律法規,使保護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能確保我國的民俗文化傳承和保護走向更好的未來。

其次,要加強執法力度?,F階段我國的文化遺產受到了世人的重視,但過度也存在過度商業化和打著開發的名義,對文化遺產盲目幵發、對民俗產品粗制濫造現象,破壞了民俗文化生存環境。對此,我國要加大執法,確保民俗文化產業能有一個生態、健康的發展環境,對那些破壞民俗文化的行為給予法律的嚴懲,確保豐富的民俗資源得到永續利用。

最后,要規范文化市場。民俗文化的健康發展,依賴于一個健康的文化市場,我國在保護和傳承民俗文化的同時,要規范民俗文化市場。一是要禁止假冒偽劣的民俗文化進入市場,二是要建立公平競爭機制,為廣大群眾提供合格的、優質的民俗文化市場,維護市場環境,保障市場健康發展,推動民俗文化產業的發展。

三、創新保護手段

人和物是民俗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提高全民民俗文化保護意識的同時,要加強對民俗文化傳承人和物的保護。

(一)注重以人為本,不斷完善傳承人保護機制。傳承人的保護,是民俗文化遺產保護的重中之重。我國民俗文化遺產的傳承鏈十分脆弱傳承情況不容樂觀。傳承人絕大多數是土生土長的民間藝人,隨著歲月的流逝,傳承人年歲已高,而年輕人迫于生活,疲于奔波與城市生活中,而做民俗文化傳承無法得到社會應有的承認與回報,傳承者生活得不到保障,所以出現傳承斷代,后繼乏人的情況。出現老一輩做不了,新一輩不愿做的情況。政府應給予他們有力的扶持和資助體制,民俗文化的傳承不能僅靠“熱愛”維系,得不到制度或者物質保障的傳承工作難以長久進行。

(二)注重長期保護,積極采用新技術保護。我國民俗文化過去依靠傳統模式的保護記錄,但在科技高速發展的今天,已經跟不上時代的步伐,所以民俗文化的數字化保護工作刻不容緩。過去,在政府和學者的努力下,我國的傳統民俗寶庫漸豐富,但同時也出現了保護和管理難題,傳統的展示和羅列受客觀因素影響太多,長期的展覽對文化遺產這一珍貴資源有所損壞。采用數字化記錄就不再受客觀因素牽制,對文化遺產采用數字化記錄、保存、展覽,不僅可以長期、安全地保存,群眾也可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最大程度共享文化遺產資源。

四、加大資源投入

民俗文化傳承和保護工作是一項工作量巨大,且持續時間長久的工作,想要做好民俗文化保護與傳承,必須投入大量的財力和人力。

資金方面:以茂蘭為代表的少數民族偏遠地區均存在經費投入不足的現象,對民俗物和民俗傳承人的保護缺乏專項資金。為此,國家和政府應加大經費投入,將保護經費列入年度財政預算,并設立民俗文化保護的專項基金以保障民俗文化遺產的傳承和保護工作得以正常幵展。同時也可以多渠道籌集資金,除政府投入專項資金外,民俗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開展,也可積極吸納企業和民間資本的贊助。除此之外,民俗文化遺產延伸的各產業,也應當叢產業經濟收入中提取適當比例,以保障民俗文化長久可持續發展。

人力方面:《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第十三條要求各締約國“指定或建立一個或數個主管保護其領土上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機構”。我國的民俗文化的管理涉及多個部門,如文化部門、建設部門、旅游部門等等,眾多管理部門的存在勢必造成管理職能交叉和重疊,各管理部門之間職責部分、互相推諉氣我國應建立完整的管理體系,由國家制定總的方針、政策,地方再制定相關法律法規,并設置專門的保護機構,組成專家委員會,設置專職人員負責民俗文化的保護和傳承工作。

總之,要想在城市化進程中,形成城市文化變遷和民俗文化傳承的協調發展,就要是在現代文化與現代生活環境下,一方面要繼承優秀傳統民俗文化,另一方面又要使民俗文化不斷調整與適應的城市化進程中文化的變遷,以滿足現代人們對文化的各種需要。

猜你喜歡
民俗文化遺產民俗
提高民俗文化意識,延續民俗文化
地方民俗文化的傳承
遺產怎么分
遺產的分配
漫畫民俗
漫畫民俗
探析伏牛山文化圈特色民俗文化傳承創新中的存在問題與解決對策
千萬遺產
淺議河北民俗文化檔案資源建設
印度漢娜,一定要民俗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