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燈有味在童年
——《兒郎》導讀

2021-10-21 09:11
閱讀(高年級) 2021年9期
關鍵詞:葛亮詹妮外公

有一次,我到蘇州一所學校參觀,發現這所學校有一間專門的教室,收集了很多民間手藝人的手工作品,那些作品整齊地擺在那里,默默無言地訴說著時間的秘密。這些手藝人散落在鄉村各地,平常并不太為人們所關注,但是,他們仍然執著于自己的追求,守護著那份對文化、對傳統的依戀。

最近,讀到作家葛亮的第一部兒童文學作品《兒郎》,我驚奇地發現,書中除了描寫了他與小伙伴的真摯友誼,還寫了他從手藝人那里得到的文化啟蒙。閱讀《兒郎》,正可以讓我們感受且傳承著中國人自己的文化、自己的根與魂。

本月薦書

《兒郎》

作者:葛亮

出版社:新蕾出版社

作者簡介

葛亮,青年小說家,著有小說《北鳶》《朱雀》《七聲》等。作品曾獲首屆香港書獎、香港藝術發展獎、臺灣聯合文學小說獎首獎等獎項。長篇小說《朱雀》《北鳶》先后獲選《亞洲周刊》“全球華文十大小說”,《北鳶》入選2016年度“中國好書”“華文好書”評委會特別大獎等。

作品導讀

找到通向世界和生活的路

葛亮在《兒郎》一書的《結語》里寫道:

“他們一一從我身邊走過,見證我生命歲月的變遷。我愿意重走我的成長軌跡,用一雙少年的眼睛去觀看那些久違的人與事?!?/p>

所以,《兒郎》這本書是獨特的。全書篇幅不長,只有四章,分別講了“家人”“母子”“伙伴”“師父”,其中“母子”,是指家中收養的一只野貓“芒果”與其后代。單看選材,并沒有什么出奇之處,唯一值得一提的是,作家葛亮出生于書香世家、大戶人家,這一點,是所有故事里最突出的,因為這就使得所有極其家常的故事多了與眾不同的氣質,籠罩在恬淡卻又悠遠的氛圍里。

就拿《家人》一篇來講,作家從他陰差陽錯的“名字”講起,帶出了父母親、外公、外婆,借著一件又一件好玩又深情的事情,眾人紛紛登場,各有音容與性情,滿月、學步、啟蒙……是在說幼時的“我”,又是在說旁人,更多的是從旁人那里又看到了現在的“我”。靈動的筆觸里是綿延的時間與厚重的人生,有時讀著讀著,恍惚間仿佛走入那遙遠的過去,不知看見的到底是“童年”,還是那個借著童年的眼睛一瞥而見的“時代”。比如《家人》里的“相守”一節,講的是外公、外婆半生的陪伴,從退休寫起,別的事情且不提,待讀到“外婆迷迷糊糊睡過去了,手還緊緊地攥著外公的手。天已經發白了,外公還坐著,手背上有粉粉的印子。他抬起頭來看著我,眼睛是渾濁的灰色,眼角卻有些清亮的水跡”,一時無從言語,情亦知何起,情亦知所終,兩位老人,就這么一生相守,此地深情,更平添暮年愁緒,“淚流下來了”。

不是“童年”嗎,怎么這么沉甸甸?秘密卻在此篇開頭:

我的情感教育,在我少年時期以最為樸素的方式完成了,來自一對老人。

這“相守”是外公外婆一生的與子偕老,也是“毛果”的情感教育,“兒郎”就是在這樣的耳濡目染里長大,成了“少年”,成了如今追憶“少年”的“我”。正如有評論者曾評述葛亮小說《北鳶》說,他駐足于主人公“生命中所遇到的‘個人’,對‘個人’的細筆勾描最終使小說呈現的民國眾生相”,《兒郎》同樣如此,每一章節都在細筆勾描“毛果”遇到的“個人”,呈現出童年生活的面貌,而這生活又養育了“毛果”的身體和心靈。

還是引用作家葛亮自己的話:

土地、清風、雨露、霧靄……有的與生俱來,令你扎根其中,汲取養分;有的適時守望,不即不離;更多的是不期而遇,交臂而過,雖驚鴻一瞥,卻足以值得一生回望。

《兒郎》一書,正是“土地、清風、雨露、霧靄”,厚重又輕盈,清澈也朦朧,透過時光的洇暈,“像包了一層漿”。

葛亮不疾不徐,就這么淡定、從容,緩緩講著舊時光里的老故事,溫暖的、快樂的、新鮮的、沉郁的、傷心的、苦痛的、決絕的……經他的講述,附著于人生道路上的細節,又一次重現于讀者眼前。同時,固然情意貫注,葛亮始終以淡筆寫深情,很節制、很文雅,他的行文走筆繼承了中國文學傳統中的靜穆、清淡之美,行文簡潔,句子長短間雜,有錯落感。隨便拈一則:

老宋起身,從碗櫥里拿出一瓶洋河大曲,倒上一杯,放在眼前。頓一頓,便一口抿了個干凈。他又倒了一杯,遞給父親,說,我該歇歇了。

無論文字,還是意蘊,都有著中國文學傳統中迷人的內斂、清淡、留白、意味深長之美。

葛亮寫童年,寫兒郎,正是歲月摩挲的愛與溫度,反復咀嚼,歷歷回味。他說這是一本給孩子的書,給與他同時代曾經的孩子,給現在以及將來的孩子。想來確實是這樣,這些故事過去很久了,隔著時代,隔著人生,但是,終歸能看到作家凝視的目光。送給孩子們的除了這些被看見的內容,更有他那顆追憶家人、往事的溫潤的心,還有他在今天以寫作來守護、重述文化中國的立場與姿態。正如葛亮自己所說:“目光所及,也許親近純凈,也許黯然憂傷,也許激蕩人心,但總有一種真實,一種帶著溫存底色的真實,是叫人安慰的?!?/p>

(冷玉斌)

精彩評論

葛亮一直都是在用善良的目光看世界,因此他筆下的角色,很容易牽動讀者的心。那是一種隱沒的深情。

──作家張悅然

閱讀鏈接

《幸福課》秦文君著

小說描寫了家庭條件優渥的女孩詹妮,從小由保姆木太太帶大,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但她并沒感到過幸福。神秘的保姆木太太出于某種目的,不斷在詹妮的爸爸媽媽間制造矛盾,致使夫妻倆處于冷戰狀態,大大的房子里冷冷清清。詹妮能快樂起來嗎?她的幸福課,什么時候開始呢?

《班長下臺》桂文亞著

本書是桂文亞的兒童散文集,收錄了《班長下臺》《美在顏色》等60 篇優秀作品。這些散文有的是寫童年生活和情感記憶,有的是寫旅途見聞和游歷感受,有的是對生活中平凡事物的關注和思考。作家以她率真、諧趣、靈巧而又不失純凈、優雅的文學筆調,為我們描繪了一幅幅情趣盎然、靈動幽默的童年生活圖景。

猜你喜歡
葛亮詹妮外公
作家葛亮:《瓦貓》敲碎了匠人精神的濾鏡
十張感恩笑臉
十張感恩笑臉
十張感恩笑臉
十張感恩笑臉
我的外公
外公做的門
鳶起之時何處往
——關于葛亮研究的總結與思考
謎鴉
外公的呼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