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藥處方點評在中藥調劑中的價值探討

2021-10-20 17:50楊世榮
婚育與健康 2021年15期

楊世榮

【摘 要】目的:分析中藥處方點評在中藥調劑中的價值以及有效發揮作用。方法:將2019年1月至12月未實施中藥處方點評制度的中藥處方1000張作為對照組研究對象,另將2020年1月至12月中藥處方點評實施后的中藥處方1000張作為觀察組研究對象,對比分析在不同中藥處方管理下組方結構不明、處方書寫不規范、藥物劑量過大、未標明注腳、配伍禁忌、配藥錯誤以及發藥錯誤發生率。結果:相較于對照組,觀察組組方結構不明、處方書寫不規范、藥物劑量過大、未標明注腳發生率明顯更低,對比統計學差異明顯(P<0.05);相較于對照組,觀察組患者配伍禁忌、配藥錯誤以及發藥錯誤發生率明顯更低,對比統計學差異明顯(P<0.05)。結論:在臨床中藥調劑管理中開展中藥處方點評制度能夠明顯降低在用藥過程中出現的中藥調劑使用錯誤率,保證中藥藥方的合理性,因此,嚴格把控中藥處方合理性對患者的治療十分關鍵,值得臨床廣泛應用。

【關鍵詞】中藥處方點評;中藥調劑;調劑失誤率

中醫藥治療是目前臨床上治療患者的常見手段,隨著群眾對醫院服務要求的逐漸升高,且為保證患者的用藥安全,藥學服務逐漸廣泛在臨床中開展。中藥房管理中,不僅需要對中藥材管理干預,同時也需要對醫師開具的藥劑單進行點評,評估該藥單對患者疾病治療的有效性,最大程度保證患者的用藥安全。而目前,在藥學服務開展中,仍存在較多的問題,導致患者用藥劑量等不合理,因此,臨床仍需加強中藥方劑的點評制度,保證患者用藥的合理性、科學性以及安全性。對此,本次研究針對本院中藥調劑的使用采用中藥處方點評制度,旨在分析其臨床價值,詳見下文所示。

1 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將2019年1月至12月未實施中藥處方點評制度的中藥處方1000張作為對照組研究對象,其中門診處方660張,住院處方340張,中藥飲片處方470張,中成藥處方530張;另將2020年1月至12月中藥處方點評實施后的中藥處方1000張作為觀察組研究對象,其中門診處方670張,住院處方330張,中藥飲片處方510張,中成藥處方490張;所有藥劑單均為中藥處方單;點評人員均為本院中藥房專業藥師,每張處方單均經由2個經驗豐富的藥師進行點評。兩組之間處方單資料對比并無明顯差異(P>0.05)。

1.2 方法

對照組中藥處方均未實施中藥處方點評制度;觀察組均采用中藥處方點評制度,點評方式為:①成立專業的中藥處方點評小組:小組成員由中藥房內藥師組成,成員應具有3年及以上的工作經驗,在處方點評制度開展前,所有藥師均需進行專業的培訓和考核制度;而在處方點評制度開展中,所有處方單均需經由2個及以上的藥師進行點評,方可完成點評流程;而點評完成后,小組組長應定期對點評的情況做出檢查或抽查,每月對出現點評失誤的小組成員進行懲處,并建立相關的獎懲制度,以便于中藥處方點評工作的順利開展;②點評的實施過程:根據我國當前最新發布的《處方管理辦法》《中藥處方格式及書寫規范》等相關規章制度或法律法規,制定一套合理的中藥處方書寫、用法用量以及腳注等明確規章制度,主要針對醫師中藥方劑的使用和書寫等進行點評,包括醫師診斷的患者疾病是否與實際用藥相符合,多種中藥方劑之間配伍使用是否合理,需考慮到藥物搭配的辯證性;結合中醫藥相關規定中的十八反、十九畏等相關配伍禁忌點評中藥方劑中是否存在相關的中藥配伍禁忌;觀察中藥方中的藥物使用劑量是否合理,尤其對于存在一定毒性的中藥劑量是否使用過多;觀察患者是否存在特殊疾病或情況,點評其用藥是否符合患者身體特殊情況;中藥飲片處方書寫中應注意標明腳注,應簡單注明該藥方應采取何種服用方式,包括煎煮方法以及用藥方法等,以便于藥師在給藥時能夠囑咐患者按照醫囑正確服用中藥方治療。

1.3 觀察指標

對比分析在不同中藥處方管理下組方結構不明、處方書寫不規范、藥物劑量過大、未標明注腳、配伍禁忌、配藥錯誤以及發藥錯誤發生率。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0.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采用(%)表示,進行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χ±s)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分析兩組組方結構不明、處方書寫不規范、藥物劑量過大、未標明注腳發生率

相較于對照組,觀察組組方結構不明、處方書寫不規范、藥物劑量過大、未標明注腳發生率明顯更低,對比統計學差異明顯(P<0.05),見表1。

2.2 分析兩組配伍禁忌、配藥錯誤以及發藥錯誤發生率

相較于對照組,觀察組患者配伍禁忌、配藥錯誤以及發藥錯誤發生率明顯更低,對比統計學差異明顯(P<0.05),見表2。

3 討論

3.1 診斷與用藥的符合性

在進行處方調配前應分析醫師開具的處方中的用藥是否與患者實際診斷病情相符,藥效與療效是否準確,檢查無誤后在進行調配;這一緩解需要藥師具有豐富的中醫藥、疾病診療等相關知識和實踐知識,同時應熟悉中醫理論,可適當與醫師進行溝通交流,分析中藥方使用的合理性,保證臨床診斷的準確性,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保證患者用藥的準確性;例如患者出現腎陽虛型水腫時,在服用六味地黃丸等藥物治療時可通過與醫師商量將其調整為金匱腎氣丸治療[1]。

3.2 藥物搭配合理性

在調配處方單內中藥時應注意觀察調配藥物相關的配伍禁忌,并詢問患者實際病情,有無在此階段前服用過其他藥物治療,隨后再觀察中藥處方,分析中藥處方的合理性,審核藥方中是否存在一定的配伍禁忌現象;例如川烏、草烏均不能與半夏、天花粉等藥物聯合治療,大黃與虎杖均不能與磺胺類相關藥物聯合使用治療,上述藥物聯合使用下可能導致患者代謝功能紊亂;而當歸、黨參均不適宜與阿司匹林等相關藥物治療,可能導致患者出現出血癥狀,對患者身體健康造成嚴重影響;此外,在發放藥物時,藥師應與患者進行醫囑,根據患者病情囑咐患者飲食、用藥、環境等相關注意事項[2]。

3.3 藥物用量合理

中醫學者認為,中藥方在于劑量的使用,一種中藥使用劑量的不同其作用效果也不相同,因此,合理使用中藥計量對于患者的疾病治療也十分關鍵,使用合理的劑量治療能夠保證藥物治療的功效和療效,例如對于老弱病殘等身體體質低下者應適當減少藥物劑量,對孕婦等患者劑量不宜過大,以免造成不良后果;而對于存在一定毒性的中藥在使用時用量更需要謹慎,必要時應對藥物的使用效果進行分析,囑咐患者在服藥后出現異常時應立即告知醫師,以保證患者的治療安全,減輕不良反應[3]。有學者認為,多數患者在服藥治療后出現不良反應均與患者用藥劑量的使用有一定的關聯,因此,中藥劑量的使用準確性對患者療效的影響較大[4]。

3.4 避免重復使用藥物

藥師應注意觀察藥方內是否反復出現藥物名稱或和其他藥物一樣、多個名稱等問題,如出現時,應及時通知醫師,醫師需按照要求重新明確藥物調配問題,避免重復用藥治療,影響療效。

3.5 標明腳注

需要使用水煎服或其他用藥的中藥飲片應注意需要正確標注腳注,且關于藥物相關情況應進行簡單注明,例如處方中有關于大件中藥需要打碎時應標明在水煎之前需打碎,木香、薄荷等容易揮發的藥片應注意其煎煮的時間,不宜過長;而龍骨、牡蠣等中藥應先其他藥物煎煮,花粉類、細小種子類中藥可通過包煎入藥等措施,而藥師在調配后發藥時應根據處方的腳注指導患者如何正確煎煮藥物,保證藥物療效。

3.6 特殊人群用藥干預

對于孕產婦應避免使用當歸、三七等活血化瘀的藥物進行治療,避免對該類患者采用有一定毒性的藥物,小包裝中的中藥顆粒應使用溫水沖服的方式服用,中藥中生品與制品均具有不同的藥物療效,應強加對藥物的區分,如麻黃,生品具有發汗、解表、利水消腫等功效,而制品辛味大減,且味甘,發汗的作用緩和,主要用于止咳平喘。

3.7 正確使用藥物

點評人員應在對處方進行點評后完成處方調配后對患者做好用藥交代,告知患者如何正確煎煮藥物,如先煎、后下、包煎、另煎、沖服等方式治療,另外指導患者正確使用器皿,一般需選擇采取容量較大的器皿。無蓋砂鍋,煎藥前應將飲片使用水暫時浸泡半小時左右,煎藥時其水量一般沒過藥材的3cm~5cm[5,6]?;颊呒逅帟r應詳細交代患者如何正確掌握煎藥的時間,據有關文獻研究表明,病在上焦患者可選在飯前服用藥物,而并在下焦患者可選擇在飯后服藥,而驅蟲藥等藥物應選擇在患者空腹狀態下使用治療,安神藥需要在患者睡前服用,對于有一定刺激性反應的藥物應選擇在患者飯后服用治療,對于補益的中藥可在患者飯前服用治療,而補腎益陽的藥物可在早晨時服用治療,補腎陰藥則需在黃昏時期服用治療;此外,藥師應囑咐患者在用藥治療期間如感覺到異常,例如惡心、嘔吐等癥狀時可在方劑中加入少許的姜汁。

3.8 人才培養

處方合理點評對于藥師點評能力要求較高,因此,醫院應定期展開對藥師的培訓,使其具備豐富的臨床藥理知識,具有豐富的臨床經驗和認真負責的工作態度,能夠正確對醫師開出的處方合理性進行觀察,認識到處方合理性對患者治療的重要性,提高藥師對處方點評的重視度。

4 總結

本次研究針對本院中藥調劑的使用采用中藥處方點評制度,研究課件,相較于對照組,觀察組組方結構不明、處方書寫不規范、藥物劑量過大、未標明注腳發生率明顯更低(P<0.05),提示開展處方點評制度能夠明顯降低醫師處方結構不明、書寫不規范等的情況,保證患者用藥劑量的準確性,使醫師能夠準確標注注腳,方便患者后續開展用藥治療;不僅如此,本次研究中還發現,相較于對照組,觀察組患者配伍禁忌、配藥錯誤以及發藥錯誤發生率明顯更低(P<0.05),由該項研究數據可見,處方點評制度的開展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藥物配伍禁忌的發生率,能夠明顯降低醫師配藥錯誤現象,保證發藥的準確性,使患者能夠得到有效的治療措施,避免錯誤用藥對患者身體造成不良反應。

綜上所述,在臨床中藥調劑管理中開展中藥處方點評制度能夠明顯降低在用藥過程中出現的中藥調劑使用錯誤率,保證中藥藥方的合理性,因此,嚴格把控中藥處方合理性對患者的治療十分關鍵,值得臨床廣泛應用。

參考文獻

[1] 徐明遠,遲洋,賀小雪.中藥處方點評在中藥調劑中的應用分析[J].養生保健指南,2019,18(24):268.

[2] 童麗平,王麗雯,蔣城.淺析中藥飲片調劑存在的問題與改進方法[J].中國鄉村醫藥,2017,24(3):45.

[3] 顧秀琰,劉效栓,任筠,等.抗腫瘤中藥飲片在調劑中發現的問題與質量監控[J].衛生職業教育,2017,35(18):133-134.

[4] 湯茜茜,余路寧,邵深深,等.中藥處方點評在溫州市人民醫院中藥房中應用[J].心理醫生,2016,22(24):249-250.

[5] 年華,馬明華,徐熠,等.中西醫結合醫院門診中藥飲片處方點評及分析[J].中國藥師,2016,19(2):319-322.

[6] 王璐.中藥處方點評在中藥調劑中的應用研究[J].首都食品與醫藥,2018,25(10):45.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